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读后感
[《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读后感]急景流年苦与甘 ——《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读后感 郑华 时间如白驹过隙,岁月是急景流年,《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读后感。20世纪的中国史充满了血泪,写满了屈辱,饱受着外国列强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蹂躏。在20世纪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劳苦大众推翻了旧势力的统治,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带领人民当家作主人。乳山地处胶东半岛,当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乳山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经历着同样的苦难、同样的抗争、同样的奋斗历程。 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共乳山市委老干部局精心编写了《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作为建党90周年的珍贵贺礼,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了一份来自20世纪的精神食粮。手捧这份珍贵的口述历史记录档案,上世纪的乳山历史,急景流年,有苦有甘。文字赋予历史鲜活的生活场景,文字再现老干部们为祖国为乳山为人民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20世纪的乳山历史,同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也是一部满含血泪,为真理为解放为幸福生活白手起家的创业史,广大在乳山奋斗过的老干部就是20世纪乳山历史的书写者和见证人。 这是一部抢救历史,拯救记忆的史册。是众多亲历者回忆往事、重温历史的记忆结晶。因为亲历、亲见、亲闻,一些原本冰冷生硬、单薄苍白的历史,因他们的回忆而栩栩如生、愈加厚重;一些日渐模糊或鲜为人知的往事,因他们的回忆而轮廓分明,愈加清晰;一些历史没有记载或语焉不详的问题,因他们的回忆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此举功在当今利在后世。 我出生于1969年,之前的乳山历史,于我所知甚少,至于发生在乳山境内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四清运动、农业学大寨等历史事件,是在我长大之后,聆听着父辈们的讲述,略微了解些点滴。虽然在学校、在各种报刊杂志中零星有过阅读,但对于发生在乳山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仅仅是模糊的认知。令人高兴的是,乳山市委老干部局创新思路,另辟蹊径,组织出版了这本由亲历者走过的历史回忆录,这给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后来人提供了解读历史的真实资料,并让乳山20世纪中后期的历史告别空白,变得血肉丰满。 随着指尖的轻翻,我眼睛所到之处,《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聚集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工业、农业等各条战线上的55位老干部从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的乳山历史中依次走来,读后感《《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读后感》。乳山自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历史,也随着老干部们亲历的口述,变得脉络清晰。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要事及事发原由,随着老干部的亲历变得不再让后代人感觉模糊和困惑。 流年中的乳山历史经历着一拨又一拨的苦难。抗日战争时期乳山大众为了走出苦难为了赶走侵略者而勇于牺牲的抗争;解放战争时期乳山军民为了劳苦人民当家作主而努力争取的正义主张;大跃进的大锅饭、大炼钢铁、放卫星运动荒唐得令人握腕;四清运动毁坏的各种历史文物令人痛心;文化大革命时期各行各业知识分子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一刀切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劳民伤财……勤劳的乳山人民在动荡的历史时期经历着苦难的煎熬,无数老干部为了人民的幸福,在历史沉重的车轮前方奋力拉纤。 流年中的乳山历史也记录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期盼再见我的儿》的乳娘肖国英,和平年代仍日夜思念着那个出生12天就由她喂奶到三岁的八路军的孩子远落,母爱的力量催人泪下,并激起乳山人民爱母敬母孝母的热潮。乳山各个村庄大批的青年姑娘奔赴到人迹罕至的新疆,组建了浩大的开垦新疆的援疆兵团;一支由90人组建的乳山青年男女队伍《激情奔赴北大荒》,把沃野千里的黑土地开垦成祖国的粮仓。《建国初军垦到新疆》的乳山女儿宋京华是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我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栾良桐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电动石碾为乳山人在科技方面争了光。《我与乳山草制品事业》息息相通的房云璞设计的草编制品不仅走出乳山而且走向世界,这为乳山人在手工业方面填了彩。《乳山市志》三延下线,历时17年,凝聚了宋吉泽等修志诸君的汗水和心血。这是乳山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当过赤脚医生》的辛明路勇当人民的“健康卫士”,在乳山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弃医从文,他在整理乳山地域文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乳山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财富。