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战时期的重庆为什么没沦陷
1、四川地形易守难攻,重兵把守
2、鬼子已是强弩之末
3、对于鬼子来说,东南亚、内太平洋诸岛的石油、橡胶、钢铁容、粮食、蔗糖才有吸引力。在中国它的重兵也主要把守资源丰富的东三省、工业商业发达的上海江浙、粮食产地华北。对于四川没有速胜的强烈愿望
② 抗战时期,长沙失守过吗中国哪些城市没有有失守重庆吗
长沙当然失守过,第一次长沙会战,曾实行的是焦土政策,长沙城内大火连续烧了好多天,留给日本一座空城。
③ 为什么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打不到重庆
1、地理位置:重庆位于四川省,地势险要,身处我国西部地区,身居内陆地区,受群山峻林包围,难以进行攻占,易守难攻。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部队行进困难,且地形因素不利于大军队作战。路面崎岖陡峭,坦克等重型武器无法行进,也比较难以施展。重庆的水路也比较艰难,水情复杂。
日本在江湖作战的战舰较少,不利于水路方面的攻打。由于水陆两方面都难以进攻,轻易进攻会导致日本军队损失惨重,即使打下来,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2、侵略目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争夺资源,谋求经济发展。重庆地区由于身居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落后,资源也不丰富,因此对于重庆不那么看重,而是把重点放在沿海地区,主要是我国东部经济沿海地带。
(3)抗日战争重庆失守了吗扩展阅读:
日军曾计划在1943年春季以后,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五号作战”,进攻四川,占领重庆、成都等地,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作战”计划未能实施。
“五号作战”方案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统帅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产物,要发动这一作战方案,除了要向中国关内大量增兵外,还需要投入数量庞大的物资,主要有船舶10万吨、钢铁5万吨、汽油5万吨。以日本当时的国力而言,要发动这一作战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这一方案出台后,日本陆军省、海军、关东军等方面都对此表示反对或持消极态度。
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把“五号作战”的方案上奏天皇,天皇对这一方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他只是怀疑能否从南方抽调兵力加入中国战场,在得到杉山元肯定的答复后,他批准了这一方案。
9月4日,杉山元正式向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下达了“五号作战”计划,指示:“为谋求中国事变的迅速解决,预定实施‘五号作战’,目前在可能范围内进行作战准备。”
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接到命令后,开始从各方面为发动“五号作战”做准备。他们设立了特务机关,专门收集四川的情报,并派特务潜入四川;组织作战参谋乘飞机对进攻路线及四川省的地形进行空中侦察;编训山岳大队,准备在进攻四川时担任尖兵。
与此同时,各种作战物资也源源不断地从日本运往中国。一时间,中国上空战云密布。
然而,太平洋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使日军统帅部精心策划的“五号作战”方案彻底成了泡影。
1942年6月,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惨败,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8月7日,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由此开始了长达6个月之久的瓜岛争夺战。自此以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逐渐由攻势转为守势。
为了阻止美军的反攻,日军不仅不能从太平洋战场抽调兵力增援侵华日军,反而要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到太平洋战场作战。这样,日军显然已无足够的兵力发动“五号作战”。11月7日,陆军部秘密与中国派遣军司令官联系,决定中止“五号作战”。
④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什么没有能够占领重庆
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继德国在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对格尔尼卡(Guernica)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其目的是希望透过制造大量平民杀伤,以瓦解对方抵抗的士气。故此轰炸时不分前线及后方,亦不以军事目标为主要对象,反而多以为居民区、繁华的商业区等为目标。之后二次大战中德国对英国考文垂的空袭;英、美对德国的空袭,皆为同样的手法。日本轰炸重庆时首次大量使用燃烧弹,用以燃烧市区的房屋。到了二次大战的末期,美国亦以相同的手段对付日本,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燃烧轰炸。
