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抗日战争英雄人物和事迹
1、张凡平(1924~2009)
张凡平同志生平(1924-2009)中共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原66军政治部主任张凡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15日00时3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岁。张凡平同志,1924年12月出生在山西省右玉县米家庄村。
1938年受革命思想的启迪,积极参加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青救会并任主席。1939年被提升为村抗联主任,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贺仁骃(1920~2012)
贺仁骃同志生平(1920-2012)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农业部畜牧总局副局长、离休干部贺仁骃同志(正部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5月21日00时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贺仁骃同志1920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怀仁县。1937年初在山西省怀仁县实验小学教读时,受我党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同年4月参加山西牺盟会国民军官教导八团,并投身革命。
3、田文(1918~2008)
田文同志生平(1918-2008)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军区顾问田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12日上午9时59分在武汉逝世,终年90岁。田文同志1918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东赵庄,1936年12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3月,参加了党领导的八路军晋豫游击队,随后奔赴延安,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大学员、助教、政治指导员等职
4、岳德旺(1929~2011)
岳德旺同志生平(1929-2011)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江苏省委原常委、江苏省军区原政治委员,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岳德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28日15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岳德旺同志1929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忻县(现忻州市)温村乡西大王村。1946年7月参加革命,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5、周旭民(1924~2018)
周旭民,(1924-2018)同志1924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积极组织学生抗日运动,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6月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周旭民同志任八路军洪赵支队支部组织委员、五连党支部书记。1944年12月任文化教员,随部队深入敌占区抗击日本侵略者,参加了太岳反扫荡、攻打日伪据点沁源县城、攻打浮山等战役战斗。
拓展资料
山西抗战历史贡献
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战略构想,亲率红军东征山西,初试“造成抗日根据地”,把山西摆到推动中国革命和推动抗日战争的战略基地重要地位
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八路军开辟华北敌后战场的立足地和出发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是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坚固屏障和前卫阵地
山西最早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山西人民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领导人在山西工作战斗建立了丰功伟绩
山西抗战培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山西抗战伟业铸就的历史丰碑光耀千秋。
2. 抗日战争的重大战役
你好:
鬼子侵华战争惨绝人寰,中华民族进行了殊死抵抗,用血铸成的长城,用几次大的战役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淞沪会战
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
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平型关战役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台儿庄战役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3日,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3. 抗日战争中的几次著名战役
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3日,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黄土岭之战: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中素称精锐的第五师团。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有11000人负伤,5500人为国捐躯。
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将军亲率主力奇袭五原。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中将、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下日伪军3000多人。
上高战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
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雪峰山战役:也称湘西会战。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军队近20万人与日军约9万人在湘西雪峰山激战两个月。日军伤亡达29940人,中方伤亡也惨重,仅第四方面军的统计就达11223人之多。日军在这次战役惨败后,其在华战略便改为全面的收缩防守。
4. 抗日战争的资料
百团大战
(本文节选自《聂荣臻回忆录》)
聂荣臻
正太路破袭战
一九四○年八月,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了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交通破袭战。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团大战。
这次战役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百团大战的说法,只是进行正太路破袭战。
发动正太路破袭战,是一九四○年春天,我到晋东南时就酝酿确定的。那一次,我们几个同志在一起议论过正太路破袭战的问题。先后参加议论的有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和我,议论中,有的同志曾提出,想反正太路搞掉,使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我说,这个计划如果能够实现,那当然好;不过,我们要想完全控制正太路,或者把它彻底摧毁掉,恐怕难以实现。因为,日本侵略军为了巩固它的后方,正企图通过巩固交通线,把山东、河北、山西三个地区紧紧连在一起。当时,平绥路到同蒲路,还不通车,石家庄到德州这段铁路,虽然日本人正抓紧修,但是由于屡遭我们的破袭,还远没修通。在这种情况下,敌人把正太路看成是连接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脉,如果丧失对正太路的控制,它在山西的占领军一切运输补给都难以保障,敌人是不会善罢干休的。就是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炸断、摧毁正太路,暂时断绝了它的交通,从敌人具备的技术力量来看,很快可以修复。鉴于这些考虑,在议论中,我的意见是,完全搞掉正太路,将两上区域连在一起,这个想法不够现实。至于对正太路进行破袭,我完全赞成。对敌人交通的破袭战,这是我们在游击战争中经常进行的,几乎天天都在破袭嘛,这有什么不可以!
