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俄罗斯的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俄罗斯的

发布时间:2021-03-06 13:02:46

㈠ 一部中国与俄罗斯一起对抗战日本的喜剧电影叫什么

片名:
绝境逢生(又名“老少爷们打鬼子”)
外文名称 Narrow Escape
地区:大陆回影片
语言:国语对白答
片长:1小时42分钟1秒
上映:1994年
类型:喜剧

演员名单
潘长江 ——铁匠
魏宗万——老万
叶芳 ——莲妹子
孙海虹——春子
汤姆——中尉
约翰——梅纳德
拉尔夫——基尔
叶小铿——洞居
李天济——西原
石灵——李先生

㈡ 苏联的卫国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哪个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一、二者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德战场是欧洲主战场,中日战场是东方主战场,中苏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民族牺牲!
二、世界上主要的法西斯流派和形成的法西斯国家。法西斯主义在各国传播,结合各国不同情况,形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强权国家。公认的法西斯流派有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形成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政权;德国的纳粹主义,形成以希特勒为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的军国主义,形成以日本军部为代表的日本帝国;西班牙的弗朗哥主义,形成以弗朗哥为首的弗朗哥政权。从国家实力和后来造成的危害看,无疑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是实力最强危害最大的两个。
三、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于1941年,结束于1945年,期间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和攻克柏林战役,苏联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有2700万人伤亡。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部分,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面抗战,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3日,日本正式向中国投降。中国抗战先后经历察哈尔抗战、八一三抗战,到全面抗战开始后的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包括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万家岭大捷)、豫湘桂战役等,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一部分)、百团大战、反扫荡以及建立各抗日根据地。中国的抗战时间最长,付出的民族牺牲最大,先后有3500万人伤亡。
四、世界三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贡献对比分析:中国时间最长、民族牺牲最大,拖住日本主要兵力,东方主战场当之无愧;苏联出力最大,民族牺牲巨大,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最主要力量,消灭德国精锐及主要有生力量,欧洲主战场当之无愧;英国最为顽强不屈,经历欧洲战场最为黑暗的时刻,为民主国家争取了时间,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荣誉;美国为反法西斯胜利出钱最多,民主国家的坚强后盾,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我们不应忘记在中国最困难美国给予的无私的巨大的援助,当然美国也是战后得利最多的国家。至于法国吗,不值一提。

㈢ 俄罗斯抗战胜利日为什么和中国不是同一天

你好,因为抗战胜利不是同一天的。5月9日,一年一度的俄罗斯胜利日如约而至。1945年5月9日是原苏联时期卫国战争胜利、德国投降书生效的日子。1995年4月19日,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了永久纪念胜利日的法令,规定5月9日为全民性节日,称为胜利日。
莫斯科都要举行隆重的集会和阅兵式,领导人前往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花圈。在莫斯科的无名战士墓长明火旁设立固定哨位进行哀悼。人们还会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条黄黑条纹相间“圣乔治丝带”,圣乔治勋章的绸带就是黑黄相间的,黑色和金黄色象征火药和烈火。