《1960年奔赴救灾一线》的胡发起,放弃城里的优越条件,把老婆孩子的户口迁到了农村,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最困难的时期,他所包的村没有饿死一个人。愚公移山的战山河时代,乳山人民全民参战,挖山开河,拓展土地,整修梯田,为改变乳山大地的面貌立下了汗马功劳…… 充满智慧的乳山人民在瞬息万变的历史时期树立起勇往直前的信念,无数老干部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与时俱进,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像于天昌老先生口述的《我的人生流水账》那样,不碌碌无为,不虚度光阴,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国家服好务,给父母争点光,把爱国爱家融合在一起。于是,在祖国的大花园里,乳山发展到20世纪末,已经如一朵美丽的向阳花盛开在胶东半岛的东南端。进入21世纪,乳山的未来定会在母爱文化的熏陶下变得更加文明和谐昌盛。 〔《亲历乳山》老干部回忆录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㈡ 山东省乳山市的名字来历
地名由来:
乳山市因境内耸立于乳山口湾南岸浑圆挺拔、顶峰凸起、状如母乳的大乳山而得名
乳山市是中国沿海的长寿之乡,被授予“山东省长寿之乡”称号 。
乳山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是中国著名作家冯德英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背景发生地,也是闻名全国的民族先锋“马石山十勇士”英雄事迹发生地。
乳山市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区。北部和东西两侧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间有低山。地势呈簸箕状由北向南台阶式下降。乳山河和黄垒河两大河流发源北部山区,向南分别流经两侧低山与中部丘陵之间入海,沿岸形成冲积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积平原分布。
乳山市主要地貌类型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微地貌单元有14种。乳山属胶东低山丘陵区。北部和东、西两侧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间有低山。地势呈簸箕状由北向南台阶式下降。
境内山脉自西向东可分为三列,西列自垛山、马石山向南延伸至玉皇山;中列由双山、三佛山、寨山、多福山向南延伸于海阳所半岛的帽山、大乳山;东列为昆嵛山脉,由虎山、尼姑顶、黄道顶构成主峰,斜贯东北边境。
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最高山峰垛山612.6米。乳山河和黄垒河两大河流向南分别流经两侧低山与中部丘陵之间入海,沿岸形成冲积小平原。
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积平原分布。境内山地平均海拔300米以上,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2.4%;丘陵海拔100—300米,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0.3%;平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7.3%。
(2)抗日战争时期乳山扩展阅读:
建置沿革:
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乳山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夏,地属嵎夷,亦称东夷。
商时,属青州。
西周时,属莱国。
春秋时期,先后为齐国莱地、牟子国地。
秦代,属齐郡腄县(治所在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育犁县(治所在今育黎镇城阴村南),此为境内第一次置县,属青州东莱郡。
东汉建武五年(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
三国时,属魏国青州长广郡东牟县。
西晋时,属青州东莱郡牟平县。
北魏时,属光州东牟郡观阳县(治所一说为今牟平观水,一说在今海阳发城)。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由牟平县、观阳县析置文登县,境域改属光州长广郡文登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属青州东莱郡观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河南道登州东牟郡观阳县。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莱州文登县。麟德二年(665年),属登州牟平县。
五代因之。
宋时,属京东东路登州牟平县。
金时,属山东东路宁海州牟平县。
元初,属益都路宁海州牟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牟平县省入宁海州,属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海阳县,境内原属宁海州的乳山乡全部(辖于疃社、石山社、野子社、玉泉社、宽洪社、龙山社、登宁社、邵村社、桃花社)和城阴乡的鲁济、兴善两社划归海阳县,其余仍归宁海州。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宁海州改称牟平县,境内分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七年改称东海道)牟平、海阳两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属山东省第七行政区牟平县、海阳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牟海县全境解放,改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26日,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境内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隶属不变,并确定夏村为县城。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撤销,东海专区改为文登专区,乳山县属之。1956年3月,文登专区撤销,乳山改属莱阳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乳山县,原所辖育黎、崖子、午极、冯家、诸往、石头圈、下初、上册8个公社划归烟台市(1959年11月划归新复设的牟平县),夏村、乳山寨、白沙滩、唐家、海阳所5个公社划归海阳县,南黄、洋村公社划归文登县。
