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战时期安徽省被日军占领过么
在有关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有关安徽的军民抗日的英勇事迹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与当时全国各地与日军惨烈激战相比,安徽风平浪静,犹如一避风港。但是任何一个爱安徽的人有理由知道当时2000多万英勇悲壮的安徽军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
安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位居中原合纵连横数省,厉害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日军顺利占领安徽,就可以作为进攻整个中国命脉的大后方武汉三镇的一个重要踏板,给国军最沉重一击,加速国民政府灭亡,使四万万中国人万劫不复,永不超生。由于地理位置险要,日军对安徽垂延三尺,八年抗战日军之所以未能占据安徽,并非日军对安徽有什么特殊感情,而是实在啃不下这块中原硬骨头。时任安徽省主席的李品仙二级上将是八年抗战中国军最杰出,最成功的将领之一,整个抗日战争可以用堪称完美来形容。相比于早已名成利就的其他国军抗日名将,如卫立煌,傅作义,张自忠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历史为何对他和2000多万安徽军民抗日功绩总是轻描淡写时,恐怕于他特殊的政治背景有关,他即非国民党嫡系,也非GCD领导的抗日武装,而是第三势力李宗仁手下的一员干将,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和持不同政见的学者的偏见,他和2000多万安徽军民英勇抗日事迹就此作古沉沦。。。李品仙,人品令人不敢恭维,此君曾在蒋中正的默许下,盗了楚怀王的墓,人称孙殿英第二,还2次出卖了自己的上司白崇嬉,气得李宗仁欲将之扫出家门而后快。但是其人品虽然不行,但是打仗却是强项,在八年抗战中,他的军事才华无可挑剔,不但得到老蒋的嘉奖,连日军也对他敬畏三分。在徐州会战,他指挥的国军在津浦铁路南段让增援台儿庄的日军动弹不得,自顾不暇。由于他和张自忠(山东临浠)一南一北完美阻击,使攻打台儿庄的日军2个王牌师团顿成瓮中之鳖,被李宗仁将军领导的杂牌军全歼,这是日本陆军建军有史再惨重的失败,此事惊动日本天皇,原本全国为天皇生日祝寿的PARTY,,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军事复仇会议。
② 问几个抗日战争期间的部队编制问题~
关于国民革命军中的路军在网上找到以下资料:
第一路军 总指挥 陈调元 (该路军原为直军齐燮元的苏军、皖军所部)
第二路军 总指挥 刘峙上将(该路军为蒋介石嫡系,顾祝同部)
第三路军 总指挥 韩复榘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1929年降蒋)
第四路军 总指挥 何建上将(该路军原为唐生智湘军,1929年降蒋)
第六路军 总指挥 朱绍良上将
第七路军1 总指挥 刘湘上将(该路军为四川地方军阀部队)
第七路军2 总指挥 毛维寿上将(原十九路军分化)
第八路军1 总指挥 唐生智上将(原第四路军分化)
第八路军2 总指挥 陈济棠上将(该路军为广东地方军阀部队,原李济深旧部)
第八路军3 总指挥 朱德上将 副总指挥 彭德怀上将(中共领导的原中国工农红军)
第九路军 总指挥 鲁涤平上将(该路军为湖南部队,原谭延闿旧部)
第十路军 总指挥 龙云上将(该路军为云南地方军阀部队,原唐继尧旧部)
第十一路军 总指挥 刘镇华上将(该路军为袁世凯年代镇嵩军)
第十二路军 总指挥 田颂尧上将(该路军为四川地方军阀部队)
第十三路军 总指挥 石友三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1929年降蒋)
第十四路军1 总指挥 邓锡侯上将(该路军为四川地方军阀部队)
第十四路军2 总指挥 顾祝同上将(该路军为蒋介石嫡系)
第十五路军 总指挥 马鸿逵上将(该路军为北洋军阀时期回族部队)
第十六路军 总指挥 徐源泉上将(该路军原为张宗昌旧部)
第十七路军 总指挥 杨虎城上将(该路军原为陕西部队,源出靖国军)
第十八路军1 总指挥 毛光翔上将(该路军为贵州地方军阀部队)
第十八路军2 总指挥 陈诚上将(该路军为蒋介石嫡系,而且是王牌)
第十九路军 总指挥 蒋光鼐上将(该路军原为广东部队,陈铭枢、李济深旧部)
第二十路军 总指挥 张钫上将(该路军为收编万选才、樊钟秀残部后组成)
第二十一路军 总指挥 夏斗寅上将(该路军为黎元洪时代鄂军石星川残部)
第二十二路军 总指挥 吉鸿昌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蒋)
第二十五路军 总指挥 梁冠英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蒋)
第二十六路军 总指挥 孙连仲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蒋)
第二十七路军 总指挥 冯钦哉上将(原十七路军分化)
第二十九路军 总指挥 宋哲元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张学良,间接降蒋 )
仅八路军先后就有三个当然他们不是同时存在,而是先后存在的。共产党的八路军在1937年9月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指挥朱德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但是此后第十八集团军在习惯上仍称八路军,一般只是在与国民政府的正式交往(比如正式的公文电报往来)中称第十八集团军。
http://..com/question/90603965.html
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是:
115师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
