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抗日战争前期中国情况

抗日战争前期中国情况

发布时间:2021-03-03 01:10:43

A.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什么时候

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
1、国际上公认的抗日战争,这个时间是从1937年7月7日开始起算的。回

抗日战争,在答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由于全面战争时间约为8年(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为抗战。
2、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从1931年的9月18日开始的。
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才全面爆发。
当然,国内也有把1931年视为抗日战争的开始。
二、抗日战争胜利日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中国战区向国民政府正式投降。
中国人民把1945年9月3日视为抗日战争胜利日,这个时间是海峡两岸公认的。

B. 当时日本发动抗战的时候中国的状况是怎样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当时的中国是非常落后的。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方面。经济上日本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国家工业体系,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而中国当时却是以封建式的农业生产为主,工业生产能力羸弱,科技研发能力几乎为零;军事上日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拥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军舰数百艘,作战飞机上千架,陆军的武器装备在亚洲也是领先水平;而中国海军和空军十分弱小,海军几乎没有大型水面舰艇,都是性能单一的老式轻型舰船,空军的几百架飞机也是购自国外的老式飞机,由于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支撑,海空军的装备无法实现自我补充,中国的陆军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国内派系严重,军队的凝聚力较差,陆军的武器装备以步兵的轻武器为主,且武器种类繁多,无法形成制式装备的弹药供应体系,武器性能比较落后。

C.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多少人口

抗日战争时期是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

这个期间的人口是有变化的,在民国时期的人口总数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官方说法,一般通用的就是4万万同胞,也就是4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中国人口到18世纪中叶已经超过4亿,近代以来,在籍人口不断增加,从1841年的4.13亿增加到1949年的5.41亿,在109年中增加了31%以上。

(3)抗日战争前期中国情况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人口损失数量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解放、捍卫国家独立的一场伟大全民族抗战。抗战八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并最终与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一起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逐日寇出国门,挽民族免灭绝,奠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但中国人民也为此伟大胜利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人口损失即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经过长达四年时间的研究,利用战争期间及战争胜利后形成的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对国民政府权辖区域内南京市、江西、广西、湖南、福建、河南、云南、贵州等省以及陕甘宁地区、国民政府部分中央部会机关、南洋华侨等方面的战时人口损失情况进行了分别的考察。

结合利用相关资料对部分省区的战时人口损失数目进行增补及重新核算,对中国解放区抗战人口损失进行了分析、核算,得出有关中国抗战时期人口损失的初步研究结论。

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我们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应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

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D. 请问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贫富差异比现在更厉害,在大城市特别是在上海过的日子就好比现在的纽约。

E. 抗日战争前中国有多少人口

抗日战争前中国人口1912年为亿,1928年为4.7亿,1936年为4.7亿(估计)。历史上,中国人口一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

1931年爆发了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有大约900万平民在抗日战争中死亡,另有800万平民因其他原因死亡,9500万人沦为难民。根据蒋梦麟的回忆录,1400万年轻人在被强奸后死于饥饿。据估计,中国抗日战争的直接人口损失为2062万人。

而战争中军民伤亡的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据估计,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5)抗日战争前期中国情况扩展阅读: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1.4333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F. 抗战初期国内的情况

何应钦在《开战之前敌我兵力比较》中,对比了“七七事变”时双方的兵种及兵员数量,日本在开战之初,陆、海、空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日本兵员总数为448.1万人,其中现役兵、后备役兵、预备役兵为战斗兵,数量199.7万人,补充兵人数248.4万。陆军常备师团17个,海军舰艇190万吨位,空军飞机2700多架。国民党陆军现役兵170多万,补充兵约50万。海军舰艇11万吨位,不足日本的1/10。空军仅有战斗机305架,各式飞机加起来一共600架。陈诚在《敌我国力的比较》中写道:我陆军虽然有182个师的番号,但作战初期可使用于一线的兵力,仅为步兵80个师、9个独立旅、9个骑士师、2个炮兵旅、16个独立团而已。

这里首先需要厘清的是中日双方军队编制上的差异。日军以师团为基本战略单位,联队为基本战术单位。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17个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设有两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包含四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山野炮中队(75毫米山野炮4门)、一个速射炮中队(37毫米速射炮6门)。每个步兵大队下设三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九二式重机枪6挺)、一个炮兵小队(九二式步兵炮2门)。一个步兵中队包括三个步兵小队,每小队辖三个分队(轻机枪3挺,步枪24支)、一个掷弹筒分队(掷弹筒2支)。师团总人数在2.3万~2.5万人。即便是在侵华战争开始后,日军感到四单位制师团行动不便,取消了旅团级别,改为师团直接下辖三个联队,直属一个炮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搜索联队和一个辎重联队后,一个师团也有1.8万人的规模。国民党军的编制为一个师下辖三个团,另有直属的工兵连、迫击炮连、搜索连、特务连各一个,步兵团没有炮兵。按照这样的配备,一个师的兵力大约相当于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如若按日军最初的四单位制计算,17个师团下辖共计204个步兵大队——国民党军的统合战斗力其实仅为其2/5。