就是这一次,商定了对正太路进行大规模破袭战的问题。
六月初,我同晋察冀军区南下支队回到了唐县和家庄。七月二十二日,总部发布了《关于大举破击正太路战役的预备命令》。根据总部下达的任务,晋察冀军区负责破袭正太路石家庄至平定段,袭击重点为娘子关于到井陉煤矿段及其两侧地区。另外,总部还要求晋察冀军区对管区内的平汉路、北宁路、津浦路、石德路、沧石路等铁路、公路进行广泛的破击,以阻止敌人向正太路增援。
我们接到总部的命令后,按照要求,抽调了八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又两个骑兵营、三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和五个游击支队,分别组成三个纵队:即熊伯涛指挥的左纵队,杨成武指挥的中央纵队和敦天民、刘道生指挥的右纵队,还有一支箝制部队和一个总预备队,担负这次作战任务。对平汉路等其他交通线也作了相应的破击部署。
守备正太路沿线的敌人,东段井陉到石家庄两侧地区,是日军独立第八混成旅团;西段娘子关到寿阳一带,是日军独立第四混成旅团;太原、榆次地区,是日军独立第九混成旅团。敌人在沿铁路线的各个据战,都构筑了坚固的堡垒群。各堡垒之间又有交通壤相连,周围设有铁丝网、外壤等障碍物,并且构成严密的火网。仅平定到石家庄两侧,就有敌人据点四十余个。
这次破袭战,是在相当长的战线上进行的广泛攻坚战。为了达到预期的战役目的,我向晋察冀参战的各部队提出,一 定要在战前进行充分准备。各部队抓紧时间,进行攻坚和破路的短期训练,还派出小部队侦察了地形、敌情,完成了进攻道路的选择,爆炸器材的准备,部队和群众的动员,兵站的建立,粮秣的贮存等各项准备工作。应该说,正太路破袭战的战前准备,是很充分,很出色的,这是保证破袭战取得胜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按照总部的规定,正太路破袭战于八月二十日晚十时全线发起攻击。在战役开始的前几天,我带着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赶到了前线。我的指挥所设在井陉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里,这个小山材叫洪河漕,仅十来户人家。发动攻击的那一天,正赶上下雨,部队冒雨穿过山间小路,在黄昏前秘密运动到敌人鼻子底下。由于战前的充分准备和群众密切配合部队封锁消息,敌人始终没有发觉我们的行动。
二十日晚,正太路全线准时发起了攻击。三个纵队的任务分工是:右纵队破袭乱柳至娘子关段,秦效后向阳泉方向扩张战果;中央纵队指向娘子关至微水段及井陉煤矿;左纵队攻击微水至石家庄段的据点。我们计划攻击的重点是井陉煤矿和娘子关。我清楚地记得那一时刻的情景,真是壮观得很啊!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简直象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指挥所的几个年轻参谋激动地对我说,他们参加以来,还没见过这样红火的战斗场面。这个时刻,不只我这里,整个正太路沿线和同蒲路部分地段,都淹没在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大破袭的火网之中。
这里,我要特别说一说攻占战略要地娘子关和殖灭井陉煤矿敌人的战斗。这是晋察冀军区在战役第一阶段所取得的突出战果。
天险娘子关是正太路上冀、晋两省交界的咽喉。抗战前,国民党军队就在这里构筑了不少国防工事。一九三七年十月被日军侵占后,敌人又依据险峻的山谷,在旧有的工事上,加修了四个大堡垒。另外,在关下的村子里还驻守了一部分伪军。战斗开始的当夜,担负主攻任务的是右纵队五团的部队。
他们潜了娘子关村,解决了村里的伪军,然后依托村庄,向据险顽抗的日军进行强攻。在陡峭的山坡上,战士们冒着浓密的火网,前仆后继,向娘子关上敌堡垒仰攻,迁过三个小时的反复冲击。终于夺取了敌人的堡垒。天近黎明的时候,我军胜利的旗帜已经插上了娘子关头。在侵略军铁蹄下生活了近三年的娘子关地区的同胞,看到八路军的红旗高高地飘在关头上,兴奋得流出泪水。占领娘子关以后,我军乘胜破坏了娘子关东面的铁路桥,收割了大批电线。二十一日,日军增援部队赶来,我军破坏了堡垒工事后,主动撤离了娘子关。
中央纵队重点进攻井陉煤矿。担负主攻任务的是三团。战斗发起前,攻击部队就同矿区的工人取得了联系,在矿区工人的配合下,首行切断了矿区电源,靠夜幕掩护,向守敌展开猛烈进攻。经过一夜激战,到二十一日黎明即将敌人全部歼灭。有的同志进入井陉矿区后,舍不得撤出来,觉得好不容易攻下来了,想守在那里。我立刻给他们打电话,我说,占领井陉是没有意义的,现在不是占领一两个矿区、城镇的问题,占领井径是没有意义的,现在不是占领一两个矿区、城镇的问题,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扩充我们自己的力量。接到电话后,部队撤离了井陉。在这一点上,我的思想比较明确,该撤退的时候就要撤退,陷在那里干什么!破袭的任务完成了,就要立刻转移,游击战争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左纵队攻击井陉以东靠近石家庄的岩峰、上安两个铁路据点,因为敌人凭坚固的工事据守,不易攻下。为避免过大的伤亡,最后放弃了攻占这两个据点的计划。
到八月底,晋察冀军区部队组织了四个闭的兵力向盂县、寿阳以北地区出击。这时,日军独立第四混成旅团已经南调,向一二九师反扑。盂县、寿阳以北的敌人兵力很单薄,各据占的守敌慑于我军锐猛的攻势,极度恐慌,当我们的部队逼近时,纷纷放弃据点逃路。我军乘胜追击,几路逃敌先后被我歼灭。
正太线作战二十天,据战后的统计,晋察冀军区参战部队共毙、伤、俘敌伪军九百多名,攻克据点十余处,破坏铁路六十多里,破坏桥梁十八座,并且缴获在批枪支弹药,其中有火炮五门。在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区两支部队联合打击下,正太路全线陷于瘫痪。
扩大战果
晋察冀军区参战部队,离开正太路向边区东北部转移的时候,我们的指挥所也撤离了井陉前线,回到唐县和家庄。
这次战役,从第一阶段结束到第二阶段开始,中间有十 天的空隙。为了执行好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我要求各参战部队,抓紧这短暂的时间进行休整。因为二十多天来,各部队一直处在极度紧张的战斗之中,已经十分疲劳了。自三年前,我们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以来,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破袭战,持续时间又这样长,这还是第一次。部队转移的时候,我的电台始终同各部队的指挥员保持着联系。我嘱咐他们:决不能因胜利而麻痹,因疲劳而松懈。同时,要掩护好参加破路的数万民兵和群众,保证他们的安全。
第二阶段的战斗,是九月二十日开始的。总部赋予我们的任务是:破击涞源、灵丘境内的公路,夺取这两座县城。为此,我们组织了“涞灵战役”。“涞灵战役”也是分两段进行的,第一段在涞源,第二段在灵丘,两个阶段的具体指挥分别为杨成武和邓华,参战的主要是一分区和五分区的部队。为配合“涞队战役”的作战行动,冀中军区组织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各地区还发动了一系列对铁路公路的破袭战。