1961年10月5日,根据国务院〔1961〕议字34号文《关于恢复山东省禹城等22个县和设兖州、崂山两县的决定》,恢复乳山县,隶属烟台专区。
翌年1月1日,县人民委员会正式挂牌办公。1983年8月,烟台专区改为省辖烟台市,乳山县隶属烟台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乳山县改属威海市。
1993年7月17日,国家民政部以民批〔1993〕153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县级),以原乳山县的行政区划为乳山市的行政区划。8月8日,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㈢ 冯德英简介
冯德英, 年生于牟平县小于家村(此村后划归乳山)。他的一家几乎都投身革命,并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受家庭的影响,冯德英自幼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年仅14 岁就参加了革命军队。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历程时,冯德英曾经说:“我多次目睹父亲手拿阵亡通知书在院子里徘徊;我偎在母亲腿旁看着她在小油灯下,一面流泪一面给伤员补缀带血的军装。
我看见乡邻们将自己的丈夫、儿子一批又一批地送上战场,我还看见为了省出粒粒口粮给前方战土的老人儿童,饿昏在公粮袋子上……”童年的记忆情节与革命战争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情感动力和文学基础,其最初的创作也必然地与胶东半岛的革命传统融为一体。
冯德英名世的主要作品都是长篇小说,1958 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处女作《苦菜花》,紧接着1959 年就出版了《迎春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为“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代表。
而《山菊花》上集尽管写于1963 年,但直到1979 年才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菊花》下集出版于1982 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三部小说无论是在题材上,都重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胶东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下,与敌人进行的严酷斗争。
还是现实主义风格上都很相近,因此常被称为“三花”。在80 年代后,作者还陆续出版了《染血的土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晴朗的天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等长篇小说。
直至1997 年才出版了一本《冯德英中短篇小说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中篇和短篇小说的结集,小说更多取材于胶东半岛复杂的现实日常生活。
置身其中来思考历史、生活和复杂的人性,这包括没落的女英雄“洋枪队长”,日据时期的阴险狡诈“伪保长”,以及解放后他的儿子、孙子,涵盖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直道世纪末的历史变迁和人生变化。
艺术形式上也有些变化,加重了从《苦菜花》中就有的幽默感喜剧色彩,甚至在《诱惑》和《幸福得不治之症》中充满了黑色幽默。
(3)抗日战争时期乳山扩展阅读
相关成就
《山菊花》获解放军文艺奖,《染血的土地》获山东省泰山文艺一等奖。曾当选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荣立一等功。
2011年,著名作家冯德英又一力作——大型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雾锁寒冬》面世。
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胶东人民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历史故事。剧中人物多有生活原型,胶东的革命先驱张连珠、理琪甚至用了真名。
作品由冯德英策划,阿真执笔,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于11月出版。
50年来,冯德英作品多次再版发行,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改编成多种文艺形式广为流传。冯德英作品题材广泛,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特写、评论等见诸报刊。2007年12月,冯德英荣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
㈣ 有没有乳山的介绍
乳山
