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抗日战争后中国的两条战线是

抗日战争后中国的两条战线是

发布时间:2021-02-25 23:12:50

⑴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的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具体是指哪两种前途、哪两种命运

你推荐来的回答都已经误导你了源,你还说是正确的。。。。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主要占据解放区,国民党主要占据国统区,共产党提倡走新民主主义道路,即多党协商的民主政治体制;而国民党继续坚持专政和独裁。
共产党是光明的社会道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国民党是黑暗的社会道路,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国情,而且国民党大肆破坏民主协商会议的召开,破坏民主党派的正常活动,闻一多就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所以说这才是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问题
你采纳的回答第一条也不符合本时期的社会要求;第二条本身就是错的,改良君主制是戊戌变法时候提出的,根本不是这个时期的事情。

⑵ 中国抗日战争在全面爆发后在战略上逐渐形成的两个战场是(这两个是什么意思)

主要是战术不同国军采用阵地战,共军采用游击战配合运动战。前者消极后者积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互为犄角。朱德曾形象地将日军比喻为一疯牛,国军是执牛角,共军是拽牛尾。一个也不能放松!

⑶ 简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条战略路线和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共两党代表的两个战场和两条不同抗战路线,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征. 就路线来说,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发动人民战争,在敌后打击日军.国民党主要依靠几百万正规军. 就对象来说,国军消灭的主要是日军正规部队,但大都战败,不过稍稍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并且因为国军是政府军,只要国军仍然在,中国政府就一直存在.象法国一样即使还有游击队,但政府军没了,国际上就普遍认为法国亡国.共军主要消灭的是敌后的伪军,因为日军占领一个地方后没有太多的兵力据守,一般都是利用伪军. 就消灭的人数来说,国军除了前期正面战场给敌方造成较大损失外,在中后期几乎一无是处,要么不打,要么一触即溃,最后半年甚至丧失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而共军在敌后虽然每次战斗规模都很小,少有大的战役,但积少成多,大大小小几万场小战过来,对敌杀伤十分可观,可以说大部分敌军都是被敌后游击队磨掉的!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做出很大的让步促成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制定并贯彻全面抗战路线;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为中国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第三,中共开辟的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是抗日的主战场,决定性地消耗了敌军力量;第四,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旗帜,采取军事、政治、经济措施反对妥协投降和分裂倒退的逆流,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二、两大战场 两大战场是指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执行的是不发动群众,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执行的是动员全民族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造成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在抗战的整体特征,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会战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另一方面敌后战场的开辟也促进了正面战场相持阶段的到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使正面战场坚持下来;另一方面。正面战场的枣宜会战等也配合了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

⑷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抗战路线

卢沟桥事变抄以袭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定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这次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共产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指明了正确道路。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

洛川会议是在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制定了一条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针锋相对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党在抗日时期的政治纲领、基本任务和各项政策,从而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为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常识历史篇。

⑸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三条道路和两种选择分别是什么

三条道路分别是国民党、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
(1)国民党的主张,在战后坚持独裁、回内战、卖国的方针,企答图独吞抗日胜利果实,在全国重建其独裁统治。
(2)民主党派的主张,召集各党派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政治会议,协商国事;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必须用人民普选产生的代表以组织国民大会,制定宪法,产生政府,结束国民党党治。
(3)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提出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主张通过和平的道路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的改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两种选择其实是中国命运的选择,是光明的命运还是黑暗的命运。
毛泽东在当时就指出“两个大会(国民党六大和中共七大)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相向光明。”

⑹ 抗战时期为什么会形成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1937~1945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全民族抗战。这场战争形成了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军队为主体的敌后战场。两条路线:中国国民党推行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宣盲,表示要“抵抗暴力”。由于国共双方的努力。国共两党终于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而这次合作是党外合作,没有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统一政治纲领。这次合作,国共双方各自拥有军队和政权:经过改编后,共产党的部队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八路军的总指挥是朱德,新四军的军长是叶挺;国民党的政权是南京国民政府,共产党的是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正是由于这样,所以在抗战开始后,就出现了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
战争一开始,日本的侵华方针是速战速决,主攻目标是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针对日军的军事进攻,国民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针,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大会战。形成正面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抵抗的结果是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至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力、财力,为敌后战场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但除个别战役外,总体上中国打的是败仗。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较大。但其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群众进行抗战所致。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这样的路线?因为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它的本质决定这个政府始终是反共反人民的,它之所以抗战是因为日本要灭亡中国,它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片面抗战路线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影响到国民党前线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我国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在抗战初期,共产党力量比较弱。主要是配合辅助正面战场抗战,但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战略方针,它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面对日本的诱降,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为日本侵华的工具。而蒋介石集团的政策也日益转向反动。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正是由于这样,造成正面形势的恶化,豫湘桂战役出现大溃败。而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坚持抗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的主要力量。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称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华北军民对敌人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此后,根据地军民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粉碎了日军的战略意图。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领导根据地军民渡过难关。为敌后战场局部反攻和大反攻奠定了基础。为了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在中国军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支持下,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⑺ 简评抗战中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一、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二、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⑻ 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几条抗战路线

【三条】:

正面(国)、游击(共)和曲线(汪)。

⑼ 3、抗日战争中,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种策略,请比较说明两者

抗日战争中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他们的政策和性能都是不一样的。

阅读全文

与抗日战争后中国的两条战线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