涞灵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敌人同我们争夺得相当激烈。它的一些据点,已经深入到了边区内部。展开这次战役的目的,就是扫除这些据点,使根据地更加巩固。
当我们出击正太路的时候,涞灵地区的敌人已有所警觉,各据点相继增加了兵力,仅涞源城就增至五百多人,东团堡、白石口等敌人据点,都增加到百人左右。敌人为对付我军的袭击,纷纷加固工事,储备粮弹,严加警戒,这就大大减少了我军突袭成功的机会。
九月二十二日晚,一分区部队对涞源城发起攻击。经过一夜激战,一团攻占了城关东、西、南三面,大部守敌退进城内防守。进攻其它据点的部队,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遭到敌人猛烈的反击和施放毒气,不得不撤了出来。
第二天,一分区部队报告,根据头晚的作战情况,他们感到攻击涞源及其他外围各据点的我军兵力过于分散,准备改变部署,只留一支部队监视城内敌人,先集中兵力扫除周围各据点,而后再攻涞源城。我立即复电,同意他们的计划。
改变部署后,一团和二团的各一部攻击涞源城东的敌三 甲村据点。这个据点工事坚固,守敌有日伪军八十余人。二 十三日晚,我军以炮兵配合,猛攻敌人的堡垒,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越过重重障碍,冲进碉堡,冲进村庄,激战数小时,将守敌全部歼灭。
在这时,三团在邱蔚团长的指挥下,集中力量攻击东团堡。这里的守敌是由日军士官生组万岁的井田部队,抵抗十 分顽强,并不断施放毒气。我军勇猛冲击,激战到二十四日夜间,把村周围堡垒全部攻下。残敌退入村中,凭几间房屋死守,并继续施敌毒气,组织反扑。参战的干部战士几度苦战,伤亡很大,不少同志中毒,到二十五日黎明,部队又撤到村边。下午,我军再度发起猛攻,同敌人展开白刃战。经反复冲杀,敌支持不住,又不愿投降,遂将据点所存武器、物资、粮食全部纵火焚烧,然后跳火自荆东团堡之战,是以顽强对顽强的典型战例,充分显示了我军的战斗力,对敌人震动很大。日军为此作了所谓《大日本皇军驻东团堡井田部队长恨歌》,有“一死遗憾不能歼灭八路军,呜呼团堡”之句,刻于石上。可见东团堡之战,对日本侵略军打击之深。
十月二日,我们又组织了四个团、一个支队另两个营的兵力,向灵丘、浑源、广灵地区出击。灵丘敌人发现我军动向,抽调南坡头、古之河据点的敌军,合击我二团的部队。南坡头敌人调出一部后,我一团一营乘机袭人南坡头据点,一 举歼灭日军七十余名,这个战斗打得十分干脆漂亮。
当我军进一步展开攻击的时候,灵丘、浑源、广灵地区各重要据点的敌人,会同大同增援的敌人,纷纷向我军反击,同时,其它方向的敌人也在作进攻我根据地的准备。我接到出击部队和各情报站的报告后,估计敌人可能趁我主力在灵丘、浑源、广灵地区作战的时机,向边区大举扫荡。因此,我电告参战部队,立即转移至适当位置休整备战。整个战役于十月十日结束。
涞灵战役进行了十八天,共歼日伪军一千一百多名,缴获各种枪支二百九十多支(挺),各种枪弹四五万千多发。我军也有较大伤亡。
一个半月接连不断地的破袭战,使华北敌人极为震惊,一 度陷入混乱状态,伪军也纷纷动遥敌人为挽救局势,急调华北境内所有能够调遣的兵力,对我军进行疯狂的报复。于是,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便构成了战役的第三阶段。
敌人的扫荡,首先由晋东南开始,然后是平西、北岳区和冀中区。为了在反扫荡中力争主动,晋察冀军区部队作了这样的部署:留一部分兵力同敌人保持接触;主力在不利于作战的情况下适时地转移,寻找机会,在敌人的各公路据点之间展开破击;各地的游击队、民兵则在主力部队的支持下活跃于外线和内线,以打乱敌人的扫荡计划。
敌人对北岳区的扫荡,是十一月九日开始的,集结的兵力达一万二千多人,先由北向南,然后由东向西,分路平行推进。敌人所到之处,见房便烧,见人便杀,仅就易县六个区在扫荡后的统计,被烧房屋达两千二百多间。我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在各地寻找战机,连续不断地给敌人以打击。我们的地方干部和民兵则始终不离开当地,敌人来了,就掩护群众上山,敌人一走,立刻回村抢救被毁坏的财产。那个时候,地方干部和民兵们有一个口号,叫做:“敌人进村我们出村,敌人出村我们进村。”这次扫荡过后,平山的同志同我讲过平山下庄民兵在反扫荡斗争中的故事。这个村的民兵把石头打上眼,装好药,放在敌人必经的路上,还在山上插上许多草人。敌人遭到石雷轰击后,误以为我大部队在阻击,立即架起机枪、大炮进行攻击,费了好大力气攻上山头,才发现上边原来都是些草人。这个故事,显示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在我军民的英勇打击下,进攻边区内地的敌人到十一月底开始撤离。他们原指望用反复、连续的合击和疯狂的烧杀来挫伤我军主力,摧毁我根据地,但是,由于边区军民团结一致,相互配合,敌人的企图再一次失败了。
大战中的插曲
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留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时间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一想起来,好象并不遥远。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使她脱离了危险。前线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当时,我的相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么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部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小孩子还挺有意思,开始不肯吃,我用水把梨冲洗了以后,她才接了过去。
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子,她“嗯嗯”的回答着。翻译在旁边说,她说叫“兴子”。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象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其实,这个小姑娘叫美穗子。她一九八○年来我国探望的时候,对我说,在日本话中,“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的发音相近,当时她很小,在问她叫什么名子,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知道说“妈妈死了”,翻译就由此认为她叫“兴子”了。
