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耳其与叙利亚战争
从历史上讲,叙利亚原属于土耳其帝国,尽管现在的叙利亚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但避免不了与土耳其时有摩擦,近几十年来土叙关系的演变也颇赋戏剧性。
冷战时期两国军事对抗,库尔德工人党出现后,发展成为土耳其境内最大的分裂势力,叙利亚采取支持并包庇库尔德工人党的政策,致使两国关系形同水火。随着美苏争霸的结束,土叙两国关系也从猜忌逐渐走向缓和。1998年,叙利亚彻底放弃了对库尔德工人党的支持,禁止库尔德工人党领袖奥贾兰入境,取缔库尔德工人党在叙利亚境内的一切活动场所,并禁止其一切活动,两国关系也就逐渐实现了正常化。
巴沙尔上台后,土叙也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蜜月期。在这一时期,两国发展了高水平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实行两国旅游互免签证制度;土耳其一度成为叙利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土在叙投资额高达2.6亿美元,是在叙利亚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叙利亚的访问远远多于对其他国家的访问。但随着“阿拉伯之春”如同瘟疫肆掠中东地区,导致埃及穆巴拉克政府倒台、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垮台……
叙利亚危机发生后,土耳其的对叙政策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很多政策是建立在了“阿萨德将很快下台的假设上”。用土耳其前外长亚克什的话说就是“结果判断失误”。叙利亚危机发生后,土耳其政府敦促叙利亚迅速终止其“国内暴力活动”。
但众所周知的原因,叙利亚危机却愈演愈烈,超出了世人的预期。西方国开始对叙实施制裁,土耳其也公开表示反对巴沙尔政权,并紧随西方国家之后,对叙采取“极限施压”。冻结叙利亚在土耳其的资产、延缓对叙贷款、禁止对叙军售,成为对叙制裁最严厉的国家。但土耳其一边暗中推动对叙制裁,一边支持俄罗斯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叙利亚问题的提案。由于土耳其对叙利亚的制裁超出了西方国家的预期,使得土耳其成了叙利亚反对派组织代表“叙利亚之友”的主要幕后支持者,便遵循西方国家的旨意,支持在土耳其境内建立了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国家委员会”。
土耳其之所以这么做,是埃尔多安政府为了迎合国内民意。即占多数的土耳其逊尼派民众对叙利亚逊尼派挑战巴沙尔政权被镇压感到愤怒反击。尽管如此,由于奥巴马政府对介入叙利亚局势不积极,土耳其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2012年6月一架土耳其战机被叙利亚军方击落,土耳其威胁将采取报复行动,并向叙利亚边境地区大举增加兵力。但叙利亚政府回应称,这架土耳其战机侵入了叙利亚领空,并对击落土耳其战机表示遗憾。叙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击落土耳其战机的行动是在维护叙利亚的国家主权。
而美国趁机推波助澜,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承诺,美国将向土耳其提供全面支持。但据土耳其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0%的土耳其民众反对议会授权军队越境对邻国采取军事行动,70%以上的民众认为,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更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接近80%的土耳其人反对土耳其参与西方国家针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所以,2015年以前,土耳其对叙利亚采取的是谨慎克制的态度。这大约与埃尔多安执政前期,对库尔德工人党所采取的温和态度有关。
埃尔多安曾多次试图与库尔德工人党接触,与其进行和谈。埃尔多安的做法,赢得了国内多数民众的支持。但2015年,土耳其发生了多起分别针对库尔德人和政府军警的袭击事件,导致二者矛盾激化。国内民众又指责埃尔多安政府对库尔德工人党不够强硬。在这年的议会选举中埃尔多安所在的正发党失去了多个席位。这使埃尔多安转变了对库尔德工人党的态度,由温和变成强硬。同时对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发起了清剿行动。
