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战时期十大会战的指挥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专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属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淞沪会战指挥官:蒋介石(中国),松井石根(日本);
上高会战指挥官:罗卓英(中国),园部和一郎(日本);
南京保卫战指挥官:唐生智(中国),萧山令(中国),昭和天皇(日本),朝香宫鸠彦王(日本),松井石根(日本);
太原会战指挥官:阎锡山(中国),卫立煌(中国),寺内寿一(日本),板垣征四郎(日本);
徐州会战指挥官:李宗仁(中国),寺内寿一(日本);
武汉保卫战指挥官:蒋介石(中国),陈诚(中国),冈村宁次(日本),畑俊六(日本);
桂南会战指挥官:白崇禧(中国),杜聿明(中国),安藤利吉(日本);
长沙会战指挥官:薛岳(中国),陈诚(中国),阿南惟几(日本),冈村宁次(日本);
缅北滇西战役指挥官:卫立煌(中国),黄琪翔(中国),史迪威(美国),本多政材(日本);
湘西会战指挥官:王耀武(中国),坂西一郎(日本)。
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划分为几个战区各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分别是谁
1、第一战区
第一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
最初第一战区所辖范围为河北北部及山东北部,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一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司令长官:程潜
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兼)
骑兵第14旅张占魁
第1集团军宋哲元
第53军万福麟
第77军冯治安
第181师石友三
第17师赵寿山
骑兵第3军郑大章
第68军刘汝明(直属)
第92军李仙洲(直属)
第106师沉克(直属)
第118师张砚田(直属)
新编第8师蒋在珍(直属)
新编第35师王劲哉(直属)
骑兵第4师王奇峰(直属)
2、第二战区
第二战区是指1938年左右,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
第八战区所辖范围为内蒙一带,并在1945年9月13日订定的受降计划中,划分为受降区之一,接受日军缴械。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区为甘肃、绥远、宁夏及青海一带
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
第八O军:孔令恂(独立)
第八二军:马步芳(独立)
以上共辖5步兵师,4步兵旅,5骑兵师,4骑兵旅,不含特种部队。
3、第三战区
第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
最初第三战区所辖范围为江苏及浙江,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三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
而同年第三战区的划分是以江苏与浙江两省,也经历参与了淞沪会战等激烈战役。另外在战斗序列方面则是:
司令长官冯玉祥,淞沪会战爆发后由蒋中正兼任
作战地区为江苏、浙江
第8集团军:张发奎
第8集团军:张治中
第8集团军:刘建绪
第8集团军:陈诚
第8集团军:薛岳
4、第四战区
第四战区是指1944年左右,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
第七战区所辖范围为广东省,并在1945年9月13日订定的受降计划中,划分为广东地区(包含香港)接受日军缴械的作战区之一。
司令长官余汉谋
作战区域:广东
第12集团军:余汉谋
直属暨特种部队
5、第五战区
第五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
最初第五战区所辖范围为山东南部及江苏北部,并爆发了惨烈的淞沪会战。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五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1944年做过数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而同年第五战区的划分是以山东南部及江苏一部份。
而该战区司令长官为蒋中正兼任,辖有第3集团军(韩复矩为集团司令)及第5集团军(顾祝同)。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为天津至南京浦口之华东一带(津浦铁路沿线)
第三集团军:于学忠
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
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
第二二集团军:邓锡侯
第二四集团军:顾祝同(兼)
第三军团:庞炳勋
第二七集团军:杨森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
⑶ 山东出过哪些抗战名将
1、抗日战神---薛岳
1896-1998,广东,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央监察委员,湖南省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薛岳公认为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指挥其部先后歼敌十四万.1938年秋时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的薛岳指挥抗战最大的战役--武汉会战之万家岭大捷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1941年冬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指挥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五万六,被称为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并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被网民称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张治中将军曾称其为百战名将。
2、台儿庄大捷的指挥官----李宗仁
1891-1969,广西,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军委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战区)
抗战初期,1938年3月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以及国军参谋次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指挥的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自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3、忻口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卫立煌
1897-1960,安徽,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军委委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
在蒋介石的五虎将中,卫立煌通常被认为是唯一名副其实的虎将,1937年10月时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忻口战役的卫立煌被朱德称为“在忻口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美国盟军史迪威将军曾称之为“百战百胜将军”,卫立煌部阵前重伤日军第三十五师团长前田治中将导致其不致而死是国民革命军(含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战中阵前消灭的三名日军中将以上将领之一(另外两名是被八路军杨成武部和杨勇部阵前消灭)。
第二节:张自忠、傅作义、戴安澜、孙立人、杜聿明
张自忠、傅作义、戴安澜、孙立人、杜聿明通常被大陆民间列入国军十大抗日名将之列
张自忠和戴安澜战死疆场,都得到国军的追晋,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和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为抗日名将;
傅作义曾获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杜聿明曾获美国二战银质自由勋章,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收录为抗日名将;
孙立人曾获国军抗战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二战银质自由勋章,虽没有收录在官方纪念网站,但是大陆官方媒体在登载新闻时冠与“抗日名将”称号。
4、抗战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
1890-1940牺牲,山东,追晋国军陆军上将(生前为中将加上将衔)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时曾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中国历史上不乏忍辱负重的汉子,如明朝的徐阶,如张自忠,尽管1933年3月时任第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参加喜峰口大捷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但随后张自忠曾一度被称为华北特号汉奸(被宋哲元安排留守华北和日本忍辱周旋时曾任察哈尔省主席兼北平市市长),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捐躯疆场不但雪洗了汉奸的罪名,也赢得了全体国人的尊重,甚至连凶残的日本军人都为之折服,民间有人称为抗日第一名将。
5、五原大捷的指挥官----傅作义
1895-1974,山西,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七集团军总司令,抗战末结束前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1936年冬时任第七军团总指挥的傅作义领导的绥远抗战被认为是“揭开民族历史的新页”“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1940年春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傅作义指挥的五原大捷创国民党战区收复失地之先例,并因此获青天白日勋章。
6、中国远征军的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
1904-1942,安徽,追晋国军陆军中将(生前为少将)
美国军团功勋章
抗战时曾任第五军二00师师长
1942年3月远征缅甸指挥的东瓜保卫战被媒体“无论在中国抗战史或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被美国称为“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被蒋介石赞为“中国军队的黄浦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牺牲后被美国总统追授美国军团功勋章。
7、东方隆美尔----孙立人
1900-1990,安徽,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中将(后在台湾晋升为二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二战银质自由勋章
抗战时曾任新一军军长
按:1945年1月时任新一军军长参与滇西战役获青天白日勋章,后曾获美国二战银质自由勋章,有“东方隆美尔”之誉,被打败的日军尊称为战神,不过没有收录在大陆官方纪念网站,故排名靠后。
8、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杜聿明
1904-1981,陕西,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中将
美国总统的抗战银质自由勋章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六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42年底担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时任第五军军长的杜聿明指挥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对日军攻坚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大陆官方媒体收录为抗日名将时称为“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曾荣获美国总统的抗战银质自由勋章,不过令奇怪的是,杜聿明的青天白日勋章竟然是因为内战而获得的,与抗战无关。
第三节:佟麟阁、赵登禹、蔡廷锴
佟麟阁和赵登禹战死疆场,都得到国军的追晋,蔡廷锴曾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三人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和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为抗日名将;
9、抗战中最早捐躯疆场的副军长----佟麟阁