两个小孩子在指挥所停留期间,这个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我走到那里,她跟到那里。《人民日本》在一九八○年发表的那几幅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后来,我安排往石家庄送她们,找了一个可靠的老乡,准备了一副挑子。那时候,挑子要算太行山区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山越岭,不怕颠簸。我和指挥所的几个同志,担心孩子在路上哭,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我还给日本官兵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原文是:日本军长士兵诸君: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
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
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 女尚地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扶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
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浪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施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5. 抗日战争时的首次大捷和最后一次
平型关大捷网络名片 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参加会战。115师利用平型关的有利地形,于9月25日伏击日军,歼灭日军板垣师团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摧毁了日军直取太原的军事计划,支援了国民党军队正在准备的忻口会战,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目录[隐藏]平型关战役简介 平型关战头详细经过 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平型关大捷的辨析 中方资料 日本资料平型关战役简介 平型关战头详细经过 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平型关大捷的辨析 中方资料 日本资料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他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编辑本段]平型关战役简介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缺第9旅团)在察哈尔派遣军(东条英机)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中国第2战区制定了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心集合重兵歼灭来犯之敌,并请求八路军配合侧击日军。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八路军军威,八路军115师成功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 1937年9月上旬,根据晋军拟定的平型关作战计划,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附近。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23日,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115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断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全歼被围日军,大获全胜。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在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的形势下,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消息传开,全国各界莫不欢欣鼓舞,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同时在整个战略上,为忻口作战赢得了准备时间,有效地钳制了日军第5师
6. 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原创 贾祝文 2020-07-29 18:32:33
是谁,在哪里打响八路军抗日作战的第一枪
山西省人大常委、省级领导范昌标同志
谨以此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范昌标同志参加红军90周年。
贾祝文 2020年7月29日于太原
参考及引用的文献和资料
《刘忠将军与雅安的三次缘》(作者刘蒨)
《狭路相逢勇者胜——革命英雄主义在历史重要关头的经典展示》(作者双石)
《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史略》(晋察冀人民抗日斗争编委会三分会编)
《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撰)
《鲜为人知的“倒马关”之战》(作者王思达,河北日报)
《平型关大捷应该包括腰站阻击战》(作者赵志强)
《关于腰站(包括倒马关之战)阻击的日军文献记录》(作者姜克实)
《腰站战斗的经过》(作者钟蛟蟠)
《长征途中福建长汀“彪字军”竟然全部出自同一个乡镇》(作者王坚)
《回忆晋察冀军区骑兵团》(范昌标撰《山西文史资料》第26辑)
感谢范昌标子女等家人提供的珍贵资料
(作者:贾祝文 军旅作家 中国唐史学会会员,)
7. 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抗日战争以抄来中国取得的第一袭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8. 抗日战争一共几次会战
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组织了廿二次大型会战、一千多次重要战役和一万三千多次中小战斗,在这全民抗战中,中国人民伤亡惨重,阵亡将士高达340余万,其中阵亡将军多达208位,还包括了2位集团军总司令。让我们重回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惨烈的十次战役中,纪念抗战中牺牲的烈士。
1长沙会战
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展开激烈的巷战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2中条山战役
