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抗日战争宁武县志

抗日战争宁武县志

发布时间:2021-03-04 19:22:09

1. 历史上姓龙的名人有哪些

1、龙子

龙子应该是我国早期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具体生平、思想,今皆不可考。早在汉代,关于他的言论的流传就已经出现巨大差异。《大传》和《论书》体现出来的龙子和孔子的刑教观念,正好相反。

2、龙贾

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阴晋人犀首为大良造,次年魏国献阴晋给秦,与秦修好。未久,公孙衍率兵攻魏上郡重地雕阴,魏将龙贾集中兵力迎战。

经二年激战,至三十八年,全歼魏军,斩首四万五千人。此役魏国防卫西河、上郡的主力全军覆没,主将龙贾被俘,魏惠王被迫于次年将西河郡全部献给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

5、龙瑞

笔名大龙、蜀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毕业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85年调中国画研究院为专职画家,曾为该院业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2001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2003年,改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2006年,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中国国家画院,龙瑞任院长。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美术组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 静乐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静居寺石窟
静居寺,位于静乐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丰润镇丰润村南500米处,地处静娄公路之东侧。
静居寺座东向西,始建于唐代。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现仅存石窟8个,依山势凿刻功德碑两通。窟内东、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5尊。第1、3、5、6窟门雕火焰券面装饰。石窟平面布局均为方形。规模较小,大部分宽2.5米、深2.5米,高1.87米。四壁均直立,平顶。除第四窟为晚唐时期建造外,其余均为唐代仪凤二年(677)雕造。石窟洞口均为正方形状,门楣上有石刻莲花浮雕,门两侧有垂花雕。3号庙门蹲两个小憎。2号窟壁上有毛笔题字。6号窟门北侧刻有“南天救苦观音菩萨”字样。所立碑文字较模糊,风化比较严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钟山
悬钟山,地处静乐东部康家会镇境内,其形似倒扣古钟,又名“馒头山”。高约150余米,四周560余米,顶部平坦,属天然花岗岩山体。留有古人类石坑、石井、石崖等遗址,是一处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景点。

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的米碾河与汾河交界处。据县志记载:“北魏都督尔朱荣自为天柱大将军,即此。”可见,北魏时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势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山间泉水清澈见底,相传泉0龙,故名“龙泉”。“天柱龙泉”为静乐八景之一。
原山中建有玉帝庙、关帝庙、龙王庙、水阁凉亭、石凳仙床等建筑。传说王母娘娘赴南海时路经此山,见松柏苍翠,殿阁巍峨,风光秀丽,停留观赏,石凳仙床传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诗曰:“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
寺庙大体分为三部分。下方的应该是大雄宝殿;正上方的是灵霄宝殿,供着玉皇大帝;左上方是关公庙。

汾河
汾河,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内。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四周为山脉环绕。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
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静乐文庙
静乐文庙始建于宋大观年间,明洪武二年(1545年)迁建于此,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建,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岑山书院(即明伦堂)、文庙,后历代屡有维修、增建。
文庙坐北朝南,为两座院落,文庙院内仅存大成殿、东西厢房。岑山书院内有明伦堂及东西两侧存心、养心二斋。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七踩三昂,前檐明次间出45度斜昂。明伦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

3. 阎锡山是山西哪里人

阎锡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一级上将。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病逝台北,葬于七星区阳明山。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
好像一直是个悲剧角色,光挨揍了。

