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中国的现代化战争

中国的现代化战争

发布时间:2021-03-02 18:17:23

㈠ 中国第一场现代化战争是中越还是中菲

都不是,应该是下一场!

㈡ 中国的现代战争如何爆发

关于现代战争的含义,较为普遍的意见认为,是在核武器威胁下的以高技术兵器为主的常规战争。这种意见认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进战争领域,使战争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在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1983年美国入侵格林纳达,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袭击叙利亚军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以及1986年美军袭击利比亚,直到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等战争,已经可以看到以高技术兵器为主的现代战争雏型。
世界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将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

现代战争
第一, 用新技术改造常规武器,使坦克、飞机、大炮、舰艇等装上现代化的翅膀,跻身于新技术之林;
第二, 用新技术创造新武器,将使一代新型的高技术武器(如精确制导、能束武器等)登上战争舞台,极大地改变战争面貌;
第三, 新技术提高了对战争的指挥、控制能力,改变着战争方法,使战争出现新的趋向。
所谓以使用高技术兵器为主,是考虑到武器的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消逝界限,往往几代武器和几个发展阶段的武器相互共存的客观事实。所谓常规战争,主要区别于核战争,因为从1945年美国使用2颗原子弹以后,再没有发生核战争的实例,自那次以后所进行的战争,都是常规战争,但不排除是在核武器威胁条件下进行的。
由于世界上许多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引起了军队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以及作战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从而使
现代战争出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 战场时、空"禁区"的限制大为缩小,作战行动更富于突然性;
第二, 现代武器破坏、杀伤作用增大,战争异常严酷;
第三, 战场空间愈加立体化、多维化,无形战场的角逐更加激烈;
第四, 战争的物资消耗巨大,后勤保障更加艰巨困难;
第五, 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出现,使现代战争指挥方式发生历史性的变革。

㈢ 中国现代战争列表

1、国内革命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阀,革命风暴席卷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

2、抗日战争

在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这八年抗日战争中,我军先后对敌作战12.5万多次,消灭日军52.7万余人,伪军118.6万余人,创造了1.2亿人口的根据地。抗日战争以日本投降,中国胜利而结束。但是,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代价,伤亡2258万人,损失财产和战争消耗共计1000多亿美元。

3、解放战争

1946年6月—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 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援助下,国民党企图独吞抗日战争胜利的果实,消灭我党我军中国大陆与海南岛等岛屿 争夺欧洲的霸权的战争,我党领导全国军民,奋起自卫,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朝鲜战争

1950年10月19日—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而进行的战 争。

5、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6、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