【地理环境】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北纬°41′至37°08′,东经121°11′至121°51′。东邻文登市,西毗海阳市,北接烟台市牟平区,南濒黄海。309国道和青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西最大横距6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8公里,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乳山市海岸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85.6公里。市区至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汽车路程均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乳山市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具有气候温和、温差较小、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累年平均日照数为2635.5小时,累年平均气温11.6℃,累年平均降水量813毫米,累年平均气压1013百帕,累年平均无霜期为206天,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秋、冬季以北风、西北风为主,春、夏季以南风、东南风或西南风为主,累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乳山市总人口约59万人,人口密度为360人/平方公里。全市共有28个民族:汉族、佤族、拉祜族、朝鲜族、白族、傣族、彝族、满族、布朗族、纳西族、僳僳族、壮族、藏族、苗族、回族、哈尼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怒族、普米族、水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黎族、高山族、畲族,汉族占全市总人口的99.77%。
【历史概略】乳山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境内置育犁县。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此后,境域先后属文登县、观阳县、牟平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域分属海阳县、宁海州(1914年改称牟平县)。数千年来,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文明。商、周时期,农、牧、渔业已很兴盛。汉时,人民已将柞茧用于缫丝制帛。隋时,采金业兴起。唐时,乳山口已成为与外埠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时,缫丝、制盐、酿造、食品等手工业已较发达。至清末,夏村、乳山口等地已成为规模较大的商贸之地。
1930年,境内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32年,中共牟海县委建立。 1941年2月,划牟平县南部和海阳县东部707个自然村成立牟海县。是年3月7日,牟海县第一次参议员会议召开,宣告牟海行署诞生。1942年9月, 牟海县全境获得解放。1945年1月,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乳山口南岸的大乳山而得名),确定夏村为县城。1958年10月撤销乳山县,境域分划归海阳县、文登县及烟台市。1961年10月恢复乳山县,隶属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改属烟台市(地级)。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乳山县改属威海市。1993年7月,乳山撤县设市。2001年4月,区划变更,乳山市辖1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两个省级开发区,601个行政村。
【经济状况】乳山市资源充足,物产丰富, 素有“金岭银滩”的美誉, 是著名的“水产之乡”、“水果之乡”和“黄金之乡”。年产对虾、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及各种鱼类贝类20多万吨,年产苹果、阳梨、板栗等20多种水果及干杂果20多万吨,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银、铜、铁等金属矿藏和大理石、花岗石、石墨、磷等非金属矿藏, 其中年产黄金10万两以上,居中国县级第五位,花岗石储量70多亿立方米。
乳山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十分适合人类生活居住。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岠嵎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大乳山、圣水宫等众多景观,其中银滩旅游度假区内长达20公里的沙滩和可同时容纳15万人的海水浴场,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是旅游、疗养、避暑和度假胜地。
乳山市经济发达,是中国最早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现已形成拥有黄金冶炼、电子、化工、机械、食品、服装、玩具、建材等30多个行业、3600多家企业、3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 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经贸合作关系,兴办外贸生产企业280多家。全市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态势。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5亿元,人均26670元,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实现了全省30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位次前移,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行列。
【荣誉称号】近几年来,乳山市先后获“全国县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市)投资环境100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安全诚信城市50佳”、“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市”、“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山东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所辖乡(办事处)镇 夏村镇 海阳所镇 白沙滩镇 大孤山镇 徐家镇 南黄镇 冯家镇 下初镇 午极镇 育黎镇 诸往镇 崖子镇 乳山寨镇 乳山口镇 城区街道办事处