4. 嘉峪关开五金可以吗

十大名关1.居庸关居庸关是位于北京昌平县北,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的一座关隘,关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深谷中,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长城沿途的险要关口,旧称军都关。关隘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峦间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居庸关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的全用汉白玉砌成的“云台”,雕刻异常精美。现存“云台”高9.5米,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台顶四周设有石护栏和用以排除积水的龙头。台座中间,南北向开一券门,其券洞为半五角形折角拱券,中可通马车。券洞及券面雕有卷吐花、迦楼罗(金翅鸟)、大龙神等造像,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造像和《陀罗尼经咒》、《造塔功德记》。而这部经文和表记则是以梵、藏、汉、西夏、维吾尔、八思巴六种文字题刻。券顶正面雕以曼陀罗纹五撰,两侧斜面雕造形生动的尘佛10尊,而佛与佛之间则饰以小佛像,以实其间,其数量有千尊之多。造像表情生动,雕工精美,实为元代雕刻中的稀有之物。2.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的山海关区,与首都北京相距300余公里,又称之为“榆关”或“渝关”,为我国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万里长城沿燕山山脉蜿蜒绵亘而下,绕经角山,与大海相接,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即成为险要关隘,因城楼题额“天下第一关”而又名“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筑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山海关城位于山、海之间约8公里的夹道之间,由七座城堡、十大关隘和万里长城上众多的敌台、墩台组建而成,将山、海、关融成一体。关城为四方形,设四门:东门镇远,西门迎思,南门望洋,北门威远。门上均筑城楼,城楼雄踞关上,巍然矗立,环城一条宽17米,深8米的护城河,城的中心位置筑有钟鼓楼。现存的“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关口是高12米的长方形城台,东西朝向,往东为关外,西为关内,南北连接长城。城台上筑有两层重檐九脊布瓦顶的城楼,楼上有块“天下第一关”的巨匾,系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时进士肖显所写。 离山海关城南4公里处,是今天万里长城遗址之首,因龙头在此深入大海,所以得名“老龙头”。3.娘子关娘子关,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现在所存的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关门两座,外城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城门顶上有“直隶娘子关”几个字。平台,是为了检阅士兵望敌情而筑。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为“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关外古道,曲折起伏绵延,这就是著名的燕赵古道。4.雁门关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雁门关又名西径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和偏关合称三关。现存关城为明初所建,是长城要口之一,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祟第一关”。5.平型关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151年)修筑,位于繁峙、灵丘两县交界处。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危岩突起。一条峡谷山路,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城虎踞平型岭上,呈正方形,周长3000余米,城楼巍巍,高约8米,南北各置一门,原皆有瓮城,现仅存北瓮城。城内正中有过街楼。旧曾设显赫的武衙门,现改建民房。城东2.5公里处为关门,门洞内置一块大型巨石碑,上镌“平型岭”三个大字,字体雄健峭拔,真谓峻岭雄关。城南面东西高处,各设烽火台一座,远远可见。城北有大郎城,传为宋将杨延昭镇驻之地,堡痕历历可辨。平型关因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此地北桥沟一带伏击日本侵略军坂垣师团二十一旅,消灭日军数千人而名扬中外。6.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壮观。据史书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墙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 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观为三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置砖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紫荆关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的紫荆岭上,关也因此而得名。它是内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身居倒马关、居庸关之间,故明代合称其为“内三关”。关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门前有营房、庙宇各一座。这些建筑虽已塌毁,但遗址尚清晰可辨。关门内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全程10公里,纵深2.5公里余,均系羊肠路。 紫荆关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关城东、西、南墙外有墙,形成环抱于主城外的三座小城池。紫荆关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雄关壮丽,地势险要。紫荆关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古代军用水井、碾盘,仍保存完好;古栈道至今清晰可辨。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曾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清康熙皇帝两次驻跸紫荆关,题有“天子阅武”石碑 。8.武胜关中国古代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重要隘口,古称直辕,与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信阳古名)三关”,今存部分古代建筑。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南35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南锁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胜关古称大隧隘道(一说直辕隘道)。南朝齐称武阳关。唐称礼山关,后复称武阳关。清始称武胜关。与东之九里关,西之平靖关,合称义阳(今信阳)三关。武胜关地处险□,附近山峦交错,群峰环结,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古以 “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形容其险。历来为南北抗衡之地,行师必由之道。南北朝时期,梁、魏为取得关隘要道的控制权,曾在三关相持,反复争夺数十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率军渡淮河,攻大胜关,宋军凭关据守,攻不得克,后因戍兵弃关南逃,方越关南下直取鄂州(今湖北武昌),逼南宋求和,结“鄂州之盟”。今有京广铁路经此。9.