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日战争中中国死亡人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中华民族联合起来建立统一战线,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一场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面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1200万人以上。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抵抗法西斯入侵的国家,也是抵抗世界最长的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与巨大贡献相对应的,是中国军民付出的巨大牺牲,据统计,整个14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在3500万人以上,损失各类财产共计5000亿美元,人员伤亡总数仅次于苏联,位居世界第二。
在这3500万人中,其中1200万人牺牲、失踪、被杀害等。其中国民党正规军方面牺牲军队数量高达400万人。
今天的我国正规军数量,也才200多万。
所以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前期的四大会战,直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将日本帝国主义拖入中国的战争泥潭!
现在想一下,之所以蒋介石政权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迅速溃败,实在是有其原因的。
共产党方面,由于挺进敌后,广泛发动人民战争,因此军队伤亡人数难以计算,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作为抗战后期中流砥柱的人民军队,在和日本拼死搏杀时,付出的牺牲也非常惨重!
很多人说共产党徒有虚名,游而不击,这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要知道,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退守到大西南、大西北,连云南也成了抗日前线,而在日本侵占的华北、华中甚至东北地区,都是共产党的武装死死拖住日本军队,所以气急败坏的日军在抗战的后期,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根据地的扫荡作战上,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使日军无力发动新的攻势,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不能向西进攻印度!
国家贫弱,人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和400万正规军的牺牲相比,800多万的平民百姓被日军屠杀,其中就包括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取得的最完全的反侵略胜利,但是没有让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事实证明:唯有自立自强,才能抵御外侮,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有国才有家!
㈡ 抗战时期中国有多少伤亡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解放、捍卫国家独立的一场伟大全民族抗战。抗战八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并最终与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一起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逐日寇出国门,挽民族免灭绝,奠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但中国人民也为此伟大胜利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人口损失即为其中一个
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经过长达四年时间的研究,利用战争期间及战争胜利后形成的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对国民政府权辖区域内南京市、江西、广西、湖南、福建、河南、云南、贵州等省,以及陕甘宁地区、国民政府部分中央部会机关、南洋华侨等方面的战时人口损失情况进行了分别的考察,并结合利用相关资料对部分省区的战时人口损失数目进行增补及重新核算,对中国解放区抗战人口损失进行了分析、核算及对山东省以及含晋冀察绥热辽在内的华北地区的人口直接损失数目予以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部队、国民党军队等在内中国抗日官兵的战时伤亡统计,并对相关数目进行核算;还对上海市、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广东、东北地区等部分省区以及强制劳工、伪军、台籍日军士兵等方面的人口伤亡损失,运用若干法则进行估算或估计,构建了汇总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总体估计最低限数的具体的数据基础。并经过利用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合民国时期人口发展相关指数,对1937年及1945年中国人口实际保有的可能数进行了逆测,并由此做出中国抗战时期人口损失的总体估计。经过上列各项基础研究工作,得出有关中国抗战时期人口损失的初步研究结论: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我们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应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以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的死亡与受伤人口的分布看,死亡人口占伤亡总数的49.77,伤、亡之比基本持平。以军人伤亡计,死亡官兵占伤亡军人总数的47.7,抗战军人的伤亡比重也大体持平;纯以平民论,伤亡各占比率更相接近;以伤亡人口的主体分布看,含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部队官兵、国民党军官兵及应当视同中国抗日官兵的兵役壮丁等在内的中国抗战军人伤亡总计达1140余万人,占全部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的27.61,含劳工在内的平民遭敌残杀致死致伤者共计近2400万人,占伤亡总数约68.25,是抗战期间蒙受人口伤亡最严重的主体。以中国抗战直接死亡人口地区分布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及察绥热辽数省部分地区在内的华北地区为最惨重,全地区死亡人口占全国死亡人口总数的21.07;其次为华东地区的上海市、南京市、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市,战争直接造成的死亡人口占全国死亡人口的17.3;东北地区死亡人口占全国抗战死亡人口总数的13.36,此外该区域境内,人口死亡最严重者是中国强制劳工,合东北本地区劳工死亡,全境强制劳工死亡共计达231万多人,仅此一项,即占全国抗战死亡人口的11.22;华中两湖地区死亡人口占全国死亡数的9.14,华南两广地区死亡数占到全国死亡数的7.13。其余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抗战期间也因长期遭日军飞机空袭,被炸死炸伤者成千上万,另如云南、贵州两省战时也多次遭日军窜犯,直接遭敌残杀者,为数亦众。从战时直接死亡人口的主体分布看,中国军人、强制劳工、普通民众、伪军等各主体伤亡与死亡比重持平。以男女分布看,在军人、劳工、伪军之外的中国大陆境内平民战时直接死亡人口中,男女比率为5:2,女性死亡人口占该项死亡数的28.6,占整个中国抗战直接死亡人口的15.03,共计达310万左右,以伤亡比率持平粗略计算,抗战期间,中国妇女伤亡合计共达622万余人,占全国抗战伤亡人口总数的15.07。以成人儿童分布论,排除军人、劳工、伪军之外,在中国大陆境内平民战时直接死亡人口中,成人与儿童比为10:1,即儿童死亡人口占该项死亡数的9.1,占全国死亡人口的5.26,共达108万人以上,亦以伤亡比率持平约略估计,则战时中国儿童伤亡数近220万,占全国伤亡总数的5.27。如果合军人、劳工、华侨及“一般民众”在内,则男女死亡比率约为9:1,女性死亡人口占中国抗战直接死亡人口之18.27,女性受伤人数及伤亡合计数分别占中国抗战人口损失各相关总数的17.76和18.01。这一死亡人口男女性别比率也显示了一个事实,即抗战期间,中国男性人口的损失要比女性惨重得多。
