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人有哪些抗日英雄
四大东北抗日英雄人物:杨靖宇、周保中、冷云、赵尚志
② 东北抗日过程及地位
过程
1936年至1937年,是东北抗日联军迅速发展的年代。到1937年七七事变时,已建成11个军,达30000余人。
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3大游击区,抗联各军在辽、吉、黑广阔的原野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威胁着日伪统治,牵制了日伪军近40万的主力兵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1945年9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1945年10月20日,周保中、崔石泉(崔庸健、朝鲜国籍)等同志向东北局移交了组织关系,中共东北党委员会完成了历史使命即行撤销。
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抗联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并,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周保中任副总司令。1946年1月,又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至此,东北抗日联军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地位
1、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分。
2、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遣队和重要方面军。
3、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威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生命线”的一把尖刀。
4、东北抗日军民的苦战奋斗事迹是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精神的光辉典范。
据记载,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的规模已发展到3万余人,抗日游击区达70余县,形成了南满、北满、吉东三大游击区。
全国抗战爆发后,抗日部队频繁出击,袭击日伪据点,以此扰乱日本侵略军侵华后方基地,给关内抗日部队以有力的配合。
1937年后,日本侵略者开始不断往东北增兵。对比悬殊的兵力,加之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抗日联军处于艰难困苦之中。到1940年末,抗联部队仅剩一千余人。
以3万人的兵力,对抗70万最精锐的日本关东军,1931年至1940年间,让敌人付出了十余万的伤亡代价。
1945年9月初,抗联指战员随苏军反攻东北。他们迅速占据了佳木斯、牡丹江、沈阳、长春、哈尔滨等57个战略要地,为十万大军由关内挺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 东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做了哪些卓著的贡献!
我们东三省不敢谈论贡献,但我们也不接受侮辱。
义勇军:九一八,虽然军队撤了,国府也指望不上,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七年内地歌舞升平的期间,关外早已战火纷飞,从辽河两岸到黑龙江畔,由东北各省民间百姓组成的数十万东北抗日义勇军揭竿而起展开反日斗争,手持简陋的单兵武器迎战全副武装的日本关东军,以屍山血河的惨烈代价延缓了日军南下的步伐,为中国内地军民备战赢得了六年时间。为纪念东北同胞的气节,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国歌。
东北军: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马占山将军在黑龙江打响了抗战第一枪,让骄横的日本关东军在中国北方的嫩江畔折戟沉沙。九一八不抵抗,撤退固然可耻,导致东三省沦陷,可也为中国以后的抗战保存了一大股有生力量,东北军在撤入关内之后,于抗战爆发之际全部开往前线,三十万东北军转战大江南北,甚至出兵境外,步兵骑兵炮兵各兵种齐备的东北六个军都打得非常英勇,屡次重创日军,但经过长期消耗,自身也折损大半,最悲壮的就是东北军六十七军,在淞沪大战当中的松江保卫战里,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抵抗日军几个昼夜,最终全军覆没,军长吴克仁血洒黄浦江,是淞沪大战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在徐州会战的南线战场之上,东北五十一军与日本华中方面军在淮河对垒,以伤亡过半的代价为台儿庄保卫战的部署赢得了时间。还有数百名东北军出身的飞行员基本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里血洒长空,击落大量敌机,但牺牲也很大,其中牺牲的最知名的就是民国四大王牌飞行员之首的高志航。整个抗战期间,东北军二十余名少将以上级军官阵亡,占全国百分之十,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三十四枚,居全国各系军队之首。
东北抗联:由东北人民以及内地各省的英雄们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缺吃少穿,弹药不足,环境之恶劣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在白山黑水间开展游击战争,直到一九四五年,共计歼敌约十八万,拖住日本关东军七十万,大量日本精锐被拖在东北无法抽身南下,东北抗联为中国内地以及在太平洋对日作战的盟军减轻了不小的压力。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的十四年间,东北人的反抗从未停止过,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飞机坦克,东北抗联的英雄,如赵尚志。东北人不争论功劳,可也绝不接受侮辱。
④ 共14年抗战。东北三省的主要
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1年9月18日夜,在版日本关东军安排下,权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⑤ 哪些抗日战争电视剧是东北
兽列车,绝地枪王,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杀虎口,远去的飞鹰,我版的娜塔莎。十三省权、哈尔滨谋杀案、归心似箭、辽沈战役、夜幕下的哈尔滨这些关于历史的电视剧都是在东北拍摄的。
⑥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军民抗战的事例!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民族结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全面抗战。东北党的组织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军立即响应,积极筹组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拟定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决定将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部队一律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并吸收其他抗日武装参加这一联合军队组织,扩大抗日统一战线。
