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骑马与砍杀汉匈全面战争官职问题
要先找个国家投靠。比如大汉。到县令或者刘彻那成为大汉子民。然后朝廷根据声望会给你官职。
有了官职以后可以到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城市的屯兵大营里领取你的装备、工资、属兵。
当然前两个小兵的官职是没有属兵、工资的。
下面是汉朝的官职介绍:
汉新兵
装备:红色汉军服 绑腿 十炼短环刀 半铁殳 江玄武盾
可晋升:汉正卒(20)
汉正卒
装备:汉布服 束发 军用绑腿 素面盾 十炼环刀 汉手弩 汉手弩箭
可晋升:什长(50)
什长:300/月 5材官 5材官蹶张
装备:廿炼环刀 汉漆木盾 汉弁 汉军札甲(戟兵) 军用绑腿 汉手弩 汉手弩箭
可晋升:屯长(100)
屯长:500/月 20材官 15材官蹶张
装备:廿炼环刀 卜字步戟 汉军钩镶 帻弁 汉皮玄甲 步兵鞋
可晋升:军侯(200)
军候:1875/月 3屯长 40材官 30材官蹶张
装备:卅炼环刀 卜字步戟 彩绘阵盾 汉弩箭 汉臂张弩 漆纚纱弁 大札甲 步兵鞋 汉轻军马
可晋升:材官校尉 北宫卫士令都侯 南宫卫士令都侯 骑士校尉(350)
材官校尉:3750/月 5屯长 55材官 40材官蹶张
装备:汉铩 汉戟 漆面盾 鱼鳞宽甲 汉军标胄 步兵鞋 汉轻军马
可晋升:长史(550)
北宫卫士令都侯:3750/月 55戟兵 20汉弓兵 25汉弩兵
装备:卅炼环刀 龙凤纹漆盾 锥头箭 硬弓 汉臂张弩 汉弩箭 鳞甲 汉军标胄 步兵鞋
可晋升:长史(550)
南宫卫士令都侯:3750/月 55环手刀兵 45汉弓兵
装备:六面汉剑 彩绘阵盾 鱼鳞宽甲 汉军标胄 步兵鞋
可晋升:长史(550)
骑士校尉:3750/月 70骑士
装备:钺戟 卜字骑戟 卅炼环刀 龙凤纹漆盾 汉玄铁甲 骑兵短靴 虎纹帻鹖冠 汉乌孙军马
可晋升:长史(550)
长史:7500/月 写的哪里的长史就到哪去拿兵 比如酒泉郡长史 就到酒泉郡去 虽然城不是你的 但是有个领兵选项 城里守军随便拿
装备:百炼环刀 汉蹶张弩 汉弩箭 龙凤纹漆盾 长冠 鱼鳞细甲 犀皮彩靴
可晋升:屯骑校尉 步兵校尉 越骑校尉 长水校尉 射声校尉 骑都尉(900)
屯骑校尉:15000/月 200骑士`
装备:铁矛肖 蚺鳞羽胄 蚺鳞战甲 犀皮彩靴 汉乌孙军马 六面汉剑
可晋升:卫尉(未开放) 光禄勋 执金吾(未开放)(1100)
步兵校尉:15000/月 200戟兵 80汉强弩兵 80汉精锐弓箭手 20屯长
装备:汉矛 汉铩 卜字飞戟 犀面克城大橹 鱼鳞细甲 军官胄 犀皮彩靴 汉乌孙军马
可晋升:卫尉(未开放) 光禄勋 执金吾(未开放)(1100)
越骑校尉:15000/月 200越骑
装备:百炼环刀 卜字飞戟 漆皮藤牌 鱼鳞细甲 汉军标胄 骑兵短靴 汉轻战马
可晋升:卫尉(未开放) 光禄勋 执金吾(未开放)(1100)
长水校尉:15000/月 200东胡弓箭手
装备:精钢铁剑 漆皮藤牌 锥头箭 战弓 链甲背心 匈奴铁胡腿 骏马
可晋升:卫尉(未开放) 光禄勋 执金吾(未开放)(1100)
射声校尉:15000/月 300材官蹶张
装备:大黄弩 百炼短环刀 锥头箭 战弓 军官胄 鱼鳞细甲 轻便短靴
可晋升:卫尉(未开放) 光禄勋 执金吾(未开放)(1100)
骑都尉:15000/月 100羽林骑
装备:汉矛 锥头箭 战弓 龙凤纹漆盾 虎贲玄铁甲 虎纹帻鹖冠 犀皮彩靴 汉乌孙军马
可晋升:卫尉(未开放) 光禄勋 执金吾(未开放)(1100)
光禄勋:30000/月 200郎卫 (实际是60期门郎 60羽林骑)
装备:孔翼铁矛 重铁甲 将军胄 犀皮战靴 汉大宛军马
可晋升:大将军(1450)
大将军:60000/月 所有汉城里的守兵随便拿(进入要塞或者城市会出现领兵选项 不过拿不到期门和羽林 建议升大将军以前多收集点兵)
装备:百炼龙纹 龙鳞战甲 龙鳞重盔 重铁履 汉大宛军马
Ⅱ 万夫长上面是什么可以是经典小说里的职位。系统解答下更好,复制一大堆历史资料就不要了。
十夫长来、百夫长、千夫长自、万夫长、将军. 这是职位由小到大的排列 万福张上面是将军或元帅或执政官
