⑴ 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样的啊
时代背景:
1、日本对外扩张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加强了日本的野心。确立了先占东北、内外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2、日本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3、国际环境
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国际联盟,未向中国伸出援手。
抗日战争的影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回望屈辱和悲壮的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后的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中国失败而结束的。
抗日战争则不同,亿万中华儿女逐步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形成举国御侮的伟大力量,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一场促进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近代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斗争。抗日战争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灵,激发起全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这种伟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比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抗争都表现得更强烈、更广泛,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中国自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扫近百年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鼓舞着中国人民走出灰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不但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支撑,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国家命运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前,中国饱受世界列强欺压,不要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连起码的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一个屡战屡败的民族,可能赢得同情,但不可能赢得尊重。
抗日战争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创造了历史机遇。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国际地位也随之提高。中国初步废除了各国通过对华不平等条约攫取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
抗日战争是一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的战争。抗日战争不仅是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民族战争,而且是追求民主与进步的深刻社会变革。在抗日战争中,作为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抗日,共赴国难,创造了团结御侮的光辉业绩。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不肯放弃反共政策,特别是到全国抗战后期,不断强化独裁统治,逐渐失去了民心。
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拥护和支持,为新中国成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首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德、意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通过发动一系列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列强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当西方主要国家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纵容政策时,中国人民高举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帜,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至1939年9月战争在欧洲爆发时,中国已独立进行了8年的抗战;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独立抗战已持续了10年。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以灭亡全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性抗日战争,在世界东方首先开辟了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在日本战略进攻、中国战略防御期间,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400余万人,战线长达1800多公里,战火遍及中国10多个省区,战区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被卷入战争的中国人口达4亿之多。
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的表现,它对世界产生了牵动全局乃至改变格局的影响,实际上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中国人民持续进行了8年全国抗战,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束。
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 “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牢牢地捆住日本法西斯的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中国的持久抗战,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牵制和推迟了日本进攻南洋的南进步伐,致使日军被迫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南进,从而粉碎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东西对进、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
中国还派远征军开赴缅甸,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中国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的持久抗战,不但为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而且为保证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大战略起了重要作用。
苏联元帅崔可夫说过:“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说过一段话:“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创建联合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战争,建立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日、意侵略者的重要保证。
中国不但在世界东方率先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努力。
当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全球范围时,中国主动加强与美、英、苏等同盟国的战略协调,促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并与同盟国并肩战斗,为最后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争后期,中国又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
⑵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和日本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啊
一、中国背景
1、中国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百年之间,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与欺凌,积弱不堪。
2、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二、日本背景
1、日本对外扩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2、日本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2)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社会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的结局:日本投降
1945年8月21日,奉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茨之命令,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由南京飞抵湖南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首都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正式收复被日本殖民统治达50年之久的宝岛台湾,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⑶ 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平民是怎么看待的
看了这么多民族主义者的留言,本想沉默的我,只想发言,说客观一点的话.
日本的民众对于二战及战败的历史是很客观的.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根本不关心二战,日本年轻人认为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好与坏都已经过去了.主流日本老百姓并不回避历史,也不会否认二战时期日军犯下的罪行.日本确实有一部分人不承认正史,但是那真的不是主流.日本官方电视台NHK也拍摄过关于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纪录片,确实非常客观公正.很多的日本老百姓看完也是表示非常震惊,罪恶感满满.
但是日本民众看待二战期间的军国主义罪行和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是完全不同的.这是角度的问题.在日本普通民众的眼中,中国是战争的受害者,日本的平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中国人往往会把日本军队和日本民众划为一体.而在日本人眼里则完全不是这样的,在今天日本主流群体对二战期间军国主义(军人参政,军人直接影响国家走向),也是非常厌恶的,日本从上到下从老百姓到政客都绝不愿意再让军人干预政权.不允许他们手里再有半点权利.在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犯下了滔天罪行,实际上他们在日本普通民众身上同样犯下了滔天罪行.每每提起日本人也是深恶痛绝的.在普通的日本人眼里日本今天已经没有军国主义,那一篇已经翻过去了,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所以日本也是战争受害国.
今天日本民众再看待二战时期,也是以反战和战争受害者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每每由于二战时期被日本侵害的后人来控告日本的时候,日本老百姓也愿意自发组织起来给予赔偿.
今天的日本人确实是真心反战,看待二战并不是战争加害者的心态,更多的时候是以同为反战人士自居.至于一些日本少数人的发言,甚至还有些人所谓支持军国主义那都是日本的喷子,键盘侠,愤青而已.根本不值得一提.