随着对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清剿,正发党的支持率大幅攀升。尝到了甜头的埃尔多安,在国内对库尔德武装的清剿行动结束后,就发起了“幼发拉底河盾牌行动”,越境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实施军事打击。这就是土耳其军队进入叙利亚领土的开始。以对库尔德人的强硬来收获民意,可以说是埃尔多安执政以来的一大收获。
加上,后来土耳其发生了针对总统埃尔多安的军事政变,美土关系出现了裂痕,土耳其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打击就更加无所顾忌。但这时,土耳其对巴沙尔政权的态度从坚决反对,转变为支持。随意叙利亚局势的明朗,土耳其可能与叙利亚恢复关系正常化。
Ⅱ 土耳其发生战争了是真的吗
土耳其没说啊
Ⅲ 战争期间中国需要多久能灭了土耳其
以中国的实力和土耳其接壤的话,基本是稳吃他的,但是也要付出相应版损失。
土鸡有权240架三代机,这也不是闹着玩的,因为日本也就不到300架三代机,考虑日本被美国盯防的厉害,缺乏现代化,论实际战力其空军搞不好还不如土鸡。土鸡F-16的数量比台湾和韩国都多,这两个都是有实际备战需要的,所以论纸面实力土鸡已经可以说是超群了。
所以,现实角度来讲中国跑这么远,单打他这么大块头的国家并不容易。从俄国的角度来说,使用常规武力搞不好还要吃亏,非得动用战略武器才行,比如使用导弹轰炸土鸡机场,干扰其电子信号等等。现代战争,一旦没有电子信号,人家打你就和打伊拉克一样,轰炸机场就更不要说了,你飞机再多不能起飞有吊用。
但是这样就是全面战争的节奏了。没意思。
Ⅳ 土耳其和哪个国家打仗
土耳其没有打抄仗,袭这个国家被卷入叙利亚动荡局势当中,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关系一直非常的紧张,特别是在叙利亚动荡的初期,在土耳其的境内是接纳了叙利亚的反对派,训练的他们的武装分子,并且把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也设在了安卡拉。从叙利亚动荡开始,土耳其一直是积极的扮演一个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一个角色。
Ⅳ 土耳其什么战争从sum
土耳抄其独立战争是袭由土耳其革命开展抵抗瓜分奥斯曼帝国的一场政治及军事对抗,紧接着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的成立让阿塔土克能成功动用议会,土耳其国民运动至此达致顶峰。对希腊的军事行动,以及土亚战争及法土战争结束后,土耳其革命者迫使协约国放弃《色佛尔条约》,于1923年7月订立《洛桑条约》,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在1923年10月于安那托利亚及色雷斯东部成立。土耳其的独立运动最终导致奥斯曼米利特制度的终结,让阿塔土克改革创造了现代、世俗的国度。
Ⅵ 土耳其现在有没有打仗啊,去了危险不
土耳其参与了叙利亚战争,不过战场都在叙利亚境内,不在土耳其。土耳其目前恐怖袭击比较频繁,不过其国内局势也还算平和,除非是特别倒霉恰好碰上恐袭,不然也没什么太大危险。
Ⅶ 土耳其战争对中国期货有什么样
从基本面来看,土耳其对中国没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有间接的:
土耳其战争促使资金避险,而避险品种最好的无非是金银,所以金银价格升高
而金银全世界联动,所以上海黄金、白银会走高
Ⅷ 最近土耳其大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引发俄罗斯土耳其间战争
Ⅸ 目前土耳其发动战争,请问现在的土耳其还安全么
目前土耳其发动战争,那现在的土耳其还安全么?目前土耳其发动战争,并不代表土耳其就有国家安全危机。因为土耳其是地方性大国,而且在军事和经济都有很大的实力。土耳其现在走的是务实性的中间路线,能够给土耳其造成威胁的就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了,其他的国家都不会给土耳其构成威胁。
在中东地区能够给土耳其带来威胁的国家,也只有以色列与伊朗和沙特。以色列与土耳其并不接壤,沙特与土耳其更是相隔千里,两国都没有在根本上与土耳其有直接矛盾,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极小。
况且土耳其现在正是美俄两国竭尽全力拉拢的对象,土耳其的重要性也是他敢于如此猖狂的重要原因。
当然叙利亚与土耳其是邻国,但叙利亚是没有力量与土耳其发动全面战争的实力的,局部性战争是有可能的,必竟是在叙利亚境内。
所以从全面角度上看,土耳其是没有被威胁的,更不存在国家性安全问题!
