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高一必修一课本的
抄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袭在于:
1、这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全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胜利和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中人民武装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壮大,从而奠定了新民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基础;3、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的主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本总兵力的范,打乱了其侵略计划,支援了同盟国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作战。
(1)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贰』 抗日战争课件怎么做
但没有对侵略带来的危害进行系统分析。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无左宗棠收复新疆无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用小字和图片介绍了致远舰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无三、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下册第七单元第五课(共两框内容提到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义勇军、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国际救援、抗战胜利等重要知识点)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课标要求(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3、学习要求能力层次要求:识记层次——“列举”、“知道”、“了解”、“简述”、“说明”、“讲述”等;理解层次——“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 应用层次——“分析”、“评价”、“探讨”、“比较”、“讨论”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 第一课学习要求: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简述《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课学习要求: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第三课学习要求:简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知道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等;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理解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体会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4、专题概述两条主线:一条是列强侵略,一条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个主题: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完全独立与解放。 列强侵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国际背景主要战争侵华方式爱国官兵人民群众工业革命完成开辟国际市场鸦片战争商品输出(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危机从瓜分狂潮到“以华治华”。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过渡左宗棠收复新疆(略)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海战爱国官兵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瓜分中国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略)义和团运动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侵华军事侵略殖民统治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 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知道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等;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理解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体会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⑴提问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学习和理解未知知识的知识迁移方法。⑵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本节的大标题和三个子标题,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过程和方法。⑶引导学生从《侵华日军的罪行》一目中列举最能反映日本帝国主义残暴本质的事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过程和方法。⑷要求学生对《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进行分类:先从政治派别分,再从关内与关外分,最后看书上是按什么进行编排的等,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多角度的分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侵华日军罪行史实的掌握,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主义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⑵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⑶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本课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以及原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三、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教中有评,评中有教,体现一种过程引导、及时反馈和激励鞭策的教学理念。3、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4、屏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一纲一本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四、知识结构及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提问:中共诞生前,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抗争,结局怎样?中共诞生后,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出现了怎样的高潮?由此导入新课——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新课学习:(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何在?①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② 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③ 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④ (补充知识)日本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还在于中国长期积弱不振。参见下图表对比,使学生认识中日双方的差距。中国日本工业总产值13.6亿美元60亿美元生铁产量95.9吨239.7吨钢产量55.6吨635吨石油0.02吨39.3吨论由史出:分析日本侵华之前的政治社会背景,给学生讲述自明治天皇以来日本的国策,也可以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让学生了解日本所面临的民族危机感,从而试图通过对外扩张寻找出路;放眼全球,简单地给学生讲述一下经济危机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并结合一些资料了解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来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通过回顾几次日本侵华的主要战争,让学生认识到征服中国是日本的目标;给学生介绍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及对红军的围剿,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说日本有侵略中国的可乘之机。讨论:对这些原因,你有何感想?(让同桌同学、及周围同学一起讨论,然后自由发言,答案没有唯一性。)2、军事罪行过程: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事变 攻陷南京 进攻徐州 攻陷广州、武汉暴行: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 毒气战通过一些图片和资料向学生展示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让学生充分认识日本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通过一些资料给学生介绍现在日本对这段历史的反应,通过介绍战争给中国人民,包括日本无辜民众带来的灾难,介绍日本现在的态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不能够从中反思,为什么不肯向亚洲人民道歉,为什么军国主义还有抬头的趋势,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怎样认识这段历史,我们要以史为鉴,不要让历史重演;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战争的根源,不能完全用仇恨的眼光来看待日本,要有理性的思考,要看到中国的落后,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中国在遭受了100年的侵略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反思,还会给日本以可乘之机,在民族危机面前,为什么到了要亡国的地步才能够觉醒,而正是因为日本的侵略才促使了这种觉醒,而日本却早在西方最早渗透到亚洲之时,就已经觉醒,大力推行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从这一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中国的旧体制实在是太僵化,而改革又是如何的举步为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充分印证了这一点。3、殖民统治原因:巩固和扩大占领区。表现:①“以华制华”,利用汉奸,扶持傀儡政权;②实行殖民统治;③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危害:再次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掠取了在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剥夺了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引导学生思考)注: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 毒气战 属于新课标学习要求内容,教材描述比较简单,宜加入一些文字和图片来详细讲述。