⑷ 抗战时期 日本黑社会组织
日本军国主义组织,成立于1901年,解散于1945年。一度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展开合作,图谋推翻中国清朝政府。1905年7月30日,在黑龙会的斡旋下,中国境内的各派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在日本东京黑龙会总部共同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的前身)。简介1901年2月23日,头山满、内田良平等人在原玄洋社基础上于东京组织成立黑龙会,目的在于谋取黑龙江流域为日本领土,其会名即从黑龙江而来。内田自任首任“主干”,聘头山満为顾问,创建会刊《黑龙》。早年目标是与俄国开战,霸占中国东三省,并逐步控制蒙古和西伯利亚。在此目标下,黑龙会一度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展开合作,图谋推翻中国清朝政府。1905年7月30日,在黑龙会的斡旋下,各派中国革命组织在东京黑龙会总部共同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日俄战争之后,黑龙会与日本军方的合作日趋紧密,先后发动或参与了对米骚动的镇压和关东大地震后对朝鲜侨民的屠杀。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改组为大日本生产党,支持军部,鼓吹战争。19 34年,内田良平因卷入昭和神圣会事件而被迫淡出黑龙会,改由头山满主持黑龙会。二战结束后,被定义为极端右翼组织,而于1945年9月13日遭盟国占领当局取缔。
⑸ 谁知道: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国的生活情况
介绍一部电影给你,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下二战时期日本国内民众的生活状况。
《萤火虫之墓》(原本是宫崎骏的动画版,找电影版的,PPS上就有,)
此外日本战后文学有许多描写战时百姓生活的,特别是关于原子弹和大轰炸的,他们的观点是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此话不假,但是他们顾影自怜而不承认其他东亚国家的苦难,无非是一种极度右倾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观。
日本军国主义对自己人民也异常的苛刻,为了其“圣战”的推行,不惜牺牲民众的利益,慰安妇的合法化只是其压榨人民的冰山一角。通常慰安妇比较多的部队往往也是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如攻陷南京的主力部队,第六师团,其组成人员大多以北九州的手工业者、农民为主,大多为单身汉。所以,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不惜使慰安妇合法化。
⑹ 抗日战争时日本的国情
1937年爆发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其战略战术水平没有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范围,通常人们对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游击战术津津乐道,然而,这些战术并非由中共发明,早在布匿战争期间,这种战术就被罗马的执政官费边用来对付当时似乎不可战胜的汉尼拔,一次大战中,“阿拉伯的劳伦斯”更是将此道发扬光大,中共军队的游击战术是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和自己的实力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共产党在中日战争中汲取的经验要比国民党多,因此在接下来的内战中他们成功的进行了一系列运动战,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对手,夺取了政权。
战争中的日本军队,师从一次大战以前的德国,而中国正规军的将领,则多半是日本人的门徒,这就是为什么战争开始时双方大搞正面进攻和单纯防御的原因,日本人的进攻完全乏善可陈,一上来就是三件套:飞机、大炮加毒气,相比较之下,中国军队由于装备太差,似乎除了败退之外别无他途。事实上,中国人的最大失利是他们过于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忘记了战争的最有利武器不是大炮而是“运动”。然而有趣的是,战争之初中国军队的几次战术性胜利,都得益于不正常的“运动”,如平型关战役,最初战役企图是国共军队的五路合击,结果其中两路放弃阵地、两路来得太晚,一一五师到得较早,林彪只好对敌人的后卫部队动手;又如台儿庄大捷,如果韩复榘不是为了保存实力向南飞跑,引得日军两个旅团贪功冒进,让在周围机动的大批国民军围而歼之,而是如以往那样节节抵抗,李宗仁纵使四十万大军在手,又如何抵敌得住?所以韩复榘死得不免冤枉。至于兰封和万家岭战役的胜利,也是由于日军过于轻敌勇往直前所致,结果让周围没有被击溃而只是被“击退”的国民军围了起来。
这样看来,中国军队并非不能通过会战取得胜利,只是战略战术制定得不恰当而已。淞沪会战的打法就很有问题,非常类似凡尔登绞肉机,中国人前前后后往这个大炉子里丢了差不多七十万军队,而日本人也送进去二十多万,如果中方聪明一点,放弃上海的争夺战,而将主要会战场所西移至既设的防御阵地,有“中国的马其诺防线”之称的南京至苏锡常一线的阵地,则日本人后来在金山卫的登陆战未免扑空。而且七十万军队中以部分兵力纵深配置,大部分人马在周围机动,相形之下,日本人由于兵力太少,当地的地形又多以河汊为主,不利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日本人机动,则战役的胜负就很难说了,当时在上海的蕴藻浜一线的防御战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武汉会战,本来日本人已再衰三竭,而中国军队在武汉周围的战场上却尚有七八十万人马,却因为遥远的广州被日本人攻占而乱了手脚,自己放弃了武汉,可是即便如此,蒋中正也并未能将多少部队转用于南方,这一口气没有挺过来,战争就多打了好些年:因为日本当时的国力已无法继续支撑大规模的进攻战所带来的消耗,而其号称世界第三的海军则在陆战方面无计可施,如果中国军队当时不放弃努力,单单因为补给问题,日本人就无以为继了,这种情况与甲午战争的情形非常相似,那时的满清政府如果挺过威海卫北洋水师的覆灭和朝鲜战场的失利,凭当时日本的国力,也是没办法再打下去的,所以中国人不争气往往就在关键时刻。
⑺ 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概况