友谊关在祖国的南疆广西凭祥市区西南18公里处,坐落着惟一位于祖国南方、又惟一同外国接壤的边陲重镇,祖国的南大门——友谊关。该关建于刘汉王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又称为大南关、界首关、睦南关。友谊关依山凭险而筑,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几逢战火,屡毁屡建。明朝洪武年间重建,置“镇南关”,到了清朝,法军入侵镇南关后焚毁关楼,后又重建,但抗日战争时期又被毁灭。现存的关楼为1965年改建样式,并由陈毅元帅亲笔题写“友谊关”三个大字。 友谊关的关楼高为22米,共有四层,整个基层均用长条石料堆砌而成,城楼大门为圆拱洞造型,高大明敞,前窄后宽,整个建筑占地180平方米。10.嘉峪关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嘉峪山东南麓,为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关城始建于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现关城内外遗存部分多为清代所建。嘉峪关依山而筑,居高凭险,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嘉峪关南有绵亘千里的祁连山雪峰,北有龙首山和马鬃山,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在这里派兵驻防。“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楼阁高耸,巍峨壮观,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动天下。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留下了许多古迹和珍贵的文物:古拙粗犷的黑山石刻画像、反映魏晋时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的新城魏晋壁画砖画墓、以及我国第一座全面、系统展示长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长城博物馆等。古老的丝路文化、皑皑冰川和茫茫戈壁共同构成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嘉峪关的修建,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演绎出了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等动人故事。 另外几处名关:1.玉门关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千米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城北100米左右为哈拉湖,湖水为淡盐水生有大片芦苇。小城堡挺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中,脚下的哈塔湖2000年前连接疏勒河故道,水面拥挤着运送粮食兵士的船舶,从大漠戈壁辛苦而来的商旅僧人在这里接受入关检查,然后就算进入中原大地了。 1907年,冒险家兼考古者兼偷运者斯坦因在关城北面不远处废墟中挖掘到了许多汉简,从简的内容判定出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根据史书记载玉门关的位置也应当就在附近,但是小方盘城只有600余平米作为汉朝最西面的海关实在是太小了。所以目前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尚不能肯定,目前保存完好的小方盘城遗址暂定为玉门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阳关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而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在山南面,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当地人称为“古董滩”。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分布广泛,随手可捡。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除此之外,这里还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古董滩面积约上万平方米,面积大、散布文物丰富。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勘察古董滩四十道沙梁后,发现了大片版筑遗址。经挖掘、测量,这里的房屋基础排列清晰整齐,附近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还出土了大批遗物。从遗迹及文物分布来看,在古代这里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地方。此挖掘发现与《新唐书·地理志》及敦煌遗书《沙洲图经》等史料记载的汉代阳关位置相符合,考古学家根据史料考证,认为现在的古董滩就是古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至于阳关何时何因被掩埋,至今还无从考证。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阳关一带已是敦煌最大的葡萄基地。站在烽燧高耸的墩墩山上,举目远视,绿树葱葱,一派塞上绿洲的好景色。3。剑门关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 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 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1982年被 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 地。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 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 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 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 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 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 万兵马退守剑门 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原古关城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阁楼正中悬一横匾,书“天下雄 关”,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雄关天堑”。可惜,这座历经千余年的 雄伟古关楼,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仅存一块长方形 “剑门关”石碑。现关楼是1992年在原关楼旧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 为壮观的仿古式关楼。剑门关集雄、险、幽、秀、奇于一体,它除山雄关险之外,还以 峡谷的幽深、翠云廊的秀丽、岩石的怪异、山洞的奇特而闻名,这里 风光名胜和文物古迹甚多。现已开发的有:大小剑山“七十二峰”、 仙峰观、梁山寺、翠屏峰、经皇洞、照壁、雷公峡、仙女桥、玉女峰、 大小穿洞、舍身崖、一线天、石笋峰、后关门、营盘嘴、姜维墓、干 河坝等景点。现在大剑山脚下有缆车可上石笋峰,然后攀登崖壁小径, 顺环山天梯抵达山巅梁山寺和翠屏峰;或从后关门依山傍险的环山天 梯抵达石笋峰,再从石笋峰攀崖壁小径抵达山巅。梁山寺,相传是南 北朝时梁武帝来此修行而得名。翠屏山下的“经皇洞”,据传是唐明 皇避”安史之乱”,经过该地,将金银珠宝、佛经藏在洞里面得名。 在关楼东侧扼剑门关险的山顶是当年姜维列营镇守的“营盘嘴”,也 叫“姜维城”。这里还有清代炮台遗址,右侧石崖上还刻有康熙皇帝 第十七子果亲王亲笔书写的“第一关”三个字。这些胜迹和传说,给 秀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风采和稚趣,更让游人流连忘返。在剑门关游 览,能充分领略唐朝大诗人李白《蜀道难》的诗句中所描写的:“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神韵。4.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5. 古代地名

