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战和抗日有什么区别
抗战专指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
抗日指所有的抗日战争。
包括中国历史回上的四次抗答日战争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抗日战争
中国和日本,两个相邻而居的国家,两千余年来共有过四次战争。这四次战争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中日两国的兴衰。将樱花献给大唐,把战刀指向大清。
第一次 唐初援新罗抗倭战争
唐高宗年间,第一次中日战争爆发,结果是“仁轨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日本荧火之光,安抵大唐浩月之辉。其势力彻底退出朝鲜半岛。
第二次 明万历援朝战争(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明朝中叶,丰臣秀吉刚统一日本,便将战刀指向了朝鲜。明庭派兵援朝,侵朝日寇全军覆灭,丰臣秀吉一病而终。此后三百余年日本未敢染指朝鲜。
第三次 清末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经过上千年的前仆后继,第一次实现了吞并朝鲜的战略部署,在亚洲大陆上取得了梦寐以求的立足点;同时割占台湾,对中国形成海上包围;勒索二亿两白银,取得巨大经济收益和军费补充。
第四次 民国抗日战争
一九四五年八月,随着蘑菇云在广岛和长崎升起,日本谋求霸业的不义之战以一败涂地而告终。中国虽然赢得了这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
1、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1月28日晚,突然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
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
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
2、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8月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明等人,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会议上有关在各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要求,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名义在莫斯科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是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意味着中共关门主义的结束,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开始。
5、豫湘桂战役
1944年4月,日本动用12个师团、41万人的庞大兵力,在中国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即“一号作战”,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通过中国大陆将日本和东南亚、西南太平洋战线连接起来,以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危局。
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是中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日军虽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国持久战,反而影响了在太平洋战场的对美作战,宣告了日本“长期战”战略的破产。
3. 中国的抗日战争什么时候开始
1931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拓展资料:
战争启示:
1.走人民国防的道路是巩固一国之防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最根本的,就是摈弃了那种“皇家国防”、“政府国防”的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国防路线,而是走了一条“人民国防”的光明大道。全国人民把抵抗日本侵略者看成是自己的事,看成是与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万众一心,纷纷参战,用人民战争战胜了一时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仅仅靠政府和军队去抗战,为了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去抗战,那么抗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
2.只有在“三个代表”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人民的国防之路才能走通
在人民之中的国防能量只是潜在的,亿万民众很难自发地投入国防。而抗日战争中之所以人民能成为现实的主人,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军事的手段一次次粉碎了统治阶级顽固派的阴谋,粉碎了日寇分化中华民族的企图,坚持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抗日统一战线,才使抗日战争成为了一场人民战争,一场全民卫国战争。
3.统一战线是人民国防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形式
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一个前提条件,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在张学良、杨虎城及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建立了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人民群众把日本侵略者作为最大的敌人,把保卫国家作为共同的目标,携手共进,从而使亿万中华人民的力量得到了汇集。
4.正确的战略指导对战争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战略指导的正确性。战争是持久还是速决,是打阵地战还是游击战,何时防御何时反攻,这些战略对战争的发展趋势,对战争力量的运用,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入、发展地分析了战略形势后,确定了持久战、山地游击战、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等战争指导原则,使用了许多相应的战法,从而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优势、中国人民的优势,扩大了敌人的弱点,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使战场的力量对比逐步向有利于的方向发展,从而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军。
