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是
湘西会战。
地点:抄湖南省西部地区。
任务:保护芷江空军基地,破坏日军争夺芷江空军基地的计划。
时间: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1)抗日战争胜利前最后一战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1、雪峰山战役挫败了日军企图占领中国芷江空军机场的阴谋,提高了国军“反攻之士气”,它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
2、雪峰山战役中的胜利张扬了中国的国威。湘西会战,中国国际声誉有所提高,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3、充分显示了中国官兵高尚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⑵ 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
会战最后是豫西鄂北和湘西会战,日本指挥岗村宁次。(是从1944到1945。)目的是打通去川内(重庆)道路。容贵州独山是抗战最后一站。当时日军长驱直入,11月桂州柳阳沦陷后,1944年12月2号日军攻陷独山。贵阳危机。贵阳是重庆陪都大门。29军(军长孙元良)从河南到四川,29军先头部队900多人抵抗。七星岩守城131师,宁死不屈烧死在岩洞中。堵住敌人最后攻势。
后来日军向武汉收缩,何应钦指挥2 3方面军指挥广西发动攻势,这一路在宜山柳州桂林激烈战斗(收复),广西东北全县8月9日为我军26军收复。然后日本投降。
网上都没资料,都去描写内战去了。
你要这个是干什么。写文章。
⑶ 哪个战役是抗日战争最后一战
湖南日报3月19日讯 3月18日,溆浦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收藏的旧政权档案时,发现了64年前抗日战争湘西会战主战役之一——溆浦县龙潭战役战地照片。这一发现,填补了龙潭战役成为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无图片记录的空白。
龙潭是溆浦县南部边缘雪峰山下的重镇。据史料记载,1945年4月初,日军发动攻势,企图攻占我湘黔边的芷江空军基地。敌军三路西犯,其中北路----敌之主力左翼日陆军116师团之109联队4000多人偷袭龙潭。龙潭战役自1945年4月17日打响, 5月14日结束,历时28昼夜。由国军第四方面军司令王耀武将军所辖74军51师师长周志道指挥的龙潭战役打得异常惨烈和残酷,以阵亡700多名将士的代价,歼敌4000余人的战绩获全胜而告终,从而成为湘西会战乃至抗日战争最后一次蜚声国际的重大战役。尽管对这次战役的文字记述已非常详实和全面,但图片记录原先却未发现。
3月中旬,溆浦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收藏的旧政权档案时,发现了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出版的《抗战建国大画史》。《抗战建国大画史》里有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拍摄的抗战照片。这些照片里有7张系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在龙潭战地拍摄的纪实照片。这些照片对研究抗战史特别是湘西会战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⑷ 高邮战役:中国人民抗战的最后一战是哪次
就是高邮战役。高邮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后,对拒不投降的日版伪军发动的最后权一场战役。是指1945年12月,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高邮、邵伯地区,对日伪军发动的一场进攻战役。从1945年12月19日起,至26日凌晨结束,新四军用一周时间收复了高邮城。此役,共歼灭日军岩奇大佐以下1100余人(内俘虏900余人) ,伪军第42师师长王和民以下4000余人,缴获各种炮80余门,轻重机枪200多挺,步枪6000余支。
⑸ 抗战最后一战是哪一场战斗
湘西会战复---是中国人民抗制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一九四五年五月,日军集中六个师团约二十万人的兵力向湘西雪峰山地区发动进攻。第四方面军第七十四军受命前线杀敌。国难当头,我军韩银龙潜入日军内部,并且联合湘西当地土匪帮派,直捣雪峰山,将大部分日军分割包围,日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日军侵华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直接促成了日军的投降,从而胜利结束了抗日战争 。
⑹ 中国人民抗战的最后一战是哪次
高邮战役也称江高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是指1945年12月,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内省高邮、容邵伯地区,对日伪军发动的一场进攻战役。从1945年12月19日起,至26日凌晨结束,在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亲自部署和指挥下发起高邮战役,并一举收复高邮城,这也是抗日战争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城市,并且是全国范围内歼敌最多的县市之一。
高邮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后,对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动的最后一场战役。
在高邮举行的受降仪式是日军向新四军投降规模最大的一次。
⑺ 抗战最后一战是哪一场战斗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版江空军基地,故又权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 。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历史背景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垂死挣扎,制定所谓"本土决战"计划,从中国东南调兵于华北为配合其集中兵力和实施所谓本土决战;4 月初,驻湖南日军调集5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约8万人发动了对湖南的最后一次 ,也是对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芷江作战(中方称湘西会战或雪峰山战役)。国民党第三、 四方面及第六战区一部,以雪峰山为依托,节节抵抗,诱敌深入,给日军以歼灭性打击。最终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⑻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1945年