㈤ 双乳山汉墓出土了哪些文物
1995年10月~1996年6月,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局和长清区文化局为了不使位于济南市长清区西南归德镇双乳山顶部的双乳山汉墓遭到破坏,对已因当地人开山取石给古墓造成损害的一号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共出土包括玉器、金饼、青铜器、车马器、银扣螺钿漆器、钱币、陶器等在内的各类文物共计2000余件。双乳山汉墓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所蕴涵的复杂、精深的学术价值,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高度注意。
双乳山一号汉墓的随葬品相当丰富,可辨识器物达2000件以上。主要出土于椁室和外藏椁之内。正藏椁内随葬有铜器100余件,器形主要有鼎、壶、钫、灯等;玉器50余件,种类有覆面、枕、壁、手握、“九窍塞”等;漆器数量也相当多,在边箱、棺箱内均有分布,但均已腐朽,难以统计;铁器有剑、镞、弩机等;金饼20枚;钱币20枚,均为“五铢”钱;小车1辆,放置于北边箱的西北角,长2.6米,宽1.14米,在北边箱的东半部分,还散落着许多鎏金车马明器;除这些之外,墓葬还随葬了大量的家畜、家禽和水产品,主要置于东西边箱和南边箱内。外藏椁内放置有3辆大车2辆小车及若干车马冥器,极为豪华。
考古学者介绍说,西汉时期的马车或偶车尽管已经发现了很多,但不是扰乱严重就是型式过于简单,车体结构不清楚,某些器具的位置也相当混乱,但双乳山汉墓中发现的5辆车子结构清晰,规格不同,为汉代车马的研究提供了准确、宝贵的资料。
双乳山的出土文物中,尤以玉覆面和金饼最为精致、珍贵和令人瞩目,据专家称为绝世奇珍。
玉覆面出现于西周,历经东周至汉代,至今为止共发现了40多副,但最为形象、完备的玉覆面却是双乳山汉墓室里所出的这一套。玉覆面出土时仍然覆盖于墓主面部,除去左耳片稍有倾斜之外,保存完好。其长22.50厘米,宽24.6厘米,系由工材加工成的分别对应人面的额、颐、腮、颌、颊、耳的17个片状部件和鼻罩组合而成,共计18件。除鼻罩外均为素面。眼睛、嘴巴由相对玉片对应磨出,并非独片相罩。总体形状为脸形,非常形象。五片琢磨精细,组合精巧,左右对称,搭配协调,部位恰当,浑然一体。其中鼻罩透镂线刻兼施,内琢空,鼻梁直挺,两翼微鼓,整体丰满盈溢,通体饰云雷纹,工巧精绝,巧夺天工。各五片内侧下棱和鼻罩边缘处斜穿细微孔,孔孔对应,以便用丝线连缀,覆盖死者面部。
此外,还有枕于主人头下的玉枕,此枕由9件玉片、2件玉板、2件玉虎头饰和竹板分两层组合而成一结构巧妙,匠心独具,是所发现的众多汉枕中较复杂的一件。玉覆面和同出的玉枕、玉璧、手握、九窝塞等共同组成了一套完备的葬玉,这给研究汉代及其前后的丧葬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㈥ 乳山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的历史
乳山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商、周时期,农、牧、渔业已很兴盛。汉时,人民已将柞茧用于缫丝制帛。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境内置育犁县。东汉建武五年(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此后,境域先后属文登县、观阳县、牟平县。隋时,采金业兴起。唐时,乳山口已成为与外埠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时,缫丝、制盐、酿造、食品等手工业已较发达。清末,夏村、乳山口等地已成为规模较大的商贸之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域分属海阳县、宁海州(1914年改称牟平县)。1945年(乙酉年)置乳山县。因山得名。1930年,乳山境内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32年,中共牟海县委建立。1941年2月,划牟平县南部和海阳县东部707个自然村成立牟海县。是年3月7日,牟海县第一次参议员会议召开,宣告牟海行署诞生。1942年9月,牟海县全境获得解放。1945年1月,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乳山口南岸的大乳山而得名),确定夏村为县城。1958年10月撤销乳山县,境域分划归海阳县、文登县及烟台市。1961年10月恢复乳山县,隶属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改属烟台市(地级)。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乳山县改属威海市。请采纳
㈦ 山东省乳山市是什么级别的城市
山东省乳山市是县级市。
截至2018年,乳山市辖1个街道、14个镇。截至2017年末,乳山市总人口55.126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6.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1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5.0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8.63亿元。
乳山市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地处青岛、威海、烟台三市衔接的腹地,南濒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境内东西横宽60千米,南北纵长48千米,总面积166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99.27千米。
乳山市是中国沿海的长寿之乡,被授予“山东省长寿之乡”称号 。乳山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是中国著名作家冯德英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背景发生地。
(7)抗日战争时期乳山扩展阅读:
乳山市特点:
1、乳山市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具有气候温和、温差较小、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但同时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也时有发生。
