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中国解放战争了多少年

中国解放战争了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1-03-01 00:17:42

❶ 中国内战打了几年

共十四年内战。

国共内战一共两次,第一次内战是:十年内战,时间: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内战是:解放战争时间:1945年至1949年。

1、第一次内战

十年内战是1927年至1937年间的第一阶段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而中国国民党则称之为“剿匪”。共产党认为进行革命的目的是通过将没收的地主资产分发给农村的贫雇农,从而改变农村贫富极度悬殊的经济状况而产生的战争。

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先后动用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的根据地实行五次“围剿”,前四次遭到失败,但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步步为营及共产党领导人战略错误,迫使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瑞金战略转移至陕西延安,损失惨重。

2、第二次内战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阶段内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国民党称这段时期为“动员戡乱”。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共产党方面统计共计歼灭国民党军军约807万,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政权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逃往台湾。

(1)中国解放战争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国共内战,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两大政党及其武装之间在中国境内爆发争夺天下的内战。国共内战最终以国民党政府则迁往台湾而结束。

自1927年到1949年间,国、共之间发生过多次内战。分别经历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也称之为第一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时期称为第二次国共内战。

第二次国共内战以国民党政权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迁往台北而结束。

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南京政府所属军队取得阶段性胜利,迫使中国共产党的割据政权大范围迁移,但是由于西安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双方的交战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再度爆发第二次国共内战。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国共内战,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共计歼灭和收编国民党军队500余万。

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全胜,并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宣布于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逐步终结了国民党民国在中国大陆的实质统治和管辖权力。

而以中国国民党人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则迁往台湾,至此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直至今日的长期分治及对立。

❷ 解放战争从多少年到多少年,共几年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党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5日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达成停战协定和旧政协决议。

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旧政协决议,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以进攻我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通过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决定改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中国解放战争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配合下,领导解放军开展的解放战争。

期间,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共产党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但被解放军挫败,在战争头一年消灭敌军5个旅,为战略进攻做好准备。

国民政府的8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解放军主力依然存在。这样国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战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共产党根据地。

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

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威胁国统区。

1948年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❸ 解放战争从几年到几年,共几年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年8月——1950年6月,约五年。

拓展:

1、战争阶段:
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
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

2、指挥官:
国民党:蒋介石、李宗仁、汤恩伯、顾祝同、刘峙、傅作义、胡宗南、杜聿明、张灵甫、封裔忠、白崇禧、卫立煌、阎锡山、冯玉祥、陈诚、张治中、毛人凤、戴笠、陈立夫、陈果夫、廖耀湘、刘峙、郭汝瑰、黄百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宋希濂、孙元良、刘斐、刘汝明、李延年、马鸿逵、马步芳等

共产党:大元帅:毛泽东(1955年授予军衔时他拒绝此军衔)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林彪、罗荣桓、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大将:粟裕、黄克诚、徐海东、陈赓、谢富治、肖劲光、王树声、罗瑞卿、张云逸、许光达

解放后非军职:周恩来、邓小平、任弼时、刘少奇、高岗、耿飚、李先念、彭真等等

战功比较突出的上将:萧克、李达、李克农、王震、许世友、杨成武、韩先楚、萧华、刘亚楼、叶飞、杨得志、韦国清,乌兰夫等等

3、军队兵力:
国民党军:860万(1946年7月)565万(1948年6月)149万(1949年6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170万(1946年7月)280万(1948年6月)400万(1949年6月)

4、战争结果: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往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至今。

5、战争意义:
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

❹ 解放战争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共几年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年8月——1950年6月,约五年。

拓展:

1、战争阶段:
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
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

2、指挥官:
国民党:蒋介石、李宗仁、汤恩伯、顾祝同、刘峙、傅作义、胡宗南、杜聿明、张灵甫、封裔忠、白崇禧、卫立煌、阎锡山、冯玉祥、陈诚、张治中、毛人凤、戴笠、陈立夫、陈果夫、廖耀湘、刘峙、郭汝瑰、黄百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宋希濂、孙元良、刘斐、刘汝明、李延年、马鸿逵、马步芳等

共产党:大元帅:毛泽东(1955年授予军衔时他拒绝此军衔)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林彪、罗荣桓、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大将:粟裕、黄克诚、徐海东、陈赓、谢富治、肖劲光、王树声、罗瑞卿、张云逸、许光达

解放后非军职:周恩来、邓小平、任弼时、刘少奇、高岗、耿飚、李先念、彭真等等

战功比较突出的上将:萧克、李达、李克农、王震、许世友、杨成武、韩先楚、萧华、刘亚楼、叶飞、杨得志、韦国清,乌兰夫等等

3、军队兵力:
国民党军:860万(1946年7月)565万(1948年6月)149万(1949年6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170万(1946年7月)280万(1948年6月)400万(1949年6月)

4、战争结果: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往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至今。

5、战争意义:
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

❺ 解放战争时期是几年到几年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党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5日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达成停战协定和旧政协决议。

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旧政协决议,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以进攻我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通过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决定改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5)中国解放战争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配合下,领导解放军开展的解放战争。

期间,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共产党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但被解放军挫败,在战争头一年消灭敌军5个旅,为战略进攻做好准备。

国民政府的8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解放军主力依然存在。这样国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战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共产党根据地。

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

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威胁国统区。

1948年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❻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几年到几年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于1945年8月,结束于1949年9月。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到1950年6月,残存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6)中国解放战争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

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

2、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

解放军投入官兵66万人,加地方武装40万人,国民党军兵力理论满编值80万人,据《国民党视角下的大决战》实际50万多一点。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

3、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948 年11月29日发起。从1948年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

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阅读全文

与中国解放战争了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