G. 抗战前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

1931年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压迫之下,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基础设施落后,生产严重破坏,加上常年的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H. 抗日战争以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民族工业膨勃发展,带来很多就业机会,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上海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被称为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

I.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国内情况

二战前,日本人的日子其实挺好过的。虽然日本没有英美等欧美列强发达富裕,但在亚洲首屈一指,是亚洲唯一的工业国。当时的日本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日本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非常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国内民众也基本都能吃饱饭。

可以说在当时来讲,日本人的生活是非常安逸和富裕的,甚至让人羡慕。但战争爆发后,这种情况彻底改变了。

1936年,由日本军部支持的广田弘毅正式上台组阁,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日本正式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次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进入战争状态。由于日军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陷入了中国战争的泥潭。

日本是个小国,资源匮乏,底子也很薄,没多久外汇储备就用光了,财政也开始入不敷出。由于日本无法在国外借到钱,所以只能从国内百姓身上想办法。为了支援前线,日本人开始节衣缩食,民众纷纷把积蓄拿出来购买政府发行的公债。但没多久,日本国民就已经没有什么积蓄,全都过的紧巴巴。

没钱不可怕,节衣缩食还能对付一下。问题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个无底洞。由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日本政府财政和资源的缺口也越来越大。为了维持战争,日本把国内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军事上,并加大了对国内民众的掠夺,连日本国民的口粮都被征用了。

城里人再也吃不上雪白的大米,即使条件好一些的也只能吃一些掺杂粗粮的糙米。而乡下的农民们就更惨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基本上全部都要上交国家,自己只能吃粗粮和野菜。一到冬天来临,很多没吃没喝的日本农民根本撑不过寒冷的冬季。所以,每年日本农村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日本人不仅忍饥挨饿没饭吃,他们的日用生活品也非常匮乏。由于执行配给制,日本国民手里又没有钱,所以他们只能分到数量很少、质量极差的生活品。大部分日本人分到的衣服是一种用木浆和树皮混合着粉碎的废旧棉布制作的粗制服装。

这种服装非常易碎,穿着也不舒服,但能够分到一套衣服已经非常不容易,因为有的人连衣服都没有。至于糖、油、肥皂等生活日用品,对于日本人来说完全属于奢侈品。二战后期,为了满足战舰的燃油需求,日本政府把老百姓炒菜做饭的豆油都给征用了,老百姓做菜只能用水煮。

公园里的铁栅栏、路边的井盖甚至家里的收音机和门板也都被征用了。实际上,日本政府征不征用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大部分民众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由于盟军的轰炸,大量房屋被炸毁,很多人只能住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和老鼠住在一起。当时日本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更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除了为国家卖命什么都不能做。即使不被拉到前线充当炮灰,也要在后方像机器人一样进行超长时间和超长强度的乏味工作,忍受着折磨,为所谓的大日本帝国“圣战”服务。

所以“满洲”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的乐土,他们都梦寐以求的希望能到满洲去,因为满洲国被日本军部宣传的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实际上,真的如此吗?答案自然不是,当时的满洲并不比日本本土民众生活的好多少。不过满洲拥有他们渴望的和平。

毕竟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们会生活的更好,也不会落到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的地步。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参与了日本的对外侵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充当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即使忍饥挨饿、遭到轰炸,也不值得人们同情。

(9)抗日战争前期中国情况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日本国内环境:

日本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国际环境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国联调查团调查南满铁路被炸情况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J. 抗日战争爆发前我国国内的情况

27年到37年被称为黄金十年。那个时候国家实力还是很弱,但是经济发展很快,差不多版接近10%。国家还在承担清朝遗权留下的赔款,只有25%的财政用于经济发展,这个速度堪称一个奇迹。
1932年军事收束(即大裁军)完成后,政府保留的现役军队不到150万,后备兵力不到100万,是没有为大战做好充分准备的,但是军费开支已经接近财政的40%,绝对偏高。中原大战之后(即军事收束之后),国内主要的军史行动是南方对中央苏区的围剿。
地域发展极度不平衡。东南部地区工农业发展迅速,政治氛围也较好。但是西北、西南依旧处于实际上的军阀格局状态(虽然名义上都尊崇中央政府),东北已经落入日本手中,东北军全部入关。而华北事件后,华北的热河省也落入日本手中。

阅读全文

与抗日战争前期中国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