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

发布时间:2021-03-02 01:55:35

⑴ 下列著名战役不属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一项是( )。 A 淞泸会战

选:B

⑵ 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下列作品不属于此范围的是( )

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下列作品不属于此范围的是(D、太阳照在干桑河上 )

太阳照在干桑河上 是反应土改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

⑶ 郭沫若革命时期的作品有哪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开始不断发表新诗和小说.同年6月,他在日本福冈发动组成救国团体“夏社”.1919年的下半年和1920年的上半年,出现了“诗的创作爆发期”.在这期间,郭沫若写出了《凤凰涅盘》、《晨安》、《地球,我的母亲》、《站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心灯》、《炉中煤》、《巨炮之教训》等诗篇.1920年出版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于1921年出版.《女神》奏响了五四时代时代精神的最强音.1923年,郭沫若毕业回国,同成仿吾、郁达夫等一起,在《创造季刊》后,又先后办起《创造周报》和《创造日》.创造社的活动达到鼎盛时期,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青年中间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不久由于社会原因和创造社内部的分裂,《创造日》停刊.1924年,他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大革命时期的郭沫若

⑷ 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生死场》、《八月的乡村》、《没有祖国的孩子》、《白杨礼赞》、《第一击》、《法西斯细菌》。

1、《生死场》

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生死场》故事中,作者描述了一些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

从文本的实际构成来看,事件的发生与演进则大半是在家庭的“平台”上——全书共分17章节,去掉极短的过渡性的两节,15章节中有11章节描写的是家庭中的故事。该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似散漫,实则别有匠心在。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立意十分深刻,后来流行的、也为作者所追认的所谓”批判科学至上主义“主题说,至多只是剧本的浅层意义;在剧本初演之日所写的《代跋之一》里的说明,应该是更接近于创作的初衷的:剧作家要把剧本的主人公写成“悲剧的英雄”。

抗日文学作品的产生:

1、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抗战文学,是进步的文学、战斗的文学、反抗的文学。它为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史留下了史诗般的画卷。

2、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作家们在抗战期间“颠沛流离,耕耘不辍;乐观斗争,矢志不移”,“誓把豪情寄山水,权将余力写肝肠”,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展示了对生命的重新体验。

⑸ 吴晓邦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吴晓邦在抗战时期共创作了近百个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艺术感召力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

⑹ 白毛女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吗

是的。1945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回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答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之后这出歌剧还在国统区演出,广受赞誉。国内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罗昌秀,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后被共产党救出,于2002年去世。

⑺ 在抗日战争时期爆发的作品代表都有哪些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历史转变的重要关头,他们的抒情诗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抒情诗在他们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其格调大都接近《给战斗者》。这些诗往往表达爱国主义的激情。冀汸出过《跃动的夜》等诗集,他的《旷野》、《夏日》歌唱祖国辽阔的原野、丰收的田地。诗人笔下祖国的天空、土地、阳光和水,都显得那么可亲、可爱。彭燕郊出过《春天———大地的诱惑》、《战斗的江南季节》等集子。杜谷的《泥土的梦》、《江》也是写对土地和长江的爱。《写给故乡》则表现对被敌人占领的土地的怀恋,想象它正躺在血泊里伸出伤残的手臂,呼唤儿子归去。这一类诗是借着歌唱山川来表达爱国主义精神的。“七月”诗人也努力地表现中国人民的顽强、坚韧的抗敌意志。亦门(S·M),出过诗集《无弦琴》,他的《纤夫》一诗则用逆水顶风中行舟,来比喻民族解放斗争的艰险、危难。但纤夫拉的古老破旧的船上,载着“大地的第二次的春的胚胎,酵母”。诗歌唱出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七月”诗人自然也把眼光向着解放区,他们也有一些歌颂解放区新天地的诗,而揭露国统区黑暗的诗也不少。在解放战争时期“七月”诗人写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诅咒蒋家王朝的末日,表现迎接新中国的无限欣喜与欢乐的诗就更多了。在抗战时期,亦门的《雾》就是揭露“雾重庆”的“不明不白的世界”:“暗中的嘉陵江和长江,无日无夜地低哭着,象从被剜的两眼倾溢的两行苦泪”。1947年,在《去国》一诗中,他又用沉郁的调子,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妄加罪名剥夺人民的自由。

⑻ 义勇军进行曲是不是抗战文艺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应该算是抗战文艺作品吧。

⑼ 艾青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了代表作( )( ...

我爱这土地 大堰河。。。我也不大清楚。。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阅读全文

与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