十夫长:类似于现在的班长,一般是一个小分队的领导者,不属于正规的编制,一般是由上级临时任命,方便军队管理(有的地方也叫做兵长)
由于正规编制下,一个小队是十人(实际没有),包括十夫长在内
百夫长:正规编制的下级军官,统领十个小队(编制,实际上没有),属于军官,作战时候率领部队冲锋陷阵
千夫长:高级军官,拥有单独统帅部队作战的权力,是百夫长的直属上司。千夫长可以单独统帅部队,是该部队最高长官,也可能在军团下属,一般一个万人军队,会有十个左右千夫长
万夫长:前线军团指挥官,可以和军团长相当,最接近的,就是清朝的八旗旗主一个级别。万夫长权力很大,在边境地区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发动战争。一般一个军团,只有一个万夫长,除非是大军团出现更高级的统帅,如元帅,将军,或者执政官。
这个编制,使用比较多的,一个是罗马帝国,一个是蒙古,主要是集中在中亚地区比较多,还有游牧民族
Ⅲ 战国时间楚国的军队军官名称是怎么样的,军官都是什么名称的。有没有千夫长,百夫长之类的
额……一般来说,讲战国史的书里有很全面的介绍。
下面是我以前存的资料复制过来,至于过去是在哪里下的资料我实在不记得了……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战国兵制
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国的君主竞相变法图强,攻伐争雄,军事制度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
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徵调大权,实行凭“虎符”发兵的制度。“虎符”符身虎形,一般为铜制,分两半,有铭文。战国时期秦国国君颁发给杜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郊)的“虎符”上刻的铭文规定:右半在君,左半在杜,凡徵发兵甲50人以上,必须与君符会合。但有烽火报警,也可“毋会”君符而采取行动。国君之下,始设将军(楚国称上柱国)等专职武官,文武已明显分职。
各诸侯国主要实行郡县徵兵制,农民是主要的徵集对象。郡守和县令有权徵集本郡、县适龄男子入伍,并可率领他们出征。男子16或17岁“傅籍”(或称“傅”),即进行登记,然後,根据国家需要随时应徵入伍,直到60岁才能免徵。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墓主17岁“傅籍”,第二年入伍参战,战争结束返回故里,後又再次应徵入伍。除徵兵制外,各国还兼行募兵制。招募之兵,经过严格的考选,多充军队的骨干和国君的卫队。如魏国考选“武卒”,要求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齐国的“技击”、秦国的“锐士”等,也是以较严格的考选办法招募的。凡中选者,都要进行长期的专门训练,并享受比较优厚的待遇。
步兵是主要兵种,骑兵和舟师发展也很迅速,车兵地位下降。步兵通称为“带甲”。《战国策》等文献有“带甲数十万”、“带甲百万”的记载,说明步兵的规模甚为庞大。骑兵有较大发展,出现了“骑万匹”之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原诸侯国改革旧制,发展骑兵的典型事例。舟师较为发达的有楚国等。秦国舟师的规模也很可观,《史记》记载,秦“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
军队组织往往和居民组织相结合。郡、县居民多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即“伍什之制”。伍什之上,秦有里、乡,三晋有连、闾。军队的组织与之相应。《商君书□境内》记载,秦军以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五十人设屯长,百人设百将,五百人设五百主。《尉缭子□伍制令》记载,魏军在伍什之上,五十人为一属,百人为一闾。