5.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人民军队是人民国防力量的骨干,是人民抗战力量的标志。是人民武装力量组织的最高形式和重要环节。它不仅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战斗力,而且忠诚于人民;它不仅能担负作战任务,还能帮助人民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6.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战争的重要途径
在根据地宣传群众,减租减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发展生产,建立人民武装;这一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有效的途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100万平方千米的根据地,动员了1.2亿群众,组织了上百万的军队和数百万民兵,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
抗日根据地是人民国防力量的聚集器,是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与敌作战的战场。众多根据地将日军的据点、交通线包围起来,割裂开来,犬牙交错,出现了一种人民战争的战场奇观,成为敌人的肉磨子和“滑铁卢”。
7.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会有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格外艰险,牺牲和流血时时威胁着人们。日本侵略者为了慑服中国人民,仅在南京一地,就杀害了中国三十万人民。但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并没有俯首甘当亡国奴,而是竭力奋战。蒋介石令几十万东北军绝对不抵抗,而东北军将士却求战心切,直至以兵变逼蒋抗日。许多烈士为了保卫祖国,赴汤蹈火,血战沙场。
在半型关战斗中对顽抗的日军白刃格斗;在阳明堡战斗中,怀抱一捆手榴弹抓住敌飞机一起在空中爆炸;八女投江决不屈服。这一切来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民族传统。虽然也有少数人由于各种原因充当了伪军和汉奸,但这个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伪军中的不少人,在抗战力量的政治攻势下很快就觉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这是外国侵略者几千年来都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8.国防活动的实践不仅需要人民,而且将锤炼人民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唤醒了人民、教育了人民、锻炼了人民。人民的武装力量与战争同步发展。通过八年抗战,在赶走侵略者的同时,人民军队壮大了,从战争初期的不到5万人发展到战争结束时的120万军队,260万民兵。人民国防力量的壮大是中国国防巩固发展的标志和前提,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此,中国的国防走出低谷,翻开新页。
9.国防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与国际社会相协调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主动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国家协调,互相支持,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如争取苏联、美国、英国等国的支持,抓住国际上出现的对抗日战争有利时机等等。同时又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战场把百多万日本军牵制住,并给它以重大杀伤和损耗,这是对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以上两者相互促进,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特色。
4. 抗日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啊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
(3)、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军队得到巨大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5)、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6)、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7)、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中国革命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进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1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5. 抗日战争有哪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含国共两党)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3]。
战役中日双方部队及主要将领结果
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 哈尔滨保卫战)中:马占山 日:张海鹏及关东军日本获胜
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2年1月-1932年3月中: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第五军张治中签署停战协定;上海非军事化
长城战役
1933年1月-1933年5月中:张学良、何应钦、徐庭瑶、宋哲元塘沽协定
热河抗战
1933年2月-1933年2月中:张学良、汤玉麟日军胜利,热河省并入满洲国
绥远抗战
1936年11月-1936年12月中:傅作义、汤恩伯、赵承绶、王靖国中国获胜
卢沟桥事变/平津作战
1937年7月中:宋哲元日军胜利,平津沦陷
太原会战(南口战役 平型关战役 忻口战役 娘子关战役 太原保卫战)
1937年9月12日-1937年11月8日中: 阎锡山(总司令)、卫立煌、朱德、傅作义,六个集团军,约580,000人
日:筱原纯一郎、板垣征四郎(总司令),五个师,约140,000人中方伤亡逾100,000人
日方伤亡近30,000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937年11月总司令长官:蒋中正、副司令长官:顾祝同;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下辖第八、第十集团军;
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下辖第九、第二十一集团军;
左翼军总司令陈诚,下辖第十九、第十五集团军,
总计中国战斗序列五十余师,战斗兵员总数700,000上下中方伤亡:270,000人.
