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伤亡人数各是多少
一、日本死亡人数
日本二战总死亡军队人数为212.1万,其中:
1、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击毙日军131万人(也包括日本本土死于美国大轰炸的军人)。
2、英军在东南亚击毙日军19.27万(包括中国远征军击毙)。
3、苏联击毙13万(含朝鲜游击队在朝鲜击毙、苏军解放库页岛战役、诺门罕战役、张鼓峰战役、关东军覆灭之战、以及战后歼灭虎头要塞以及在西伯利亚战俘营折磨致死的数万日军)。
4、1937年-1945年战死于中国关内战场40.46万人(包括国民党、共产党两方面的战果)。
5、死于东北战场为2.65万人(由抗联及其他武装的战果打死的)。
6、战后还在中国关内死了5.11万人(日本投降后被苏军消灭于张家口、承德的、举枪自杀或死于饥饿疾病的、回国船上跳海自杀的、死我党对日寇最后一战的,死于解放战争的、以及在我党战俘营病死的)。
7、日本二战中还有20多万的武装侨民死亡(类似于民兵), 日本方面仅仅承认其为军属(类似于中国文职军人),不列入212万二战日本军队死亡之内。
8、日本二战期间由美国轰炸造成50-100万平民死亡。不列入212万死亡之内。
所以:仅算1945年日本投降后,我党就打死日军5.11万(参考《对日寇最后一战》),解放战争时期就有若干日军被我党消灭(还有加入我解放军被国民党打死的)。
二、中国伤亡人数
国军直接战死132万、病亡42.2万,受伤累计189万人次。
共产党伤亡人数为58万人,其中阵亡16万人,失踪8.7万人,被俘4.5万人,负伤29万人。
中国二战军事死亡总人数为300-400万。除了上述190万战死和病亡外,还有110万-210万为其他死亡原因。
军人的死亡包括阵亡、因伤致死、被俘虏后杀害或病亡、病饿致死、事故、失踪、其它原因致死成分。
Ⅱ 抗日战争中日双方死亡人数是多少
中国军民伤亡抄3500万以袭上、侵华日军的伤亡人数在120万-150万左右。
Ⅲ 抗日战争中日双方伤亡是多少
抗战八年国民抄党军队伤亡321万(其中阵亡是131万),歼灭日军100余万,共产党军队伤亡是60万,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这是教科书写的。
Ⅳ 八年抗战国共双方各阵亡了多少人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革命军在1937年7月至抗战结束期间的伤亡数字,其中陆军:
阵亡 1319950人
失踪130126人
负伤1761335人
中国空军损失:
死亡、失踪4321人(其中军官241人,失踪14人)
负伤347人(军官243人)
以上国民政府军事力量死伤总数为3216079人。
其中:
阵亡、死亡1324271人
失踪130126人
负伤 1761682人
除了国民政府军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还损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具体损失构成如下:
阵亡160603人
失踪87208人
被俘45989人
负伤290467人
根据以上资料,中国正规武装力量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死伤总数为3800346人,其中:
阵亡 1484874人
失踪、被俘 263323人
负伤2052149
在以上统计数字当中,阵亡一项一般仅计算因战斗原因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空军例外,其死伤人员中包括训练中的损失),而且也不一定包括受伤后死亡在后方的战伤人员。
在非战斗伤亡方面,从1938年-1944年,国民革命军各级医院一共收容了病员1378526名(同时收容的伤员为665353人),其中因病死亡的人数不详。根据各种资料估测,同时考虑到战时医疗条件的极端恶劣,中国正规军队在8年抗日战争期间的死亡人数包括伤死和病死人员在内,至少在200万左右。其中不包括尚未送到军队便已冻饿而死的壮丁和各种非正规武装力量的损失。
除各种作战和非作战损失外,还需考虑到抗战期间大量投敌叛国的部队。按建国后文史部门的估计,在1937年-1944年,国民党方面共有党政要员62人,高级将领67人,军队50余万人(以上包括少数被俘人员)叛国投敌,而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同村宁次也提出过类似的数字。这部分损失显然不包括在国民政府所统计的失踪人数当中。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物质损失如下(不包括中共军队):
步枪858645枝
手提机枪 2610挺
轻机枪 52866挺
重机枪12233挺
火炮1451门
追击炮5998门
枪掷弹筒 27272个
反坦克枪56枝
火箭筒29具
飞机925架(仅统计战斗损失)其中被击毁458架,重创467架
Ⅳ 抗日战争中,中日伤亡人数各是多少以及中方国共伤亡各是多少
军队伤亡
日本方面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国军方面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平民伤亡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
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1946年4月,《中国解放区抗战8年中人口损失初步统计表》公布统计数字如下:“据初步统计: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冀热辽、山东、苏皖、中原7个解放区在抗战期间共计被敌伪杀死或被虐待而伤病致死者3176123人,被捕壮丁2760227人,鳏寡孤独及肢体伤残者2963582人。”
1947年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平民伤亡9134569人(其中死亡4397504人,负伤4739065人)。全国军民人口伤亡总计达12784974人。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据日本官方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共强掳青壮年41758名,押解上船之前死亡2823人,乘船以后以及在各企业单位共死亡6830人,占乘船总数38935人的17.5%。
据1989年出版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8:细菌战与毒气战》所收资料统计,日军曾在我国20个省进行过细菌战,有27万多名军民死于细菌战。
