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潼关抗日战争

潼关抗日战争

发布时间:2021-03-05 22:57:58

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何没有打下陕西,难道是潼关打不下

日本没有打下陕西是因为兵力不足。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方面日本先后占领北京、河北、内蒙和山西,连阎锡山的老窝太原都给掏了,但此时南方淞沪会战吃紧,于是很多部队被调到南方去作战了,比如那个制造南京大屠山的熊本师团,华北方面则在李宗仁、阎锡山和宋哲元几个方面的支持下勉力支持住了。

随着南方战场不断扩大,这些部队再也没机会回到华北了,再后来日本关东军在诺门罕狠狠的被苏联教训了一顿,至此日本国策发生变化,一年后偷袭珍珠港,战略重心转移到太平洋,可以说日本在占领山西后始终没有腾出手来在华北继续扩张,所以陕西才得以保全。

(1)潼关抗日战争扩展阅读:

潼关,处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八年抗战期间,潼关始终处于战争的最前沿。飞机轰炸、炮击、渡河与反渡河等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1937年11月8日,日军攻破了太原城的东、北两面城墙,蜂拥而入,太原陷落。此前一天,日军开始轰炸潼关,炮声在潼关的上空,一直响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为止,几乎整整8年。

1938年3月7日,刚刚占据山西风陵渡的日军,突然从黄河北岸向潼关凤凰山陇海铁路桥进行炮击,猝不及防之下,潼关车站的客货车被击中,民房倒塌,民众出逃。

从1937年11月7日,第一次被轰炸到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潼关顶住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轰炸,成了日寇无法逾越的雄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潼关保卫战

2. 抗日战争时期的潼关大战发生在那一年

整个抗战时期,第1师都被摆在潼关,摆在抗战的第一线,但事实上中日之间在潼关这个地方,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不过,潼关的地理形势,确实十分险要,也十分重要。

3. 抗战时期哪位将军守潼关

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诸暨人,陆军二级上将,时任西安行营主任 ..

4. 潼关发生中日战争吗

1943年
日军集结兵力20万西进谋攻潼关。蒋介石派李延年为潼关以东地区抗日前敌总指挥,指挥30余万人坚守潼关,击退了进犯的日军。

5. 潼关 有什么样的军事意义和历史文学意义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潼关在东汉以前还没设关城,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据《通□ 》载:"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建安时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

到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移关城于南北连城间的坑兽槛谷,即禁沟口。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迁隋潼关城于黄、渭河南岸。宋熙宁元年十年(公元1068年月 1077年),遣侍御史陈洎扩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户刘通筑城,明洪武九年,指挥金事马 增修城牌“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清朝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门开六处,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东门称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平藩两陕”;西称“怀远”,后改“控制三秦”。南门有两个,东边的称作上南门,先名“凌云”,后改“麟游”,再改“览山”;西边的称下南门,先名“迎薰”,后改“凤□”。北门也有两个,靠西边的是大北门,先称“吸洪”,后改“霸英”。南北水关门有两个,南边北门筑闸楼七间,里设天桥;北边门筑闸九间。六大城门,除南门无楼外,东西城各有两个。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冯玉祥修筑潼河大桥。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及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映川原。”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隔河炮击,飞机轰炸。国民党军队借修筑工事之机,拆毁大量建筑物,西城门楼和箭楼被焚。

解放后,党和政府又拨出专款,对县城部分建筑物又进行了修复。不过,五十年代末,中央决定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城建筑物拆除。

潼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界于东经东经110°09’30”——110°25’32”北纬34°23’30”——34°39’00”之间南北长28.4公里,东西宽约24.6公里,总面积526平方公里。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居西安、太原、洛阳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的中心。陇海、同蒲铁路交汇于城西,310国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黄河铁路大桥使黄河天堑变通途。程控电话城乡均已开通。移动通讯与世界联网。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远大。境内金、银、铅、铁、铜、花岗岩、大理石、石墨、石英石等矿产十分丰富,有中央和地方所建金矿20余个,黄金采选、生产、加工已具有规模,年产黄金近20万两,是全国第三产金大县。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潼关已成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陕西省的东大门。随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深入贯彻和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潼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一县两区”的新构想,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南部山区抓黄金矿藏的深部勘探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保龙头,争取全国金城;中部抓生态环境建设营造绿色文明和畜牧养殖业发展,保民富,扩大林牧业规模;北部抓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深度开发,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 抗战时期潼关有没有失守