国内军阀林立,派系之间互相谁也不服谁,都想发展自己的实力蒋作为当时的正统政府,为抗日做的最多,有22次会战,击毙日军40多万吧,还派出过远征军去国外打鬼子,不过现在的书上,都极力掩盖这些的。某些人游而不击,藏在背后发展自己的力量,现在好像成了打鬼子的主力。蒋也做错了很多事情,比如花园口决堤;淹死90多万;长沙的焦土政策活活烧死2万多老百姓,无数古玩字画化为灰烬。但是没有共军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国军单兵战斗力不行,但是人多,有美援,大规模会战也是不错的,我军要是跟国军大规模会战,会输的很错的。只能怪日本陆军战斗力太强了,国内互相意见不统一,当年日本人投降之后,我军赶去接受日军控制的一个县城,结果被人家拒绝恋,于是组织了10000多人去抢攻,最后牺牲了一千多个战士也没能拿下该城,守城的鬼子有多少人呢,大概只相当于1个营级建制。
至于日本国内,不怎么了解,感觉日本人是很疯狂的,拉了很多本国的姑娘去慰安,让她们用自己的青春来奉献给“圣战”。有个女人为了安丈夫的心(丈夫要去中国打仗)就自杀了,得到日本社会的一致称赞,跟咱们古代对贞洁烈女的赞誉差不多。抗日后期,美国打了日本本土,好像是投了很多燃烧弹炸弹,日本人死得很惨,有的被烧的跳进河里,河水被燃烧弹烧开了,把跳进河里的人活活煮死了。物资都支援战争了,可以动员用来补助死伤人员的应该很少了,所以战死士兵家属处境应该也很惨把。
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国内情况
二战前,日本人的日子其实挺好过的。虽然日本没有英美等欧美列强发达富裕,但在亚洲首屈一指,是亚洲唯一的工业国。当时的日本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日本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非常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国内民众也基本都能吃饱饭。
可以说在当时来讲,日本人的生活是非常安逸和富裕的,甚至让人羡慕。但战争爆发后,这种情况彻底改变了。
1936年,由日本军部支持的广田弘毅正式上台组阁,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日本正式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次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进入战争状态。由于日军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陷入了中国战争的泥潭。
日本是个小国,资源匮乏,底子也很薄,没多久外汇储备就用光了,财政也开始入不敷出。由于日本无法在国外借到钱,所以只能从国内百姓身上想办法。为了支援前线,日本人开始节衣缩食,民众纷纷把积蓄拿出来购买政府发行的公债。但没多久,日本国民就已经没有什么积蓄,全都过的紧巴巴。
没钱不可怕,节衣缩食还能对付一下。问题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个无底洞。由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日本政府财政和资源的缺口也越来越大。为了维持战争,日本把国内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军事上,并加大了对国内民众的掠夺,连日本国民的口粮都被征用了。
城里人再也吃不上雪白的大米,即使条件好一些的也只能吃一些掺杂粗粮的糙米。而乡下的农民们就更惨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基本上全部都要上交国家,自己只能吃粗粮和野菜。一到冬天来临,很多没吃没喝的日本农民根本撑不过寒冷的冬季。所以,每年日本农村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日本人不仅忍饥挨饿没饭吃,他们的日用生活品也非常匮乏。由于执行配给制,日本国民手里又没有钱,所以他们只能分到数量很少、质量极差的生活品。大部分日本人分到的衣服是一种用木浆和树皮混合着粉碎的废旧棉布制作的粗制服装。
这种服装非常易碎,穿着也不舒服,但能够分到一套衣服已经非常不容易,因为有的人连衣服都没有。至于糖、油、肥皂等生活日用品,对于日本人来说完全属于奢侈品。二战后期,为了满足战舰的燃油需求,日本政府把老百姓炒菜做饭的豆油都给征用了,老百姓做菜只能用水煮。
公园里的铁栅栏、路边的井盖甚至家里的收音机和门板也都被征用了。实际上,日本政府征不征用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大部分民众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由于盟军的轰炸,大量房屋被炸毁,很多人只能住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和老鼠住在一起。当时日本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更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除了为国家卖命什么都不能做。即使不被拉到前线充当炮灰,也要在后方像机器人一样进行超长时间和超长强度的乏味工作,忍受着折磨,为所谓的大日本帝国“圣战”服务。
所以“满洲”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的乐土,他们都梦寐以求的希望能到满洲去,因为满洲国被日本军部宣传的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实际上,真的如此吗?答案自然不是,当时的满洲并不比日本本土民众生活的好多少。不过满洲拥有他们渴望的和平。
毕竟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们会生活的更好,也不会落到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的地步。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参与了日本的对外侵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充当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即使忍饥挨饿、遭到轰炸,也不值得人们同情。
抗日战争日本国内环境:
日本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国际环境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国联调查团调查南满铁路被炸情况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