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日战争中上海怎么沦陷的
1932年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粤军)展开回击,随后张治中率中央军第五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沪会战(淞沪抗战)。
2月28日,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日本取得在上海驻军的权利,6月,日本军阀全部退回日租界。
而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同时侵犯上海,并炮制伪“满洲国”。
1932年3月9日,溥仪到达长春,在关东军导演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1)1937年抗日战争租界问题扩展阅读:
1933年1月1日,日军开始进犯山海关,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
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5月31日,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国民革命军退出热河和冀东,日本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事变最终失败,蒋介石撤销了十九路军的番号。
1935年,日本策划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6月11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实际形成《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于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8月5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9月,日本再度制造舆论,要求“华北五省(察哈尔、绥远、河北、山西、山东)自治”。11月25日,日本策动的,由宋哲元为委员长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
参考资料:网络-抗日战争 (第二次中日战争)
Ⅱ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租界还继续存在吗
(很详细, 不骗你)
天津租界的收回,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北京政府作为协约国成员,于1917年3月宣布与敌对的德国和奥地利断交,并收回两国在华租界。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经过天津人民的争取,德、奥租界才正式由中国政府自行收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在革命后发表宣言,表示愿无条件放弃帝俄在华特权,其中也包括帝俄在华强设的租界。后经两国政府谈判,俄租界于1924年由中国政府收回。1929年比利时政府在确保本国在津利益的前提下,将比租界交还中国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同盟国成员的重庆国民政府曾自行宣布将天津的日本租界和意大利租界收回,英国也与重庆国民政府签订条约,将天津英租界交给中国。但日、意和法国维希政府却声明将英、法、意、日租界交给伪南京政府。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首先收回天津日租界,然后于1947年将英、法、意租界收回。其间,天津的英租界存在时间最长,达87年;比租界存在的时间最短,为17年。
一、德租界
1914年7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同盟国的德国为了摆脱困境,于1917年2月违反国际法,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宣布将击沉一切驶往协约国口岸的中立国商船。作为中立国的美国于2月3日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吁请各中立国采取一致行动。2月9日北京政府向德提出抗议,声明如抗议无效,则断绝两国间的外交关系。就在德国的答复送来不久,北京政府于3月14日宣布与德国绝交,并收回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
3月15日,直隶省长朱家宝根据北京政府内务部的命令,派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和天津交涉员黄荣良率军警300人,前往接收天津德租界。他们先到德国领事馆与德国驻津领事交涉了接收事宜,随即同赴德租界工部局及巡捕房将其接收,然后中国军警在德租界升起中国国旗。同时,租界内的各项事宜,也换由中国政府派人掌管。