没有,潼关失守的话陕西也就沦陷了。八年抗日战争,潼关人民屹立于抗日前线达七年之久。七年中潼关受到日军大炮和飞机的狂轰滥炸难以计数,无数亲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无数古迹、民宅化为废墟,苦难降临到每一个潼关人的身上。他们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依靠黄河天险,凭借关城峻险,军民团结、万众一心,终把日军阻击在黄河北岸,保卫了潼关,保卫了陕西,保卫了大西北。让我们共同去追忆70多年前潼关抗战的那段历史,会有很多的感触和启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一路攻战平、津,占领山西大同、太原等地。不断有山西难民逃难到潼关,但人们还是和往常一样劳作和生活着,大家认为日军离潼关还远着呢,战争离自己还远着呢。一天,天气晴朗,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9时左右,6架日本飞机首次进入潼关上空,军民毫无防备,敌机首先在东关(现在潼关县秦东镇)黄河渡口投弹,弹落荒滩,无所损失。接着又轰炸西关火车站,弹落火车站通向正街“丁”字形路口偏西约三四十米处,炸死旅客、小贩、车夫多人,死者血肉模糊,无法辨认。这一天是1937年11月7日,是日机空袭潼关之始。此后,人们依山掘洞、开沟或作掩体以防空袭。敌机也不断地由运城等地起飞袭扰潼关。1938年2月28日10时左右,日机又自东北方向飞掠火车站上空投下炸弹,货场待运的汽油被炸中,立即炸声震天,浓烟四起。火车站12间库房被毁,炸死铁路工人和车夫12人,骡马5匹。7月10日16时许,敌机9架分三组狂轰滥炸,在老潼关东大街、南街、张家巷、水坡巷等多处投弹,炸毁民房25间,居民死伤各一人。水坡巷居民沈木田家的住宅全被震塌,住在房内的国民党109师一个排的40名士兵全被掩埋,部分士兵受伤。最后,日军在西大街孔庙投弹一枚,幸未爆炸,当时的县保安队挖出后,运往西安,展览于当时的省民众教育馆中,作为日军侵略暴行的铁证。同年11月间,敌机出动23架,将潼关火车站的机务段和机房全部炸毁。1939年2月21日,正是农历正月初三,人们正度春节,敌机又来袭扰,炸毁民宅46间,死3人,受伤40多人。1940年9月中旬一天上午10时左右,敌机6架空袭,在南大街投掷的毒瓦斯炸弹在沈凤山住宅后院土坡挖的防空洞洞口爆炸,洞内7人(包括县国民党情报组长易环及妻子、县保安队长洪元等)全被毒气窒息而死。日本飞机的疯狂突袭,给潼关人民带来巨大损失。1938年2月6日,日军地面部队占领黄河对岸的山西风陵渡,并于下午5时即开始向潼关猛烈炮击,这天是日军地面部队炮击潼关之始,自此,炮轰无虚日达七年之久。日军对潼关城的炮击,使潼关古城墙和城门楼受到严重破坏,城内居民住宅基本被摧毁,成了一片瓦砾和废墟,城内居民大多数在苏家村至南留村的沟中打土窑而居,被称之为难民沟。县政府亦撤离县城,迁往禁沟口,商贸中心移至苏家村一带。日军炮击使潼关人民死伤不可计数。仅1940年9月的一天,日军炮击陇海铁路,城内丹凤巷居民李自新后院窑洞被震塌,洞内8人全部死亡。然而,潼关人民在侵略者飞机的呼啸中,在大炮的淫威中,在兵临城下的危机中,在亲人模糊的血肉中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园,屈辱悲痛化为抗战决心,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支援抗战的篇章。