1892-1937,河北,追晋为国军陆军上将(生前为中将)
抗战中曾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
10、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
1898-1937,山东,追晋为国军陆军上将(生前为中将)
抗战中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三师师长
毛泽东曾称南宛牺牲的佟麟阁和赵登禹是“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1、淞沪战役的民族英雄----蔡廷锴
1892-1968,广东,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中将(内战时晋升为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时期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1932年时任第十九路军军长兼副总指挥的蔡廷锴协同蒋光鼐指挥一二八淞沪战役功勋卓著而获青天白日勋章,被海内外誉为“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第四节:冯玉祥、宋哲元、马占山、李家钰、饶国华、王铭章、蒋光鼐、郑洞国
(排名按照军衔、军职从高到低)
冯玉祥、蒋光鼐、马占山、郑洞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收录为抗日名将
宋哲元、李家钰、饶国华、王铭章都被大陆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为抗日名将
生还的都曾获得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牺牲的都得到追晋
12、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冯玉祥
1882-1948轮船失火遇难,安徽,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常委,国民政府委员兼内政部长,军委副委员长,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第三、六战区司令长官
1933年5月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推举为总司令,指挥所部将日军驱逐出察哈尔省,1937年淞沪会战初期的最高指挥官。
13、指挥喜峰口大捷的抗日名将----宋哲元
1885-1940,山东,追晋国军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
对日作战时期曾任国民党五大中央监察委员,军委委员,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河北省主席
夫人常淑青,子宋华玉,女宋景昭,宋景宪,宋景文,宋景蕴,宋景云,宋景孚
按:1935年时任第二十九军军长的宋哲元指挥的喜峰口大捷被称为是九一八以来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首次胜利,因此而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14、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民族英雄----马占山
1885-1950,吉林(祖籍河北),国民党曾决议以陆军上将待遇(未授衔)
后曾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和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对日作战时期曾任国民党六大中央候补委员,军委委员,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东北挺进军司令
1931年11月时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奉张学良之令指挥的嫩江桥抗战被称为是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嫩江桥抗战也被民间称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首次受到的重挫,毛泽东称之为民族英雄,中共称之为“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
15、抗战中牺牲的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
1892-1944牺牲,四川,追晋陆军上将(生前为中将)
抗战时期曾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引用汶川地震时激昂的一句话“川人从未负国,国人怎可负川”,抗战64万伤亡川军将士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李家钰是其中最高级别的军人,也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牺牲的两名最高将领之一(另一名是张自忠)。
16、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饶国华
1894-1937,四川,追晋为陆军上将(生前为中将)
抗战时曾任第二十一军一四五师师长
17、誓与孤城共存亡----王铭章
1893-1938,四川,追晋为陆军上将(生前为中将)
抗战时曾任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
18、淞沪抗战的总指挥----蒋光鼐
1887-1967,广东,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中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对日作战中曾任国民党六大中央监察委员,第十九路军总指挥,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2年时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的蒋光鼐指挥淞沪抗战而获得抗战青天白日勋章,后曾获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中共亦收录于抗战名将谱上称之为“淞沪抗战的总指挥”,也是一名国共双方公认的抗日名将。
19、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1903-1990,湖南,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中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时曾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新1军军长
第五节:郝梦龄、张发奎、孙元良
郝梦龄牺牲后被国军追晋,被大陆CCTV抗战纪念馆收录为抗日名将
张发奎、孙元良曾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被大陆人民网登载新闻时冠以“抗日名将”称号
20、抗战殉国第一将----郝梦龄
1898-1937,河北,追晋为陆军上将(生前为中将)
抗战时曾任第九军军长
郝梦龄是抗战殉国的第一名军长
21、北伐名将兼抗日名将----张发奎
1896-1980,广东,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战结束时晋升二级上将)
曾获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北伐战争时期曾任军委委员,“铁军”第四军军长,第一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
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央监察委员,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按:张发奎被民间称为军事家,爱国将领.作为北伐战争中的铁军军长,被称为北伐名将;曾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二战金质自由勋章,首批抗战胜利勋章,成为著名的抗日名将,不过没有收录在大陆官方纪念网站,故排名靠后。
国共两次合作时期同时担任过北伐军和抗战高级指挥官的国军将领有蒋介石、冯玉祥、程潜、何应钦、李宗仁、张发奎和参谋次长白崇禧七名,不过只有张发奎被中共官媒称为北伐名将兼抗日名将。
22、抗战飞将军----孙元良
1904-2007,四川(原籍浙江),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中将
曾获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抗战时期曾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
1944年时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九军军长的孙元良将日军赶出距重庆一百余公里的贵州独山,解陪都之危,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不过没有收录在大陆官方纪念网站,故排名靠后。
由于标题是国共双方公认的抗日名将,故还有很多抗日名将没有收录,如大陆民间和国军都评价很高的王耀武(曾获青天白日勋章,美国二战金质自由勋章,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且常常位居民间排行榜前十名),最后,把曾荣获过三个勋章的国军将领资料整理如下:
一、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最高抗战勋章获得者:
顾祝同、李宗仁、阎锡山、何应钦、张发奎、薛岳、刘峙、卫立煌、余汉谋、孙蔚如、汤恩伯、王耀武、萧毅肃、胡宗南、
二、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程潜、冯玉祥、张治中、徐永昌、黄琪翔、白崇禧、蒋鼎文、关麟征、何成浚、
三、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两大最高抗战勋章获得者:
李品仙、孙连仲、廖耀湘、俞大维、陈诚、俞飞鹏
四、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两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李玉堂、孙立人、商震、胡濂、王凌云、周福成
五、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获得者:卢汉、杨森、何浩若
在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在纪念为中华民族自由而做出贡献的共产党先辈之时,仅以此文也纪念同样为中华民族自由而做出贡献的国军将领。
⑷ 日军在各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是谁
一、华北地区约30万人,隶属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驻北平,历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杉山元大将、多田峻中将、冈村宁次大将、下村定大将和根本博中将;
二、华中地区约35万人,隶属于第六方面军,司令部驻武汉,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
三、华东地区约34万人,包括驻南京的第6军,司令官:十川次郎中将,驻上海的第13军司令官:松井太久郎中将,各军均附有陆军航空兵部队;
四、驻台湾地区兵力约17万人,属于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
五、关东军序列:司令部驻长春,司令官植天谦吉大将,辖1、2、4、12师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等)
六、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为“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总司令部设南京。以上驻华和驻台、越的日军总兵力约计119万人。
(4)抗日战争聊城指挥官扩展阅读
一、1937年8月13日中华民国则派出中央军精锐和大批内地省份部队合计70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之战略,此即为淞沪会战。指挥淞沪会战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先是冯玉祥,后蒋介石亲自兼任。8月14日,《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正式发表,这是中国从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转变的重要标志。
二、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主力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相继挺进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9月中旬,太原会战爆发,在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领导下,八路军第115师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等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10月25日,湖北重镇武汉三镇相继陷落。中国国民政府的作战中心迁往重庆继续抵抗。苏联空军志愿队参加了保卫武汉的空战。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迎来了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四、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1945年8月21日,奉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茨之命令,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