总而言之,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对中国经济、文化事业产
㈢ 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伤亡人数各是多少
一、日本死亡人数
日本二战总死亡军队人数为212.1万,其中:
1、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击毙日军131万人(也包括日本本土死于美国大轰炸的军人)。
2、英军在东南亚击毙日军19.27万(包括中国远征军击毙)。
3、苏联击毙13万(含朝鲜游击队在朝鲜击毙、苏军解放库页岛战役、诺门罕战役、张鼓峰战役、关东军覆灭之战、以及战后歼灭虎头要塞以及在西伯利亚战俘营折磨致死的数万日军)。
4、1937年-1945年战死于中国关内战场40.46万人(包括国民党、共产党两方面的战果)。
5、死于东北战场为2.65万人(由抗联及其他武装的战果打死的)。
6、战后还在中国关内死了5.11万人(日本投降后被苏军消灭于张家口、承德的、举枪自杀或死于饥饿疾病的、回国船上跳海自杀的、死我党对日寇最后一战的,死于解放战争的、以及在我党战俘营病死的)。
7、日本二战中还有20多万的武装侨民死亡(类似于民兵), 日本方面仅仅承认其为军属(类似于中国文职军人),不列入212万二战日本军队死亡之内。
8、日本二战期间由美国轰炸造成50-100万平民死亡。不列入212万死亡之内。
所以:仅算1945年日本投降后,我党就打死日军5.11万(参考《对日寇最后一战》),解放战争时期就有若干日军被我党消灭(还有加入我解放军被国民党打死的)。
二、中国伤亡人数
国军直接战死132万、病亡42.2万,受伤累计189万人次。
共产党伤亡人数为58万人,其中阵亡16万人,失踪8.7万人,被俘4.5万人,负伤29万人。
中国二战军事死亡总人数为300-400万。除了上述190万战死和病亡外,还有110万-210万为其他死亡原因。
军人的死亡包括阵亡、因伤致死、被俘虏后杀害或病亡、病饿致死、事故、失踪、其它原因致死成分。
㈣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多少
1、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按照1937年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
2、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创造了弱国打败强国的光辉业绩。
数据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07/15/c_128020689.htm
㈤ 抗战中国到底伤亡了多少
伤亡了中国伤亡3500万以上。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
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5)抗日战争时间伤亡扩展阅读:
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我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战,如果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算,抗战时间则长达十四年。
日本披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外衣实施他的侵略目的,抗战时期我国居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反法西斯战争中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按照1937年的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日本共占领中国26省1500余县市,面积约600余万平方公里,无数的抗日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顽强的与侵略者对抗,我们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那个时候的我们因为国力衰弱,制度腐败,政府因为无能对入侵者妥协退让等原因被侵略者称之为东亚病夫。
在1934年的《告民众书》中,中共就已经提出“一切真正意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不屈从做亡国奴的人,不分政治信仰,不分职业区别,联合在抗日统一战线内”。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内外交迫的情况下,依旧顽强对敌,直至把敌人赶出了中国。
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社会发展史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改变了中国社会,为中国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其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中国抗战的前沿,高举民族革命的大旗,倡导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导着中华民族的迈进。
另一方面抗日战争弘扬了爱国精神,推动了国家统一,它把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统一起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也得到了发展,抗日战争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也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日后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历史基础。
抗日战争对我国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最后希望日方有关人员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不要再重复以前的老路,以维护各国间的和平安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㈥ 八年抗战,中日军伤亡人数各是多少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
《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
(6)抗日战争时间伤亡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损失。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一千四百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