Ⅹ 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与土耳其发生过哪些战争
一、征服巴尔干半岛
鞑靼武士1360年,穆拉德一世即位后立即着手组织对巴尔干的征战,因为此时的巴尔干形势对自己十分有利。拜占庭帝国日薄西山,统治权力不超过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一隅土地;巴尔干的重要国家塞尔维亚面临分裂;保加利亚自1330年被塞尔维亚战败后元气未复;在地中海东部和海峡地区有巨大经济政治利益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经常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在土耳其人的迅猛攻击下,拜占庭境内一些名城相继陷落。1361年,亚德里亚堡就被土耳其占领。同时,一批又一批土耳其人,源源不断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定居在巴尔干。
1363年,穆拉德一世攻占埃迪尔内,接着又占领保加利亚的普洛夫迪夫。惊恐之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组织联军反击,但在1364年的马查河战役中被人数处于劣势的奥斯曼军队击溃。此后的东南欧各国更抵抗不住土耳其人的攻势,节节败退。1367年,穆拉德一世移都亚德里亚堡。不久之后,又占领了整个色雷斯,切断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其余部分的联系,使拜占庭陷于孤立。这样,拜占庭帝国仅仅保留着君士坦丁堡一隅。
帖木儿但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遭到巴尔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在塞尔维亚国王的领导下,由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瓦拉几亚人(罗马尼亚南部居民)和匈牙利人组成联军,抗击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侵略。开始,联军接连取得了几次胜利,几乎迫近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首都亚德里亚堡。但是,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轻敌冒进,1371年7月26日,马里扎河畔一役,联军6万人被土耳其歼灭,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塞尔维亚南部的领土。马里扎河战役的惨败,使巴尔干各国君主深感处境危险,于是共同磋商,一致公推塞尔维亚拉扎尔公爵为统帅,再次组成联军,以阻止奥斯曼人的进兵。
1389年6月,拉扎尔统率2万联军与穆拉德率领的3万土耳其军,在塞尔维亚南部科索沃原野,展开了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战。奥斯曼大军分三路杀来,中路军由七十高龄的穆拉德亲自统率。6月15日,塞尔维亚爱国者、贵族米洛什·奥比里奇诈降土耳其,乘机行刺了苏丹穆拉德。结果,老苏丹被刺中要害,伤重而亡。但是,整个战役并没有因此受阻,穆拉德的儿子巴耶塞特接替了奥斯曼大军的指挥。在号称“闪电”的巴耶塞特的督战下,奥斯曼大军最终战胜了联军。塞尔维亚人惨败,拉扎尔公爵阵亡,许多将领战死。科索沃战役结束了多瑙河以南地区对土耳其的抵抗,塞尔维亚沦为奥斯曼附庸。
二、攻占君士坦丁堡
帖木儿的军队1393年,巴耶塞特又率军征服了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的处境岌岌可危。国王西吉斯蒙以抵抗异教徒的名义,向欧洲基督教各国呼吁求援,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很快组织了抗击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新十字军的联军。于是,法兰西、德意志、波兰、捷克、威尼斯等国的十字军骑士10余万人,齐聚于西吉斯蒙的旗帜下。
1396年9月,两军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遭遇。西吉斯蒙庸碌无能,联军各将领意见分歧,指挥混乱,结果,一败涂地。奥斯曼大军乘胜侵入匈牙利。之后,巴耶塞特继续挥师南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攻占了帖撒利、伊庇鲁斯等地。到14世纪末,奥斯曼已经占领了自多瑙河到雅典之间的广大地区,除了君士坦丁堡城的一隅之地和伯罗奔尼撒半岛部分地区而外,奥斯曼帝国几乎控制了整个巴尔干半岛。1393年起,奥斯曼人开始对君士坦丁堡持续围攻,迫使拜占庭帝国同意在城内修建穆斯林区、 清真寺,任命伊斯兰法官,对奥斯曼的年贡增加到1万金币,奥斯曼在君士坦丁堡近郊有驻军权。