3月28日,北京政府内务部公布了《管理津汉德国租界暂行章程》,其中规定,接收后的天津、汉口德租界改为特别区,各自设立临时管理局,管理区内的警察及一切行政事宜。天津特别区临时管理局由杨以德充任局长。8月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德国宣战,并宣布废止中德间所订立的一切条约、合同、协约。之后,又将特区临时管理局改为正式的特区管理局,1928年改称特别第一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于1919年1月派遣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和会。在会上,中国代表明确地提出要求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6月28日,由英、美、法等国与德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第130条规定,德国把天津、汉口德租界内所有属于德国政府的房屋、码头、军需品、各种船只等各种公产转让给中国;第132条规定,德国承允取消得自中国政府现有汉口及天津租界之契约。这些条款确认了中国对德租界的收回。但是,和约中竟还规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为此,中国代表拒签这一和约,致使中国收回德租界的行动仍无国际条约为依据。1921年5月,德国为了恢复对华贸易,与中国另订新的双边条约,并在该约后附的换文中声明,德国政府承担《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在华租界等条款所规定的义务,北京政府终于完成了收回天津德租界的一切法律程序。
二、奥租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政府参加了协约国集团,1917年8月14日对奥宣战,并宣布收回奥租界。同日,中国军警进驻奥租界。9月1日,中国政府与协约国达成协议,同意中国政府收回奥国在华租界。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与奥国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了《圣日耳曼和约》,其中第116条确认了中国收回奥租界的正当权益。收回后的奥租界改名为特别第二区。
三、俄租界
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面临着外有列强干涉,内有白党叛乱的十分严峻的形势。当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至俄国后,苏俄政府非常高兴,决定在外交上采取对华新步骤,以打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反苏阵线。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外交人民委员会向中国南北政府(即广东军政府和北京政府)发表宣言,郑重宣布放弃帝俄时代在华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包括归还租界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然而,这时的北京政府在亲日派安福系势力控制之下,并受到英、法、美等国家的压力,他们只承认二月革命后建立的旧俄临时政府,而且让这个已不存在的政府驻华公使和各地的领事继续行使职权。
随着苏俄政权的日益巩固以及在远东影响的扩展,安福系下台后建立的北京政府,在1920年9月23日终于宣布停止俄临时政府驻华公使、领事的外交待遇。之后,苏维埃政府于9月27日再次对中国宣言,重申废弃俄皇政府与中国所订一切不平等条约。宣言第一款写道:“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宣言所有俄国前政府与中国所缔结之条约皆属无效,放弃侵占所得之中国领土及中国境内之俄国租界,并将俄皇政府及俄国资产阶级掠自中国者,皆无报酬的永久归还中国”。北京政府面对苏俄政府的宣言,虽然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之下,没有就以上问题与苏俄谈判,但还是下令着手收回在华俄租界。
1920年9月15日,直隶警察厅长杨以德和天津交涉员黄荣良带领随员到俄租界接收,由俄国领事移交了工部局卷宗帐簿,俄租界工部局钟楼上挂上了中国国旗,该界华捕换上中国巡警服装,又从天津各警区抽来120名警察维持秩序。同时,天津交涉署会同天津警察厅、高审检厅议定了接管租界及管理、审判俄侨办法。接管俄租界办法规定:
(甲)天津俄租界应由交涉署会同天津警察厅先行接收,即将接收应办事宜会衔通告旅津各俄侨一体遵照;
(乙)俄租界内原有警章税则及一切管理章程暂准照旧办理,但与中国现行法令章程抵触及有其他特别情形时,得停止或变更之;
(丙)俄租界内管理警察并实施警察处分及其他行政处分均由天津警察厅执行之;
(丁)俄租界内如发生外交事宜,应由警察厅会同交涉署办理;
(戊)从前俄使领职权内行政事宜,概由接管之地方官厅主办,交涉事宜由交涉署主办,裁判事宜由司法官厅主办。
以上皆属暂行办法,待中国承认苏俄新政府,该国派来新的驻华使领后,再加讨论。
北京政府接管俄租界的行动,不仅引起白俄侨民的反抗,而且各帝国主义国家也纷纷出来干涉。10月11日和11月18日,驻北京公使团两次照会北京政府,攻击天津接管俄租界办法,他们要求北京政府承认:“(一)所有俄国租界可自编警察,应归该市政厅管理;(二)所有俄国租界之市政厅仍应照现行制度继续办理。”12月29日,中国外长表示:天津俄国租界工部局一切办事章程均已许其暂行照旧。这实际上承认了俄租界的存在。中国政府派去的官员只代行监督行政权。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府的两次对华声明,都未能及时得到北京政府的响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全权代表加拉罕1923年9月到达北京,并于9月4日重申了两次对华声明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折,中国外长顾维钧与加拉罕于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一系列的协定及声明书。其中在《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有“苏联政府抛弃前俄政府在中国境内任何地方根据各种公约、条约、协定等所得之一切租界等等之特权及特许”的条款。