1月1日 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争取胜利早日实现》的新年献内辞。此后,八路军容各部为执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发动春季攻势,为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4月23日——6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5月8日 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至此,欧洲战争结束,盟军作战重心迅即东移,全力对付日本法西斯。
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28日,日本政府表示,对《波茨坦公告》不予理睬。
8月6日 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1颗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并于9日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
8月9日 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
同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⑼ 抗战中中国对日本最后一战是哪次战役
抗战中中国对日本最后一战是高邮战役,是新四军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此役,创造了在一个县城歼敌最多的纪录——全歼日军1100余人(内俘892人),伪军4000多人(内俘3493人),缴获各种火炮80余门,枪6000多支。高邮战役的胜利,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的日伪重要据点,沉重打击了日蒋合流进犯华中解放区的阴谋,保卫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
高邮战役,是新四军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此役,创造了在一个县城歼敌最多的纪录——全歼日军1100余人(内俘892人),伪军4000多人(内俘3493人),缴获各种火炮80余门,枪6000多支。高邮战役的胜利,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的日伪重要据点,沉重打击了日蒋合流进犯华中解放区的阴谋,保卫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极大地鼓舞了苏中解放区的广大军民的士气。
夺取高邮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数月,高邮、泰州、江都等苏中城镇仍为日伪军所驻守。根据蒋介石给冈村宁次的命令,高邮日军拒绝向新四军缴械投降,等待国民党第25军前来接收。
高邮是国民党军沿运河北上攻击华中解放区领导机关驻地两淮(淮阴、淮安)的必经之地。当时国民党军声称:“运河是道大门,高邮是把大锁,只要占领高邮,就等于打开了大门之锁,就可以长驱直捣两淮,置共军于死地。”
1945年11月下旬,刚刚在新四军第1师的基础上整编就绪的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经过深思熟虑,于12月3日向中央和已移至山东的新四军军部建议:集中3个纵队消灭邵伯之敌,同时组织高邮战役,歼灭该地拒降之敌,除却后患,以打破顽军分割华中根据地之企图。2天后,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复电:“同意来电报告,夺取高邮,同时集结主力准备打援部署……整个战役以一个月结束才好。”
按照战略部署,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收复邵伯,肃清高邮外围据点,围困高邮城;第二个阶段,总攻高邮城,全歼守敌。华中野战军决定由陶勇率第8纵队及军区特务团、高邮独立团及地方武装共7个团攻打高邮城,以姬鹏飞指挥的第7纵队攻击高邮以南的邵伯古镇。
各参战部队接到命令后,战斗情绪异常高涨,战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高邮位于华中解放区南线,地处京杭大运河东岸,南控扬州、北扼两淮,是苏中连接苏北的水陆交通要道。高邮城四周为湖泊河流所环抱,城墙又高又厚,工事坚固。城内有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2个大队约1100余人,加上伪军、伪县保安大队、伪警察,总兵力约5000余人。日本投降后,在国民党顽固派的支持纵容下,日伪军征用了24万民工,又在高邮城外筑起一道长10公里的坚固城垣,修筑了大量炮楼、碉堡,以便孤注一掷加强守备。日伪军自恃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再加上有国民党军撑腰,态度异常骄横。日军司令官岩崎大佐不但对华中野战军令其率部投降的通牒不予理睬,而且还扬言要配合国民党军向新四军“收复失地!”积极谋划配合国民党军进攻华中解放区。
“攻心”劝降
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决定于12月19日发起高邮战役。司令员粟裕召开作战会议,要求各部务必于12月19日白天之前完成一切战斗准备。担任主攻高邮任务的第8纵队在司令员陶勇率领下,迅速从淮安南下,进到高邮以东三垛镇一带休整待机。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和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均亲临8纵,率营以上干部围绕高邮城勘察地形,调查研究敌情,部署战斗,确定从高邮北门实施主要突击,共使用7个团的兵力:以第64团沿运河大堤攻击高邮北面;以第66团及高邮独立团攻击城东的重要据点泰山庙,得手后向城内突击;以第68团攻击高邮南门;以第70团攻击高邮东门;以第72团主力担任攻城,以一部向高邮湖方向警戒;以军区特务团向高邮城南敌车逻据点攻击,以确保第8纵队侧翼之安全。
苏中根据地的各界党委和政府给予野战军以大力支持,专门成立了支前总后勤部,帮助部队安排生活,提供物资,运送弹药,组织担架救护队,仅高邮县就调集了1.5万民工,500只民船,帮助部队运送粮食和弹药等物资,还组织了3000名民兵配合作战。
12月19日傍晚,华中野战军攻城部队悄悄进入指定地点。7点整,粟裕下达了攻击命令,第7、第8纵队及苏中军区参战部队共15个团在南北80里、东西40里的战场上,同时向高邮城外围据点展开了猛烈地攻击。粟裕亲自部署指挥战斗,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法,集中火力、兵力从东、西、西北3个方向分3路同时进攻,诱使日军向南突围进行围歼。到20日中午,高邮城外围据点除东门宝塔外,均被第8纵队扫除。高邮城已处于新四军的包围之中,日伪军龟缩城里负隅顽抗,城楼上的警戒大部分换上了日军士兵,并不断加固城防工事。21日,姬鹏飞指挥的第7纵队也攻克了高邮南面66里的敌伪重镇邵伯,歼敌近千人,切断了日伪军南逃退路,并沿邵伯、丁沟之线构成对扬州、泰州国民党军的防御。同日,第8纵队在扫除高邮外围据点后,直逼城下,一面作攻城准备,一面对日伪军发动了强有力的政治攻势以瓦解日伪军。
⑽ 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发生在哪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南阳人民用生命谱写了新的篇章。南阳会战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被记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