正当奥斯曼土耳其扩张之势锐不可挡,大有席卷东南欧,征服东罗马帝国之际,东方的帖木儿帝国在小亚细亚兴起。奥 斯曼帝国的亚洲势力受到了帖木儿帝国的威胁。1400年,帖木儿已经灭掉了9个王朝,征服了 27个国家,整个中亚细亚和近东地区都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1402年初,帖木儿统率80万大军再次进犯小亚细亚。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也不甘示弱,亲率25万大军前去迎战。在决定胜负的安卡拉会战中,奥斯曼军队大败,国王巴耶塞特和一个儿子被俘。从此奥斯曼在亚洲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为争夺王位发生内战。
土耳其古城废墟一景公元1451年,年仅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后,奥斯曼出现了中兴。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自统率步兵12万,骑兵2万,别动队1 万,大小战舰300艘,从水陆两路浩浩荡荡扑向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三面临海,一面有坚固城墙,易守难攻,城墙、“希腊火”和金角湾口大铁链是其护城三大法宝。54天的围攻由于金角湾方面未能合围而失败。4月21日夜,奥斯曼人买通守城部队中的热那亚人并沿其控制的加拉塔区边界铺设一条15公里长的木板滑道,把70艘小船从陆路拖入金角湾,终于完成了对君士坦丁堡的海陆合围。经过激烈的战斗,奥斯曼军队终于在5月29日攻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被杀。无数财宝被抢劫,古典文化惨遭破坏,6万居民被卖为奴,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被改为清真寺。
后来,穆罕默德二世把首都迁到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占领君士坦丁堡不仅标志着拜占庭帝国千年统治的结束,而且意味着新的世界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它在东方穆斯林国家中的威望急剧上升,对内控制能力和对外侵略扩张能力随之倍增,对欧亚国际局势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间,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迅速扩大,塞尔维亚、摩利亚、瓦拉几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先后成为帝国的一部分。在亚洲,苏丹也兼并了许多地方,基本完成了安纳托利亚的统一。
三、东进!东进!
奥斯曼帝国1512年塞利姆一世即位,开始了帝国极盛时期的对外扩张。塞利姆的主要对手是企图插手安纳托利亚事务的伊朗萨菲王朝和埃及麦木鲁克王朝。萨菲王朝信奉什叶派,在安纳托利亚拥有数以万计的信徒,煽动叛乱反对逊尼派奥斯曼的统治。塞利姆逮捕7万什叶派信徒并处决其中5万人,使双方仇恨达到极点。
1514年春,塞利姆率14万大军、,300门大炮直奔波斯边界。8月23 日,奥斯曼军队在查尔迪兰与波斯骑兵进行决战,大败波斯军,占领大不里士,次年又夺取库尔德斯坦地区。查尔迪兰战役的胜利使奥斯曼帝国巩固了东部边界,控制了由大不里士至阿勒颇和布尔萨的道路。
1516年6月,塞利姆进攻阿勒颇,同时命令舰队袭扰叙利亚沿海。8 月24日,双方在阿勒颇附近的达比克草原进行决战,大败埃军并使年迈的麦木鲁克苏丹命丧黄泉。奥军乘胜追击,相继占领阿勒颇、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加沙等地,1517年1月底进入开罗,麦木鲁克王朝灭亡。叙利亚、 巴勒斯坦、汉志和埃及直到南部努比亚地区全部并入奥斯曼版图,使之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征服埃及的结果大大加强了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作为哈里发和伊斯兰两大圣地的保护者,奥斯曼苏丹在穆斯林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威望,作为埃及和红海两岸的主人,奥斯曼控制了印度到地中海的红海商路。塞浦路斯每年向埃及交纳的8000 金币转归奥斯曼。塞利姆极为重视地中海海上霸权,命令在金角湾兴建新船厂,建造150艘兵船,为其海上扩张打下基础。