⑸ 抗日战争有哪些大型会战,指挥官分别是谁
淞沪会战: 日军将领:松井石根大将 国军将领: 先由冯玉祥,后期由蒋介石
上高战役回: 十一军答司令官园部和一郎 薛岳【杀敌最多中国将领】
南京保卫战: 白传义则大将 唐生智
徐州会战: 畑俊六 寺内寿一 李忠仁
武汉会战: 华中派谴军司令畑俊六 蒋介石 陈诚
长沙会战: 阿南惟几 薛岳
昆仑关会战: 中村正雄 白崇禧
百团大战: 冈村宁次 彭德怀
⑹ 聊城抗战时牺牲的国民党县长是谁
1、张自忠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县人。1911年入天津政法学堂,后转济南政法专门学校就读。1913年投笔从戎,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上将衔中将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阵亡,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李家钰1891年出生,四川蒲江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抗日战争中任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军中将总司令,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陕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3、郝梦龄1898年出生,河北藁城县人,先后入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学校。抗日战争时任卫立煌部中央兵团中将前线总指挥,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4、唐淮源1882年出生,云南江川人。云南将武堂毕业,抗日战争中任第二战区第三军中将军长,1941年5月12日在中条山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
5、陈安宝1891年出生,浙江黄岩人,保定军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九战区第三十二集团军第二十九军中将军长,1939年五月,在江西反攻南昌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6、王甲本1901年出生,遇难富源人,毕业于陆军大学军官班,抗人战争中时任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军第七十九军军长,1944年九月七日,在湖南东安山口铺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武士敏1892年出生,河北怀安人,早年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学习,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二战区第十四集团军第九十八军中将军长,1941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沁水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他的烈士墓重新安放在太行太岳烈士陵园。
8、冯安邦1894年出生,山东无木隶人,第四十二军军长,1938年十一月三日,在大别山战役中,转战襄阳被日机炸伤后牺牲,国民政府按上将阵亡抚恤。
9、佟麟阁1891年出生,河北高阳人,1911年投笔从戎,曾代理察哈尔省主席兼任抗日同盟第一军长,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10、吴克仁1894年出生,吉林吉安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中任第六十七军中将军长,1937年十一月九日,在上海会战中牺牲。
11、赵登寓1898年出生,山东菏泽人,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三师中将师长,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2、黄梅兴1904年出生,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二抗日少将旅长,1937年八月十三日在上海会战中开始的头一天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13、蔡炳兴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毕业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一一0旅少将旅长,1937年八月二十六日在上海罗店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14、张本禹1889年出生,安徽人,抗日战争中时任第十三军四师十二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八月十二日在北平南店口作战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15、梁鉴堂1897年出生,河北蠢县人。1920年东渡抗日学习,抗日战争中爆发时任第三十三军第六十九师二0三旅少将旅长,1937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作战牺牲。
16、姜玉贞1893年出生,山东菏泽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三十四军第六十六师一九六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十一日在山西原平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17、杨杰1896年出生,河北容城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一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十一日晚在上海北岸与抗日作战中牺牲
18、刘家麒1894年出生,湖北武昌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1937年十月一十六日在山西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19、郑廷珍1893年出生,河南人,抗日战争中时任独立第五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十六日在山西南怀化东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0、庞汉木贞1901年出生,广西靖县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毕业,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七军一七-0师五一0旅少将旅长,1937年在上海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1、秦霖1900年出生,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七军一七一师五一一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上海战役做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空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2、官惠民1906出生,广东曲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九十师二七0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二十八日在上海战役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3、刘眉生1905年出生,贵州遵义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五一0团长,在1937年十月二十八日在山西作战做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24、吴继光1904年出生,安徽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陆军第五十八师一七四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一月十一日在上海战役中牺牲。
25、夏国璋1896年出生,广西容县人,保定军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三战区二十一集团军第七军一七五师少将副师长,193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浙江吴兴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26、饶国华1984年出生,四川资阳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1937年十一月三十日在广德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7、萧山令1892年出生,湖南益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宪兵副司令兼任南京警备司令,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28、朱赤1900年出生,江西修水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他与全旅官兵在南京雨花台全部牺牲。
29、高致嵩1898年出生,广西人,黄埔第三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八师二抗日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雨花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30、姚中英1989年出生,广西平远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少将参谋长,1937年在南京太平门牺牲。
31、李兰池1899年出生,辽宁锦西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少将副师长,1937年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
32、易安华1900年出生,江西宜春人,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五军第八十七师五九旅少将旅长,1937年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
33、司徒非广东省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一六0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
34、刘震东1893年出生,山东人,东北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五战区第二路游记司令,1938年二月二十三日在茴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35、王铭章1893年出生,四川新都人,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四十一军一二二中将师长,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腾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毛泽东等联名赠挽联
2007-5-14 21:13 回复
36、范廷兰1903年出生,河南温县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游戏第四纵队少将总队长,1938年三月八日在河南修武县牺牲
37、杨怀1897年出生,四川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十集团军第六0师一八0旅三五九团上校团长,1938年四月五在靠近安徽省的戴埠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38、刘桂五1902年出生,曾任张学良骑兵第六师师长,在西安事变中因为捉蒋有功张晋升为少将,1938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内蒙古武川县牺牲,追认为陆军中将,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39、陈钟书1891年出生,云南安宁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六十军一八三师抗日二旅少将旅长,1938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台儿庄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40、扈先梅1895年出生,河南安阳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一0二师三0六旅少将旅长,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