根据《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精神,天津地方当局于6月26日将沙俄领事馆移交给苏联代表。8月6日,俄租界工部局董事会宣布解散,将董事会权力移交给新成立的天津第三特别区区公署。自此,天津俄租界才算完全为中国政府收回。
四、比租界
1927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将收回外国在华租界作为对外交涉的一项重要内容,天津比租界是在中比交涉中被收回的。
天津比租界开辟以来一直没有起色,它不但没有给比利时带来多大的实际利益,反而可能成为负担。当时的比国政府没有财力,也不愿意投资于租界的建设。因此,1927年1月17日,比利时政府与北京政府举行双边条约谈判时,比利时驻华公使洛恩就宣布,比国愿将天津比租界交还中国,以示友好。北京政府遂组织接收天津比租界委员会,准备予以接收。由于南方的国民政府坚决反对比利时政府与北京政府订立任何条约,另外北京政府也无力支付比方要中国政府赎回界内土地的款项。于是,这一交涉遂被搁置。
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重提这一旧案,比利时政府表示,愿“自动”将该租界“无抵偿”地交还中国。随后,国民政府特派外交部条约委员会顾问凌冰等5人与比利时驻华使馆参议纪佑穆进行了具体交涉。1929年8月31日双方订立《比利时交还天津比国租界协定》及4项附件。这些文件规定,比利时政府将该租界的行政管理权移交中国政府,并将界内的所有租界公产也交与中国政府。该协定签字后,中国政府指派凌冰等为接收委员,与比国驻华公使葛来姆继续会商有关交收问题。到1931年1月15日,双方才互换协定批准书,至3月,正式举行交接典礼。比租界收回后改名为天津市特别第四区。
五、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的真正收回,实际上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然而在1938年12月22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却由其内阁总理大臣近卫文了发表了一纸遮羞的“声明”,说什么“日本非常尊重中国之主权,即更进一步,撤废对中国独立完整所必要之治外法权,及交还租界,亦不吝予以积极的考虑。”嗣后于1940年11月30日,又与伪南京政府签订《中日基本条约》,其中第七条说:“日本政府基于本条约之中日新关系的发展,应撤废在中华民国所享有之治外法权,并交还其租界。中华民国政府则应开放其领域,使日本国臣民,得居住营业。”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日本占领下的中国完全变成其租界。
1941年12月8日,日本对美、英等国不宣而战,挑起了太平洋战争。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战,并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协定、合同。这样,中国便可以收回日本在华的全部租界。然而在当时,除重庆外,其他日租界的所在地均已沦陷,事实上,中国政府根本无法收回这些城市的日本租界。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为了尽力动员本国和占领区的全部力量来与盟国决战,于1942年12月21日的御前会议上决定了对华的新政策,其内容包括归还租界,撤消治外法权等,借以强化汪伪政权,“拂拭”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并促令伪南京政府向英、美宣战。于此同时,由日本政府扶植的伪南京政府也劲头十足地开展着“收回”外国租界的运动,以此来掩盖其卖国嘴脸。1942年3月,日本政府把它所夺取的天津、广州两个英租界“移交”给伪南京政府后,于1943年1月初,又与伪南京政府订立了所谓日华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协定》。根据这一协定,日本将把在华日租界的行政权“交还”伪南京政府。随后,日、汪在3月9日签署了日本《交还专管租界实施细则协定》。条款规定,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等地的日本专管租界之行政权,定于3月30日实施“交还”。3月17日,伪南京政府任命陈君慧为接收天津日本专管租界委员。
3月30日,在天津日租界公会堂举行了日租界“交收”仪式,参加“交收”仪式的有日本驻北京的公使盐泽,驻天津总领事太田,日本租界居留民团团长臼井忠三,汪伪接收委员陈君慧,以及伪天津特别市市长王绪高等。日租界“交收”后,改名为“兴亚第一区”,伪特别市参事张同亮被任命为兴亚一区区长。被日军占领的原英租界和法租界,分别改名为兴亚二区、兴亚三区。
伪南京政府“收回”的日租界,表面上租界的行政机构已不复存在,实际上一切行政大权仍操纵在日人之手。日本导演的这场双簧戏,不仅无损于自己的丝毫利益,而且还可以收到掩饰其侵略形象,抬高汪伪地位,欺骗中国人民加入其“大东亚战争”的特殊功效。