国民党第一战区部队在中条山作战
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 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3衡阳保卫战
衡阳保卫站雨母山战场
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
4常德会战
中国守军在炮火中冲锋
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中国军队20万将士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0000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用伤亡50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仁安羌之战
中国军队在缅作战
仁安羌大捷,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战役,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惟一的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因为新38师113团在劣势情况下,竟以800多人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军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军的友军,这十足表现出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英勇与坚强。
6百团大战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从这以后,日军开始真正研究中国的敌后抗日武装,并从正面战场抽调大批部队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反复扫荡、清乡。当然,日军想“ 肃清后方”的愿望并没有最终实现,“地雷战”、“地道战”、“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新概念,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在战争辞典里。
1940年8月开始的百团大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9月20日),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第二阶段(9月20日~10月上旬),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941年1月24日),反击日军的报复“扫荡”。
7淞沪会战
中国军队在上海与日军展开巷战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开始,中国中央军精锐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第三十六师等部,在京沪警备总司令张治中指挥下,主动进攻,企图一举扫荡驻上海之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因指挥不当,竟未能奏功。8月22日深夜至8月23日晨,日本援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等,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在长江口南岸川沙口、狮子林直至吴淞口、张华浜等地强行登陆成功。日本援军在日海、空军的强大支持下,向宝山城、月浦、罗店、浏河镇一线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包抄中国上海守军的后路,重施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故技。
8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个重要胜利——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的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21旅团一部,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枪声响起,日军惊慌失措,队伍顿时乱了阵脚。
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火炮1门、炮弹2000余发、机枪20余挺、掷弹筒20个、步枪千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聂荣臻元帅后来在总结平型关战斗经验时指出,从根本上讲,这胜利是由于我们党坚决抗日的政治路线所决定的。八路军东渡以来,官兵士气高涨……另外,从指挥上讲,八路军选择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两面夹击,在狭窄的山谷给敌人以突然袭击,使它的装备优势无法发挥。
天时,地利,人和,使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打破了日本“皇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更为全国抗战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9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向南进攻,企图会师台儿庄,进而攻占徐州。3月23日,矶谷师团进攻台儿庄,大战打响。持续近半个月的战斗由守城战发展为巷战,中国守军伤亡惨重,但将日军牢牢地拖在了台儿庄。中国军队主力按原定计划迂回到敌后,将坂垣、矶谷两部敌军分割包围,经过激烈战斗,歼敌两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利。图为在台儿庄战斗中的中国将士。
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后,日军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战略上力求“速战速决”。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一部分机关迁到武汉。徐州位于津浦、陇海两线的交会处,日军欲夺武汉,必先占领徐州。由此,徐州之战,对于日后战局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日双方均对其作战与军队部署作出调整。中国方面确定了以确保武汉为核心的作战方针,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到3月,中国军队成功组织淮河阻击战、临沂阻击战、滕县保卫战三大序幕战,为台儿庄战役赢得歼敌之机。3月24日,晖矶谷师团孤军进攻台儿庄,大战打响。近半个月的战斗由守城战发展为巷战,日军一度占领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土地。4月5日,汤恩伯部南下,与第二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日军溃败,中国军队全线反击,激战至4月7日取得彻底胜利。