㈣ 中国的“人民战争”能在现代化战争发挥作用吗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我军不宜对战役地幅实施大批量和长途支援保障,然而我军后勤要确保未来战争“小打有把握,中打有条件,大打有基础”,使后勤保障与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同步、合拍,后勤保障必须跳出单向思维的圈子,打破单一的线性保障、平面保障和固定保障旧模式,进行破变性革命,以“大保障”、“大时空”的思维观寻求保障新的“动力支点”,建立军地联供的“大后勤”保障模式和“大社会”的后方体系。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立军地联供体系的内涵和价值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立军地联供体系,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高技术现代战争中的继承、发扬和运用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我国的历次反侵略战争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援,正是有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支援,我军才有无往而不胜的光辉历史。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建立军地联供后勤保障体系更是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新时期的充分体现。 (二)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立军地联供体系,是国防建设贯彻质量建军、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正确道路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战争的杀伤力、破坏力、消耗力空前增大,后勤保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然而平时国家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建立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因此,战区必须建立军地联供体系,国家平时的各项建设必须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军队后勤保障要充分利用和依靠社会力量,寓后勤建设于国家经济建设之中,把军用与民用、战场建设与经济建设、边海防建设与边疆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平时是生产力,战时能迅速地变成现实的后勤保障能力。
(三)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立军地联供体系,能构成区域网络型强大的整体保障合力高技术战争需要三军联合协同作战,在同一地域内三军都需要地方的支援,从保障的效益上讲,往往各兵种会重复使用或舍近求远。实行三军一体、军地联供,建立统供与专供相结合,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及军地就近就便的上统下分联合保障方式,有利于统观全局,把握良机,实施全方位的立体整体保障合力。
二、实现战区军地联供保障模式的主要途径
(一)要建立高度权威性的军地联供指挥领导体系在战区范围内,建立一个多层次军地统一领导机构,这一机构的主要领导由战区内各省的党政领导和战区合成军队分管后勤的副职指挥员及战区陆海空后勤领导组成,构成一个合成统一的联供指挥体系,形成全方位、全纵深、多层次的整体军民联供指挥网。全权处理军地联供的一切事务及保障的筹划和指导,制定各种联供的大政方针,负责动员战区内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前,调理战区内军民联供保障的各种矛盾,保证战时各军兵种力量和地方支持战争的潜力,实施有效的、富有权威的统一配置部署、统一调配使用。
(二)要建立以军、师、省军区为主体,以省、地行政组织为骨干的军地联供组织体系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充分发挥省军区的作用,建立以省地行政区划为骨干的军地联供组织体系尤为重要。省军区作为地方政府的军事部门,经过多年的长期合作,双方建立了密切关系。省军区下属的各军分区人武部与省下属的各地、市、县行政机构相对应,形成了军队与地方相配套的组织系统,形成了军地一体的整体。联供组织形成,以战区可能发生的战争规模和可能投入的力量及作战方向,按联供系统分别建立省、地后勤联供组织机构。如:“省地交通力量联供中心;物资联供协调中心;救治人员保障中心;技术力量联供协调中心等形式的联供实体。并与战区内军内各种保障力量衔接,就可以在全国形成由各省、地、市、县和军内组成的军地一体、平战一体的后勤支援战争网络。在平时可以不断地发展完善战备建设,保障军队训练、驻防的需要。在战时将更好地适应战区、战场的变化,实施就近、快速保障,增强战区的独立作战,快速反应,整体保障能力。
(三)要建立周密、配套的军地联供实施方案预先拟定周密、完备、配套的战时军地联供实施方案十分重要。平时预有多种预案准备,战时实施就有依据。一方面联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质量,反映军地联供的准备的程度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联供行动能否有序展开。另一方面联供方案的内容、目标、步骤措施、各行各业的分工协作,各联供系统的责任与行动,必须结合各战区的基础条件和作战方案统筹科学抉择。在制定军地联供人力资源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沿海、边境地区和内陆地区人口分布与密度的差异。在物质联供实施预案中,要注重战区内资源及经济基础,确定联供数量、方式、方法,保证各预案在战时的效应准确、协调,易于转化。军地联供预案通常包括:联供人力动员、使用方案;物资储备、使用、调配、补充、征集、管理方案;军品生产、管理方案、交通设施、工具使用方案;通信联网方案等等。军地联供方案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高度的统一性和灵活的适应性。联供方案的时机、规模、空间要与战区任务特点统一。
(四)要将战区内各种保障要素纳入统一整体,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纵深军民一体化保障格局一是要实现军民整体联动。军民整体联动关键是要解决军民联供的速度,形成集成结构。就是注重纵横向的贯通,以解决后勤难以机动问题。依托军地两个集合体,建立纵横交织的各类补给基地,注重各种力量的前伸配置,减少中转和运输,以机动工具为载体,以基地为依托,形成军地一体、动静结合、纵向军内衔接、横向军地贯通的集成模块式的网络结构。 二是要形成三个衔接,注重多维并存的军地联供力量的使用。第一是军内军兵种力量要衔接;第二是战略、战役、战术力量要衔接;第三是军事后勤与国民经济要有机结合,军地力量要紧密衔接。尤其是要建立军民结合的物资、交通、医疗、通信、修理多维并存的军地合成力量。保证除常备力量以外的一切可以转化为直接战争保障实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以及可以用于支持战争的各种潜在力量的充分利用。 三是战区内各军兵种通用物资和通用勤务的军地联供要加强宏观调控、管理,要跳出各自利益的圈子,按战区内新的战略区划和重点,合理的确定数量和范围。
(五)要建立高效灵敏的后勤军地联供战备通信网和自动化系统高效灵敏的通信联络网和自动化系统,是完成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军地联供任务的先决条件,是联供指挥中人与信息结合形成保障力量的动力。 要注重建立军地平战结合,指挥、管理、办公共用,信息处理一体化的联供指挥系统。完成兼容的以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并存的联供决策支持功能处理网,并形一个在结构上纵向系统相衔接,横向系统相联通,各专业系统相配套的综合体。并由机关局网、区域网、远程网相连接,上下逐级展开,诸军兵种和地方彼此贯通的多级分布指挥体系。以保证战区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地