1938年2月6日下午,占领山西风陵渡的日军开始炮击潼关,驻扎在华阴的国民党46军当天晚上即派出28师董钊师长率兵进驻潼关,连夜设防,构筑工事。广大青壮年积极参加地方武装保安队、社会军事训练总队,河防大队等地方武装,同军队联防御敌,有时晚上还暗渡黄河袭击风陵渡赵村一带日军。半年后,东北军109师接替潼关河防,师长胡松林,司令部设在五虎张村。1939年10月,驻防军换成国民党167师,师长周士冕。不久,换为国民党78师,师长许良玉,在潼关驻了半年防,又调换为国民党陆军第一师,师长李正先。这个部队系国民党嫡系部队,美式装备,加强河防工事,构筑掩体,均为钢筋水泥。部队为了安抚民心,组织了战地乐园、战地澡堂、战地书店、战地酒吧等,先后接待过美军马歇尔元帅、魏德迈将军。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李延年等不断视察。国民党陆军第一师共3个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多位国民党高层的子弟均在军中。如二团有国民党高级将领朱绍良的儿子朱国勋任排长,三团有蒋介石的二子蒋纬国任营长等。另外,国民党炮二旅十团三营长期驻防潼关,坚守阵地,重击日军,屡立战功。从国民党调防潼关军队的情况来看,说明国民党高层也充分认识到坚守潼关前线的重要性,潼关失守,陕西不保,西北不安,这种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944年春,豫西沦陷,日军向潼关方向进逼,第一战区司令汤恩伯的军队向陕西溃退,当时老百姓正在牛头塬以南构筑防御工事,住在塬下的张家村的蒋纬国赶到塬上东里村召集附近村民,举行抗日宣誓保卫潼关大会。不久,日军在灵宝附近受到国民党军伏击退回洛阳,后蒋纬国调离潼关。
潼关人民饱尝了战争的灾难,也激发了极大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抗日战争期间,潼关一个只有4万多人的小县先后出壮丁3799人,青年人服兵役也很踊跃。群众挖战壕干劲非常大,铁锨用秃了一把再换一把。构筑河防工事,男女老少下工地运沙石、砸石子,有的人几天吃住在工地,有的赶牲口进秦岭驮木头一连跑几趟;有人把家里的门扇、床板、圆木送到工地;太要乡一次筹送圆木2500根到工地做河防材料。潼关东边是阌乡县,靠西是华阴县,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敌人炮火威胁,动员全县人民修了一条10多公里长的公路叫“阌华公路”,确保战时物资运输畅通。八年抗日战争中,潼关天天有军队驻守河防,仅军粮一项就供应2万多包(每包100公斤)和大量牲口草料、做饭用柴,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使抗日军队一次次击退敌人的偷渡,确保了潼关防线的安全。
1945年8月9日,由于苏联出兵东北,打垮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与此同时,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大举反攻,日本侵略军全线崩溃。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中国人民八年抗日战争终于以胜利告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上午,潼关县苏家村就贴出了用白纸墨笔书写的“号外”围观民众络绎不绝,转相传告,遍及城乡,都为胜利喜讯而欢欣鼓舞。欢呼声、鞭炮声不绝于耳。

