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虎新作《八佰》,800名战士面对30万日军,能坚守四天四夜,你认为是抗日神剧吗
我认为管虎的最新电影八佰当中的800战士坚守四行仓库,面对日本30万大军,这并不是管虎的胡编乱造,而是历史上的确确有其事的事情。
可以说四行仓库的战斗的胜利是天时地利人和,他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坚决抵抗日寇的决心
❷ 《八佰》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吗
现在这个时代,电影和电视剧也是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在无聊的时候,可以通过看电视剧和电影来打发时间,当然还有个别的,我家一直以来期盼已久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等到开播就开始蹲时间点来看,只为满足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期盼,不知道大家看电影平时看电影注重,该电影的质量还是口碑,其实各有各的喜好吧,有些人喜欢里面的内容不在乎口碑什么的,也有些重注质量,觉得电影质量会影响这部电影的收视率,当然各自有各自的要求吧,我们也没办法去定义。
还有就是导演,管虎导演可以说是拍摄完《老炮儿》就沉寂了一段时间,他已经很久没有拍摄电影了,这次也是人很期待,管虎导演沉寂了有五年,相信此次作品也是他非常看好的,这部作品也值得我们去期待。
无论是从影片题材,还是剧组实力,以及演员阵容上来看,都值得我们去看,更重要的是也可以让我们捡起那段被我们遗忘了的历史,也非常期待这部电影的播出。
❸ 当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战役是哪一战
1938年4月初,台儿庄战场战斗空前激烈,池峰城用尽一切可用的办法去消耗敌人,甚至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27师亦是全力投入作战,驻守彭村的王景山营便是其中代表。自日军对彭村进攻以来,王景山曾多次率部击退日军攻击,自身部队亦伤亡过半。战至4月2日上午,日军再一次进攻彭村,王景山率部拼死抵抗,据第27师战斗详报所载,当天战斗“杀声震天地,烟尘蔽空,血雨横飞,战况之惨烈,不克名状”,最终成功将日军击退。当日,日军很快又对彭村发起猛攻,王景山营已支离破碎,但绝不屈服,他下定决心与日军拼死一战,组织剩余人员训话:“这是我们全营官兵奋勇杀敌的最后一天,只有杀敌,不计生命!”
关于此役伤亡人数,中日双方记载不一,徐永昌日记中提到中方伤亡多达三万余人。在中方战报中,被击毙的日军多达一万余人。但在日军战报记载里则大打折扣,日军第5师团战死人数为1281人,战伤5478人;第10师团战死1088人,战伤4127人。综合双方数据来看,日军在从临沂到台儿庄一系列作战中,损失至少不会低于7000人。
无论伤亡数据如何,台儿庄无疑是一场大胜仗。捷音传来,全国悲观低迷的抗战士气为之振奋。也正是有张自忠与庞炳勋的精诚合作,有王铭章的血战到底,有孙连仲的死守不弃,有汤恩伯的主动进攻,还有如王景山、王祖献等将士的舍生取义,最终成就了台儿庄大捷。这场尸山血海中的胜利,为中国军民点燃了长期抗战的希望之光。
❹ 电影八佰为何会引发极端的争议
《八佰》猫眼评分9.2,在疫情期间影院复工的状况下,夺得一片好彩头。
文娱作品要做的是加强精神建设,就如影片中多次引用的戏剧典故,一句“关公是兄弟情,赵子龙护着国呢”,戏中的团长为士兵唱了一场赵子龙的皮影戏,这些士兵看了一场电影。
赵子龙护国成败不是重点!
为的是振奋人心,让影片中的将士们撑过那最后最艰难的几日,立起国旗的桅杆。
一部好的民族电影并不应该是争论他的历史真实度,而是看他能否带给我们他想表达出的那种精神。《八佰》做到了让我们了解抗日战争的残酷,中国军人为了中华民族而战的悲壮,记住民族曾遭受的苦难,不忘国耻,凝聚中国民族的力量,它能传承这份精神,这就足够了,它做到了。
在疫情之下,我们拧成一股绳,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只要这种精神还在,那英雄就一直在,电影中有一句话,“我不知后人会如何写你们,但你们此刻在我心中,是真正的中国人,是英雄。
我希望管虎导演,包括其他导演,能以《八佰》为契机,能吸取经验,也能总结教训,今后拍出更好的类似题材的电影。
我也希望类似题材的电影能够多一些,包括抗日战争,包括抗美援朝。
铭记历史,才能坦面未来。
❺ 《八佰》中,800名战士面对30万日军坚守四天四夜,是抗日神剧吗
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1937年10月26日,淞沪会战已经进入尾声阶段,前线日军突破了国军的大场防线,完成了对上海市区内国军部队的包围态势,国军前线总指挥陈诚下令全军撤出上海市区,到苏州河畔继续布防。
但是蒋介石却认为,国军全面撤出上海市区对于正在进行的国际谈判十分不利,因此下令将德械部队孙元良第八十八师留在闸北地区继续坚守。
上海四行仓库旧址
值得一提的是谢晋元率部退入租界之后,当即被全部缴械,并限制行动自由,随后被安排到了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内的胶州路集中软禁,成了在坊间家喻户晓的“孤军营”。
❻ 《八佰》电影好看吗
对于一个只会看电影的人来说我觉得好看,我哭的稀里哗啦。我们更应该从这部剧里看到历史的影子,而不是单纯的评价剧情怎么样,开头日本军队用喷火枪(不知道专业名字)在向类似两个集装箱的金属箱喷火,我感觉里面押的应该是士兵,开头已然很惨烈。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尊重历史的电视剧,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不可磨灭的。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是在大前方,而中产党那时还不够强大,是敌后根据地,所以抗日战争前期几乎都是国民党在发挥功劳。而且影片中每个士兵,不都是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中国人么!(共产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军力大增,因为积极发动群众,走农民路线),所以我看有的说拍国民党是反革命题材真的是无知,当今的国民党是反革命,而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联合抗日,国民党虽有消极方面,但绝不可磨灭他的功劳,为的不是国民党,而是中国大地上那些普普通通为国赴死的将士们)