41、周元1894年出生,广西明江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预备队第一七一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五月9日在徐州会战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烈士。
42、李必蕃1892年出生,湖南嘉禾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第二十三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五月十四日在山东菏泽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43、杨家骝1904年出生,贵州荔波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六十师一八0旅三六0团上校团长,1939年二月在江西麒麟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44、范筑先1881年出生,山东馆陶人,抗日战争时任山东省第六区保安司令兼任第六区督察员,1938年十一月五日在山东聊城作战牺牲
45、徐积璋1906年出生,陕西襄汾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0五旅少将旅长,1938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山西温喜县牺牲
46、李国良1896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抗日战争时任陆军军训部中将辎重兵监,1939年三月七日在重庆因为防空洞中弹塌陷牺牲。
47、张胥行浙江杭州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中将副参谋长,1939年在陕西西安因为防空洞中弹塌陷牺牲
48、王禹九1902年出生,浙江黄岩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七十九军少将参谋长,1939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江西高安牺牲,后追认革命烈士
49、唐聚五1898年出生,吉林双城人,抗日战争时任东北游记队少将总司令1939年五月十六日在河北平台山牺牲
50、马玉仁1875年出生,江苏盐城人,抗日战争时任苏鲁战区第一路游记司令1940年一月三日在江苏望乡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51、钟毅1901年出生,广西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十一集团军第八十四军第一七三师中将师长,1940年五月九日在河南巷台牺牲
52、燕鼎九1894年出生,河南新蔡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游击挺进军第二十二纵队副司令,1941年一月二十八日被俘,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53、张雅韵四川成都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七十二军新编第十五师四十四团团长1941年三月二十四日在江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54、蒋志英1902年出生,浙江人,黄埔军校潮洲分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浙江台州少将守备司令1941年四月十九日在浙江海门牺牲。
55、谢晋元1905年出生,广西蕉岭人,黄埔第四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1941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海被汉奸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他重新修坟墓
56、王竣1902年出生,陕西蒲城人,黄埔三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第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师长,1941年五月九日在山西台寨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57、梁希贤1898年出生,陕西同官人,黄埔第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副市长,1941年在山西作战投河自尽
58、陈文木已1904年出生,福建莆田人,黄埔五期,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参谋长,在1941年五月九日陕西台寨牺牲
59、寸性奇1895年出生云南腾冲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三军第十二师少将师长,1941年五月十三日在山西毛家湾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0、陈忠柱1906年出生江苏建湖人,黄埔六期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鲁苏皖游击第四纵队少将司令1941年七月一日在江苏武家泽阵亡
61、金崇印1890年出生,河北通县人,时任第十七军少将参谋长,1941年七月十六日被俘后被杀害
62、石作衡1905年出生,山西浑源人,抗人战争时任第四十三军七十师少将师长,1941年在山西绛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中将
63、赖传湘1904年出生,江西南康人,黄埔军校毕业,抗人战争时任第一九0师少将副师长,1940年九月二十四号在长沙第二次会战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4、李翰卿1895年出生,河南濮阳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五十试少将步兵指挥官,1941年九月二十七号在长沙第二次会战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5、朱世勤1904年出生,山东单县人,抗日战争时任暂编第三十师少将师长,1942年抗日抗日在山东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6、戴安澜1904年出生,安徽无县人,黄埔一期毕业,1942年时任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二00师少将师长,1942年五月二十六日在缅甸北部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举行国葬,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为烈士
67、王风山1904年出生,山西五台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战区第四十三军暂编第四十五师少将师长,1942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山西万泉牺牲
68、胡义宾1907年出生,江西兴国人,黄埔三期毕业抗日时任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九十六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七月在缅甸牺牲
69、周复1901年出生,江西临川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苏鲁战区中将政治部主任,1943年二月二十一日在山东西南城顶山牺牲
70、彭士量1904年出生,湖南浏阳人,黄埔四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少将师长,1943年十一月十五日在湖南石门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1、许国璋18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四十四军一五0师少将师长,1943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常德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2、孙明瑾1905年出生,江苏宿迁人,时任第九战区第十军预备第十师少将师长,1943年十二月一日在常德赵家桥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3、卢广伟1903年出生,辽宁风城人抗日战争时任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五月五日在安徽蒙城牺牲
74、王剑岳1906年出生,湖南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时任第五十七军第八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六月十日在河南牺牲
75、陈济恒1893年出生,广西人,抗日战争时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十一月十日在桂林战役中以手枪自杀,壮烈殉国,追认为陆军中将,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76、史蔚香复1891年出生,江苏粟阳人,抗日战争时任广西少将高级参谋,1944年在广西被俘后慷慨就义
77、齐学启1903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于美国军校就读,抗日战争时任中国远征军第三十八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四月二十三日在缅甸被俘,1945年被杀害
78、高志航1908年出生,辽宁通化人,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空军驱逐司令兼任第四大队队张,1937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河南周家口机场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空军少将
79、张数桢第七十哦师四一六团团长,1937年八月二十二日在河北牺牲,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80、尉迟凤岗第十一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在保定牺牲
81、雷忠国民革命军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任游击副总指挥1938年九十哦十八日在安徽牺牲
82、吴国璋第七十五师副师长,193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浙江湖州牺牲
83、庞泰峰第二十二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十月十二日在河北牺牲
84、赵锡章第二一五旅旅长,1938年二月二十一日在晋西牺牲追认陆军中将
85、方叔洪第一一四师中将师长,1938年在山东冯家场牺牲
86、萨师俊中山舰长,1938年十月二十四日在金口牺牲,追认海军上校
87、毛岱钧第九预备师三十五团团长,1938年九月二日在江西朱家山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88、胡文臣第三十三师游击第三团团长,1938年冬在江苏宿迁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89、赵渭冰陆军第一二三师参谋长,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山东腾县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90、邹慕陶一二师参谋长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山东腾县牺牲。
91、黄启东,第二十三师少将参谋长,1938年五月十四日在山东菏泽牺牲
92、林英灿一五二师少将副师长,1939年一月十三日在广东清远县牺牲
93、郑做民第二军中将副军长,1940年二月三日在广西昆仑关牺牲
94、张敬第三十三集团军少将参谋,1940年五月十六认真湖北南瓜店牺牲
95、刘世焱暂编第八师团长,1941年九月在河南东流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96、朱实夫新编三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十一日十三日在甘肃牺牲
97、吕旋蒙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1944年十一月十三日在桂林牺牲
98、胡厚基一七0师副师长,1944年十一月在桂林牺牲
99、陈绍堂一0四师步兵指挥官,1944年五月二十一在河南秦家岭牺牲
100、周鼎铭三十六集团军副官处长,1944年五月二十一在河南秦家岭牺牲
⑺ 抗战时期,山东出了什么英雄人物
左宝贵(1837-1894),山东费县地方村(今属平邑)人,回族,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左氏一族,世居齐河,清乾隆年间迁入费县地方镇,靠租种土地和做小买卖维持生计。左宝贵兄弟3人,父母早亡,他带领两个弟弟流浪江南,靠摆地摊补鞋度日。
1856年,左宝贵携带两个弟弟应募从军,编入江南军营,开始了戎马生涯。他随清兵转战大江南北,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受到重用,累升千总,都司、游击、参将、总兵、记名提督,成为清廷高级军官,乡人称他“左军门”。
左宝贵为人“贵不忘本,富而好施”。他当总兵后曾回家省亲,在村外下马徒步行走。当村中老人按制喊他“左大人”时,他连忙制止,说:“在家是乡邻,老人面前我是小辈,还是叫我小名左盒吧!”