343旅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王麓水、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清、副营长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三营营长梁兴初;
四连连长龙宗义、指导员陈德、五连连长曾贤生(后任谭端志)、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辉(后任王志华)、七连连长匡斌、八连连长龙书金(后升任副营长)、齐钉根;
特务队队长夏德胜;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赵凌波、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兰国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
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参谋长卢绍武;
一连指导员:黄薇;
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1937年底组建)、参谋长胡继成(37年底组建);
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
营长一营曾保堂、二营季光顺、三营黄寿发;
教导员一营张文松、二营张襄国、三营李水清;
副营长一营袁升平、二营肖思明、三营邱蔚;
连长李湘
115师随营学校
校长孙毅
115师补充团团长彭雄、政委符竹庭(37年底组建);
115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
二连指导员蔡顺礼(不久任骑兵营教导员);
120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政训处主任黄延卿;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云甫;
三营营长王祥发;
714团团长顿星云、政委彭德大(38年1月组建);
359旅
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政训处主任袁任远;
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理明;
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新718团团长陈宗尧,政委刘子奇(38年1月组建);
719团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彬(38年1月组建);
教导团
团长彭绍辉(兼)、政委苏启胜;
129师
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385旅
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
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训处主任丁先国;
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386旅
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许世友、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
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
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
教导团
团长张贤约
陕甘宁留守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前身系1935年11月成立的军委特务团,1936年4月改编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辖7个连,1937年2月扩编为大团,实行3个营9个步兵连加3个直属连编制,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后称集总特务团)团长韦杰(未到职,后黄鹄显代理)政委邱创成(后谢振华接任),参谋长刘兴隆(后尹先炳接任,尹后任团长),政训处主任肖文玖(后李治明接任)。
二营营长欧致富(后任团长)。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系邱创成带总部特务团炮兵连与1937年10月在临汾扩编为炮兵团)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
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后,部队发展很快,根据第18集团军集总发布的正规番号就有以下师级纵队:
八路军第一纵队(原山东纵队为基础改编,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统一指挥山东境内与冀鲁边、苏北八路军各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山东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副司令张经武,副政委黎玉;
八路军第二纵队(太行区南部集总直属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太行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左权,副司令(后接任司令员)杨得志,政委黄克诚;
八路军第三纵队(冀中区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调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副司令孟庆山,政委王平(后为程子华);