我国需要这种题材电影,曾经有《集结号》,从那之后近代战争题材电影时至今日才出现《八佰》,我们国家在和平的岁月里需要这种回顾历史的题材,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强大。对于里面人物的刻画,我觉得里面每个士兵都很重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像为国赴死的普通士兵同样很重要,单独刻画他们才能让大家更能振聋发聩,而不是单纯单独英雄人物的刻画,小人物的英勇有时更能突出其伟大的爱国精神。脱离电影来看,我们不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吗?国家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像片里的爱过民众那样表现吗?如片中一个一个普通壮汉l为了送电话线而付命,谁都知道那是回不了头的桥。
前阶段才查了资料,国民党虽有德械师,但打到后来那还有什么德械师,都快被打光了,都是后来的其他兵不冲上来,国民党的装备被神剧吹爆了,当时国民党的军械装备其实比日本差的太远太远了,从网上看来一句“这哪还是打仗,简直就是屠杀”。国民党的飞机飞一个少一个,而日本的飞机却源源不断的制造。这部电影很好的展现了国民党真实的机械装备,就是这样,一发子弹一上膛,这功夫日军的子弹都可以扫射多少,中国人是以命相博啊!军事力量悬殊,使我们很难有赢的机会。
我认为这部电影不应该以该不该看,拍的怎么样来定夺,总之这是我在集结号之后看的最让我振聋发聩的历史题材电影了,这是一部纪念壮士的电影,我们应该从中感到的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小时候总觉得是共产党打天下,长大了知道了历史,因而对那些抗日神剧嗤之以鼻,现在看来真的是太不尊重历史。而这部电影不管是国民党士兵,还是民族资产阶级,还是知识分子,还是小资产阶级,还是外国人………最后都为这场战役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牺牲或者捐赠。总之《八佰》看的是精神,曾经是为民族解放而战斗,如今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❼ 拍摄《八佰》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拍摄《八佰》这部电影,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北平和天津以及整个华北地区落入敌手。
国民政府决定集中主力,在上海跟日军决一死战,遏制日军的 疯狂攻势,将上海周围日军一举歼灭。
会议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冗长讨论,在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会议没有理睬中国政府关于对侵略者日本进行制裁的正当要求,只是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中日停止敌对行动,避免局势升级,坐下和谈。这跟没说一样,完全是废话。
而这份报告书公布的时候,淞沪会战已经结束将近一个月,得意忘形的日军集中了优势兵力,矛头直指凛冽寒风中的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影片的最大意义,就是告诉世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的民族,无论到什么时候,总有慷慨悲歌之士,所以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之林。无论是多么凶狠的敌人,想要中国屈服都是痴心妄想,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影片还告诉大家,一个国家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抵御外侮;别把希望寄托在别国身上,没有足够的实力,一切都是空想!只有把祖国建设好,才能换来永久和平。
❽ 电影八佰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的场景为何会引发热议
试想在正常情况下,有谁能抱着手榴弹去送死呢?如果不是被逼入绝境,怎么会选择这么壮烈的方式牺牲?但凡有其他能消灭敌人的方式,800名烈士也不会以自己的身躯当成消灭敌人的武器。这个场景之所以引发人们的热议是由于引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震撼。
面对敌人的迫击炮,当时的中国军人并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武器,只能选择抱着手榴弹一个一个去炸毁迫击炮。电影《八佰》里的抗战场景,都是向当年幸存的军人请教来的,有真实依据。这部电影最令人震撼的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这句话,说明这么惨烈的场景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真的有人不顾自己的性命去为了战争的胜利牺牲而亡。
或许你并没有经历当年抗战的情景,但是不应该忘记当年的耻辱和烈士们的英勇,应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❾ 电影《八佰》为什么会直接在网络上爆红
电影八佰为什么会在直播在网络上爆红,因为网络上现在大多数都特别爱在网上购版物和看电视啊,权等等,因为这个800这个电影在网上特别红啊,看的人特别多,所以说演的也特别好,所以到了特别喜欢。所以说他才会爆红啊,因为每个人都爱看呢。
❿ 八佰遗址在上海哪里
《八佰》遗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原闸北区)光复路内1号。2015年容0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作为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成开馆。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原闸北区)南部的仓库建筑。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淞沪会战时期,这里曾驻扎452名国民革命军将士英勇抵抗日军的进攻。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将其命名为“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抗战纪念馆大门入口处保留了原四行仓库的铁门,斑斑銹迹。
(10)八佰纪念抗日战争法西斯扩展阅读:
展馆展览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纪念馆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
展览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通过图文展板、巨幅绘画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外各界对“八百壮士”英雄事迹的颂扬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