左宝贵当官后在费县城东北买地建宅一处,即“左家王庄”。又在城里建城宅一处(死后更建为宫保第)。左宝贵是回族人,他屡次捐资修复地方村清真寺,前后计有700两银子。东北、江南等地清真寺也得到他热情捐助,受到父老乡亲赞扬。
左宝贵出身贫困,使他深切体会到老百姓苦处。他驻军一处,即能为百姓兴利一方。光绪元年以后驻兵沈阳,在当地设栖流所,建育婴堂,办牛痘局、字纸局,捐助受灾民众。他还关心民间教育事业,曾在营口海神庙、沈阳练公所南北寺等地设立义学,劝诫孩子入学认字。他在练军讲武之暇,常“轻裘缓带,亲临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课,温文尔雅有儒士之风”,至今当地传为佳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调集左宝贵等五路大军增援朝鲜,反击日本侵略军。统帅叶志超贪生怕死,不听左宝贵等人劝告,致使清兵坐失良机,平壤城陷入日军重重包围。9月12日,叶志超召集众将, 提出弃城逃跑的主张,左宝贵拍案而起,愤怒地说:“谁怕死自己走,我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并当众把企图逃跑的士兵斩首示众。叶志超不得不放弃逃跑打算,内心却对左宝贵怀恨不已,派他防守平壤城东北及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这里位置重要,是敌人重点进攻地。14日,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城北门,左宝贵镇静自若,站在城门楼上指挥火炮还击。自晨至午,打退日军数十次进攻,敌尸体狼藉,不能越雷池一步。下午,日军兵力大增,猛攻制高点牡丹台。守军弹药不足,向统帅叶志超求援,竟遭到拒绝。危急之际,左宝贵亲自去找叶志超,要求给以援助,叶志超连连冷笑,诡称无兵支援,竟然见死不救。左宝贵见叶志超不顾大局,慷慨激昂地说:“大敌当前,应同仇敌忾,宝贵食君禄,尽君事,誓与日军决一死战!”愤恨回到阵地,同敌浴血奋战。由于弹药不足,人员伤亡,牡丹台终于失守,玄武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左宝贵见情势危急,下定了与平壤城共存亡的决心。他两眼闪着怒火,穿上清廷赏赐的黄马褂,头戴双眼花翎,站立玄武门城头,激励官兵奋勇杀敌。日军军官在望远镜中察知他是高级指挥官,令炮兵瞄准射击,连串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部将见主帅处境危险,劝他下楼暂避,被他斥责。众亲兵强挽他下城,他又奋力挣脱,复立城头。这时垛口炮手牺牲,左宝贵赶上前,亲燃大炮,连向敌人射榴弹30发。亲兵见主帅临危不惧,均奋力抗敌,舍生忘死。忽然一块弹片穿入左宝贵右肋,立时鲜血染红战袍。他依然屹立城头督战,继又胸中一弹,喉中一弹,终于伤重倒地,壮烈殉国。身居内城挟妓作乐的叶志超闻听左宝贵战死,平壤北门陷落,急忙下令撤出城外,连夜逃跑回国。
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左宝贵牺牲后,9月23日,清廷明降谕旨,准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议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赠太子少保衔,予谥忠壮。
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县人,从军之后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由于他治军严谨,作战勇敢,被誉为西北军的“五虎将之一”。
1933年初,侵略成性的日寇又出兵侵占我山海关,随即在空军配合下长驱直入我长城一线,宋哲元得令后立刻率领军队,奋勇投入到抗击日寇的长城战役。从3月9日到4月13日,二十九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于是一场时称“喜峰口血战大捷”的战绩轰动了全国。
然而日本军阀们并没有就此罢休,其侵略行为反而变本加厉。1935年夏秋之交,宋哲元派副军长秦德纯去庐山向蒋介石报告华北局势,并请示机宜,蒋介石却说:“务须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便中央迅速完成国防”。大概是鉴于宋哲元率军在喜峰口杀敌的的声威,便硬派他担任该委员会委员长。使宋哲元及二十九军陷入了极为难堪的境地。
1937年7月6日,日寇便迫不及待地向芦沟桥和宛平城发动了进攻。这时二十九军司令打破蒋介石“不准抵抗”的禁令,打响了全国反击日寇的可贵的一枪!芦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之后,宋哲元将军便命令师长以上的将领亲临前线指挥、督战,战斗之激烈,士气之高涨,实属空前。
正当日寇步步向我腹地进攻之时,1938年3月,宋哲元却被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失去了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力,对时局深为忧虑,终日郁郁不乐,于是年9月突患肝病,病情日渐恶化,于1940年3月回到其夫人常淑青的故乡四川绵阳疗养。将军在弥留之际,勉励他的老部属“努力奋斗,收复失地”!4月5日,宋将军终因医治无效溘然长逝,终年54岁。噩耗传出,举国悲恸。正如朱、彭两老帅在挽联中所说:热爱祖国“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于九泉”。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陆军上将第一三二师师长。幼从师习武,精通拳术、兵器。1914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等职。在湖南常德驻防时,曾单身打死一只下山伤人的猛虎,被人称为“打虎将军”。1936年1月,被授予陆军中将。1938年7月28日于北京南苑壮烈殉国。1938年7月31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他投笔从戎,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日本人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男子汉,他们冠以张自忠“现代关公”和“活关公”的称号。中国老百姓也美称他为“活关公”。
1937年11月,张自忠任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五十九军原冯玉祥西北军旧部。他对部众痛哭誓言:“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1938年,张自忠率五十九军参加了“台儿庄大战”。1938年3月号称日寇“铁军”的板垣师团一路突进,兵临鲁南军事要地临沂城下,以优势兵力围攻守军庞炳勋的第四十军的5个团。庞部与敌血战数日,渐感不支。张自忠亲自率部出征,一昼夜强行军180公里以解临沂之围。张自忠以攻为守,主动出击。14日凌晨,张自忠指挥全军暗渡沂水,向日寇“铁军”的精锐第5师团右侧背发起攻击。他抱定拚死的决心,曾致电鹿钟麟:“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日本第五师团被迫放弃正面攻城,转对五十九作战。双方展开混战,五十九军与日军短兵相接,往来几个回合,几度与形成白刃战。战至16日战区认为五十九军伤亡过重,建议撤退。但张自忠坚持再打一天一夜。他说:“我军伤亡很大,敌人伤亡也大。敌我双方都在苦撑,战争的胜利,决定于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既然同敌人干上了,我们就要用精神和血肉拼命干一场,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16日夜10时,五十九军向敌发起空前猛烈的攻击,雷霆万钧,大地震颤。拼杀至17日凌晨4时,五十九军胜利攻克日军全部主阵地。同日庞炳勋抓住有利战机,率部猛袭日军侧背,有力地配合了五十九军的正面攻击。18日张、庞两军从东南西三面夹击日军,经过三昼夜战血战。日寇“铁军”精锐第5师团终被击溃,残敌大部窜逃。在山东临沂战役中,张、庞两军共歼敌4000余人,张部消灭了3000多人,其中包括第十一联队长野裕一郎大佐、年田中佐和一名大队长。蒋亲自致电,嘉勉。有资料说:“日军以载重汽车运回莒县尸体约一百余车。敌在汤头、葛沟屡次焚化尸体,来不及运回者、就地掩埋者达七八百具。”