经过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中国展开对日抗战。11月,国军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在11月20日起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首都。
1938年初至1938年底,日本对重庆主要为试探性的轰炸。出动的架次较少,多数为陆军航空队。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后,日军在日皇的命令下开始向重庆实施战略轰炸,目的是希望震撼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打击中国政府抗战的意志。同年12月底起,由陆军对重庆开始实施战略轰炸。1939年5月,改以海军实行轰炸。5月3日及4日,日机从武汉起飞,连逐轰炸重庆市中心区,并且大量使用燃烧弹。重庆市中心大火两日,商业街道被烧成废虚,2000人以上死亡,十万人以上无家可归。外国使馆亦受波及。此次轰炸称五三、五四大轰炸。
1940年5月,日本大本营发动《101号作战》,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后方进行轰炸。陆军主要以山西运城为基地,海军主要基地为汉口。轰炸重庆的日机超过2,000架次。8月19日的轰炸尤为惨烈,日本海军投入超过140架轰炸机,以零式战机护航轰炸,重庆2000多户民居被毁,称八一九大轰炸。
1941年初,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先向中国集中力量进行空袭,发动名为《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在1月至8月,超过3,000架次飞机空袭重庆,当中包括夜间空袭。6月5日,从傍晚起至午夜连续对重庆实施多小时轰炸。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防空洞部份通风口被炸塌引致洞内通风不足,洞内市民因呼吸困难挤往洞口,造成互相践踏,估计数以千人死亡;称为六五隧道惨案。
1941年中以后,日军为准备在太平洋发动战争,陆、海军航空队主力从中国抽出。之后对重庆只有零星轰炸。到了1943年8月以后,日军再无能力空袭重庆,重庆大轰炸告一段落。
⑤ 抗战时期日本为什么不攻占重庆
日本没有进攻重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首先,远东苏军部队一直保持了上百万的庞大兵力,这样日军就有所顾忌不敢进入关内作战。日本在作出决定之前,对四川和重庆等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各个方面都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研究出了山地作战的一些要求。
想要在山地作战,他们需要建立更多的工兵部队,还要很多关于道路、铁路建设部队以及渡河的一些器材。同时还要增加各个独立炮弹部队的人数,还要给这些部队配备一些便于攀崖的器材。
2、日军制定了一个五号作战计划,日军强调加快汽车行进的速度,也制作了关于四川一带的汽车详细路线图。同时还组织许多工兵展开了舟桥架设的相关演习,步兵就进行重新编组,训练士兵的攀爬能力并消灭了一些隐蔽的火力点,还开展了其他的很多演练。
但是想要彻底掌控西部地区,日本还需要新增23万士兵加入作战,同时还要生产大量的作战使用到的器材。后来日本因为中途岛战争、所罗门航空战以及瓜岛战役被牵扯了大量兵力,所以不得不放弃五号计划的实施。
3、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军队的主力并没有被消耗很多,还是保持得非常完整。而反观日本,他们一直都没能建立起一支规模强大的作战部队,所以只对我国的主力部队造不成任何的威胁。
(5)抗日战争重庆失守了吗扩展阅读:
石牌镇保卫战,阻止了日本占领重庆的脚步。
石牌是个不足百户的古镇,在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距离宜昌城30多里,扼守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道可以称作“天险”的门户。石牌一旦被攻陷,在日军的水陆空配合下,重庆将无险可守,中国将无险可守。
中日双方都看到了这里的重要性,中国海军于1938年冬就在石牌设置了第一炮台,安装大炮共10尊,配备漂雷队、烟幕队和100余名官兵,用于封锁长江。果然,1941年3月上旬,日军以重兵从宜昌对岸进攻石牌正面的平善坝,并以另一路进攻石牌侧翼之曹家畈。
两路日军当时都遭到我守军的严重打击,惨败而归。吸取教训的日军不敢贸然从正面夺取石牌要塞,于是,1943年5月,日军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身在重庆的蒋介石自然对石牌要塞的安危极为关注,他不止一次地给六战区陈诚、江防军吴奇伟拍来电报,强调确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蒋介石又发来电令:“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军第十一师身上,师长胡琏,一位国军的名将。
⑥ 历史没有假如,但是还是要冒昧的请教下。抗战时期,假如重庆失守,后果如何
重庆来失守就再迁到其他地方继续抗战自啊,就像是南京失守后就迁来重庆一样,再说了,后来国民党战败,就连整个大陆都丢了(可不止是南京和重庆哦)还不是照样迁到一隅之地台湾去苟延残喘的啊!