日方伤亡:50,000人。
南京战役
1937年12月唐生智、刘湘、顾祝同,约100,000人:松井石根,八个师中方伤亡军人约50,000余人(包括平民估计超过300,000人丧生)
日方伤、亡人数不详
徐州会战
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大战
1938年3月-1938年4月
中: 李宗仁(总司令)、汤恩伯,600,000人,六十个部队
日: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两个师(板垣第五师团、矶谷第十师团)240,000人,八个部队中方伤亡约20,000人:日方伤亡超过16,000人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1938年6月中:薛岳
日:土肥原贤二日军胜利
武汉会战
1938年8月-1938年10月
万家岭战役
小界岭战役
中: 蒋介石、薛岳、李宗仁,一百二十个师总兵力约1,100,000人,飞机100余架,军舰40余艘
日:冈村宁次,官兵350,000,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中方伤亡约400,000人:日方伤亡140,000人
广州战役
1938年10月日本胜利,广州及佛山增城等地沦陷,粤汉铁路失守。
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4]日军伤亡1923名[5]
南昌会战
1939年3月-1939年4月中:薛岳
日:冈村宁次日本获胜
随枣会战
1939年5月中:李宗仁、李品仙、张自忠
日:冈村宁次中国获胜
中方伤亡20,000人;日方伤亡13,000人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939年10月薛岳,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0,000多人:100,000中国获胜
桂南会战
昆仑关战役
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日军获胜,占领南宁
枣宜会战
1940年5月-1940年6月中: 李宗仁、陈诚、张自忠日军大胜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1940年12月中: 彭德怀,120师、129师105个团及民兵约40万人(正规军逾20万人)
日:多田骏-华北方面军、独立师、航空兵力与满洲国军队约350,000人中共战报约17,000人:日方2万余日本军人,约5千伪军
日方:日军与皇协军伤亡失踪总数约3千人
豫南会战
1941年1月-1941年2月中国获胜
上高会战
1941年3月-1941年4月中国胜利
晋南战役
1941年5月-1941年6月日本胜利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941年10月中: 薛岳
日:阿南惟几双方均声称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6日中: 薛岳、李玉堂,兵力超过300,000
日:阿南惟几,兵力约120,000中方伤亡28,116人
日方伤亡约57000人(中方战报)或约6000(日方战报)
滇湎路战役
1942年3月-1942年9月日军占领缅甸
浙赣战役
1942年5月-1942年8月中方伤亡70,000余人;日方伤亡36,000人
鄂西会战
1943年5月-1943年6月中国胜利
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1943年12月中国胜利
豫湘桂会战
1944年4月-1944年12月中:蒋鼎文, 薛岳, 张发奎, 100万
日: 冈村宁次, 横山勇, 畑俊六 51万中方:损失兵力五六十万, 伤亡~300,000
日方伤亡: 约70,000.
长衡会战
1944年5月-1944年8月中:薛岳日军胜利
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年5月-1944年6月中:薛岳、方先觉、杨森长沙失守
衡阳保卫战
1944年6月-1944年8月中方17,000余人(其中5,000余人阵亡)
(中国官方数字:6,000余人)
日方19,380余人(含瘟疫伤亡总计30,000余人)
(日军陆军部官方数字:伤亡12,186人)
桂柳会战
1944年8月-1944年12月日军胜利
滇西缅北战役
1943年10月-1945年3月中国胜利,建立中印公路补给线。
密支那战役
1944年5月-1944年8月中:郑洞国、孙立人盟军胜利
强渡怒江战役
1944年6月-1944年7月中国第二十集团军惨胜
湘粤赣战役
1945年1月-1945年2月日军攻陷赣州
豫西鄂北会战
1945年3月-1945年5月日本控制老河口
湘西会战
1945年4月9日-1945年6月7日中: 何应钦(陆军总司令),两个方面军及若干集团军,美国空军
日:板西一良(第二十军司令官),七个师团约七至八万官兵中国胜利,中方伤亡20,601:日方伤亡20,000人
桂柳反攻战役
1945年4月-1945年8月中国胜利, 中方死伤不详:日军4,000人死亡,5,000人被击伤
6. 抗日战争概括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6)抗战抗日战争扩展阅读:
战争背景
1、日本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2、国际环境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7. 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大著名战役
1、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2、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3、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就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拓展资料: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参考资料:淞沪会战_网络
百团大战_网络
8. 为什么抗日战争既是十四年抗战又是八年抗战
抗日战争的十四来年自抗战是指东北义勇军从1931年918事变后到1945年这十四年的抗战,而八年抗战是指全中华民族从1937年77事变到1945年8月这八年的抗战。统称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8)抗战抗日战争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前期国际背景:
在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尤其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此时未向中国伸出援手。而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