从3月14日至19日,五十九军伤亡4482人,其中军官伤亡199人,全军可战之兵仅有1.3万人。成建制战死者有独立26旅678团第2营,113旅226团第6、第10连,114旅227团第12连。张自忠心情沉重的说:“多年患难的弟兄们为国家牺牲了,这心里的难过,真比油煎还狠!但我相信,我领导他们走的是一条光明大道,虽死犹荣!军人报国,此其时也!说不定哪天我张自忠也会牺牲在抗日战场上,这是一个军人在国家危难时应尽的责任。”
王耀武,字佐民,1904年生于山东泰安,陆军中将,是抗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是山东籍国军里最著名的,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说,三李,乃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也,皆为黄埔一期,国军高级将领。
王耀武在抗战中参加了正面战场很多次大规模会战,功勋卓著,由师长步步擢升,40岁就成为陆军四个方面军之一的指挥官,多次受到政府,军队和媒体的嘉奖和赞扬。王为人谦虚谨慎,与士兵同甘共苦,制军严谨,所指挥过的各级部队都训练有素,均堪称国军精锐。著名的74军(战后改编为整编74师)就是在王手中成长为国军最精锐的部队,王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指挥该军,将顽强的意志和忠勇精神灌输给该军。王耀武所部无论在防御还是进攻作战中都能表现出不屈的斗志和卓越的战术能力,获得了“抗日铁军”的光荣称号。到战争结束时,王耀武已经完全成长为中国最优秀的将领,担任了长衡地区的受降长官,此为军人之无尚荣誉。
王耀武出身贫寒,幼时与母亲相依为命,读过10年私塾,19岁开始做工,先后在天津,上海当工人和店员。在年轻时意识到当时中国必须建立一支强大军队才有希望,乃决心考入黄埔,私下苦读数学物理等近代自然科学,1924年底顺利考入黄埔3期。1926年毕业任排长,因东征战功,不久升任上尉连长。
王所部纪律严明,深得上司何应钦,刘峙等赏识,晋升很快。1928年北伐军经济南时遭到倭国挑衅,发生济南惨案,王耀武时任营长,坚请留在城内与李延年团死守,被上级拒绝,含泪而去。
1932年参加第四次围剿江西红军的作战,任32旅一团团长,实际上辅佐旅长指挥。该旅奉命坚守江西军事重镇宜黄镇,遭到红军围攻24天,蒋介石曾命令该旅撤退,但是王说服旅长坚守,战后其向蒋介石指出,若撤退必遭红军伏击,切此战略要地一旦失守,可能全线动摇,再夺取必伤亡惨重,为此开始受到蒋介石赏识,升补充第一旅少将旅长。1933年,王耀武所部击溃了方志敏的红十军主力,包括寻淮周在内的红军多名高级将领阵亡。1936年王升任51师师长。
1937年凇沪会战爆发,已经在内战中显示了指挥才华的王耀武自然被委以重任。奉命防御吴淞口附近的阵地,阻止倭国从海上登陆。51师不但守住阵地,还巧妙运用夜战,多次组织夜袭,击毙两名日军联队长,王耀武因功擢升中将,当时的媒体多次报道了王耀武所部的事迹,并刊登其照片。
战后74军成立,其51师成为该军主力。
1938年先后在兰封战役和万家岭大捷中重创日军,升副军长。
1939年,蒋在重庆召见了王耀武,给予表扬,并任命其为74军军长。是年9月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占领赣北重镇高安城后,司令部立即投入了74军,王耀武指挥了反包围战,三天就收复该城,获得上级机关的赞誉。
1941年上高会战,国军以三道阵地迎击日军,74军配置在第三线正面,担任反击任务,在会战中首先承受了巨大压力,不顾重大牺牲守住阵地,为会战胜利做出关键作用,最后发起反功,毙伤敌少将指挥管以下15000人。因此74军获得了军队最高荣誉“飞虎旗”和“抗日铁军”称号,王耀武本人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此后他还参加了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表现出色,1943年的鄂西会战中,王耀武率部对日军进行了巧妙的侧背攻击,大胜,升任29集团军副司令兼74军军长。
1943年11月的常德会战,日军以7个师团猛功常德,74军57师坚持16天,弹尽粮绝,被迫撤退,王亲率51师发起反击,激战6天收复该城,为会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战后升任第24集团军司令。
1945年陆军进行了改组,总司令部下辖4个方面军,王耀武年仅40岁就超越很多资深将领担任了第四方面军总司令。5月他以方面军司令身份指挥30万大军进行了湘西会战,当时日军以6个师团进犯芷江(中美空军在中国最大的基地,大批轰炸机,运输机和战斗机),王在雪峰山地区重创日军,歼灭28000人,取得大捷。
1945年9月倭国投降后,王担任长沙衡阳地区受降长官,接受了倭国第20军司令的指挥刀
李玉堂(1899~1951)字瑶阶,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村人。
1924年,李玉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一师二团任见习官,因作战英勇,后连续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玉堂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第八军军长,驻守江西。1939年,率部在武宁附近的棺材山阻击日军,死守阵地,全军立战功,国民党抗战总部授予李玉堂部“泰山军”称号。不久,该部改为第十军, 李仍任军长,奉命驻守长沙。
1939年10月~1942年1月,日军集结兵力,三次进犯长沙,李玉堂率部给予沉重打击,取得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三次长沙大捷。此后,李玉堂先后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海南防卫副总司令、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等职。
驻海南期间,中共通过关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共产党的条件举行起义。因交通中断,李玉堂未及时接到中共关于起义的指示,解放军已占领海南岛,李玉堂即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台北碧潭。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
汪雅臣是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1911年生,山东蓬莱县人。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随母亲闯关东。“九一八”事变后,他树旗抗日,组织“双龙队”,在五常县南山密林里与日军守备队和森林警察周旋,坚持开展游击战。1933年春,双龙队被改编为山林队的第4支队,任支队长,率部连续攻打了金马川、向阳山等敌人重要据点20余处。到1933年底,第4支队发展壮大到200多人。开辟了五常抗日游击区。1934年,被推举为各抗日队伍联合成立的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首领,在五常南山群峰之首的九十五顶子山建立根据地,频频出击,有力推动了五常一带抗日斗争的发展。 在斗争实践中,他逐渐地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坚持抗日斗争,打败日本侵略者。1935年春,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初春,所部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8军,任军长。同年9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仍任军长。此后,他率部转战五常、舒兰、榆树等地,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他还积极配合兄弟部队作战,曾受到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赞扬。1939年以后,由于日伪军实行“并屯”政策和不断“讨伐”,第10军的密营被日军破坏,部队失去了根据地,抗战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他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部队断粮,他和战士一样以野菜、树皮充饥,坚持抗日战争。1941年1月29日,在蛤蜊河子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殉国,年仅30岁。 1955年4月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暨各界群众以沉痛的心情公祭汪雅臣,对他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他的遗骨被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