不过如果抗战时重庆如果失守的话,可能会对军心产生某些消极影响导致更多的军队去投靠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曲线救国”对中国的抗战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主流仍会是坚持抗战直到盟军战胜日本中国也就跟着赢得胜利的。
⑦ 为什么重庆在抗日战争中没有沦陷
小日本没打到重庆
就被我们赶走了
重庆当时是国名政府的战时陪都
⑧ 抗日战争时重庆失守会怎么样
当时重庆是国民政府所在地,是革命的大后方,如果掌权的政府都被推翻了可不就改朝换代了嘛,那如果是被异族推翻,那就叫侵略,就是亡国,绝对不能让这件事情发生!
⑨ 抗日战争时重庆为什么没有被攻下
原因有以下几点:
重庆的地理位置。深处内陆,群山拱卫,地形险要日本的海空军优势无法发挥(这里要说一点,日本只有陆海两军,海军的地位比陆军高,技术水平也比陆军先进,你看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打那么惨,就是因为有海上的舰队和陆军协同作战,日本没有专门的空军建制,只有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而飞机的先进度和飞行员的素质也是海军优先),重庆周围群山环绕,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也不利于坦克和重炮的展开,水路进军的话,沿长江逆流而上越往上游越是水路曲折,水情复杂,而且日本海军也没有适合江面作战的舰船,所以重庆相对比较安全。
日本的战争策略。日本侵华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消灭中国的政府,而是中国的资源和经济,当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华中华南江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东北华北,都被日本控制了,对重庆或者说对国民政府是否拿下来并不是特别急切。
日本的外交策略。日军在经历前期的一系列大胜之后,明显感到后方不稳,导致进攻乏力,特别是打湖南时,中国军队的顽强让日军损失惨重(具体可以去了解一下虎贲军守常德的战斗,有个电影演过我忘了叫什么名了,吕良伟安以轩主演的),所以日本改变了外交战略,对国民政府采用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的策略,日军曾一度打到离重庆只有400公里的宜昌,两军阵地最近时不到100米,但就是不打,用军事压力逼迫老蒋投降,双方也确实在香港谈了一阵,不过后来不了了之,日本的军事重心在41年以后转向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
⑩ 抗日战争时重庆为什么没有被攻下
重庆的地理位置。深处内陆,群山拱卫,地形险要日本的海空军优势无法发挥(这里要说一点,日本只有陆海两军,海军的地位比陆军高,技术水平也比陆军先进,你看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打那么惨,就是因为有海上的舰队和陆军协同作战,日本没有专门的空军建制,只有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而飞机的先进度和飞行员的素质也是海军优先),重庆周围群山环绕,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也不利于坦克和重炮的展开,水路进军的话,沿长江逆流而上越往上游越是水路曲折,水情复杂,而且日本海军也没有适合江面作战的舰船,所以重庆相对比较安全。
日本的战争策略。日本侵华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消灭中国的政府,而是中国的资源和经济,当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华中华南江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东北华北,都被日本控制了,对重庆或者说对国民政府是否拿下来并不是特别急切。
日本的外交策略。日军在经历前期的一系列大胜之后,明显感到后方不稳,导致进攻乏力,特别是打湖南时,中国军队的顽强让日军损失惨重(具体可以去了解一下虎贲军守常德的战斗,有个电影演过我忘了叫什么名了,吕良伟安以轩主演的),所以日本改变了外交战略,对国民政府采用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的策略,日军曾一度打到离重庆只有400公里的宜昌,两军阵地最近时不到100米,但就是不打,用军事压力逼迫老蒋投降,双方也确实在香港谈了一阵,不过后来不了了之,日本的军事重心在41年以后转向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
以上几点就是日本没有打下重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