7. 哪位知道襄阳、潼关、大理、金华、绍兴、大同、天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上有没有发生过重要的战役呢

襄阳发生过随枣会战,张自忠率部在此重创日军,潼关、大理和天水没有,绍兴和金内华容是当年浙赣会战的战场,抗战初期阎锡山部署过大同会战,但狡猾的板垣征四郎没有上钩,此外当年日军占领大同后就从那里掠夺山西的煤作为战争资源,8年间,一共有六万多矿工被折磨致死,好几个万人坑在几十年后被发现,坑中白骨累累

8. 抗战时期镇守潼关是国民党第几军

抗战时期镇守潼关是国民党第16军。
该军前身是滇军第2军。1923年2月,孙中山内任命杨希闵为滇军容总司令,范石生时任右翼总指挥,下辖5个旅,进军广东境内,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北伐沈鸿英的作战。同年6月,孙中山在粤滇军改编为直辖滇军第1、第2、第3军。第2军,范石生任军长。1925年2月,第2军该称为定滇军由广东西进,参加对唐继尧部队的作战。1926年11月,定滇军改编为第16军,范石生任军长,下辖部队不详。1927年7月,该军沿珠江东下驻三水待命北伐,不久开赴韶关。同年8月,该军进入湖南境内,准备参加讨伐唐生智部的作战。10月,该军与新编第13军并分两路,发起讨伐唐作战并迫使唐生智下野。此次讨唐之战后,该军由湘返粤后撤消。

9. 求抗战时潼关附近的战役

抗战期间,来在潼关附近发生的源大的战役,典型当属中条山之战。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涑水河间。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于山西省垣曲县东南。东北端与王屋山相接的历山,海拔2322米,为涑水河发源地。

因它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中条山战役(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日军据中方公布毙伤9900人,按日方数字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包括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上将、第十二师少将师长寸性奇等滇军名将在内的多名国军将领壮烈殉国。

中条山会战示意图:

10. 日本侵华战争有没有越过潼关

没有。

潼关,处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八年抗战期间,潼关始终处于战争的最前沿。飞机轰炸、炮击、渡河与反渡河等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1937年11月8日,日军攻破了太原城的东、北两面城墙,蜂拥而入,太原陷落。此前一天,日军开始轰炸潼关,炮声在潼关的上空,一直响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为止,几乎整整8年。

1938年3月7日,刚刚占据山西风陵渡的日军,突然从黄河北岸向潼关凤凰山陇海铁路桥进行炮击,猝不及防之下,潼关车站的客货车被击中,民房倒塌,民众出逃。

驻守华阴的陆军四十六军,在军长樊崧甫的率领下驰援潼关,潼关县城北的黄河沿线,一道道防御工事开始构筑。

但是,此时潼关驻军缺乏炮兵部队,只能被动防御。危急之中,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再三请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派炮兵部队防守潼关。潼关保卫战打响!

从1937年11月7日,第一次被轰炸到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潼关顶住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轰炸,成了日寇无法逾越的雄关!

(10)潼关抗日战争扩展阅读:

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以潼关为代表的黄河河防战役,虽声名不及太原、淞沪、长沙、徐州等大型会战,但在战略层面的意义,却丝毫不输于上述战役。

战长沙,血火连天,尽写英雄悲歌;而战潼关,同样不乏英雄的气息。一如潼关一块横匾所书: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抗战期间,日军究竟向潼关打了多少炮弹?在潼关政协组织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曾这样描述,“潼关曾有敲钟报警者,1938年钟被炸坏后,敌人每打一发炮弹或扔一颗炸弹,打钟人就朝盆子里扔一颗豆子,抗战胜利后,一数豆子,竟然有一万四千八百多粒。

1940年农历六月初三,日军隔河打炮,有人躲在桥洞下,每听一声炮响,便向瓷碗里扔一颗黄豆,天明竟数了三百一十六个”。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军队的空军在潼关亦是战功赫赫。1944年5月31日上午,日本海军十二航空队出动36架战斗机、18架轰炸机,又一次轰炸潼关。

潼关以东抗日前敌总指挥李延年,命令驻守潼关的空军缩编三十三中队出击迎敌。

飞行员李圣龙在击落一架敌机后,机枪子弹打光,于是,以必死之决心,用飞机螺旋桨去撞击敌机,成功切断敌机一条机翼使其坠落地面,而李圣龙安然返回。此次战役中,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14架。

今日潼关,扼守陕西东大门,一派兴盛气象,但历史从不会忘记这片土地,在那个岁月峥嵘的年代里曾经付出的巨大牺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鲜为人知的潼关保卫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潼关保卫战

阅读全文

与潼关抗日战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