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采用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
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马立训,1920年生,山东淄川人,家境贫寒,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国民党军当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参加了八路军。在革命队伍里,迅速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他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屡立战功。1941年春,他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炸死汉奸30余人。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伪军据点战斗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利用军毯扎成炸药包,用手榴弹引爆,炸掉据点,全歼守军。同年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1943年11月,在攻打鲁南柱子村战斗中,执行偷袭爆破任务,当接近日伪军炮楼时被敌发现,他隐蔽在壕沟内,用军帽示形,吸引敌机枪火力,迂回近敌,炸塌守军圩墙和炮楼,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通路。1944年5月,在攻打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战斗中,他炸开第一道障碍后,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动炸开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发展。在鲁南天井汪围歼日伪军的战斗中,部队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层碉堡的密集火力压制,他奋勇冲上去,炸毁碉堡,为部队进攻扫除了障碍。当年7月,他出席山东军区英雄模范大会,被评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特等战斗英雄”。1945年3月,在沙沟崖战斗中,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构筑的炮楼在斜坡上,难以实施爆破,他用木棍绑扎三角架,逼近炮楼,将炸药包送至炮楼半腰,冒着守军机枪的扫射,紧紧撑住木架,直至即将爆炸的瞬间才转身隐蔽,一举炸毁炮楼。
同年8月3日,在山东滕县阎村战斗中,他带领突击班执行爆破任务时牺牲。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命名他所在排为“马立训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
洪振海,又名洪衍行,1910年生,山东滕县人。自幼随父亲在枣庄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飞登火车的本领,人称“飞毛腿”。抗日战争时期,洪振海在党的领导下,发动枣庄路矿工人组建了一支活跃在山东鲁南的枣庄、临城和微山湖一带,威名远扬的人民抗日武装——鲁南铁道大队即铁道游击队,他是第一任大队长。
1938年3月18日,枣庄被日军占领。洪振海和王志胜、刘景松一齐奔向峄县人民抗日武装驻地墓山,正式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同年11月,按照上级“迅速建立抗日武装”的指示,他发动路矿工人建立了一支数十人的秘密抗日武装——枣庄铁道队。这支精悍的队伍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烽火岁月里不断发展壮大,到1940年上半年,枣庄铁道队已发展为上百人的抗日游击队,经上级批准,改名为八路军鲁南铁道大队,洪振海任大队长,同时上级派来政委加强领导。
在洪振海等领导下,鲁南铁道大队活跃在千里铁道线上,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他们扒铁轨、炸桥梁,撞火车、截物资,杀鬼子、惩汉奸,护群众、保家乡。鲁南铁道大队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成为一支威名远扬、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部队。他们的英雄事迹多次在抗日根据地的《大众日报》和《鲁南时报》上刊登。著名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就是以鲁南铁道大队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小说中的刘洪大队长,就是以洪振海和他的继任者刘金山为原型塑造的。
1941年12月的一个风雪之夜,数百名日伪军对鲁南铁道大队进行偷袭、“扫荡”,洪振海率部与敌人激战,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此时,中共鲁南铁道大队党支部已通过了洪振海的入党申请。洪振海牺牲后,鲁南军区政治部追认洪振海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马耀南,1902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长山县(现淄博市周村区)北旺庄,他7岁上私塾读书,后来进入新式学堂周村高等小学学习。192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24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这时,他信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加了国民党。193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30年,马耀南以天津学界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因不满国民党的腐败,忿然退席,返回天津,参加了倒蒋(介石)运动。同年,国民党以亲共反蒋的罪名开除了他的党籍,并下令通辑。他决定摒弃国民党,走“教育救国”的道路。1933年,长山县的乡绅们,联名邀请他回本县当了长山中学的校长。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共党员林一山到长山中学与马耀南探讨了组织武装抗日的问题,马耀南同意林一山的意见,先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此后,由马耀南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对学校的课程作了调整,革新了教学内容,培养了100余名军事骨干,成立了“长山县抗敌后援会”,为武装起义作准备。
1937年12月24日,马耀南领导和参加了黑铁山武装起义,打响了鲁中地区抗击日寇的“第一枪”,黑铁山起义部队称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为了争夺对第五军的领导权,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派人给马耀南送来委任状,委任他为“鲁北行署抗日纵队司令”。马耀南把“委任状”摔在一边,愤愤地说:“国民党要我,我可不要它了。”表现出了坚定的立场和高尚的气节。
