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三省沦陷简介
9月19日凌晨,日军对南大营发动了进攻,守军虽然接到了上级吉林边防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的不抵抗命令,但是坚决抵抗,将第一波突入军营的数百日军赶了出去。
日军虽然最终攻占了南大营,但也付出了相当代价,日军独立第一大队第三中队长仓本茂被中国军队击毙。
1931年10月15日,汉奸张海鹏率领伪军三个团先行对嫩江大桥发起进攻,被守军击溃,守军也趁势破坏了嫩江大桥。
11月3日上午,日军以铁甲列车和飞机大炮为掩护,强行修理嫩江大桥,并在当天下午修复了嫩江大桥。大桥修复后,日军长驱直入,中国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因为因为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中国军队在已经到达齐齐哈尔的马占山的指挥下奋力抵抗,至17日仍在坚决抵抗。但因为日军不断增兵,调集坦克、大炮、飞机对中国军队进行强攻,马占山不得不在19日率部撤往海伦。
随着大量中国军队撤退至锦州,南京方面与日本于同年12月达成协议,划定锦州为“中立区”,中国军队则撤出锦州。后来的故事就世人皆知了,日军不费一枪一弹进入锦州。
(1)东北三省抗日战争胜利扩展阅读:
东北沦陷后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长期坚持抗日,但是在日军的连番打击下和受困于东北恶劣的政治、自然环境,最终不得不在1940年左右撤入苏联境内。
之后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抗日活动,集中在了“第二战线”即情报战线上,不少伪满洲国的“官富二代”不齿父辈的卖国求荣,毅然加入抗日队伍,为中国方面搜集日伪情报。
因为他们的地位较高,所以往往能获得不少战略级的情报,有力的支援了抗日战争。虽然大批东北军民不惧日寇,不从昏官,坚决与日寇进行殊死斗争,但终因丧失先机而回天乏力。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2. 关于抗日战争东北的资料
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据日伪统计机关统计:1935年39105次,1936年3617次,1938年13110次,1939年6547次,1940年3667次;日伪军伤亡人数,据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推算:1931——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1945年歼敌82700人,共计186200人,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 抗联战士抗击日军
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7月末,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军编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由原东北抗日同盟第四军改编成立,李延禄任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 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由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1936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改编成立,陈荣久任军长,崔石泉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由原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成立,谢文东(后叛变)任军长,滕松柏(后叛变)任副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6个师。 1936年冬,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成立,汪雅臣任军长,张忠喜任副军长,王维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团。 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成立,由东北抗日联军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路军编成。周保中任总指挥,赵尚志任副总指挥(1940年2月任),崔石泉任参谋长。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成立,赵尚志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师。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编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代)。下辖4个师。 1937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由原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队改编成立,李华堂(后叛变)任军长。下辖3个师。 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由原东北山林义勇军改编成立,祁致中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个师。 1939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路军编成。张寿篯任总指挥,冯仲云(1940年4月任)任政治委员,许亨植任总参谋长。 1942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军组成。周保中任旅长,张寿篯任政治副旅长,崔石泉任副参谋长。下辖4个教导营。 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是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游击战争的新高潮期。 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是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全国抗战,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时期。 1939年1月至1940年是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苦斗时期。 1941年至1945年是东北抗日联军开展小型游击战和转入苏联整训时期。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之后,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动摇了侵略者的大后方,日本侵略者不得不调集大批部队一次又一次进行疯狂地“讨伐”,实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加之抗日联军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地方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山上密营损失殆尽,粮食、药品、盐等给养完全断绝,许多优秀的指战员壮烈牺牲,部队损失惨重。从1939年到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争转入极端艰苦的斗争阶段。但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意志没有被打垮,抗联部队缩编,开展小型游击战争,保存了一部分精华和骨干力量,进入苏联境内整训。在苏联整训期间不断派小部队深入中国抗联游击区进行游击战,直到1945年8月,他们配合苏军重新进入东北,在解放东北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对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38年11月,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给东北同胞的电文中称赞东北抗日军队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8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曾专门做出决定,表彰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称赞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5月,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电文中再次指出抗联斗争是光荣的,称“此种光荣历史应受到党的承认和尊重。” 东北抗日联军名义上是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实际上和延安没有直接军事联系,是在苏联支持下的抗日队伍,越过中共直接受共产国际战略领导。游击队军服是模仿苏联红军军服。 其中东北抗日联军有不少朝鲜人。战后,在苏联帮助下,他们组建了朝鲜劳动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金日成、崔庸健)多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层军官。
