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分别是什么战争两者有什么区别
九一八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回是日本帝答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这次事变是日本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⑵ 卢沟桥事变在抗战史上重要性是什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后,野心越来越大,妄图把整个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1936年,开始向华北增兵,1937年从东北把精锐部队关东军的一部分,调到北平和天津外围。同年6月,驻北平丰台的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进行挑衅性的夜间军事演习,矛头直指北平南面的卢沟桥。
卢沟桥距北平16千米。当时,日伪军已将北平北面、西北面占踞,一旦日军再占领卢沟桥,就封闭了北平的南大门,孤立的北平、天津的国民党当局便会不战而降。于是,日本帝国主义把卢沟桥作为突破点,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实弹军事演习。到深夜11点左右,他们声称:由于听见宛平县城的数声枪响,致使其演习部队发生混乱,结果丢失了一名士兵。日本侵略军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进行搜查。显然,这是事先精心策划好的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因为城门关闭在日军演习前,中国守军也没有放过枪。对于日军搜城的无理要求,中国守军予以拒绝。继续交涉间,日军突然向宛平县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忍无可忍,被迫奋起自卫。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简称“七七”事变。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从这里揭开。
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动员起来实行全民族抗战。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组成慰劳队、救护队、战地服务队,赶赴卢沟桥前线。
驻守京、津的国民党29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全体官兵奋勇作战,使日军进攻屡遭失败。由于日军不断增加兵力,力量对比悬殊,29军于1931年7日30日撤到河北涿县一带布防。从7月7日事变发生,到奉命撤出为止,中国军民在卢沟桥畔战斗了整整24天。这期间,日本侵略军不论是用飞机扫射,还是大炮轰击,也不论其发动了多少次轮番冲锋,卢沟桥阵地始终巍然屹立!它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⑶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的哪个是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而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版战争的开始,也是中权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⑷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开始与1937年卢沟桥事变,而不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抄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⑸ 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时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的标志
七七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开始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火如荼。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中华民族则一天天开始复兴。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因此重新焕发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⑹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役是什么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紧接着是平津作战。再后来是南口战役,淞沪混战,太原会内战。1937年7月7日,日容本军队经过长期密谋策划,终于采取占领平津,继而征服整个华北和中国的侵略行动。是日夜,早已占领北平市郊宛平城外的日本军队,以走失一名士兵为由,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
在遭到拒绝后,日军突然向卢沟桥龙王庙中国守军发起进攻,继之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冯治安师何基沣旅吉星文团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中国军民八年抗战序幕随之拉开。
驻守在华北地区的二十九军,其老班底是一代军阀大佬冯玉祥旗下的西北军旧部。这支军队的兴起与演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其兴亡存续与翻云覆雨的经过,更是深深地打上了清末民初战乱时期军阀们相互倾扎、暗算、合纵连横的烙印。
⑺ 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是在哪一年的几月几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⑻ 抗日战争是从卢沟桥事件到哪个事件
抗日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结束。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⑼ 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是在哪一年的几月几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版失踪”,要求进入宛平权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⑽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时抗战分别进入了什么阶段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阶段,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阶段。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