㈣ 苏联与中国一起抗战是什么时候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因此在二战中,中国也就成为了远东地区的主要焦点。抗战时期,西方大国对华的不同政策反映了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的对立和统一,而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则是抗日战争时期西方对华政策的缩影。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政策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4个月内,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面对日本的侵略,英美等国家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日本进攻苏联。因此,中苏两国均面临日本的威胁。共同的敌人使得中苏两国关系逐渐融洽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向国民党提议,恢复由于中东路事件而中断的外交关系。此时,国民党政府在指望英美等国出面制止日本侵华的愿望落空后,其外交中心也开始转向苏联,认为苏联的经济和军事成就是肯定的因素,能够有效地制止日本的侵略。
1932年6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对苏联恢复外交,得到苏方的赞同。同年12月,双方正式宣布恢复外交。1935年以后,世界局势更为严峻。日本在吞并东北之后,紧接着制造了华北事变,企图使整个华北地区脱离中央政府的统治。在欧洲,德意法西斯也进一步扩大对外的侵略,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竭尽全力的把祸水引向苏联。苏联此时逐步开始调整其外交战略,把重点由过去支持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推翻资产阶级政党转而为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从而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在对华政策上,苏联则是极力促成国共间第二次合作。1935年10月8日,蒋介石接见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声明两国受同一威胁,因此完全同意改善两国关系。12月,苏方同意签订互助协定,同时,斯大林赞成蒋介石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反对日本侵略的建议。同年底,陈立夫赴莫斯科协商,希望签订对日军事同盟。但斯大林的意见是“愿意帮助中国进行全面抗日战争,但并不准备卷入其中”。协商未果。这便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苏联对华政策的一个基调。西安事变后,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于1937年8月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总而言之,这段时期,苏联的言行均出自于对自身利益的切实考虑,苏方看重的是国民党的军事实力,努力与国民党政府合作,以共同遏制日本,从而达到苏联安全的最终目的。但苏方不妥之处在于,用其与共产党的特殊关系通过共产国际来影响中共的政策,限制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从而给共产党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切与当时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以及苏联对国民党和共产党不同态度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二、第二阶段:从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同时也威胁到了苏联的安全,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日本已成为中苏两国共同的祸患。因此,中国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得到了来自苏方的大力支持。
首先,在精神上苏联给予中方大力支持。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苏方反应迅速,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并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取得抗战的绝对胜利,并于1937年8月与中方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与此同时,苏方在外交上严厉谴责日本,呼吁国际社会联合制止日本的侵略。这一切,无疑给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强大的支持。
其次,在物质方面也给中方以大量援助。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31日,苏方正式表示同意批准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贷款和供给军火。自1937年8月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后直至1940年12月,苏联政府五次给中国贷款,用来购买抗战急需的飞机、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弹药、燃料等。据学者统计,“在此期间,中国所得外援总计53950万美元,实际动用35000万美元,其中苏联提供25000万美元”。中国所有的苏联贷款用于进口军火武器,这对长期对日作战发挥了极大作用。此外,苏联还帮助中国开辟了从苏联进入新疆,经甘肃、陕西到内地的西北公路,用于运输援华物资。当然,这些物资除了少部分留在延安外,大部分都支援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
再次,在人力方面也给予了中国极大帮助。苏方派遣大批军事专家和志愿人员到中国帮助抗战。根据中苏协定,第一批苏联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于1937年11月底到中国。到1941年初,仅军事顾问就有140多名,各种专家3000多名,这些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在组织部队和战斗训练以及建立军事服务和后勤工作等方面,给予中国军队很大的帮助。此外,苏联还派了大批军事志愿人员直接参与对日作战,其中主要是飞行员。到1940年,在中国作战的苏联飞行员达2000多名。“苏联航空志愿队在中国上空同日军作战十多次,至1940年共击落敌机986架”。其中有200多名苏联飞行员捐躯中国抗日战场。这时期,苏联对于中国抗日战场的支援是真诚的,也是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时期的苏联对华援助政策是以其本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其动机是通过对华抗日的援助来削弱日本的军事力量,使日本北攻苏联的计划难以实现。正如1940年斯大林接见新任驻华武官崔可夫时所说:“我们在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地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们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此外,苏联对华贷款是以茶叶等农副产品还本付息的,这使本来已经困难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缺乏认识和信任,相信国民党胜过相信共产党,对华援助的大部分也是给了国民党。这种重国轻共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抗战。