思考题: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教材外扩充知识:补充一些关于日本现在对这场战争的认识的背景资料,比如日本的新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当前中日关系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反思这段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牢记过去,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要学生深切感受“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从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关内关外的抗日运动⑴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坚决(九一八事变的宣言、八一宣言和召开瓦窑堡会议)⑵ 关外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义勇军⑶国民党爱国军队 :一二八事变中,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奋起还击,爱德馨等全营殉国;日军进犯长城时,二十九军宋哲元部英勇抵抗;日军进犯察哈尔省时,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2、关外的救亡运动 ⑴关外人民的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与日绝交。⑵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背景、时间、目的意义⑶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意义这部分内容(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背景: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⑵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⑶八一三事变,日军侵占上海、威胁南京。经过:⑴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⑵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⑶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意义:⑴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学生思考:为什么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进行抗战?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启发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加以总结,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正面战场的抗战⑴淞沪会战:时间、经过、意义⑵太原会战:时间、平型关大捷⑶徐州会战:时间、台儿庄大捷结果:⑴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⑵1938年1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学生讨论: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讲述要学生充分认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作用)1、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使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破灭;2、 声援了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条件;3、 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中国人的志气,请学生举例说明;4、 唤起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5、 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确保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条件。(补充知识)6、 引用一些资料来说明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抗战中,国民党歼敌100多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牺牲。3、敌后战场的抗战⑴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⑵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⑶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⑷百团大战⑸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意义: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学生思考:怎样正确认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关系。(相互配合、互相依存)1、抗战前期,正面战场声援了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敌后游记战争创造了条件;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正面战场的消极抗战,正面战场形势恶化,这时,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力,但正面战场继续坚持抗战,钳制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叁』 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的重点
抗日战争的时间、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背景、、结果、意义等等
中国抗日战争,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抗日战争 - 主要特征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条:
1、全国共同抗战。
2、主要有两支抗日力量。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打战彻底结束。
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扑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抗日战争 - 意义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进行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改变了屈辱挨打的状况。终于摆脱了“恐洋症”,全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与自尊。从此感到自己作为世界上一个有能力自立的民族,能够打败侵略者,这对整个民族精神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能够有地位,不再受人欺压,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它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肆』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十六课《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分别是什么
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比较:
①依靠的力量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战,依靠英美等国的"外援",不给人民以抗日所必需的民主自由权利.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为此,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总之,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
②)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工农群众处于阶级对立状态,因此不愿意让人民的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从而威胁其目后的统治.全面抗战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③抗战的结果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影响到国民党前线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八路军,新四军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不同的抗战路线是由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决定的.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群众对立,害怕群众,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来抗战.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利益,必然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伍』 整理必修一重大历史事件
要是觉得下面的内容看不懂就看这个网页 http://wenku..com/view/ffd0142b0066f5335a812108.html
我从这儿复制来的,采纳我的答案吧
中国古代史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公元前
1046
年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公元前
770
年
:周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公元前
221
年前
: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统一全国
世界古代史
公元前
8~
公元前
6
世纪
:古希腊城邦国家出现
公元前
6
世纪初
:
梭伦改革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6
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公元前
5
世纪
:
伯里克利
执政时代
“
黄金时代
”
公元前
4
世纪后半期
:希腊被北部崛起的马其顿王国所灭
公元前
509
年
: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
公元前
3
世纪
:习惯法到公民法
公元前
5
世纪
:
《十二铜表法》
,
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
护平民利益。
6
世纪
:
《
民法大全
》
,标志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世界近代史
1640
年
:英国革命爆发
1649
年
:英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克伦威尔独裁
1660
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继承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以图恢复旧的统
治秩序。
1688
年
:光荣革命。
1689
年
:
《
权利法案
》的颁布
1832
年
:英国议会改革
1721
年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1776
年
:英属北美
13
快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
1783
年
: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
1789
年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9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
: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
: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1860
年
:美国共和党开始执政
1789
年
: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1792
年
:
法国废除君主制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
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2
1815
年
:封建王朝一度复辟
1848
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1852
年
:路易
.