编辑本段抗联历史概述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反日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一支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它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奋起自卫,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人民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斗争的高潮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余部、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基础上产生和建立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我党在东北没有武装力量。在1927年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之前,东北地区甚至没有统一的党组织。“八七”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派顺直省委组织部长兼秘书长陈为人到东北筹建东北地区党的统一组织——中共满洲省委。1927年10月24日,在哈尔滨道里中国十三道街48号,由陈为人同志主持召开了有哈尔滨、大连、长春、沈阳等地共40名党员代表参加的东北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我们在满洲的政纲》和满洲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两个《决议案》,宣布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选举陈为人为临时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决定“临委机关”设在奉天(今沈阳),同时向东北各地党组织发出了第一号通告,宣布中共满洲省临委成立,领导奉、吉、黑三省党委。这次会议,标志着东北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会议并没有决定建立革命武装。 1928年9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改为中共满洲省委,从此,东北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党的领导机构,有力地推动了东北三省各地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北的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运、军运的斗争,日益高涨,中共满洲省委成为东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领导核心。中共满洲省委在“九·一八”事变前,在东北的主要任务是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中心进行革命斗争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的罪恶,指出日本要变东北为其殖民地,号召东北人民奋起抵抗,赶走日本侵略者。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斥责国民党政府卖国不抵抗的政策,号召全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1年9月21日,流亡到北平的东北籍学生3000余人成立“东北学生抗日会”,组织“敢死队”,决心“与倭贼拼争”;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要求“在满洲更应该加紧地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兵变与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1931年9月23日,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关于士兵工作紧急决议》,发出党要组织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游击战争的号召;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同月,《红旗周报》第20期发表了周恩来的文章《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与我们党当前任务》,指出,现在组织“救国义勇军的组织已成为工农劳苦群众的普遍要求,我们要领导工农及一切被压迫民众自己组织武装的救国义勇军”。随即,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在各地创建反日游击队和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 在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日浪潮的影响下,一些爱国的、有民族气节的东北军部分官兵纷纷起来抗日。1931年9月24日,驻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向其所辖各县通电,呼吁军民团结共同抗日;1931年9月25日,驻吉林省城的第25旅张作舟部开抵榆树,宣布抗日;同月末,东北边防军司令部驻吉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率所部在永吉县老营盘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并通电全省;1931年10月初,邓铁梅在凤城县四区小汤沟顾家堡子创建东北民众自卫军,邓任司令。他们在装备、训练等方面相形见绌的情况下,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和不援助的打击下,在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包围下,自发地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称的抗日队伍(统称为抗日义勇军),不顾一切,接竿而起,杀向抗日疆场。尤以马占山为首的东北义勇军首当其冲,率先于1931年11月与日本关东军主力多门师团和张海鹏伪军进行战斗,毙敌甚多,博得全国人民的喝彩和援助,成为一时的抗日民族英雄。 义勇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义勇军的队伍随之扩大,加入义勇军行列的不仅有为中国人民彻底解放和中华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学生和知识分子,而且还有地方官吏和土绅,甚至还有遍布东北各地的绿林队伍和民间团体的“红枪会”、“大刀会”等,他们也都纷纷举起抗日义旗,同义勇军以血肉勇敢地与日本侵略军拼杀,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东北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盛极一时,发展之迅猛,参加阶层之广泛,在东北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从义勇军兴起,到1932年夏季,仅半年多的时间就发展到三十余万人。 东北抗日义勇军在孤悬敌后的种种困难条件下,勇敢顽强地阻击日军进犯。