Ⅳ 麦克阿瑟正开派对狂欢,为什么副官突然大喊着跑进来:将军,您被免职了
美国历史上与总统关系最僵的将军要数麦克阿瑟了,麦克阿瑟不但不把杜鲁门总统放在眼里,而且就连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总统给他下的命令,他都可以完全置之不理,不去执行。麦克阿瑟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美国政府和军方约束,杜鲁门最后实在忍受不了他的行事风格,只能将他从朝鲜战场召回,解除职务。
不过,麦克阿瑟由于没有人缘,在共和党内初选都没有出线,而1952年的总统宝座被同样是五星上将的艾森豪威尔取得。
如果杜鲁门当时不将麦克阿瑟撤职,任凭他自由驰骋,那么以麦克阿瑟的野心,不只是拿下朝鲜半岛,甚至连使用原子弹都有可能。而当时,杜鲁门不想把苏联等大国卷进来,撤麦克阿瑟的职是大势所趋。
Ⅳ 三国时期--千夫长是什么职务
“千夫长抄”属于高级军官,拥有单独统帅部队作战的权力,是百夫长的直属上司。
三国时期,千夫长可以单独统帅部队,是该部队最高长官,也可能在军团下属,一般一个万人军队,会有十个左右千夫长。到了明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分为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职位低下,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
(5)罗马全面战争千夫长扩展阅读
其他等级编制:
1、十夫长:类似于现在的班长,一般是一个小分队的领导者,不属于正规的编制,一般是由上级临时任命,方便军队管理(有的地方也叫做兵长),正规编制下,一个小队是十人,包括十夫长在内。
2、百夫长:正规编制的下级军官,统领十个小队,属于军官,作战时候率领部队冲锋陷阵。
3、万夫长:前线军团指挥官,可以和军团长相当,最接近的,就是清朝的八旗旗主一个级别。万夫长权力很大,在边境地区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发动战争。一般一个军团,只有一个万夫长,除非是大军团出现更高级的统帅,如元帅,将军,或者执政官。
Ⅵ 万夫长是什么意思
万夫长
古代军队的官阶,前线军团指挥官,可以和军团长相当,最接近的回,就是清朝的八旗旗主一答个级别。
万夫长权力很大,在边境地区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发动战争。一般一个军团,只有一个万夫长,除非是大军团出现更高级的统帅,如元帅,将军,或者执政官。
这个编制,使用比较多的,一个是罗马帝国,一个是蒙古,主要是集中在中亚地区比较多,还有游牧民族。
PS:万夫长并非统领一万个人。现多出现于网络玄幻小说当中。
万夫长,职同少将级。最早是军队职衔,早期军队编制十人为一伍,选一伍长,相当于班长;十伍为一队,选一队长——百夫长,相当于连长;十队为一营,选一队长——千夫长,相当于团长;十营为一军,选一军长——万夫长,相当于师长;万人以上调动得由将军统领,国君授命;十万人以上调动得由上将军统领,国君授命。
但是,在早期的时候,例如周朝时,以“七”为满,即为十,所谓“百日”,其实也只有四十九日。所以万夫长只是一个军衔,并非整整统帅一万人才是万夫长。只是后来由于军队的细分,使得“万夫长”名存实亡,被将军衔所取代。
Ⅶ 罗马全面战争普通士兵怎么成为家族成员
士兵不能成为家族抄成员,只有临时将领袭可以,部队在没有家族成员或千夫长(不修改的话千夫长为AI元老院专用将领类型)带领时,会生成一个额外的临时将领,年纪默认为20岁,只要他不死或之后一直没人来带这只队伍,就有可能被收养,收养的前提是至少有一位成年男性家族成员其名下四个子女位置没有满,且家族总成员数没有大于某个值(这个数值是隐藏的,会根据家族现有城市数变化)
Ⅷ 欧洲古代宫廷里的职位
以英国为例,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欧洲贵族最初有的只是公爵、伯爵和男爵。其中公爵应该是来自戴克里先改革罗马行省以后的省行政或者军事长官,后来被蛮族用来称呼大领主。