2、乳山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相交融,交相辉映。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
3、乳山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66667公顷,可供开发养殖海产品的滩涂6667公顷。乳山是著名的“水产之乡”,浅海及海滩水产资源100多种。
4、乳山矿产资源富饶。矿种繁多,矿藏丰富,已发现可利用矿藏24种。
5、乳山特产有乳山大花生,乳山阳梨,乳山茶叶,乳山苹果,乳山大姜,乳山葡萄,樱桃,萝卜,板栗,生猪等。
㈧ 乳山口镇的历史
乳山口港因其地理位置和港湾条件优越,很早就成为境内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久有“北有旅顺口,南有乳山口”之说。早在唐代就有外埠船只来往。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至宋代,乳山口的海上贸易日渐兴旺,当江、浙一带商船以南方稻米来此换取当地柞茧绸、谷物等土特产品。南宋时期,宋、金分淮河而治,南、北方海上贸易受到限制,乳山口亦在其列。元代,南粮北运兴起,乳山口海上贸易重兴。南方商船载稻米、毛竹、茶叶、木材等物来此换取当地的丝绸、大豆、黄金等。明代初期曾实行海禁,但因客商从事民间贸易获利颇丰,乳山口的海上贸易从未间断。
至清代,海禁解除,乳山口的海上贸易重新兴旺,贸易船只由南方上海、广州等沿海港口扩大到北方的旅顺、天津、安东等地。贸易物品由粮食、布匹、木材扩大到日用品,贸易方式由易货贸易发展到用货币交易。至道光末年,乳山口已有商号50余家。商船有闽(福建)帮、广(广州)帮、浙(江)帮、关里(东北地区)帮之分。咸丰元年(1851年),为适应乳山口海上贸易需要,境内的“泉盛”“合兴”等商号集资在乳山口修建简易石码头两座。清末,当地人亦在乳山口先后建立了“三义”“新兴”等运输商行,从事海上运输的木帆船达50余只,港口日泊船30余只。境内所产花生已成为与外地客商进行交换的大宗商品。随着青岛、烟台开埠,洋货入境,南方商船来此贸易减少,当地从事海上贸易的船只多载土特产去青岛、烟台,换回机织布、纱线、煤油和日常用品在境内出售。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实行海上封锁,乳山口的海上贸易日趋萧条。其后,乳山口造船业兴起。建于1951年的乳山市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拥有国内先进的船舶设计、生产设计、物流管理和管理软件等计算机网络,生产工序、工艺按现代船模式与国际造船业同步。
随着沿海各地来乳山口的商船不断增多,旧时福建、浙江等地商人曾集资在乳山口北岸山顶修建娘娘庙,以求海神娘娘保佑海上安全。
㈨ 乳山市抗日英雄事迹
1942年,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的困难时期,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版更加频繁的“扫权荡”,这一年内,敌军千人以上的大“扫荡”就达40多次。胶东半岛由于其独特的战略位置,一直被日军作为往来海上与华北之间的重要通道和重要补给基地之一,所以更是日军频繁进犯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多次的“扫荡”中,尤以1942年冬的大 “扫荡”最为残酷。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抵烟台,布置这次大“扫荡”,企图消灭胶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及胶东党政群机关。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五旅和胶东军区部队采取主力以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同地方武装、民兵密切结合,分区坚持的方针,进行反“扫荡”。经过军民艰苦斗争,粉碎了敌人对胶东进行的历时40天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当然我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马石山惨案就是一例。
希望采纳
㈩ 胶东的历史沿革
夏朝时期,夏王朝有许多方国和部落,胶东封有“过”国。据唐朝《〈史记〉正义》引《帝王纪》记载,夏朝时,寒浞把奡封在过地。过国在今胶东莱州城北,这应是能够查到的胶东的最早的封国了。
商朝时期,胶东地区是商王朝统治的一个方国,称莱国。史书记载,夏、商时期,胶东称莱夷。《后汉书·东夷列传》载:“王制云:东方曰夷,……昔尧命羲仲宅嵎夷,曰阳谷,盖日之所出也。”《书·尧典》孔注曰:“东表之地称嵎夷。”马螎注:“嵎,海隅也,夷,莱夷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记载,西周建国之初,周武王“封师尚父子齐营丘”,“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也说明了莱夷族在商朝时期就建立了莱国。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前五六七年齐灭莱(山东黄县东南有莱子城)。莱是东夷大国,莱国灭亡后,齐地扩大一倍以上。”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也说过:“周灵公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今黄县东南),莱是山东半岛上一个东夷大国,齐地因之扩大了好多。”这都至少说明了莱国应是占据了胶东的绝大部分区域。虽说莱国的中心区域史书有多种说法,有的说在莱州、黄县(今龙口)一带,有的说在即墨一带,也有的说在登州(今蓬莱)一带。还有一说莱都在胶莱河附近临朐以东一带,但不管怎么说,莱国的绝大部分区域是在胶东,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封邦建国”制度,建立了为数众多的诸侯国。姜太公封在齐国,国都在营丘(今临淄地区)。齐国东部是莱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因“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说明了西周初期,莱国还不服从周王朝的管辖,因而与“太公争国”。但由于齐国在开国之初就实行了革新、开放,农、工、商三业并举的治国之策,齐国很快就强大起来,周成王时,还使人“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齐国正是有了这样的尚方宝剑,加之自身势力的强大,很快就争霸中原,并于公元前567年灭了莱国,从此胶东地区划于齐国版图,直到秦灭齐。 秦朝时有胶东郡,西汉时有胶东国,东汉及三国时有胶东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至四十六郡,实行的是以郡统县的二级行政制度,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政区建置的开始。胶东地区设立胶东郡,治所即墨(不是即墨城址,而是在现平度市东南,莱西市西南方)。这是有记载的第一个以胶东命名的行政建置。当时胶东郡还包括了胶莱河西岸的部分地区,西至现潍坊城区、安丘、高密、昌邑等地。胶东郡下设腄县(今烟台福山区)、黄县(现龙口市东)、高密等县,还设置了夜邑(现莱州市)、密(今昌邑东)淳于(今安丘东北)等。 秦末汉初,项羽分封诸王,胶东为胶东国,田市为胶东王,国都仍为即墨。