日军曾在中国的14个省(市)77个县(区)使用毒气2091次之多,其中对华北游击部队使用423次,造成3.3万余人伤亡;对中国正规军使用1668次,使中国官兵死亡6000余人,受伤4.1万余人。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5)抗日战争中日双方阵亡人数扩展阅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威胁,中国国民政府逐步开始准备对日本军队作战。
193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1934年度国防计划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防卫计划大纲,将全国划分为三道防卫区域线:第一线有察晋绥、鲁、江浙、闽、粤桂区;第二线有察冀、鲁、豫、皖、赣、湘区;第三线有晋绥、宁、甘、陕、鄂、川、滇区。
同年春夏,蒋介石在对川、黔、陕等省视察后说:“对日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路以西地区为主要阵线,以洛阳、襄阳、荆州、宜昌、常德为最后阵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核心,甘肃、云南为后方。”
1936年初,军委会具体规定了当年的国防军事主要任务。首先,确立了“以四川为作战总根据地,大江以南以南京、南昌、武昌为作战根据地,大江以北以太原、郑州、洛阳、西安、汉口为作战根据地”。
其次,确立了对日作战总方针,即“为保全国土完整,维持民族生存起见,应拒止敌人于沿海岸及平津以东与张家口以北地区,不得已时逐次占领预定阵地,作强韧之抗战”。
再次,在持久战略思想和对日本作战总方针的指导下,全国划分为四个国防区:抗战区为察、绥、冀、豫、苏、浙、闽、粤;警备区为皖、赣、湘、桂;绥靖区为甘、陕、川、宁;预备区为陕、川、鄂、湘、桂、赣、滇、新、青、藏、康。军委会为最高统帅部,在抗战区内分别设六个国防军总指挥部。
在其它区域内设立一个由八省组成的预备军总指挥部,并进一步划出五道自北向南的抵抗线,以淮阴、徐州、归德、开封、新宁、郑州、洛阳一线为最后抵抗线。此外,还规定了预定战场的阵地设置,将全国战场划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北正面,辖山东、冀察、河南、徐海区;二是晋绥侧面,辖山西、绥远区;三是东正面,辖江浙区;四是南海岸,辖闽粤区;五是警备区,辖陕甘宁青、湘鄂赣皖、桂、滇黔、川康区。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时局转变的关键。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初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在停止“剿共”的内战政策后,开始集中精力对付日本的侵略。
1937年1月,国民政府拟订了《民国廿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甲乙两案,1937年3月修订完毕。该计划不但取消了继续内战的内容,而且在上年度国防作战计划的基础上,对中日两国的形势作了较为确切的分析和预测,明确提出了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方针,要求于不得已时实行持久战,逐次消耗敌军战斗力,乘机转移攻势。
根据预定作战需要,全国划为鲁、冀察、豫、晋绥、徐州、江浙、闽粤七个国防区及陕甘宁青、湘鄂赣皖、川康、滇黔、桂五个警备区,分别置于第一线和总预备队的位置上。同时,还部署了第一至第五方面军分别在鲁、冀察、江浙、闽粤各地的战斗任务。这次国防区的划分,不仅体现了国民党从内战转向抗战的开始,也与七七事变后的战区划分大体接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战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Ⅵ 在淞沪会战中日方伤亡人数多少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此役中国军队投入战场多达七十五个步兵师九个步兵旅警团教导总队与特种部队,总数超过60多万人,日军参战部队约27万人,日军于金山卫登陆前,其伤亡即达10672人,其中阵亡9115人,受伤31357人,中国军队则损失惨重,但因各军师伤亡资料多未往上呈报,至今仍无正式伤亡统计,各家估计数字仍有蛮大之差异,据估计伤亡应达30万人以上。【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6-19/1904298681.html】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也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淞沪会战简介。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党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8月14日,当地国民党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指挥三个德械师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15日,日本正式宣布组建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增援,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淞沪会战结束。
Ⅶ 抗日战争中日双方伤亡是多少
中日战争 :统计数字是,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 ,侵华日军的伤亡人数在120万回-150万左右。
据日本方面统计:答在二战中日军累计战死2121000人,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前后,日军在中国东北死亡46800人;在中国关内死亡455700人;在中国台湾死亡39100人;在缅甸、印度死亡164500人。
据中国方面统计:八年抗战中国军队伤亡380万,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21685000人。
Ⅷ 抗日战争中国伤亡人数
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 1937年11月9日 上海松江
高志航空军少将(追授),空军驱逐机司令 1937年11月21日 河南周家口
夏国璋中将,172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1日 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6日 浙江湖州