10武汉会战
向日军射击的空军机枪手
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武汉会战爆发。凶顽的日军企图以一役之功,击溃中国军队的主力,逼迫中国投降。纵横千里的战线上,中日两军激战4个多月。中国军队动员了129个师、30余艘舰艇、约200多架飞机、近100万人参战;日军共14个师团、120余艘舰艇、300 余架飞机,计25万人参战。最终武汉沦陷,日军伤亡在4万以上,中国军队伤亡20万人。
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日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破产,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不仅如此,武汉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和主要战役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主要战役有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京保卫战等。
一、三个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
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2、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为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中央政权。国民党顽固派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和分裂的方针,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亦不能西进进攻印度。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大发国难财,使其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度过了抗战中最困难的阶段。
3、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期。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国民党军在滇西缅北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赢得了美英盟国的巨大赞誉。
但在豫湘桂战役中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了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人民的热烈响应。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本土先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国民党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举行反攻。
日本帝国主义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国跻身世界四大国之列,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二、主要战役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
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93944人,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
3、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
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同时,徐州会战的胜利,也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以台儿庄大捷为代表的徐州会战的消息,苏、美、英、法、德、意等欧美主要国家都给予了充分报道和评论。
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德国也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
这些社会舆论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胜利战绩,赢得世界正义舆论的高度评价,也使德、意法西斯不敢小视。
各国新闻媒介对台儿庄大捷的报道,不仅使各国人民增加了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后来中国赢得外援创造了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淞沪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沙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徐州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10. 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大著名战役
1、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2、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3、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就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拓展资料: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参考资料:淞沪会战_网络
百团大战_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