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抗日战争时期老舍先生还创作了小说

抗日战争时期老舍先生还创作了小说

发布时间:2021-02-28 18:38:57

『壹』 老舍的作品

1、《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2、《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的创作开始于1944年。老舍对于小说的创作准备则开始于1941年,此时正是北平沦陷的第五个年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老舍在这样的环境下萌发了创作一篇关于抗战题材的小说的想法,但是苦于缺乏合适的题材故而一度搁置。
3、《茶馆》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
4、《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可能成为老舍先生最伟大的作品,如果先生有机会将其写完的话。老舍在这部作品中以自传为线索,表现社会风习与历史的变迁,与他过去的写作不同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对本民族的历史——清末旗人的生活习气作了出色的表现。
5、《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1937年7月1日载于《文学》第9卷第1号。

『贰』 老舍先生有哪些代表作品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我这一辈子》、《老张的哲学》等等。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描绘了当时在北洋军阀统治下人民的困苦生活,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控诉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

《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先生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旧时代的北京为背景,描绘了当时北京各个阶层不同人员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悟。主人公老张是中国近代小说史上一个十分典型的人物,所谓老张的哲学,其本质就是市侩哲学,利己主义。

『叁』 老舍先生的名著

最著名的《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其他如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 《二马》(长篇小说)1931,《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老舍集》、《离婚》(长篇小说)1933,《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
《三团一》(曲艺集)1938,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
《残雾》(话剧)1940,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
《张自忠》(话剧)1941,
《大地龙蛇》(话剧)1941,
《剑北篇》(诗集)1942,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
《火葬》(长篇小说)1944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1948,
《方珍珠》(话剧)1950,
《龙须沟》(话剧)1951,
《老舍选集》1951,
《春华秋实》(话剧)1953,
《老舍短篇小说》1956,
《福星集》(散文集)1958,
《茶馆》(话剧)1958,
《上任》(短篇小说)1958,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出版社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
《老舍选集》(1—4卷)1982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
《老舍散文》1984 百花
《母鸡》 《我的母亲》 《养花》 《我们家的猫》 《济南的冬天》 《林海》《草原》《四世同堂——开学的日子》《断魂枪》《茶馆》一共六十多本小说
被录入小学课本
《草原》、《我们家的猫》《北京的春节》、《母鸡》、《济南的冬天》、《养花》
《林海》、《我的母亲》、《祥子买车》、《猫》

『肆』 老舍先生的主要作品有 哪些 话剧 哪些 小说。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赵子曰》、《离婚》 、
《骆驼祥子》、《鼓书艺人》、《二马》、《牛天赐传》、《火葬》、《我这一辈子》 中篇小说:《月牙儿》、《阳光》
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
剧本:《龙须沟》、《桃李春风》、《残雾》、《茶馆》、《大地龙蛇》、《神拳》
其他合集:《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集》

老舍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塾,后转读小学。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国文教员。“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先后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等长篇小说。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创作《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长短篇小说。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此间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小说《正红旗下》等。(历史上的今天.cn) “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辑有《老舍文集》。
1978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老舍先生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老舍先生是著名作家。他把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文学艺术事业。他在创作上积极勤奋,著作丰富。解放前,他写了《骆驼祥子》等许多文学作品,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给了他新的艺术生命,他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许多文艺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荣称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行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伍』 老舍写了几部作品

老舍简介
老舍 (~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老舍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老舍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老舍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老舍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老舍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老舍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著作书目: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4,的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样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 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 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 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选》 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 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 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选》 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选》 1984,百花

『陆』 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生死场》、《八月的乡村》、《没有祖国的孩子》、《白杨礼赞》、《第一击》、《法西斯细菌》。

1、《生死场》

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生死场》故事中,作者描述了一些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

从文本的实际构成来看,事件的发生与演进则大半是在家庭的“平台”上——全书共分17章节,去掉极短的过渡性的两节,15章节中有11章节描写的是家庭中的故事。该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似散漫,实则别有匠心在。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立意十分深刻,后来流行的、也为作者所追认的所谓”批判科学至上主义“主题说,至多只是剧本的浅层意义;在剧本初演之日所写的《代跋之一》里的说明,应该是更接近于创作的初衷的:剧作家要把剧本的主人公写成“悲剧的英雄”。

抗日文学作品的产生:

1、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抗战文学,是进步的文学、战斗的文学、反抗的文学。它为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史留下了史诗般的画卷。

2、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作家们在抗战期间“颠沛流离,耕耘不辍;乐观斗争,矢志不移”,“誓把豪情寄山水,权将余力写肝肠”,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展示了对生命的重新体验。

『柒』 老舍在抗战期间创作了哪些作品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从济南赶到武汉,投入抗战的爱国热潮。1938年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会兼总务部主任,期间写了很多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这时开始进行戏剧创作,写了《残雾》、《国家至上》等剧本。

『捌』 老舍写过那些作品

老舍的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

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写了在底层生活者的悲惨生活,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

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8)抗日战争时期老舍先生还创作了小说扩展阅读

未成合集,散落发表的作品收集如下:

《厚古薄今》《活-武松》《假博士》《教授》《她记得》《抗战民歌二首》《空城计》《控诉搂包的》-大鼓书词《礼物》《恋歌》《流离》《乱形容》《说明白话》《覃本秀自述》《痰迷新格》《童谣二则》《微笑》《为和平而战》《为小朋友们作歌》《维生素》

《小相声一则》《新春之歌》《新青年》《新诗》《雪中行军》《音乐的生活》《英雄赞《元旦铭》《慈母》《打刀曲》《读书》《二期抗战》《附录-致友人函》《歌唱伟大的党》《歌声》《鬼曲》《国葬》《过新年》《海外新声》《和平解放西藏》《红售货员》

《红叶》《鸿兴饭馆红旗飘》《八九十枝花》《保民杀寇》《保我河山》《壁报诗》《别迷信》《长期抵抗》《陈各庄上养猪多》《成渝路上》《蒙古青年进行曲》《女儿经》《陪都赞》《青年》《青年突击队员》《清明》《日本撤兵了》《扫荡五气》《山高挡不住太阳》

《神仙辞职》《生产就业》《柿子丰收》《蜀江船歌》《双反》《札兰屯的夏天》《战》《丈夫去当兵》《致富神咒》《中秋月饼》《祝贺北京解放十年》《祝贺儿童节1》《祝贺儿童节2》《作诗》。

阅读全文

与抗日战争时期老舍先生还创作了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