饶国华上将(追授),145师师长 1937年11月30日 安徽广德(自杀)
萧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
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
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1938年2月22日 山东莒县
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
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
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
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 1938年3月28日 河南修武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年4月22日 内蒙黄油干子
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 1938年5月9日 山东蒙城
李必藩中将,23师师长 1938年5月14日 山东菏泽(自杀)
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 1938年5月14日 山东菏泽(自杀)
方叔洪中将,114师师长 1938年6月 山东荷泽冯家场
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 1938年9月23日 山东
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 1938年11月3日 湖北襄阳
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 1939年1月13日 广东清远
李巩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 1939年3月7日 陕西西安
张谞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 1939年3月7日 陕西西安
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 1939年3月26日 江西高安
陈安保中将,29军军长 1939年5月6日 江西龙里
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 1939年5月18日 河北迁安
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 1939年1月9日 山东莱阳
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 1940年1月3日 江苏望乡台
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 1940年1月25日 江西武宁
郑作民中将,2军副军长 1940年2月3日 广西昆仑
钟毅中将,173师师长 1940年5月9日 湖北苍台(自杀)
张自忠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
张敬少将,33集团军高参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
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 1940年5月 河南遂平
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砦
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寨(自杀)
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寨
唐淮源上将,3军军长 1941年5月12日 山西悬山(自杀)
寸性奇中将,12师师长 1941年5月13日 山西毛家湾(自杀)
金崇印少将,17军参谋长 1941年9月16日 山西横水镇
石作衡中将,70师师长 1941年9月6日 山西绛县
赖传湘中将,190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4日 湖南梁家段
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5日 甘肃
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 1941年9月27日 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将,98军军长 1941年9月29日 山西东峪
朱世勤中将,暂30师师长 1942年5月4日,山东潘庄
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 1942年5月4日 山东潘庄
戴安澜中将,200师师长 1942年5月26日 缅甸茅邦村
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 1942年6月23日 山西张翁村
胡义宾少将,96师副师长 1942年7月 缅甸埋通
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 1942年8月 山东唐王山
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21日 山东城顶山
张少舫少将,113师参谋长 1943年2月21日 山东城顶山
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 1943年5月 山东
江春炎少将,114师参谋长 1943年7月4日 山东邹县
彭士量中将 (追授),暂5师师长 1943年11月15日 湖北石门
许国璋中将,150师师长 1943年11月21日 湖北诹市(自杀)
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 1943年12月1日 湖南常德
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 1944年5月5日 安徽颍上
李家钰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
陈绍堂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
周鼎铭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
王剑岳少将,8师副师长 1944年6月10日 河南灵宝
