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新中国最后一次战争

新中国最后一次战争

发布时间:2021-02-05 19:40:44

㈠ 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次战争

渡江战役,也称宁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版
在辽沈战役、权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国民党军队积极布置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解放了杭州、南昌等城市。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汉阳。
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㈡ 中国现代最后一次参与的战争过程和主要战役介绍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回部边境爆答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㈢ 中国最后一次打仗是什么时候

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㈣ 新中国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对外战争

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由于事发突然,且当时越南主力正规军皆在高棉战场作战,于是便动员云南(3个师)、广西(3个师)共六个边境步兵师、国境警备民兵、地方民兵及后备部队应战,至谅山战役时始有较正规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参战。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阵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
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飞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轰炸海防。
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轰炸河口以西的中国增援部队。
2月21日,高平沦陷。
2月22日,包乐沦陷,越军开始抽调驻高棉与寮国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河江沦陷。增援的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
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柑塘沦陷。
2月25日起,战情胶着,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但在谅山攻防战中,负责担任谅山、高平一线的中国精锐主攻部队第41、42军与越南首都防卫军之第308师正面交锋,损失惨重,几全军覆灭。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42军被击溃,中国紧急将后方炮兵师拉至前线与越军进行刺刀肉搏战,两个炮兵师皆损失惨重。
3月4日,308师遭中国随后增援的两个师由侧翼突袭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高棉与寮国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及发。东欧共产国家掀起一片声讨中国侵略的怒吼。
•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此期间中国军队取得了大批民生工矿物资回国(皆为此前中国无偿支持越南的物资),越南工矿业设备亦遭破坏殆尽。
3月7日起,中国正式撤军,并开始拿取民生工矿物资,利用补给车辆载回中国境内。多处越南工矿业设备遭破坏殆尽。西方国家纷纷谴责中国的“侵略行为”。
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5日22点20分,最后一辆军车离开越南领土。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中国官方未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亦未正式发表伤亡人数,仅于官方《人民日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劫掠破坏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厂矿等。
此战曝露出中国军队在历经文革十年,战力受到严重损毁:红而不专结果,形成熟悉马、列政治教条指战员领导专业军人,军阶制因文革废除导致军队上战场不能层层领导乱成一团,于谅山战役于山雾里,中国部队坦克寸步难行,竟发生捆绑新兵于坦克炮管上指挥方向怪事。经邓小平深入知悉问题,于此战后进行大刀阔斧改造军队。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 (1944-1994)》(军事谊文出版社有中译本),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战斗,越南消灭和重创了中国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称中国伤6万余人,还有2万被击毙。

㈤ 中国最后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

建国后对外战争的最后一仗:发生在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军以一个排的兵力对我边防部队驻守的阵地实施偷袭。我军迅速阻止还击。此战也是中越战争的最后一仗。

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同时通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㈥ 中国最后一次战争在什么时候 是什么

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越南)之间的战争。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后,宣布越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继续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通过十年边境战争,中国打击了越南自越战胜利后膨胀的信心,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同时促进了东南亚的和平局面,并为柬埔寨问题的最终解决打开了道路。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政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㈦ 1979中国最后一次大战役

答: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专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属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㈧ 中国走向和平的最后一次战争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进行了: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25日—1953年版7月27日)
援越抗法战争(1950年初—1954年7月21日)
中印边界权战争(1962年6月—11月21日)
援越抗美战争(1965年6月—1973年8月)包含西沙海战(1973年1月19日,中国VS南越)
中苏珍宝岛之战(1969年3月2日—17日)
中苏铁列克提之战(1969年8月13日)
中越边界战争(1979年2月—1990年2月)包含南沙海战(1988年3月14日,中国VS越南)

建国后对外战争的最后一仗:发生在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军以一个排的兵力对我边防部队驻守的阵地实施偷袭。我军迅速阻止还击。此战也是中越战争的最后一仗。

㈨ 中国的最后一次战争是几几年

中国的最后一次战争是1979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

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称“中越战争”,越南称“反中国扩张主义战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

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9)新中国最后一次战争扩展阅读: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影响。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一越南的战略部署 ,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

越南经过这场战争后也变得疲惫不堪。通过十年的轮战,解放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挥人才,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战争中,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将清末清政府和法国签订的边界向前推进,控制了中越边境地区广大的战略制高点,并在1999年通过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予以确认。

阅读全文

与新中国最后一次战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