八路军第四纵队(晋察冀派往冀东支援的部队,后撤销番号,主力并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参谋长李钟奇;
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个第四纵队,系八路军344旅、新2旅主力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主力合编,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八路军第五纵队(由344旅南下华中部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等合编,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
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地方游击队升编,后并入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但山东纵队名义保留,后撤销番号,归山东军区统一指挥)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副司令王建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
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八路军第五支队和冀鲁边地方游击队合编,后撤销番号,机关和主力调归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副司令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暴动残部和八路军第四纵队主力改编,后撤销番号,归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萧克,政委陈漫远,参谋长程世才,政治部主任伍晋南。
http://ke..com/view/1042723.htm
1937年前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军长邓宝珊。(这个军与以后从印度反攻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不是同一个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二军军长马步芳。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军军长潭曙卿。
http://www.chinaname.cn/article/2009-4/43619_2.htm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军长 叶挺(皖南事变后陈毅为代理军长) 副军长 项英 参谋长 周子坤 政训处主任 袁国平
第1支队司令 陈 毅 副司令 傅秋涛
第1团 团长 傅秋涛 副团长 江渭清
第2团 团长 张正坤 副团长 刘培善
第2支队司令 张鼎丞 副司令 粟 裕
第3团 团长 黄火星 副团长 邱金生
第4团 团长 卢 胜 副团长 叶道之
第3支队司令 谭震林
第5团 团长 餆守坤 副团长 曾昭铭
第6团 团长 叶 飞 副团长 吴 焜
第4支队司令 高敬亭 参谋长 林维先
第7团 团长 杨克志 副团长 曹玉福
第8团 团长 周骏明 副团长 林 凯
新四军以高敬亭第4支队兵力最大,不久又扩编第9团,团长颜士乡,手枪团长詹化雨。1938年6月,又将高部分编为第4支队,徐海东任司令;第5支队,罗柄辉任司令;又以豫东地方党武装增建第6支队,彭雪枫任司令。
http://www.hjcz.org/bbs/read.php?tid=109508
这是初创时期的情况,更多详细情况请在网络中输入“新四军”。
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活动区域:
八路军主要是在山东`河南两省及其以北的华北地区活动主要包括:陕甘宁`山西`绥远`察哈尔`热河`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而新四军主要是在江苏`湖北两省及以南地区活动主要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省,特别是江苏安徽两省。 至于东北,那就是相对来说自成体系的东北抗联了。
③ 抗日战争时期八条路各路大军统帅
师名 师长 副师长 参谋长 政训处 说明
主任 副主任
第一一五师 林彪 聂荣臻 周子昆 罗荣桓 萧华 以红军第一方面军为主
第一二〇师 贺龙 萧克 周士第 关向应 甘泗淇 以红军第二方面军为主
第一二九师 刘伯承 徐向前 倪志亮 张浩 宋任穷 以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主
④ 抗战时期那个军系最厉害
提问者很有水平的,基本都让你说出来了
中央军,战斗力还是中央强大,毕竟是版中央,五大主权力是后来装备美式装备后才形成的,不过这五大主力都是在抗战中打出来的
桂系,装备和战斗力仅次于中央军,打了很多恶战,损失也不小
川军,牺牲最大,装备很差,大部分装备和十八集团军差不多
西北军,早期参加抗战的队伍,大刀队很出门,西北军战斗力彪悍,有精锐的骑兵部队和大刀队
晋阎系,晋军战力一般,忻口会战和太原会战后,后来.......
东北军系,内战时,装备和战斗力仅次中央,还有一定规模的航空队和海军,皖南事变后分裂,缺乏根据地,从属其它部队,到抗战胜利,东北军种子寥寥无几
粤系,虽然不出名,但单兵素质很强,恶战打了不少,就是规模不大,广东也是中央军发家的地方
滇系,派兵参与武汉等大型会战,最重要的为国家留下了西南半壁江山,守住云南,守住了交通线,也守住了重庆
黔系,也参与抗战,出了不少力,但贵州毕竟人少地贫,军队实力有限
红军哪个军?红军是有军团编制,后来不是编制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你问这两个?