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
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
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
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㈦ 抗日战争中国伤亡人数
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 1937年11月9日 上海松江 高志航空军少将(追授),空军驱逐机司令 1937年11月21日 河南周家口 夏国璋中将,172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1日 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6日 浙江湖州 饶国华上将(追授),145师师长 1937年11月30日 安徽广德(自杀) 萧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 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 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1938年2月22日 山东莒县 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 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 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 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 1938年3月28日 河南修武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年4月22日 内蒙黄油干子 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 1938年5月9日 山东蒙城 李必藩中将,23师师长 1938年5月14日 山东菏泽(自杀) 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 1938年5月14日 山东菏泽(自杀) 方叔洪中将,114师师长 1938年6月 山东荷泽冯家场 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 1938年9月23日 山东 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 1938年11月3日 湖北襄阳 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 1939年1月13日 广东清远 李巩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 1939年3月7日 陕西西安 张谞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 1939年3月7日 陕西西安 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 1939年3月26日 江西高安 陈安保中将,29军军长 1939年5月6日 江西龙里 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 1939年5月18日 河北迁安 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 1939年1月9日 山东莱阳 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 1940年1月3日 江苏望乡台 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 1940年1月25日 江西武宁 郑作民中将,2军副军长 1940年2月3日 广西昆仑 钟毅中将,173师师长 1940年5月9日 湖北苍台(自杀) 张自忠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 张敬少将,33集团军高参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 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 1940年5月 河南遂平 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砦 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寨(自杀) 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寨 唐淮源上将,3军军长 1941年5月12日 山西悬山(自杀) 寸性奇中将,12师师长 1941年5月13日 山西毛家湾(自杀) 金崇印少将,17军参谋长 1941年9月16日 山西横水镇 石作衡中将,70师师长 1941年9月6日 山西绛县 赖传湘中将,190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4日 湖南梁家段 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5日 甘肃 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 1941年9月27日 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将,98军军长 1941年9月29日 山西东峪 朱世勤中将,暂30师师长 1942年5月4日,山东潘庄 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 1942年5月4日 山东潘庄 戴安澜中将,200师师长 1942年5月26日 缅甸茅邦村 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 1942年6月23日 山西张翁村 胡义宾少将,96师副师长 1942年7月 缅甸埋通 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 1942年8月 山东唐王山 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21日 山东城顶山 张少舫少将,113师参谋长 1943年2月21日 山东城顶山 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 1943年5月 山东 江春炎少将,114师参谋长 1943年7月4日 山东邹县 彭士量中将 (追授),暂5师师长 1943年11月15日 湖北石门 许国璋中将,150师师长 1943年11月21日 湖北诹市(自杀) 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 1943年12月1日 湖南常德 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 1944年5月5日 安徽颍上 李家钰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 陈绍堂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 周鼎铭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 王剑岳少将,8师副师长 1944年6月10日 河南灵宝 王甲本中将,79军军长 1944年9月7日 湖南东安 阚维雍中将(追授),131师师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自杀) 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自杀) 吕旃蒙少将(追授),31军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 齐学启中将,38师副师长 1945年5月13日 