三、第三阶段:从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上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世界局势紧张加剧。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于1939年9月进攻波兰,正式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严峻形势之下,苏联一方面继续同英美法等国进行外交联络,另一面又同法西斯国家谈判,企图延缓乃至阻止战争的爆发。
1941年4月,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不惜牺牲中国主权,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声明苏联尊重满洲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这实际承认日本对东北的侵占。在对华政策上也进行相应的转变,即一方面继续支持中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另一方面又谋求同日本妥协。在当时德国发动对苏战争已是迫在眉睫的特殊情况下,为了全力应付未来的苏德战争,避免两线作战,苏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是可以理解的。但苏方不应背着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以出卖中国领土和主权与日本做交易。况且这一条约的签订是与双方此前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有关条约是相违背的。这无疑反映出苏联对华政策上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这种做法阻碍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发展。另外,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已经无暇东顾,加之1942年夏天“新疆王”盛世才反苏投蒋,苏联被迫退出新疆,因此,中苏关系愈发紧张。10月24日,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奉命通知重庆政府:“由于本国的战争对物资需求的日益增多,苏联已经无法对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已无北攻苏联的闲暇,苏联更是解除了后顾之忧。此种情况下,苏联对华援助日益减少,1940年大约2亿美元,到1942年只有600万美元的贷款,中苏关系松弛下去,蒋介石在政治上日趋靠拢美国。
总之,此一时期内,苏联由于国家利益,全然不顾两国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及其之前的各种承诺,私自损害中国利益,以达到维护苏方自身安全的目的,破坏了中苏两国人民的感情。在中国人民最困难的时期,苏方甚至减少对华的援助,加重了中国人民的困难。且苏方还一再压制中共的发展,要求中共无原则与国民党合作。1941年到1942年这两年是解放区最为困难和艰苦的阶段,中共直接出兵援助苏联是不现实的,所以中共没有完全按照苏联的指示行事,这引起苏方的不满,苏方甚至认为毛泽东不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批评中共民族主义太严重。苏联对中共的这种谴责显然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在这一问题上苏联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表现出了苏联明显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
四、第四阶段:从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进入波兰作战,盟军从法国进入德国作战,并在欧洲、北非和太平洋战场开始转入反攻。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却屡遭惨败,因此,美国迫切希望苏联能尽早参与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国的国力损失。此时,苏联开始考虑其战后全球战略问题。斯大林非常清楚,战后在全球范围内能够与其抗衡的只有美国,而远东又是美苏太平洋地区争霸的前沿阵地。因此控制远东尤其是中国,是个战略性的重要问题。1943年10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为德黑兰会议做准备的英美苏三国外长会议上,斯大林提出只要欧战一结束,苏联立即对日宣战。蒋介石获悉后公开表示:中国不希望苏联参战。因为蒋介石深知,斯大林参战绝非是无条件的。同年11月德黑兰会议期间,英美两国对苏联出兵作战的条件作了试探。谈及远东问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苏联理应有个不冻港作为入海口,罗斯福当即提出把大连作为自由港提供给苏联使用,斯大林对此表示赞赏。
苏联对远东的要求在德黑兰会议上只是个开始。1944年,欧洲战局进一步发展,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国的崩溃已成定局。随着局势的发展,远东问题也就日显突出,此时,斯大林的远东战略目标也日益清晰起来。1944年12月14日,斯大林提出只有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得到满足,他才能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他们必须去同日本作战,他们与远东战争攸关的利益是什么。”在两个月后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正式提出“苏联必须租借中国的旅顺、大连两港及其周围地区,租借中东铁路;外蒙古现状必须予以承认;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必须归还俄国”等一系列条件。罗斯福为了减轻美军在对日作战的损失,决定以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做交易,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时期的苏联对华援助政策是以其本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其动机是通过对华抗日的援助来削弱日本的军事力量,使日本北攻苏联的计划难以实现。正如1940年斯大林接见新任驻华武官崔可夫时所说:“我们在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地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们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此外,苏联对华贷款是以茶叶等农副产品还本付息的,这使本来已经困难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缺乏认识和信任,相信国民党胜过相信共产党,对华援助的大部分也是给了国民党。这种重国轻共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抗战。