四、苏莱曼创造不朽基业
奥斯曼帝国21520年,年仅26岁的苏莱曼一世即位,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组织家,通过他的大力扩张,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达到极点。
1521年,苏莱曼在索非亚动员了数万头骆驼运载军粮和军械,率10万大军向贝尔格莱德进发。经过3个星期的围攻于8 月底占领了贝尔格莱德。第二年6月,他又在亚洲集中了300艘战船,10万大军征伐罗得岛。罗得岛是个筑有坚固要塞的港口,该岛守军只有600人,普通士兵也不过6000人,但战斗力很强,并且拥有强大的海军,以致奥斯曼军对该岛的围攻持续了半年之久,在损失了5万多名战士后,才于1522年圣诞节前夕迫使敌人有条件的投降。经过两年时间的征伐,苏莱曼完成了他的先辈们未竟的事业,解除了帝国后顾之忧。
平定罗得岛之后,苏莱曼继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1526年4 月,他率领10万大军,携带300门大炮,正式出征匈牙利。9月,苏莱曼未经战斗就占领了匈牙利首都布达。1529年5月,苏莱曼又兵发中欧,9月,包围了欧洲的名城维也纳。城内守军英勇抵抗,久攻不克。由于冬季早临,战线过长,粮草和军械不济,苏莱曼被迫撤军,1532年,苏莱曼再次进军维也纳。这次进军的结果双方在1533年签订了一项和约,奥地利哈布斯堡的统治者斐迪南大公向奥斯曼帝国称臣纳贡,承认匈牙利由苏莱曼占领。苏莱曼对中欧的多次征伐,使得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领土 不断扩大。
在亚洲,苏莱曼先后于1534年、1548年、1553年、1554年屡败沙发维王朝的伊朗军队。苏莱曼率大军几度占领大不里士,攻陷巴格达,践踏了伊朗帝国西半部领土。根据1555年土伊和约,奥斯曼从伊朗手个夺取了伊拉克、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西部地区。在非洲,奥斯曼军队1554年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取了突尼斯的玛赫迪港。进而从埃及西进,占领了非洲北部的黎波里和阿尔及利亚。到了1556年,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征服了整个北非沿海地区。
奥斯曼帝国3苏莱曼的海军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打败了西班牙、威尼斯的舰队,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权。苏莱曼在陆上扩张节节胜利的同时,也大力抢夺海上霸权。他一面加紧扩建海军,一面加强与海盗的联系,决心在海权方面也要超过西方异教徒国家。1534年,被任命为总督的海盗哈伊勒丁率奥斯曼舰队占领突尼斯。
1538年,奥斯曼舰队同西班牙、教皇、威尼斯、葡萄牙的联合舰队在普雷佛扎附近海面发生海上决战,奥斯曼舰队战胜了两倍于己的联合舰队,威尼斯被迫割地,并赔款30万金币。这次海战大大巩固了奥斯曼在东地中海的地位。1551年,奥斯曼舰队围攻马耳他岛,夺取的黎波里,并多次袭扰意大利、西班牙沿岸地区和西班牙控制的北非奥兰地区。但1571 年的勒颁多海战,奥斯曼被联合舰队打败。与此同时,苏莱曼还致力于印度洋海权的争夺。1529年他曾考虑挖掘运河,沟通地中海与印度的直接联系。他在苏伊士港建立红海舰队,并于1538年出征印度,虽然沿途获胜但这次远征却以失败告终。
这样,通过200年的不断战争扩张,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就囊括了昔日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其疆域东起波斯湾头,西到匈牙利,北达高加索,南部占领了整个北非及地中海海域,从埃及直到阿尔及利亚,控制了红海、黑海、爱琴海和地中海,领土面积达50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泱泱大国。公元1566年,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苏莱曼坐在一辆轿车里,进行第十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远征。他在攻陷多瑙河附近的锡格特,即将吞并匈牙利的前夕,便与世长辞了,享年72岁。苏莱曼去世以后,随着国内外各种矛盾的加剧,奥斯曼帝国也就由极盛的顶峰开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