1936年初至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陆续编成了11个军。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十一个军基础上又陆续改编成三路军。1936年7月末,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军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1937年10月,由东北抗日联军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路军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赵尚志任副总指挥(1940年2月任),崔石泉任参谋长。1939年5月,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路军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1940年4月任)任政治委员,许亨植任总参谋长。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之后,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动摇了侵略者的大后方,日本帝国主义称东北抗日联军是伪满洲国的“治安之癌”。日本侵略者不得不调集大批部队一次又一次进行疯狂地“讨伐”;加之抗日联军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许多优秀的指战员壮烈牺牲,部队损失惨重。从1939年到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争转入极端艰苦的斗争阶段。
1941年抗联部队缩编,开展小型游击战争,并进入苏联境内整训。1942年8月,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军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张寿篯任政治副旅长,崔石泉任副参谋长。在此期间抗联不断派出部队深入东北游击区进行游击战。1945年8月,东北抗联配合苏军反攻,在解放东北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⑦ 请问抗日战争期间,东北发生过哪些战役
江桥抗战,摩天岭战斗,绥远抗战,冰趟子战斗,大盘道战斗。
⑧ 东北抗日战争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生平简介: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他在东北期间,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他又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中25个委员之一。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⑨ 抗日战争东北三省什么时候被占领
1932年2月,东北全境被占领。
拓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简介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东北全境沦陷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影响
揭开二战序幕: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社会性质转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民族团结抗日: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⑩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发生过哪些战役
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热河战役、摩天岭战斗等。
1、黑龙江战役
黑龙江战役发生于1931年11月14日-日,地点则是在中国黑龙江省汤池。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斗之一,交战一方为国民革命军,一方为日军。
而两军参与者为吴松山(马占山部)及17000名之日军。最后,日军攻下汤池及嫩江等地获胜,吴松山败走。
2、江桥抗战
江桥抗战是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的哈尔戈江桥,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带领东北军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它标志着黑龙江战役的序幕。
1931年11月4日,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被击退。11月6日,关东军以主力第2师团投入作战。马占山亲赴前线指挥,日军以优势炮火和飞机、坦克掩护,形成拉锯。
在江桥抗战中,南京政府蒋介石多次发电对马占山奋勇抵抗行为予以嘉奖,并命令张学良迅速增援马占山。11月12日,日军又从朝鲜调来援兵,加强进攻。
马占山孤军奋战,因部队伤亡过大,后援无继而撤退。为激励马占山部的抗日士气,国民政府于1931年11月17日,正式任命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政府委员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
而江桥抗战时,马占山军未获驻防锦州一带东北军的实力援助。张学良虽然电令马占山死守勿退,但张驻锦州部队毫无战斗准备。
但因敌强我弱,1931年11月19日,日军占领省会齐齐哈尔,省会迁至海伦。江桥战斗结束后,张学良受到社会舆论猛烈抨击。
虽然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失败了,江桥抗战被评为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3、哈尔滨保卫战
哈尔滨保卫战的时间为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2月6日。由于哈尔滨是东北的铁路枢纽,1932年2月3号大批日军在飞机,坦克,从西,南方向进攻哈尔滨,哈尔滨自卫军奔赴前线。李杜,冯占海是总司令,但自卫军边打边退,损失掺重,二天后日军获胜哈尔滨沦陷。
4、热河战役
热河战役,即热河抗战。发生于热河省,时间为1933年2月21日至3月10日。由于日本侵略东北大部时,傀儡政府的“《满洲国建国宣言》”中即曾表达过凡长城以北关外东北四省均为所谓的“满洲国”法理领土,热河也包括在内。
于是日本即以《日满议定书》,积极侵略热河。因为国内舆论普遍反对承认伪满洲国,2月1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至北平,与包括张学良、宋哲元等27名将领一起发表保卫热河通电。
2月21日,热河战役爆发。装备不良,士气低落的东北军节节败退,3月4日省会承德失守,热河全境沦陷,至此东北全境沦入伪满统治之下。
东北军关外余部部分转入游击战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继续与日军斗争,另一部分转入长城沿线参加长城抗战,之后撤入关内。
与之前撤入关内的东北军继续活跃在抗日战场,期盼有朝一日“打回东北去”。承德沦陷后几日之后古北口沦陷,热河抗战结束,长城抗战开始。
5、摩天岭战斗
1936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为打通与关内红军的联系,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由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率第1师警卫连、少年营和第4团共400余人,从辽宁省凤城县山区出发,向热河西征。
当越过摩天岭到达辽阳附近时,被日军发现。西征部队为摆脱敌人,兵分3路进行活动。7月15日,师司令部及警卫连共80余人,由师参谋长李敏焕率领回师摩天岭,将部队埋伏在山口两侧。
中午,日军驻连山关守备队第2中队40多人,出动“追剿”,进入伏击圈内准备吃饭。伏击部队突然开火,首先击毙登高瞭望的中队长今田,紧接着就冲向日军,将其全部歼灭。
下午,伏击部队又与日军后续部队激战数小时,歼数十人,其余日军黄昏时撤走。这次战斗,共歼日军8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数十支及大量子弹。战斗中李敏焕牺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黑龙江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江桥抗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哈尔滨保卫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热河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摩天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