仅几个月的时间,第五军很快发展到5000余人。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将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同年10月,马耀南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盼望已久的愿望。在一年多时间里,他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多次,围攻周村镇,破袭胶济路,坚守邹平城,激战李家套、多贤村,逐步积累了作战经验,提高了指挥才能。在1939年6月的刘家井一战中,马耀南、杨国夫指挥部队,抗击6000余名日伪军的四面围攻,激战竟日,黄昏时分散突出重围。这次战斗,毙伤日伪军800余人,第三支队也伤亡200余人。
1939年7月22日,第三支队行至桓台县牛王庄宿营,次日遭日军突然袭击。激战半日,马耀南率一部突围转移,在大寨村又受到敌人伏击,马耀南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马耀南牺牲后,他的两个弟弟马晓云、马天民也相继在战争中阵亡,解放后人民将三兄弟的遗体安放在周村烈士陵园中,当地人尊称他们为“一马三司令”。
⑻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五大战区各司令长官
抗战爆发后,为了更加有效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国民政府将全国军队进行整编,并划分了作战区域.其作战序列及各部队指挥官如下: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总参谋长:何应钦
陆军
(一)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1集团军 司令官商震,下辖 第32军 军长商震(兼),骑兵第14旅 旅长张占魁。
第1集团军 司令官宋哲元,下辖 第53军 军长万福麟,第77军 军长冯治安,第181师 师长石友三,第17师 师长赵寿山,骑兵第3军军长郑大章。
第68军 军长刘汝明(直属),第92军 军长李仙洲(直属),第106师 师长沈克(直属),第118师 师长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师 师长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 师长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 师长王奇峰(直属)。
第一战区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
(二)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
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下辖 第3军 军长曾万钟,第9军 军长郭寄峤,第14军 军长李默庵,第93军 军长刘堪,第15军 军长刘茂恩,第17军 军长高桂滋,第19军 军长王靖国,第47军 军长李家钰,第61军 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 军团长冯钦哉。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下辖 第35军 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 师长金宪章,骑兵第1军 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 军长何柱国,
第18集团军 总指挥朱德。
第66师 师长杜春沂(直属),第71师 师长郭宗汾(直属),第33军 军长孙楚(直属),第34军 军长杨澄源(直属)。
第二战区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三)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苏浙方面
兵力:第10集团军 司令官刘建绪,下辖 第28军 军长陶广,第70军 军长李觉,第79师 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 旅长杨永清。
第19集团军 司令官罗卓英,下辖 第4军 军长吴奇伟,第18军 军长罗卓英(兼),第79军 军长夏楚中,第25军 军长万耀煌,第73军 军长王东原。
第23集团军 司令官唐式遵,下辖 第21军 军长唐式遵(兼)。
第28集团军 司令官潘文华,第23军 军长潘文华(兼)。
新编第4军 军长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 旅长周志群(直属)。
宁波守备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 师长陈德法,温台守备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12旅 旅长李国钧,游击总司令黄绍雄。
第三战区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
(四)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 司令官余汉谋,下辖 第62军 军长张达,第63军 军长张瑞贵,第64军 军长李汉魂,第65军 军长李振球,独立第9旅 旅长李振良,独立第20旅 旅长陈勉吾。
第8军团 军团长夏威,
虎门要塞 司令陈策。
第四战区共辖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五)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津浦线方面
兵力:第3集团军 司令官于学忠,下辖 第51军 军长于学忠(兼),第12军 军长孙桐萱,第55军 军长曹福休,第56军 军长谷良民。
第11集团军 司令官李品仙,下辖 第31军 军长韦云淞。
第21集团军 司令官廖磊,下辖 第7军 军长周祖晃,第48军 军长廖磊(兼)。
第22集团军 司令官邓锡侯,下辖 第41军 军长孙震,第45军 军长邓锡侯(兼)。
第24集团军 司令官顾祝同(兼),下辖 第57军 军长缪溦流
第3军团 军团长庞炳勋。
第27集团军 司令官杨森。
第59军 军长张自忠。
海军陆战队。
第五战区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
(六)第八战区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
兵力:第17集团军 司令官马鸿逵,下辖 第81军 军长马鸿宾,第168师 师长马鸿逵(兼),骑兵第1旅 旅长马光宗,骑兵第10旅 旅长马全忠,宁夏警备第1旅 旅长马宝琳,宁夏警备第2旅 旅长马得贵。
第80军 军长孔令恂
第82军 军长马步芳。
骑兵第5军 军长马步青。
第191师 师长杨德亮。
挺进军司令马占山。
第八战区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
(七)武汉卫戍司令部
总司令:陈诚
兵力:第2军 军长李延平,第49军 军长刘多荃,第54军 军长霍揆章,第60军 军长卢汉,第75军 军长周磊,第13师 师长吴良琛,第57师师长施中诚,第77师 师长彭位仁,江防总司令刘兴,海军陆战队。
武汉卫戍司令部共辖14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
(八)西安行营
主任:蒋鼎文
兵力:第11军团 军团长毛炳文,下辖 第37军 军长毛炳文(兼),第43师 师长周祥初。
第17军团 军团长胡宗南,下辖 第1军 胡宗南(兼),第8军 军长黄杰。
第21军团 军团长邓宝珊。
第38军 军长孙蔚如。
第46军 军长樊崧甫。
第86师 师长高双成。
第165师 师长鲁大昌。
暂编骑兵第1师(直属),骑兵第6军 军长阎炳岳(直属)。
西安行营共辖1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九)闽绥靖公署
主任:陈仪
兵力:第75师 师长宋天才,第80师 师长陈琪,福建保安第1旅 旅长陈佩玉,福建保安第2旅 旅长李树棠,福建保安第3旅 旅长赵琳,海军陆战队第2旅
闽绥靖公署共辖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
(十)军委会直辖兵团
兵力:第20军团 军团长汤恩伯,下辖 第13军 军长汤恩伯(兼),第52军 军长关麟征,第85军 军长王仲廉。
第2集团军 司令官孙连仲,下辖 第30军 军长田镇南,第42军 军长冯安邦。
第8集团军 司令官张发奎,下辖 第36师 师长蒋伏生,第50师 师长成光耀,第92师 师长黄国栋,第93师 师长甘丽初,第167师 师长薛蔚英。
第26集团军 司令官徐源泉,下辖 第10军 军长徐源泉(兼),第87军 军长刘膺古。
军委会共辖17个步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