㈤ 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

1、1962年中印战争。
起因是印度总理尼赫鲁自不量力,以大国自居,妄图以英殖民者接班人的身份,侵占我藏南“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2万平方公里,公然入侵我国领土,我军遂分别在新疆南部的阿克塞钦地区和西藏南部的达旺地区将来犯印军全部歼灭,但后来不知为何主动后撤20公里(有人说是因为我军后勤补给不上,其实不然,我军当时的粮草足够应付一个多月),致使我藏南9.2万平方公里领土沦入印度阿三手中已逾47载,现印度在此地已移民500多万人,妄图造成既定事实,印度将达旺等地称为“阿努那恰尔邦”。而这片土地由于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部,且地势较低(海拔仅为1000米—2000米),气候湿润,是西藏著名的“稻米之乡”。
2、1979年中越战争。
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3、中苏之战。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地点: 珍宝岛
结果: 通过谈判停战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人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地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㈥ 中国根本没能力打一场现代化战争

嗯,如果印度与我国开战,首先印度洋贸易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我国的石油航线会受版影响,印度在一定情权况下可能会开展油船战,石油价暴增。与俄罗斯开战,会是一场极大的灾难:俄有9千多颗核弹,我们只有几百颗。。。。所以,战争是有害的。

㈦ 中国近现代战争及危害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枉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㈧ 中国现代十大战争

所谓的现代是从1900年开始,还是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兰州说明确点啊

㈨ 现代化战争是什么

大量使用现代先进武器和技术装备进行的战争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因每次战争情况的不同而各不相同,70年代后,若干局部战争反映了某些共性,大致有以下几点:①突然性增大,抗突袭艰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者惯于利用现代先进武器装备这一有利条件,采取欺骗手段,隐蔽企图,突然下手。防御者是在严峻的形势下抗击突袭,情况紧急,任务繁重,斗争十分艰巨。②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由于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和整体作战能力空前增强,导致了作战行动由陆地、海洋、空中向太空扩展,前方与后方的界限不清,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力量对比转化迅速,攻防作战转换频繁。③立体战、合同战空前发展,电子战、纵深作战广泛。立体战的作战手段猛增,作战行动在多层次、全方位展开,强度高,节奏快。合同战是攻防结合、陆海空一体、诸军种、兵种协同配合的整体战,合成程度和作战威力大大提高。电子战的装备完善,对抗激烈,贯穿于战争始终。纵深作战倍受重视,陆空联合对战役部署全纵深的火力突击猛烈,大纵深迂回穿插和奔袭作战增多。战役、战术空降作战广泛,战略性空降作战继续发展。④消耗、破坏巨大,对后方的依赖增加。现代化战争的弹药、油料和其他物资消耗之大,武器装备损坏率之高,破坏之严重,都是空前的。因而更加依赖于强大的经济、雄厚的物资、充足的人力、顺畅的交通运输和良好的后勤保障。⑤指挥方式变革,组织指挥更加复杂困难。许多发达国家的军队都配备了电子计算机等装备,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连为一体,使指挥方式跃进到自动化的新阶段,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同时,现代化战争十分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战争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组织指挥更加复杂。⑥各种斗争手段综合运用,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现代化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是军事、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种斗争手段综合运用的战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空前紧张激烈残酷的总体战中,人的因素仍然决定战争的胜负,对人的素质主要是军政素质、体力、耐力和斗志的要求更高了

㈩ 中国有能力打赢现代化战争吗

要看和谁da。
美帝,千来万自别想,想了都犯zui!
俄、英、法最好别去想,没有机会!
日可以想一下,51%-60%的在局部上获胜概率!(全面也不要去想,美帝、俄、英、法肯定会介入,到时候你没有机会的!)
棒子、阿三,可以想,80%在局部上获胜(全面也不要去想,美帝、俄、英、法肯定会介入,到时候你没有机会的!)。
其他的,只要美帝、俄、英、法不介入,短期你就随便玩,获胜概率那是老高了!但是不适合长期玩,美帝还么彪悍照样没法在阿富汗长期玩!在伊拉克也是,搞得美帝现在都有点害怕了。所以利比亚美帝只是提供一下情报,让英、法去冲锋。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现代化战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