1945年初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10月6日,由美国海军陆战队骆基中将和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前进指挥所主任施奎龄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原法租界公议局大楼举行驻天津日军投降仪式。随后决定由有关当局随同收复沦陷区,将日租界收回。
六、意租界
1941年12月8日,日本对美、英等国不宣而战。同一天,侵华日军也占领了天津英、法租界。9日,国民政府正式向日、德、意宣战,并宣布废除中日、中德、中意之间的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据此,中国即可收回意大利在华的租界。但是,此时天津已处在日本统治之下,中国政府无法将意租界收回。
在此期间,由日本政府扶植的伪南京政府,却在起劲地开展“收回”外国租界的运动。因为“归还”租界,“撤废”治外法权一直是日本招降汪伪的诱饵,而汪伪又一直将“收回”租界当作掩盖其卖国嘴脸的遮羞布。作为法西斯阵营中的意大利,为配合日伪的这一行动,于1943年1月14日,指使驻南京的“大使”拜会了汪精卫,向他转达了意国政府“交还”租界与撤废治外法权的决定。该决定的电文称:“意大利政府在本月13日,业已表明赞同交还租界及取消治外法权之原则,至实际执行办法,将共同协商之”。这只是一个原则性声明,何时交还天津意租界,电文没有说明,以后也一直没有下文。
1943年8月,意大利反法西斯力量乘着盟军在意大利迅速推进的形势,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墨索里尼政权,并公开向盟军投降(后德国又将墨氏重新扶上台)。片刻之间,意大利从日本的盟国变成了敌国,驻津日军立即封锁了意租界,并“协助”伪天津市政府强行将意租界“接收管理”。8月13日至16日,在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太田的主持下,意方代表与伪天津市长张仁蠡和汪伪外交部的两个司长确定了“交收”意租界的9条办法,并举行了“交收”仪式。意租界改为“特管区”。
由于当时的南京政府是个伪政权,它对租界的接收不为国际社会所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正式公布《接收租界及北平使馆界办法》。这一办法规定,天津意租界的收回,根据1941年12月8日中国对意大利宣战后废止两国间一切条约的声明来办理。随后,天津市政府成立了天津市前英、法、意租界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债务清理委员会,对意租界的财产进行了清理。这样,天津意租界方正式为中国政府所接收。
七、英租界
1927年1月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在国内外震动很大,天津人民亦有收回天津英租界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北京政府专门组成接收租界委员会,把收回天津英租界的问题提到了日程。而天津英租界当局,也迫于形势,采取了两手准备。一是通过会商“第一步为确保永租权”,拖延收回时间;二是采取中英共管的办法做好“交还”的准备。1927年3月,中英组织了交还天津英租界委员会,双方代表开始进行接触会商,经过9次讨论,初步取得统一意见,即:采取中英共管的办法,组织中英共同管理委员会,由英租界行政部将管理权移交给共同管理委员会掌管并拟出一个《紫竹林市政管理章程草案》。当时,由于中方主管部门认为“章程”草案必需修改而未能很快获准。后来,由于中国政局的动荡,天津英租界收回问题便无人再提及。
1937年7月3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天津,随之对英租界即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如劝告日侨撤离英租界,传言英租界为中国人的抗日活动提供了掩护,以及有与日政策相冲突的行为等等,因而英租界当局与日本占领者之关系日趋紧张。1938年12月15日,日军在英、法租界的周围架设了铁丝网,对出入于英、法租界的行人进行检查,除持有护照或通行证外,一律不准出入。1939年4月9日,伪天津海关监督、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天津分行经理程锡庚被“抗日锄奸团”暗杀于英租界大光明电影院。日军立即通过伪天津市长温世珍向英国驻津领事馆发出抗议照会,并要求进入租界搜查凶手。15日,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和伪天津市警察局共同搜捕了4名嫌疑犯,日本天津防卫司令官要求英租界工部局引渡给日方。经多次交涉均被英方拒绝。5月6日,日方向英租界提出严重警告:“英、法租界是抗日共产分子阴谋活动的策源地,为各种暴力行为的避难所。英租界庇护暗杀犯人,是对日军的间接敌对行为,是对东亚新秩序的挑战”。6月14日,日本天津防卫司令官奉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的命令,将英、法租界通往日租界及中国管辖区的7条路完全封锁。不久,在日本外务省和军部制定的《措施要领》中也规定,对于英租界不但要封锁,而且可以“直接搜捕”,“实在不得已也可以实行军事占领”。
英租界被封锁后,日军选精锐官兵500人,以公祭“庚子殉难”日本兵坟墓为名,全副武装开入英租界广东路坟地。英国政府迫于日本所施的压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斡旋,双方同意在日本东京举行英、日谈判。