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三帝国
1870
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5
年
: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年宪法颁布
1871
年初
:德意志帝国建立
中国近代史
1839
年
6
月
:虎门销烟
1840
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1
年:
三元里抗英斗争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
1842
年
8
月
:
《
南京条约
》
“五议港元”
割
香港
给英国
之后又取得
领事裁判权
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8
年
:
《天津条约》
1860
年
:
《北京条约》
1851
年
1
月
11
日
:金田起义
洪秀全建立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864
年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78
年:
除伊犁外
新疆回归
1884
年
在新疆设行省
1894
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9
月
黄海海战
(邓世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
年
:
4
月《
马关条约
》
“一厂二亿三岛四阜”
割台湾
允许日本
开设工厂
,资本流入,
对中国危害最大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9
年:
义和团起义
1900~1901
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年
:
9
月《
辛丑条约
》
“钱禁兵馆”划
北京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洋人的朝廷”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984
年
:兴中会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
年
:
中国同盟会
成立
1911
年
5
月:保路运动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
即
辛亥革命
1912
年
1
月
1
日:
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
1912
年春
: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颁布
1912
年
2
月
:帝制的终结,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1912
年
3
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9
年
5
月
4
日
:
五四运动
的爆发
1921
年
7
月
23
日
:
中共一大
的召开
1924
年
1
月
: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1925
年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1927
年初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3
1927
年
4
月
12
日
:四一二政变,标志着大革命局部失败
1927
年
7
月
15
日
: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大革命失败
1927
年
8
月
1
日
:
南昌起义
1927
年
8
月
7
日
:八七会议
1927
年
9
月
:秋收起义
1927
年
10
月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的创建
1930
年起
:蒋介石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围剿”
1931
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
年
10
月:
开始长征
1935
年
1
月
:遵义会议
1934
年
10
月
~1936
年
10
月
:长征胜利
1931
年
9
月
18
日:
“
九一八事变
”
局部抗战开始
1935
年
12
月:
中共陕北
瓦窑堡
召开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
年
12
月
9
日:
北平学生游行
即“一二·九运动”
1936
年
12
月
12
日: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1937
年
7
月
7
日
:
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
年
8
月
13
日: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
沪淞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首
次大捷)
1937
年
9
月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首府
延安。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
年秋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1937
年
12
月
:南京大屠杀
1938
年:
国民政府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
1941
年
:日军在河北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1940
年
:彭德怀指挥
百团大战
的胜利
1945
年
8
月
15
日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1945
年
8
月底
:毛泽东等人赴
重庆谈判
1945
年
10
月
10
日
:国共两党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
年
6
月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7
年春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
碎。
1947
年
6
月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
年秋
: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
年
9
月
:辽沈战役打响,长春解放
1948
年
11
月初
: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1949
年
1
月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1949
年
1
月
:
北平和平解放
1949
年元旦
: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但为迅速结束
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1949
年
4
月
: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但南京国名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9
年
4
月
23
日
:
解放南京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国际工人运动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4
1825
年
: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
年起英国宪
章运动
1844
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7
年底
: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
起草同盟纲领。
1848
年
:
《
共产党宣言
》发表
1870
年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1871
年
3
月
18
日
:革命开始(巴黎公社)
1871
年
3
月
28
日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1871
年
5
月下旬
:
巴黎公社失败
1941
年
: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1917
年
3
月
:
“二月革命”爆发
1917
年
4
月
:
“四月提纲”的发表
1917
年
7
月
:
7
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1917
年
11
月
6
日晚
:布尔什维克党起义开始
1917
年
11
月
7
日
:列宁领导
十月革命
新中国政治建设
1949
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1949
年
10
月
1
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诞生了
1954
年
9
月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第一届全国人大
第一次会议召开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1966
年
:
“
文化大革命
”的开始
1978
年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
建设方针。
1979
年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
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
比较完整的宪法
1984
年:
政府颁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
1988
年: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7
年
9
月:
第十五次全国人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正式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完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
年:
内蒙古自治区
1955
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
年
3
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5
1958
年
10
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
年:
西藏自治区
祖国统一
1949
年开始:
台湾与祖国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1979
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0
世纪
80
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1982
年: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1984
年
12
月:
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
年开始:
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
化等发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港回归
1999
年
12
月
20
日:
澳门回归
1979
年元旦:
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
30
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
府又倡导两岸直接实行了通邮、通航、通商。
1990
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
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
年:
“九二共识”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005
年:
中国国名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亲切会见,双
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主张台湾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8
年:
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中国近代外交
1950
年:
中国与就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
年
12
月: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基本准则
1954
年: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4
年
4
月至
7
月:周恩来赴
日内瓦
出席有苏、美、英、法参加的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
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
《关于恢复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
约》
)
1955
年:
万隆会议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1971
年
10
月
25
日: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
年
7
月: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
年
2
月:
尼克松访问中国
1978
年
12
月:
发表《中美外交公报》
1979
年
1
月
1
日:
中美正式建交
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2
年
9
月: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正式建交
1991
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
年
10
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陆』 普通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课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最好是原课本图片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版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权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