三、第三阶段:从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上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世界局势紧张加剧。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于1939年9月进攻波兰,正式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严峻形势之下,苏联一方面继续同英美法等国进行外交联络,另一面又同法西斯国家谈判,企图延缓乃至阻止战争的爆发。
1941年4月,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不惜牺牲中国主权,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声明苏联尊重满洲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这实际承认日本对东北的侵占。在对华政策上也进行相应的转变,即一方面继续支持中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另一方面又谋求同日本妥协。在当时德国发动对苏战争已是迫在眉睫的特殊情况下,为了全力应付未来的苏德战争,避免两线作战,苏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是可以理解的。但苏方不应背着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以出卖中国领土和主权与日本做交易。况且这一条约的签订是与双方此前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有关条约是相违背的。这无疑反映出苏联对华政策上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这种做法阻碍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发展。另外,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已经无暇东顾,加之1942年夏天“新疆王”盛世才反苏投蒋,苏联被迫退出新疆,因此,中苏关系愈发紧张。10月24日,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奉命通知重庆政府:“由于本国的战争对物资需求的日益增多,苏联已经无法对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已无北攻苏联的闲暇,苏联更是解除了后顾之忧。此种情况下,苏联对华援助日益减少,1940年大约2亿美元,到1942年只有600万美元的贷款,中苏关系松弛下去,蒋介石在政治上日趋靠拢美国。
总之,此一时期内,苏联由于国家利益,全然不顾两国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及其之前的各种承诺,私自损害中国利益,以达到维护苏方自身安全的目的,破坏了中苏两国人民的感情。在中国人民最困难的时期,苏方甚至减少对华的援助,加重了中国人民的困难。且苏方还一再压制中共的发展,要求中共无原则与国民党合作。1941年到1942年这两年是解放区最为困难和艰苦的阶段,中共直接出兵援助苏联是不现实的,所以中共没有完全按照苏联的指示行事,这引起苏方的不满,苏方甚至认为毛泽东不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批评中共民族主义太严重。苏联对中共的这种谴责显然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在这一问题上苏联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表现出了苏联明显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
四、第四阶段:从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进入波兰作战,盟军从法国进入德国作战,并在欧洲、北非和太平洋战场开始转入反攻。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却屡遭惨败,因此,美国迫切希望苏联能尽早参与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国的国力损失。此时,苏联开始考虑其战后全球战略问题。斯大林非常清楚,战后在全球范围内能够与其抗衡的只有美国,而远东又是美苏太平洋地区争霸的前沿阵地。因此控制远东尤其是中国,是个战略性的重要问题。1943年10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为德黑兰会议做准备的英美苏三国外长会议上,斯大林提出只要欧战一结束,苏联立即对日宣战。蒋介石获悉后公开表示:中国不希望苏联参战。因为蒋介石深知,斯大林参战绝非是无条件的。同年11月德黑兰会议期间,英美两国对苏联出兵作战的条件作了试探。谈及远东问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苏联理应有个不冻港作为入海口,罗斯福当即提出把大连作为自由港提供给苏联使用,斯大林对此表示赞赏。
苏联对远东的要求在德黑兰会议上只是个开始。1944年,欧洲战局进一步发展,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国的崩溃已成定局。随着局势的发展,远东问题也就日显突出,此时,斯大林的远东战略目标也日益清晰起来。1944年12月14日,斯大林提出只有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得到满足,他才能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他们必须去同日本作战,他们与远东战争攸关的利益是什么。”在两个月后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正式提出“苏联必须租借中国的旅顺、大连两港及其周围地区,租借中东铁路;外蒙古现状必须予以承认;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必须归还俄国”等一系列条件。罗斯福为了减轻美军在对日作战的损失,决定以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做交易,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