1939年7月,经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和英国驻日本大使克莱琪的几次会谈,于24日达成了初步协定,即《有田—克莱琪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英国政府承认日本在中国镇压抗日活动“有特殊需要”,保证在治安与经济方面与日本合作;关于处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在英租界所存的白银等问题将继续进行谈判。
《有田—克莱琪协定》发表以后,受到中国各界及国际舆论的谴责,认为英国签署的这个协定,是英国政府向日本的投降和退让。这个协定,也引起了美国的震动。7月26日,即协定发表后的第三天,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指出:“如果日本欠斟酌的行动继续下去,那么不可避免发生某种严重事件。”次日,又向日本驻美大使崛内提出了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的通告。由于美国的强硬态度,英国在谈判桌上的态度也立即改变,最终没有达成天津租界货币流通问题的协议。8月31日,英、日谈判宣告决裂。
1940年6月,经英国政府的要求,英日的东京谈判再次举行。6月19日,双方达成了关于天津问题的一些协定。如公认伪联合准备银行的纸币在英租界内流通;封存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原存于英租界之白银;日军可以对租界行政进行干涉等等。6月20日,日本解除了对天津英、法租界的封锁。
1941年12月7日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向英、美宣战。8日清晨,一支番号为极部队的日军进驻英租界,并立即将英租界改为极管区。1942年2月18日日本发表“移让”天津英租界的“声明”;3月,日本与伪南京政府搞了一次“移交英租界”的会商,并于3月28日正式履行了“移交”仪式,把极管区改名为特别行政区。设区公署,由汉奸方若任署长。1943年3月,又改名为兴亚第二区。
日本对天津英租界的接管,英国并不予以承认。与此同时,英国与重庆国民政府进行会谈,并在1943年1月11日签订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其中第四条规定将天津英租界交还中国。但是,当时天津尚处于日军占领之下,这一条约并不能履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颁布《接收租界及北平使馆界办法》,其中对收回天津的英、法、意三国租界作了相应的规定。年底,天津市政府成立了“天津市前英、法、意租界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债务清理委员会”,杜建时任主任委员,英国首席顾问为甘悌,法国首席顾问为美馥瑞。1946年12月开始进行清理工作,1947年5月结束。至此,天津英租界正式收回。
八、法租界
在1937年七七事变以前,日本就有步骤地对法、英租界施展阴谋,以图进占。据1934年8月31日《申报》记载,由于在津日军进行演习,致使各国租界“检查通过行人甚严,法租界巡警局尤执行最厉”。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占领了天津。当时,由于租界享有治外法权,日军尚不敢进占法租界,只是不断进行挑衅。
后来,随着日本与法、英两国矛盾的日益激化,日本军方于1938年12月15日开始封锁英法租界。1939年6月14日上午6时又开始封锁法、英租界通向外面的道路。19日晚10时,日军对于环绕英、法租界周围之铁丝网通放强烈电流,外侨受辱现象也不断发生。日本的这种恐吓活动一直延续到1940年6月20日才暂告一段落。与此同时,天津伪特别市公署配合日军当局,饬令市商会,劝谕在英、法租界内之米业、钱业等各大商店迅速迁移至市区。27日,伪特别市公署又通告各人民团体,不拘会址或会员,一律迁出英、法租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驻津日军随即进驻法、英租界。法租界因日本与维希政府关系得以继续维持,虽然没被接管,但已成为附庸。1943年2月23日,维希政府发表声明,撤废在华治外法权,将其在华租界“交
还”给中国,并于同年5月18日与伪南京政府签署了交还协定,每月由天津市公署拨款4万元,充法籍留用人员之薪金。是年6月5日10时30分,双方举行了法租界交还典礼,即日,在租界内设置行政、警察机关,管理收回后的法租界事务。同日,天津伪特别市公署布告,“查本市法国专管租界于6月5日交还中国,兹经本署规定,由接收之日将该租界地区暂行改称为兴亚第三区。依照兴亚第一、二两区之例,即日组设区公所,直隶于本署管辖,并立即实施保甲制度。”
与此同时,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也针对据法国维希政府1943年2月23日之声明,宣布收回法租界。由于天津当时尚处日本控制之下,国民政府对法租界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其宣布收回之命令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毫无实际意义。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以后,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接收租界及北京使馆界办法》,才正式将天津法租界收回。
