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标志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1931年,侵华专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属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B.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纪念日是什么时候
标志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每年的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C.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中国自近代以版来取得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权战争,提高国际地位,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提高人民自尊心自信心;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作出重大贡献。你再自己编一点,祝你考试成功
D. 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开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
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粤军)展开回击,随后张治中率中央军第五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沪会战(淞沪抗战)。
2月28日,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日本取得在上海驻军的权利。
6月,日本军阀全部退回日租界。而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
同时侵犯上海,并炮制伪“满洲国”。1932年3月9日,溥仪到达长春,在关东军导演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4)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事件:
1、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
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
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3、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
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但又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4、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
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
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E. 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专,九一八事变属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5)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主要战役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忽略了日军伤员治愈后重返战场的人数)、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F. 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的事件是什么
1945年复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制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G.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胜利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根本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H.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标志是
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和东北关东军被苏联全歼
I.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在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J. 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七七事变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是全过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一、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独立自主的、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的斗争。但是,这些英勇的革命斗争最后都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二、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从1937年9月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止,人民军队对日作战共12.5万余次,打死、打伤和俘虏日本侵略军和伪军170多万,牵制了日本侵华军总兵力的半数以上,成为中国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在抗日战争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伟大的整风运动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革命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进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人民革命力量在艰苦的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民兵约220万人,抗日根据地大小19块,人口1亿多,共产党员120余万,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战争也锻炼与教育了人民,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人民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进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三、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一直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的海空军。它开战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歼灭日军最多,民族牺牲最大。香港《信报》今年3月23日一篇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文章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功绩在于,首先举起反法西斯义旗,打响了反法西斯第一枪,为世界树立榜样”。“抗日战争始终是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牵制并歼灭了日本陆军主力。1937年7月,日本为了全面侵华,把陆军从17个师扩充到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占陆军总兵力90%,此后,日军侵华兵力逐年增加,还有半数的空军和海军也用于侵华。直到日本投降前夕,它在海外兵力共350万人,其中侵华兵力196万人,占海外兵力的56%”。“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基本上将其军队用于侵华战争。在将近四年半的时间内,中国几乎是单独抗击日本侵略的唯一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也仅以11个师对英、美作战,只占其陆军总兵的21%,而侵华兵力为36个师,占70%。从抗战时间来看,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算起,打了14年,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也打了8年多。美英对日作战不到4年,苏联对日作战仅24天。从战果上看,日军在整个战争中死伤195万余人,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伤138万余人,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以上事实足以说明: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参考消息》2005年3月29日)抗战8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达5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打败了号称“东方第一强国”的日本法西斯。 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极大地牵制、打击和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军事力量,打乱了日本的侵略部署,阻止了日本“北进”苏联的企图,有力地支持了苏联的对德作战,使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解除了后顾之忧,才敢于将其主力从远东西调,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中国的抗战还推迟了日本“南进”的步伐,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英美联军和亚洲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的持久英勇抗战,使日寇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根本腾不出手来,迫使日本否决了海军进攻澳大利亚和锡兰的主张,放弃与德军在中近东会师的企图。1942年春,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起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小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新华出版社1949年版,第49页)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