⑤ 抗战时四川的叫川军,安徽的是不是叫皖军
老猛了跟疯狗似的
⑥ 抗战为什么没有皖军
大哥皖系军阀北伐的时候消灭了,现在是委员长的地盘,你叫中央军情何以堪
⑦ 民国时期各系军阀实力排名怎样有什么代表
民国大概是指1912年-1949年这37年的时间,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成立北洋政府,开始主政中国,自此民国正式宣告成立,直到1928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替代了北洋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可以说在这37年里中国从未真正的统一,这个时候地方军阀表明服从中央政府的统治,但是在地方上却建立起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和政府机构,焉然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独立王国。那么很多人就会问这些地方军阀孰强孰弱,他们的实力到底如何呢?当然啦既然说是地方军阀,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这两支可以算是执掌中央政权的军阀就可以排除。
第一、奉系军阀奉系的首领是张作霖,因张作霖的起家地盘在奉天,故叫奉系。张作霖起于草莽,1902年被满清政府招安,1907年因满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建立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张作霖被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任命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自此张作霖和他的奉系开始了动荡而又辉煌的一生。奉系最鼎盛的时刻是在1927年,这个时候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政府海陆空大元帅,并成为中国名义上最高的统治者,成为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任统治者。
奉系军阀最鼎盛的时期势力范围包括辽宁、沈阳、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和上海市。同时奉系军阀也是民国少数的同时拥有海陆空三军的军阀,空军辖五个航空队,各个型号的飞机达200余架,其中战斗机更是多达150架,海军辖江防、海防和渤海三支舰队,拥有镇海、威海、定海、江利、楚豫等数十艘军舰。而最重要的陆军,奉系军阀鼎盛的事情更是拥有多达7个集团军,兵力达到50多万,而且相对于其他军阀有人没枪的尴尬局面,奉系军阀可以做到每人一把步枪,且每个团都有数量不等的机关枪,甚至每个旅基本上都能配备一个炮兵团,而且东北军还有着若干个独立的重炮团,以及有加农炮、榴弹炮等混合的炮兵师,可以说鼎盛时期奉军拥有多达数千门各类火炮。此外,奉军还有着当时几乎任何军阀都没有的坦克部队,拥有50余辆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可以说是全国的独一分。
当然奉系军阀能被称为民国第一军阀可不仅仅只是装备强大,而且奉系的军工业也是最强大的,张作霖主政东北,先后创建了奉天军械厂、东三省兵工厂、东北航空工厂、奉天迫击炮工厂等一系列军工企业,以东三省兵工厂为例,鼎盛时期日产子弹40万发,步枪月产4000支,机关枪月产100挺,并且奉军还能独立生产各式各样的的火炮,包括3.7cm的日式平射炮、7.5cm日式山炮、7.5cm日式高射炮等等,甚至到后期东三省兵工厂还可仿制出日本“三八”式的160毫米榴弹炮,其射程达5900米,更甚者它还曾仿制出2门口径达240毫米的榴弹巨炮。
第八、川系军阀川系军阀的首领是刘湘,因川军的势力范围在四川,故称川系。但需注意的是刘湘只是川军后期的首领,前期川系并没有一个服众的首领这个时期四川大小军阀混战,四川由刘文辉、邓锡侯、杨森等八大军阀控制着,所以这也是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川军却是民国军阀较弱的原因,因为四川没有一个统一的割据军阀,年年都在打战,根本发展不了。
后期刘湘崛起,成为独霸四川的军阀,川系的实力也进入鼎盛,此时川军总兵力达40余万人。但是无奈连年争战,川军已无太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军队,及购买武器装备,所以此时的川军虽然兵力雄厚,但枪支弹药却极其紧缺,更别说火炮这些重武器了。不过川军的战斗力却不可忽视,正是在抗战烽火中,川军实现了浴火重生,以六十余万烈士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战历史最让人敬畏的一页,同时川军也由“双枪兵”、“烂部队”,转变为铁血之师、正义之师,被后世人所敬仰。