王甲本中将,79军军长 1944年9月7日 湖南东安
阚维雍中将(追授),131师师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自杀)
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自杀)
吕旃蒙少将(追授),31军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
齐学启中将,38师副师长 1945年5月13日 缅甸仰光
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 1945年6月 浙江孝丰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左权,18集团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山西辽县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罗忠毅,新四军6师参谋长,1941年11月28日,江苏溧阳
彭雄,新四军3师参谋长,1943年3月17日,江苏连云港
彭雪枫,新四军4师师长,1944年9月11日,河南夏邑八里庄(死于国共冲突)
陈昭礼,全国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少将, 1940年8月13日,在崇安吴公岭(死于国共冲突)
东北抗日联军
李学忠,第二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8月,吉林省抚松县
王德泰,第二军军长,1936年11月,吉林省蒙江县
夏云杰,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黑龙江省汤原县
宋铁岩,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吉林省蒙江县
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3月5日,黑龙江省饶河县
金正国,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黑龙江省桦川县
刘曙华,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黑龙江省勃利县
李延平,第四军军长,1938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王光宇,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12月,黑龙江省五常县
王克仁,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23日,黑龙江省穆棱县
侯国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24日,吉林省安图县
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23日,吉林省蒙江县
曹亚范,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1940年4月8日,吉林省蒙江县
王汝起,第二路军一支队支队长,1940年5月21日,黑龙江省饶河县
赵敬夫,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1940年7月20日,黑龙江省德都县
高禹民,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12月1日,内蒙古阿荣镇
陈翰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年12月8日,吉林省宁安县
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张忠喜,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魏拯民,第一路军副司令,1941年3月8日,吉林省桦甸县
郭铁坚,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参谋长,1941年9月20日,内蒙古莫力达瓦旗
赵尚志,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黑龙江省鹤岗
许亨植,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3日,黑龙江省庆城(现黑龙江省庆安县)
数字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中日战争中,共129名日本将官阵亡,只有其中3名是阵亡于与八路军会战中。)除此,由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民兵在内主要以在日本占领区内游击战为主。
据统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总共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远远超过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八路军、新四军〕的歼敌数量。相比之下,八路军、新四军人数较少,条件较差。国民革命军作为当时中国正规的政府武装,战绩突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Ⅸ 抗日战争(中日战争)双方兵力伤亡率有多大
一般的统计数字是;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
其中中国政府军队牺牲专200万,游击队牺牲60万(包括八路军,新四军).
属手无寸铁的被日军屠杀的中国老百姓,在2000万以上.
另外因为战争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
侵华日军的伤亡人数在120万-150万左右
其中被击毙仅53万人,中华民国确认死亡44万人,目前该数字还有争议。
侵华日军的总数在250-300万左右.占日军陆军的1/3,海军的1/5
为什么我们用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的牺牲才仅仅打死53万日军.
而且日本根本没有尽全力同中国作战.因为它的主要对手还是美国,苏联。
Ⅹ 抗日战争中日伤亡各多少人
1楼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内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容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