由于你没有写明具体的行政级单位,如府、州、县等,所以会存在一些同名而不同行政级别,不同时期同一名字也会有不同的地方。因此,都列于下,你自己参考一下吧。

【安定】
安定卫:明洪武八年置,治所在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南。后废。

安定关:在今云南景东县北。

安定州:元朝时以定西州改名,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明初降为安定县。

安定村: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②又名驴坊村,即今北京市大兴东南安定镇。

安定县:①西汉时置,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东汉时废。西晋复置。唐至德二年改名保定县;②西汉时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南省南定西北红河南岸。南朝刘宋时避重名而改名定安县;③王莽时以广陵县改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东汉时复名广陵县;④唐武德六年置,治所在今陕西吴堡县境内。贞观二年废;⑤金大定七年以定安县改名,治所即今甘肃宁县。元至元七年废;⑥元升安定堡为安定县,治所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安定镇。1939年移治瓦窑堡,改名子长县;⑦元至元十二年改邛水县为安定县,治所在今贵州三德县西南。二十年复为邛水县;⑧明初降安定州为安定县,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1913年改名定西县。

安定驿:明置,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内。

安定郡:①西汉元鼎三年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隋开皇三年废,大业三年复置。唐初改为泾州,天宝元年复改名安定郡,至德元年又改名保定郡;②南朝齐时置,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后废。

安定堡:①北宋置,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安定镇。元升为安定县;②明置,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北安定堡。清设守备驻防;③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芦镇东左江畔。徐霞客曾游历于此。

安定塘:在今广西扶绥县西。

安定镇:金置,在今山东滨州西南。

【西平】
西平州:①唐置,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北。明以后废;②唐武德四年置,治所在附唐县(今贵州兴义市)。八年改名盘州;③北宋元佑二年西南磻石以定等自称西平州武圣军,治所在今贵州省惠水县南,后废。

西平县:①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西,甘露元年改为侯国,后复为县。王莽时改名新亭县。东汉初复旧名,建初七年改置为西平侯国,章和二年复为县。隋大业末废。唐武德初复置,贞观元年废入郾城县,天授初复置,移治到今西平县治所在;②三国吴太平二年分临汝县置,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西晋太康初改名西丰县;③西晋末置,治所在今广西西林县东南西平。南朝梁时废;④东晋安帝时置,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北周时废;⑤北魏时置,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北周时废;⑥唐武德四年以高凉县改名为西平县,治所在今广东阳江市西。贞观二十三年废。

西平河:即今蒙古东部克鲁伦河。南宋绍兴中金人割西平河以北与蒙古。

西平驿:①明成化十一年置,在今河南西平县城中;②明洪武初置,在今广东阳江市,万历中改名平豆驿;③明置,在今广东罗定县西扶合;④明置,即今四川平武县东南西平驿。

西平城: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西晋永嘉六年汉刘骥屯兵于此。

西平郡:①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西宁市)。北魏时废;②西晋永嘉五年置,治所在西平县(今广西西林县东南西平)。南朝梁时废;③隋大业初改鄯州为西平郡,治所在隍水县(今青海乐都县)。唐武德二年改名为鄯州,天宝初复名西平郡,乾元元年又改为鄯州。

西平寨: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南宁绍兴时置巡检司于此。

【雁门】
雁门山:①又名句注山、陉岭、西陉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唐于山上置雁门关;②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雁门水所出;③在今江苏南京。李白有“绿水向雁门”诗句。