个人觉得中国没有什么十大军阀,八大军阀都有点勉强,其余的地方军阀个人觉得太过于分裂,或者实力真的不咋滴,比如马家军,它并不是一个整体,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马福祥和马仲英等人,这些人如果真的团结一致的话的确是不可小觑的,但事实上他们根本就谁也不听谁,都是各自为政,若不是青海太穷,恐怕早就被人灭了。再不如湘系、黔系、粤系实力根本就够看,纯粹打酱油的,所以没必要列举。
⑧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路军”属于国民党军的什么编制
路最早出现在宋朝,它是一种行政区兼军区性质的单位。每路都有若干军队,由指挥使(节度使)掌握。后来二次北伐时,当时的军令部以宋朝的路为依据,创建了世界上一种独有的军队编制和番号——路军。
不同的是它已不是行政区兼军区性质,而是驻扎在某一地区的军队番号。一般情况下,一个路军设有总指挥、副总指挥各一名,军衔为上将。下辖一般为三个师,各有中将师长一名。全称应为讨逆军第?路军。
付各路
第一路军 总指挥 陈调元 (该路军原为直军齐燮元的苏军、皖军所部)
第二路军 总指挥 刘峙上将(该路军为蒋介石嫡系,顾祝同部)
第三路军 总指挥 韩复榘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1929年降蒋)
第四路军 总指挥 何建上将(该路军原为唐生智湘军,1929年降蒋)
第六路军 总指挥 朱绍良上将
第七路军1 总指挥 刘湘上将(该路军为四川地方军阀部队)
第七路军2 总指挥 毛维寿上将(原十九路军分化)
第八路军1 总指挥 唐生智上将(原第四路军分化)
第八路军2 总指挥 陈济棠上将(该路军为广东地方军阀部队,原李济深旧部)
第八路军3 总指挥 朱德上将 副总指挥 彭德怀上将(中共领导的原中国工农红军)
第九路军 总指挥 鲁涤平上将(该路军为湖南部队,原谭延闿旧部)
第十路军 总指挥 龙云上将(该路军为云南地方军阀部队,原唐继尧旧部)
第十一路军 总指挥 刘镇华上将(该路军为袁世凯年代镇嵩军)
第十二路军 总指挥 田颂尧上将(该路军为四川地方军阀部队)
第十三路军 总指挥 石友三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1929年降蒋)
第十四路军1 总指挥 邓锡侯上将(该路军为四川地方军阀部队)
第十四路军2 总指挥 顾祝同上将(该路军为蒋介石嫡系)
第十五路军 总指挥 马鸿逵上将(该路军为北洋军阀时期回族部队)
第十六路军 总指挥 徐源泉上将(该路军原为张宗昌旧部)
第十七路军 总指挥 杨虎诚上将(该路军原为陕西部队,源出靖国军)
第十八路军1 总指挥 毛光翔上将(该路军为贵州地方军阀部队)
第十八路军2 总指挥 陈诚上将(该路军为蒋介石嫡系,而且是王牌)
第十九路军 总指挥 蒋光鼐上将(该路军原为广东部队,陈铭枢、李济深旧部)
第二十路军 总指挥 张钫上将(该路军为收编万选才、樊钟秀残部后组成)
第二十一路军 总指挥 夏斗寅上将(该路军为黎元洪时代鄂军石星川残部)
第二十二路军 总指挥 吉鸿昌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蒋)
第二十五路军 总指挥 梁冠英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蒋)
第二十六路军 总指挥 孙连仲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蒋)
第二十七路军 总指挥 冯钦哉上将(原十七路军分化)
第二十九路军 总指挥 宋哲元上将(该路军原为西北军主力,中原大战后降张学良,间接降蒋)
⑨ 抗战时期安徽有什么军队
抗战初期,来皖北皖中国民党军队有:自桂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辖第三十一军(军长刘士毅);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辖第七军(军长周祖晃)、第四十八军(军长韦云淞);川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皖南国民党军队有:川军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辖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1937年12月,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辖四个支队。
抗战中期,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和不少地方武装进入大别山区,建立豫皖鄂边区游击根据地。同年,第二十一集团军由2个军增至3个军,同时扩编豫皖苏边区游击纵队。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江苏盐城成立。全军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在安徽抗战部队主要是第二、第四、第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