刘邦击败项羽后,建立汉王朝。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之上还设有行政监察区,亦称刺史部,每部设刺史一名。胶东地区设有胶东国、东莱郡、高密国等。胶东东南沿海的现海阳、即墨、崂山等地划归琅琊郡,琅琊郡归徐州刺史部管辖。
汉文帝十六年(前16年),置胶东国,立悼惠王之子刘雄渠为胶东王,都即墨。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刘雄渠因参与七国之乱,胶东国除,其地分为胶东郡与东莱郡。
汉景帝四年(前153),复以胶东郡置胶东国,封刘彻为胶东王。因刘彻年少,未就国。前150年,刘彻被立为太子,胶东国除。前148年,复置胶东国,封刘寄为胶东王。
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废胶东国,置郁秩郡。胶东城,胶东国除后,平度改名胶东。
东汉时期,全国重新划分郡、县,州刺史改为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实行中央以下州、郡(国)、县三级政制。原归琅琊郡管理的胶东东南沿海的不其等划归东莱郡。胶东国和北海郡合并为北海国,东莱郡、北海国均属青州刺史部。 西晋时期,政制同前期。只是胶东地区新设长广郡,辖原东莱郡的长广县(今莱阳东)、不其县,北海国的挺县等。原北海国改北海郡,治所仍为平寿。长广郡治所不其,东莱郡治所迁至掖县。三郡均仍为青州管辖。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时,胶东地区设三郡,东莱郡、长广郡、东牟郡。东牟郡由东莱郡分出,东莱、长广二郡治所同前,东牟郡治所在今烟台牟平城区。
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氏统治时,皇兴四年(公元470年),胶东地区东部设光州,西部属于青州。 隋朝时期,隋文帝改革行政建置管理体制,改州、郡、县三级政制为州、县二级制,《隋书·志第二十五地理中》记载:光州,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曰莱州。统县九,户九万三百五十一。九县分别是:掖县、胶水(今平度)、卢乡、即墨、观阳、昌阳、黄县、牟平、文登。隋炀帝时,全国废州改郡,莱州改为东莱郡,治所均在掖城。
唐朝时期,唐初仍沿用隋朝的州、县二级政制。但把全国分为十道,道不设长官,只派员巡视,胶东划在河南道。胶东地区东部属于莱州、登州。西部属于青州和密州。
五代十国时期,行政区划沿袭唐代。
北宋时期,宋初如唐制,全国先后分为13道、10道。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路之下设府(州)、县,实行中央之下路、府、县三级政制。胶东地区的莱州、登州、青州、密州归京东东路,治所青州。《宋史·志第三十八地理一》记载,莱州领掖县、莱阳、胶水、即墨四县,登州领蓬莱、文登、黄县、牟平四县,宋徽宗崇宁年间,莱州“户九万七千四百二十七,口一十九万八千九百八”,
登州 “户八万一千二百七十三,口一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四”。 金代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北宋,原管辖胶东地区的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治所益都(原青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山东”作为行政区划名称。胶东地区新增设宁海州,是从原登州分置的。《金史·志第六地理中》记载,莱州“户八万六千六百一十五,县五、镇一”:掖县、莱阳(含衡村镇)、即墨、胶水、招远。登州“户五万五千九百一十三,县四、镇二”:蓬莱、福山(孙夼镇)、黄县(含马停镇)、栖霞。宁海州“户六万一千九百三十三,县二、镇二”:牟平(含汤泉镇)、文登(含温水镇)。宁海州治所牟平,莱州、登州治所同前。
元朝时期,元王朝为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沿袭了金末行省制度,在路以上设行省,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区归属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元史·志第十地理一》记载,胶东地区莱州、登州、宁海三州元初仍属益都路,中统五年(1264年)属淄莱路,至元年间,莱州、登州改属般阳路,宁海州直属省部。三州所辖县,除即墨并入掖县、胶水外,其余的同金代。
明朝初年,改省为布政使司,全国分设十三个布政使司,以分领天下府(州)县,同时废路,司(省)以下设府和直隶州,再下设散州和县,为地方三级政制。山东布政使司辖六府,其中包括胶东地区的登州、莱州二府。《明史·志第十七地理二》记载,登州府“领州一,县七”: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含现莱西市区)、宁海州、文登(含现威海市区)。登州府治所仍在蓬莱。莱州府“领州二,县五”:掖县、平度州、潍县、昌邑、胶州、高密、即墨。莱州府辖区向西越过胶莱河扩至潍县,但治所仍在掖城。胶东地区在明朝时期确定的县名,除宁海州后改为牟平外,其余的沿用至今。