http://www.tjdfz.org.cn/tjtz/zjz/zjdsh/
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虞洽卿与工部局协商了什么事情
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内难民遍地,工部局为此伤透脑筋,虞洽卿与工部局协商,成立上海难民救济协会,救助在沪难民。虞洽卿亲自出任协会理事长,为使难民脱离险境做了大量工作。
Ⅳ 关于抗日战争和上海的问题
1937年7月29北平沦陷,30日天津沦陷,至此,华北基本全部沦敌。淞沪会战从版1937年8月13日打到11月12日,上权海沦陷。
关于第三个问题,很难讲,淞沪会战事端是日本人挑起的,但国民革命军誓死保卫上海,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在上海拖住了日本人3个月之久,并没有听说过关于上海沦陷谁是最大的汉奸这一说法。但是早在32年大汉奸川岛芳子在上海曾制造过一·二八事变。
Ⅳ 1937年发生的中国大事件和世界大事件
1937年国内外大事记:
1月13日——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问世。
1月20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延安成立。
美国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第二次任期就职,从此美国总统改在1月20日就职。
4月26日——德国空军部队神鹰军团在西班牙内战中摧毁了格尔尼卡城。
5月6日——辛登堡号飞艇在美国Lakehurst失事焚毁。
5月27日——金门大桥落成。
5月28日——内维尔·张伯伦任英国首相。
6月1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蒋介石在庐山谈判。
6月3日——“不爱江山爱美人”,退位后的温莎公爵迎娶华里丝·辛普森。
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
7月17日——蒋介石于庐山发表抗战演说。
7月17日——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好莱坞卡泰剧场首映。
7月29日——日军攻克北平。
7月30日——日军攻克天津。
本月 设立浙江省地方银行景宁县办事处。
8月13日——上海事变。
8月14日——中日首次空战八一四空军大捷为空军节。
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8月22日——中共中央举行洛川会议。
9月1日——淞沪会战。
9月2日——香港发生丁丑风灾(又称“九.二风灾”),造成11000多人死亡,大量鱼棚损毁。
9月——时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写介绍函给蒋纬国赴德国留学研习军事。
10月13日——新四军建军。
11月20日——国民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11月25日——日军攻陷无锡县城,国民党最后国防线——澄锡国防线随即被攻破。
12月1日——日军攻陷江阴要塞,开始控制长江。
12月13日——日军攻克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发生南京大屠杀。
12月14日——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北京)于北京成立。
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673049.htm
Ⅵ 1949年解放后上海租界还存在吗,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有没有借机让日本撤出日租界吗
1840年—1854年年6月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6月 英军攻入上海
1842年8月 《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签定上海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
1843年11月14日 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GEORGE BALFOUR宣布上海于11月17日正式开埠
1844年7月 《中美五口通商贸易章程》(《望厦条约》)签定
1844年10月 《中法五口通商贸易章程》(《黄埔条约》)签定美国及法国获得与英国相似的在华特权。
1845年11月29日 《上海土地章程》公布,正式确定了第一块租界的范围,计830亩(约553278平方米)
1848年11月 英国将租界面积扩大至2820亩(约1879812平方米)
1848年 美国开始在虹口地区购地,造成租界事实
1849年6月 法国建立租界,面积986亩(约657267.6平方米)
1854年7月11日 成立租界行政委员会(EXECUTIVE CMMITTEE),不久更名为市政委员会(MUNICIPAL COUNCIL)中文名为工部局1857年—1941年1857年 法租界成立“管理道路委员会”
1862年 美英租界合并
1862年 法租界“管理道路委员会”更名为“公董局”(CONSEIL MUNICIPAL),职能与工部局相似
1862年 大英自来火房(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筹建,于1865年供气.