伯爵则是克洛维王朝的军队指挥官。但因为往往随着军役而授予领地也成了领主。男爵则是对宫廷显贵的尊称。子爵和侯爵是分别作为副伯爵和副公爵而设立的。
这些官衔在加洛林时代吞并采邑的过程中也被当成了采邑而继承下来,才慢慢变成爵号的(就像莱茵—巴拉定选侯自己是行宫伯爵但还是皇帝的骥厩总管。
勃兰登堡侯爵还是皇帝的御前大臣一样,他们的官衔也成了采邑只是拥有的人太少而没能成为爵号而已)。所以很多拥有领地但没有官衔的贵族,就以领地为头衔。中间加中缀词。翻译过来就是某某地方的某某先生。
(8)罗马全面战争千夫长扩展阅读:
欧洲古代宫廷官职由欧洲王室组成。欧洲王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分,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其实实质都是三权分立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在欧洲一些国家会有王室出现。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这个组织,比如说美国或者德国等等。
现在的王室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形象作用,比如英国的女王及其王室成员等等,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有一定的外交权等等权利,有时候还可以行使一些法定的否决权等等,但是随着议会国会以及政党的权利的增强等等王室的权力正在渐渐缩小。
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否认王室,并且建议取消王室制度。很多欧洲公民或者一些政治学家认为现在的王室正在挥霍着纳税人的钱财但是不能有一些实质性的作用,有时候一些礼仪性的场合,总理等也可以行使而不是非王室不可。
而且王室的生活一般比较奢侈,花费高昂,所以是一种浪费。同时,王室制度本身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当时并不完善所造成的遗留问题,所以应该取消王室制度,这样可以精简机构并且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
Ⅸ 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帮忙解释下)
十夫长:类似于现在的班长,一般是一个小分队的领导者,不属于专正规的编制,一般属是由上级临时任命,方便军队管理(有的地方也叫做兵长)
由于正规编制下,一个小队是十人(实际没有),包括十夫长在内
百夫长:正规编制的下级军官,统领十个小队(编制,实际上没有),属于军官,作战时候率领部队冲锋陷阵
千夫长:高级军官,拥有单独统帅部队作战的权力,是百夫长的直属上司。千夫长可以单独统帅部队,是该部队最高长官,也可能在军团下属,一般一个万人军队,会有十个左右千夫长
万夫长:前线军团指挥官,可以和军团长相当,最接近的,就是清朝的八旗旗主一个级别。万夫长权力很大,在边境地区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发动战争。一般一个军团,只有一个万夫长,除非是大军团出现更高级的统帅,如元帅,将军,或者执政官。
这个编制,使用比较多的,一个是罗马帝国,一个是蒙古,主要是集中在中亚地区比较多,还有游牧民族
Ⅹ 古代有万夫长、千夫长真实职务吗
万夫长权力很大,在边境地区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发动战争。一般一个军团内,只有一容个万夫长,除非是大军团出现更高级的统帅,如元帅,将军,或者执政官。
这个编制,使用比较多的,一个是罗马帝国,一个是蒙古,主要是集中在中亚地区比较多,还有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