㈤ 为什么中国的叫抗日战争而苏联的叫卫国战争

中国的叫抗日战争而苏联的叫卫国战争的原因是:

“卫国”,主要是卫,保卫,保卫国家的军人,所以在苏联跟法西斯打的几乎都是正规军人,很少有游击队和民间组织;“抗日”,国家已经几乎沦陷,单靠军队力量已经无法保卫国家,无法赶走侵略者,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各个党派、工农各业、各个阶层一同抵抗,所以叫“抗日”。

1、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

2、卫国战争又称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5)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俄罗斯的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两个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此时在中国正面和敌后战场上,国共抗日军队一共抵抗着日军57个师团,超东南亚加上太平洋战场的日军总数。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㈥ 求一部中国和苏联一起抗战的电影

《紫日》很感人的片子
http://tieba..com/f?kw=%D7%CF%C8%D5
它的贴吧
它的资料

演:
冯小宁

演:
富大龙
安娜·捷尼拉洛
前田知惠
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
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个中国汉子--杨玉福。在把他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苏联女军医娜佳侥幸逃进了林区。途中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秋叶子却带着他们走进了雷区……
更多http://army.news.tom.com/Archive/2001/4/24-56707.html

㈦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与中国的关系好吗

抗日战争初抄关系不错,国与国永远是为了利益,因为靠中国缓冲日本对苏联的压力,避免同德日两线作战,而且援助武器与援华飞行员。随着美国的参战,援助逐渐被美代替,后期看到中国政府靠向美国就冷淡了,而且在中国培植亲苏的势力,违反协定把手里的关东军武器装备与地盘偷偷的交给反对党做本钱,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再次陷入了内战,中国的发展进一步倒退,与当时的中国合法政府就撕破脸皮了。

㈧ 在二战中国抗日战争总共伤亡了多少人,俄罗斯伤亡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伤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以下是主要国家死伤
人数:
苏联二战共有2680万人死亡,其中正规军队死亡人数有890万人(一说1400万人),民兵人数大大超过这个数据,其余是平民。二战苏联士兵死亡人数一直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卫国战争时期,许多平民男子和妇女被临时编入了红军,所以很难说清他们是正规士兵还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万和1400万两种说法,不过西方认同前种说法的多。其中死于苏德战场的士兵有880万左右;死于苏日战场的有1万人不到;死于苏芬战场的有近9万人。
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通常资料上说,8年抗战中国军队伤亡人数,包括军人和平民总共是3500万。
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渐明了:约1800万。其中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其中国军135万,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为平民
美国有38万军人死于二战,其中在西欧和北非有25万余人死亡,在太平洋约有12万人以上死亡
英军有40万人死于二战,其中士兵约有近38万;在太平洋死亡约3万;其余在欧洲和北非。
德国二战死亡约800万人,其中士兵约550万,其余平民。其中死于西线和北非约有50万,其余死于东线苏德战场。
日本二战死亡人数近300万,其中士兵死亡约190万(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写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人数约44万(我们现在教科书上写的135万是胡扯);在东南亚被英军、中国入缅远征军(消灭日军1万还多)、游击队杀死约18万;在苏日战场死亡10万余人;在太平洋与美军战斗中死亡约120万;志愿人员、童子军死于战争近40万;平民被美军原 子弹、炸 弹炸死人数约在55万人以上(日本方面统计)

㈨ 急~~中国的抗日战争对苏联有什么帮助

中国拖住了日本军队,使得日本人无法在德国攻打苏联时,进攻苏联,左右夹击灭了苏联.正是因为这样,斯大林把在远东与日本军队对峙的20多个师调往东线,扭转战局.

㈩ 8年抗战俄罗斯有没有帮中国

有帮助过中国,八年抗战的时候苏联还存在,俄罗斯当时还是苏联的组成部分。

八年抗战苏联给予了中国相当大的军事援助。首先是以贷款和易货的方式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光陆军武器就装备了十八个国军师,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苏械师,国军五大主力中的74军和第5军都曾换装过苏械。

其次,苏联派出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来华,参与援华的军事顾问中,包括苏联卫国战争中著名的朱可夫、巴季茨基、崔可夫、雷恰戈夫、日列加夫等苏联元帅和将军。

苏联曾直接派出军事人员来华参战。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曾派出超过2000名的志愿空军作战人员,携苏联战斗机来华助战,共有200多名苏联军人牺牲,包括重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而到战争末期,苏联150万大军直接进攻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

苏联曾秘密接受中国军人跨越边境到达苏联境内修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抗联战士组成的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也曾率部退入苏联境内。

(10)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俄罗斯的扩展阅读:

苏联援助中国抗战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际法西斯势力不断恶性膨胀,德、日、意三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逐渐形成,这对苏联从东、西两线同时构成威胁。此时的日本不仅要称霸东亚,而且还觊觎苏联的西伯利亚。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苏联来说,积极援助中国抗日,以牵制日本,准备全力对付更加危险的德国可能发动的侵苏战争,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俄罗斯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