1881年 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成立,1883年供水.
1881年 上海大北电报公司开始兼营市内电话业务.1882年由英商德律风公司接办.
1882年 英商上海电光公司成立
1893年 美英租界面积扩展至10676亩(约7116621平方米)
1899年 美英租界正式更名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并再次扩展到33503亩(约22333099平方米)。
同年 法租界扩展至2135亩(约1423191平方米)
1914年 法租界扩展至15150亩(约10095990平方米)
1941年12月 日军占领公共租 界
根据《上海租界志》,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正式收回上海租界主权,前后经历了一百年。可是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和许多刊物却说上海的租界是在上海解放以后才被收回的,难道这个功劳也要争一争吗?
国民政府时期收回治外法权的斗争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8年至1931年,这一时期由于列强无故拖延,结果成效不大。第二阶段从1941年至1943年,这一时期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国民政府基本上收回了治外法权。
Ⅶ 日本侵略中国时有没有进入上海租界
日本侵略中国时有进入了上海租界。
上海被占领的时候,很多社会名流和普通民众纷专纷逃向租界内避难,属各种抗日团体也纷纷把基地移入租界内,展开对日斗争。
日本真正侵占租界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随后,英国等国家向日本宣战,《英日同盟条约》废除,随即日本开进租界,整个上海在被占。
(7)1937年抗日战争租界问题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海军已有扩大战争的准备。此后,日本军部有一部分人主张不扩大战争,中日之间就停战已开始谈判,但海军方面还是在继续准备扩大作战,认为如果陆地作战的话,海军的奇袭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继续在制订作战方案。
1937年7月12日已形成对中国作战计划内部方案,要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攻击中国舰队。详细方案有海军航空兵第一、二航空战队空袭杭州,第一联合航空队空袭南昌、南京等,这与“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日本海军的行动一致。
日本海军有一系列准备,在各地进入备战状态,海军军令部严格命令将长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侨民遣返回日本,至8月9日为止。
Ⅷ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租界是如何区分的,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租界的情况
上海租界在抄抗战时期,主袭要分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和单独分离出去的法租界
公共租界当时分为西,中,北,东四个区,大致是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延伸,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实际上没有日租界,但习惯上会称公共租界中日本人聚居的虹口一带为日租界,1937年淞沪战役这里就是主战场之一,此后公共租界苏州河以北的北区,东区实际都被日军占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整个公共租界都被日军占领,1942年1月,英美为对抗日本与重庆政府签订新约,正式放弃了治外法权和在华租界,公共租界不复存在。
法租界是从原公共租界分离出去的,位置在原公共租界以南,上海县城以北直到黄浦江边,大致上海现在徐汇,卢湾,加上黄浦区一部分,是上海最高档的住宅区。太平洋战争期间因为法国已经战败并和轴心国媾和所以未被日军占领,1943年2月23日,法国维希政府宣布放弃在华租界。6月5日汪伪政府先后收回天津、汉口和广州的法租界。7月30日,正式收回上海法租界,改称第八区。上海的租界历史,从此就在汪伪政府手中终结。
Ⅸ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租界是如何区分的
上海租界在抗战时期,主要分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和单独分离出去的法租界
公共租界当回时分为西,答中,北,东四个区,大致是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延伸,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实际上没有日租界,但习惯上会称公共租界中日本人聚居的虹口一带为日租界,1937年淞沪战役这里就是主战场之一,此后公共租界苏州河以北的北区,东区实际都被日军占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整个公共租界都被日军占领,1942年1月,英美为对抗日本与重庆政府签订新约,正式放弃了治外法权和在华租界,公共租界不复存在。
法租界是从原公共租界分离出去的,位置在原公共租界以南,上海县城以北直到黄浦江边,大致上海现在徐汇,卢湾,加上黄浦区一部分,是上海最高档的住宅区。太平洋战争期间因为法国已经战败并和轴心国媾和所以未被日军占领,1943年2月23日,法国维希政府宣布放弃在华租界。6月5日汪伪政府先后收回天津、汉口和广州的法租界。7月30日,正式收回上海法租界,改称第八区。上海的租界历史,从此就在汪伪政府手中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