清朝时期,清王朝将地方一级政府称为省,形成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为了监察地方,在省、府之间还设立了道。胶东地区归山东省管辖,仍设登州、莱州两府,每府辖区同明朝,省、府之间是登莱青道。《清史稿·志第三十六》记,清初,二府所领州县同明朝,登州府在雍正十三年(1736年)新设荣成、海阳二县,“领州一,县九”:蓬莱(含现长岛县)、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含现莱西市区)、宁海州、文登(含现威海市区)、荣成、海阳(现乳山市区)。光绪三十一年,莱州府原所辖胶州为省直隶州,辖即墨、高密。莱州府“领州一,县三”:掖县、平度州、潍县、昌邑。登州府、莱州府原治所未变,同治二年(1863年),登莱青道治所迁至烟台。 1913年(民国二年),北京政府废除清朝府、州,但沿用道制,为省、道、县三级。胶东地区改为胶东道,隶属山东省政府。胶东道辖二十六县: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荣成、海阳、掖县、平度、潍县、昌邑、胶县、高密、即墨、益都、临淄、广饶、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日照。胶东道的辖区基本是清朝时的登州、莱州、青州三府所辖的州、县,治所在福山县烟台。
1927年(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废道制,存省、县两级。1929年(民国十八年),青岛划为省特别市。1930年(民国十九年),青岛为中央直辖市。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南京政府规定省以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派出机构。全省划分12个行政督察区,胶东的牟平、荣成、文登、海阳、福山五县为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其余各县,仍直属于省。
1937年“七七”事变后,流亡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成立了鲁西、鲁北、胶东三个行署,划分了十七个行政督察区。在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至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间,胶东的原第七行政督察区的海阳划归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栖霞、蓬莱、黄县、招远四县归新设的第九行政督察区,海阳、莱阳、即墨、平度、掖县五县归新设的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山东省政府撤消鲁西、鲁北、胶东三个行署,新设立鲁北、鲁西北、鲁西、鲁南、鲁中、鲁东六个办事处。鲁东为第六办事处,领胶东的第七区、第九区、第十三区的三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此同时,还新成立烟台行政区,隶属于第七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撤消六个政府办事处,设鲁东、鲁西南两个行署。胶东的烟台、威海为省辖市,青岛为中央直辖市,除此胶东各县均为鲁东行署管辖,只是各县归属的行政督察区做了些调整。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鲁东、鲁西南两个行署被撤消。1949年9月济南解放,国民党省政府及所辖地方政府垮台。
1938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军还利用汉奸成立了山东省及地方的伪政府。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也相继建立。1938年1月19日,胶东军政委员会成立。随后,胶东的掖县、蓬莱、福山等许多县都先后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7月7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在栖霞成立。1944年2月,在解放区成立青岛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4月1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更名为胶东区行政公署。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政府成立,领胶东、鲁中、鲁南、渤海、滨海等五个行政公署。胶东行署辖北海、西海、南海、东海四个专属区和烟台直辖市,辖区范围包括胶莱河西至潍县一带。后,又将胶东行署所辖的烟台、威海划为省辖市。1946年8月,滨海行署所辖滨北专署划归胶东行署管辖,胶东行署辖区向西南扩至日照、郯城一带。1949年6月2日解放青岛,青岛为山东省直辖市。烟台为胶东行署直辖市,威海归东海专区。 半岛上丘陵起伏,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最高峰崂山海拔1130米。海岸线曲折,多深水港湾,如青岛等。
胶东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古代片麻岩和片岩等深变质结晶岩广泛出露,白垩纪末有广泛的火山岩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中新世以后,渤海总体大幅度下陷,成为华北—下辽河沉降带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断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半岛形成。全区被北北东—北东和北北西—北西两组断裂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断块,经长期剥蚀分割,形成较破碎的低缓丘陵。少数山岭突出丘陵之上。半岛南部的崂山主峰崂顶海拔1133米,为半岛最高峰。中北部的牙山、昆嵛山、伟德山以及罗山、大泽山、艾山等,多为近北东走向。山地丘陵间有桃村地堑盆地、莱阳断陷盆地和胶莱凹陷平原等。沿海有宽窄不等的带状平原,以蓬(莱)黄(县)掖(县)平原面积最大。
胶东半岛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岛屿罗列,是华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区。胶州湾的青岛、芝罘湾的烟台、威海湾的威海、石岛湾的石岛和龙口等均为中国著名港口。半岛沙嘴沙滩发育。沙洲发育之地,岛陆相连形成陆连岛,如烟台附近的芝罘岛、龙口附近的屺姆岛。沿海岛屿除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外,均分布于近陆地带,较大者有象岛、莫邪岛、杜家岛、田横岛、刘公岛、鸡鸣岛、崆峒岛、褚岛、苏山岛和南黄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