雁门关:①西晋时置,在今山西代县西北雁门关西雁门山上,明初移于今址。为历代兵家重地;②一名雁门村,在今山西静乐县南;③明正统中置,在今四川茂县南,接汶川县界。

雁门观:在今四川汶川县北。

雁门县:隋开皇十八年以广武县改名,治所即今山西代县。元中统四年废。

雁门驿:明洪武五年置,在今山西代县城内。

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县东南)。王莽时改名填狄郡。东汉复为雁门郡,并移治阴馆县(今朔州市东南夏关城)。三国魏时移治广武县(今山西代县西南古城)。隋开皇初废,大业初改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雁门县(今代县)。唐武德元年复改为代州,天定初又改为雁门郡,乾元初又复为代州。

雁门道:辛亥革命后置,治所在大同县(今山西大同市),后废。

6. 说说吴桥的历史吧我会给你们加分的

奴隶社会时期
据清康熙版《吴桥县志》载:“陶唐时治水分九州,邑当兖州之分”。在奴隶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分九州,吴桥属兖州。春秋战国时,吴桥县地属齐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齐,置齐郡,今县地属齐郡。
西汉初
西汉初,在今县地置安县、重平县。安县故城在今水波乡窑厂店,重平县故成在今铁城镇南三十里。安县属青州平原郡,重平县属幽州渤海郡。东汉时废安县,今县地为 县,属州渤海郡;三国时为魏地,今县地仍为 县,属幽州渤海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在安县故址置东安陵县(因区分于扶风之安陵县,故加“东”字),后,晋室东迁,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燕所属。至北魏天赐五年(408),改东安陵县为安陵县,属冀州渤海郡。
隋开皇六年
隋开皇六年(586),析东光县之东廊城置安陵县。开皇十六年(596),析安德县(故址在今山东省陵县)置将陵县(故址在今陵县赵寨镇)。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大业二年(606),析东光县之宣府镇得置安陵县。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安陵县属观州(今景县);将陵县属德州。隋末,河北窦建德起义,占据此地,国号“夏”,后为唐灭。唐开德四年(621),析东光县之宣府镇复置安陵县。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安陵县属观州(今景县),将陵县属德州。贞观十七年(643)安陵县划属德州;永徽二年(651),安陵县治徙白社桥(故址今景县安陵镇)。宋景祜元年(1043),将陵县析长河镇,置长河县(故址今山东陵县境内),属永静军(今景州)。景祜二年(1035),废安陵县,并入将陵县,靖康二年,宋室南迁,县地属金。
金世宗大定二年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徙将陵县之吴桥镇,置吴桥县(址今铁城镇)属河北路景州。元设行中书省,吴桥县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河间路景州。明洪武元年(1386),吴桥县隶属京师河间府景州。清沿明制,吴桥县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
民国元年
民国元年(1912),吴桥县属直隶省河间府。1913年,撤销府级建置,隶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属属津道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吴桥县为河北省属县。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9月,日军占据津浦铁路沿线,国民党吴桥县政府解体。1938年初,国民党地方武装二路军在高家集(今属山东省宁津县大赵乡)设立吴桥县政府。1940年末,二路军被八路军消灭,所属吴桥县政府亦随之瓦解。1939年2月,日军侵占吴桥县城,组织吴桥县公署,隶属沧州渤海道道尹公署。1941年4月14日,中国共产党在吴桥东光边境地区,建立吴桥县抗日政府,仍属冀鲁边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1944年4月,东吴县抗日政府与东南县抗日政府合并为东南吴县抗日政府,隶属渤海区一专署。1944年9月,东南吴抗日政府,复分划为东吴县抗日政府与东南县抗日政府。1945年9月15日,吴桥县城解放,东吴县抗日政府进驻吴桥县城。1946年2月,山东省政府决定按原疆域恢复东光、吴桥建制。吴桥县政府驻今吴桥镇,属山东渤海行署一专署。 1949年5月,吴桥县属山东省渤海行署沧南专区。1950年6月,改属山东德州专区。1952年10月7日,吴桥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县专区。1958年11月,吴桥县与故城、景县合并,仍称吴桥县。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桑园镇,属天津专区。是年12月20日,划归天津市辖。1961年7月,吴桥、景县、故城三县分治,恢复原建制。吴桥县划归沧州专区,县治桑园镇。
就这些,OK了吧?

阅读全文

与抗日战争宁武县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