缅甸仰光 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 1945年6月 浙江孝丰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左权,18集团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山西辽县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罗忠毅,新四军6师参谋长,1941年11月28日,江苏溧阳 彭雄,新四军3师参谋长,1943年3月17日,江苏连云港 彭雪枫,新四军4师师长,1944年9月11日,河南夏邑八里庄(死于国共冲突) 陈昭礼,全国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少将, 1940年8月13日,在崇安吴公岭(死于国共冲突) 东北抗日联军 李学忠,第二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8月,吉林省抚松县 王德泰,第二军军长,1936年11月,吉林省蒙江县 夏云杰,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黑龙江省汤原县 宋铁岩,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吉林省蒙江县 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3月5日,黑龙江省饶河县 金正国,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黑龙江省桦川县 刘曙华,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黑龙江省勃利县 李延平,第四军军长,1938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王光宇,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12月,黑龙江省五常县 王克仁,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23日,黑龙江省穆棱县 侯国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24日,吉林省安图县 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23日,吉林省蒙江县 曹亚范,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1940年4月8日,吉林省蒙江县 王汝起,第二路军一支队支队长,1940年5月21日,黑龙江省饶河县 赵敬夫,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1940年7月20日,黑龙江省德都县 高禹民,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12月1日,内蒙古阿荣镇 陈翰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年12月8日,吉林省宁安县 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张忠喜,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魏拯民,第一路军副司令,1941年3月8日,吉林省桦甸县 郭铁坚,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参谋长,1941年9月20日,内蒙古莫力达瓦旗 赵尚志,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黑龙江省鹤岗 许亨植,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3日,黑龙江省庆城(现黑龙江省庆安县) 数字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中日战争中,共129名日本将官阵亡,只有其中3名是阵亡于与八路军会战中。)除此,由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民兵在内主要以在日本占领区内游击战为主。 据统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总共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远远超过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八路军、新四军〕的歼敌数量。相比之下,八路军、新四军人数较少,条件较差。国民革命军作为当时中国正规的政府武装,战绩突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㈧ 抗日战争时期,哪次战争死伤最惨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中条山战役死伤最惨重。
中条山战役(日方称之为“中回原会战”)是抗答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据中方公布毙伤9900人,按日方数字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 。包括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上将、第十二师少将师长寸性奇等滇军名将在内的多名国军将领壮烈殉国。
㈨ 抗战日军在中国伤亡多少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伤亡130万多人,而中国的伤亡则在3500万以上!
我国大量书籍宣称,八年抗战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33万,占日军二战总损失195万的70%。这是中国战胜日本、中国是抗日主战场的主要依据。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中,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战争了,而且也是空前惨烈的,日军在我国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赶走日本人,我国军民共同合作,经过十四年的奋战,终于把日本人打败,正因为军民们用血和汗换来的胜利,我们才有了如今的生活。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9)抗日战争时间伤亡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损失严重。
1、国军方面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2、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㈩ 抗日战争伤亡人数精确数
八年抗战,日本方面315,861人阵亡,502,213人受伤,不包含大量依附日军的中国部队,伪军等。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海军舰艇全部损失、损失战机2468架。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主要在日军后方及日占区进行游击战。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共作战125165次,毙伤日军52万0463人、伪军49万0130人,俘虏日军6213人、伪军51万2933人,日军投诚746人、伪军反正18万3632人。击落飞机约42架,缴获长短枪68万2831支、轻重机枪1万1895挺、各种炮1852门(国际社会认为很夸大)。《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一千四百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