中共满洲省委对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曾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领导和帮助,东北各地党组织不仅发动群众支援义勇军的斗争,动员工农参加义勇军,而且派了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到义勇军中工作,对义勇军的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以后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由于义勇军不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他们中的领导人物大多是一些旧军队的军官,政治上比较落后,相互间派别繁多,意见分歧,互相猜疑,甚至火摒,所率部队成分复杂,纪律松弛,往往抗敌不足,扰民有余 仅持续年余就在敌军全面进攻、各个击破的压力之下,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事实证明,他们担负不起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斗争的重任,但它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仍有其重要意义,它是一次大规模的民众自发抵抗运动,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它给日本侵略者的沉重打击,延缓了日军占领东北及扩大侵华战争的进程,它所体现的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东北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共满洲省委在领导与协助义勇军斗争的同时,就注重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初开始,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省委军委书记杨林、杨靖宇等到南满;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童长荣到东满;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到巴彦、珠河;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到汤原,进行创建抗日武装的工作,先后建立起巴彦、磐
石、海龙、延吉、珲春、汪清、安图、和龙、珠河、密山、宁河、汤原、饶河等十几支反日游击队和抗日救国游击军、绥宁反日同盟军等,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同时,争取伪军哗变,收编义勇军残余部队和其他一些如“山林队”、“红枪会”等反日武装。各地反日游击队在同日伪军的浴血奋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从1932年1月到1933年9月,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以崭新的思想风貌和战斗风格,活跃在抗日的战场上,它以抗日救国为宗旨,密切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英勇顽强、勇于献身,使在日本侵略军铁蹄践踏下的东北人民,从抗日游击队的斗争中得到了鼓舞,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之所在。但是,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迫切要求,受到了当时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推行王明“左”倾政策的影响,在1932年6月召开的“北方会议”上规定包括东北在内的北方各省和南方革命根据地一样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把坚持抗日斗争正确方向的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同志调离领导岗位,把省委和一些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坚持援助义勇军和联合其它抗日武装力量的正确主张和实际工作,斥之为“机会主义”,严重地脱离了当时东北工作的实际,不仅丧失了抗日义勇军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而且使反日游击队的发展也受到不利影响。 1933年1月3日,日本侵略者侵占山海关,向华北扩大侵略战争。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郑重提出:中国工农红军愿在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力和武装民众的三个条件下,和国内任何军队订立作战协定,共同抗日。1月26日,《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进一步提出了在东北地区实行全民族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联合各种反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一·二六指示信”提出的建立反日武装统一战线的策略,切合东北实际情况,东北各地党组织根据“一·二六指示信”的策略方针,停止了在东北实行土地革命的政策,将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建立抗日人民政府和人民革命军。这一决定,意味着东北的反日游击队组织将向反日武装统一战线方向发展,标志着抗日武装的统一化、正规化、序列化的开始和游击战争的新开端。 从1933年9月到1936年2月,反日游击队相继改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共6个军 东北人民革命军各军在组建过程中和组建之后,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并团结了各种抗日武装队伍共同抗日。人民革命军的英勇善战和对抗日救国事业的忠诚,感召了各种抗日队伍纷纷向人民革命军靠拢。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和第2军在成立军部之前,各自先以军的番号成立军下属的独立师。第1军独立师于1933年9月18日成立,从1934年1月开始,独立师便联合几支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共同作战。2月21日,独立师司令部召集了17支抗日义勇军队伍代表参加的会议,通过了《东北抗日联合军宣言》,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选举杨靖宇为总指挥,以第1军独立师为中心,领导对日作战,参加联合作战的义勇军部队达5000余人;第2军第1独立师于1934年3月成立。1934年7月,独立师一部联合十余支义勇军、山林队共同组成了抗日联合军指挥部,推选王德泰为指挥,参加联合作战的义勇军、山林队共1000余人;第3军在成立之前,于1934年3月,由珠河游击队发起,召集了以“爱民”、“北来”、“好友”、“七省”为名的义勇军、山林队首脑会议,依照中共满洲省委提出的三项条件(不投降、不卖国、收复失地,抗日到底;拥护民众利益;允许民众武装抗日),决定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推选赵尚志为总司令。第4军、第5军都是以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为骨干,联合救国军余部和其他抗日武装队伍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地联合军指挥部、总司令部和同盟军的建立,标志着以人民革命军为中心的联合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的反日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成立、反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革命军各部由于执行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实行符合实际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在艰苦的环境中英勇奋战,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讨伐”,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并扩大了游击根据地,开辟了新的游击区,使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局面。 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民族英雄杨靖宇
1935年5月以来,发生了日本侵略华北和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的《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呼吁全国“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并提出了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八一宣言”的发表和红军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身处抗日游击战争前线的东北人民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指战员更受到莫大鼓舞。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冬,东北人民革命军各部开始着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20日,东北抗日联军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宣布将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反日游击队一律抗日联军、抗日游击队。从1936年2月开始至1937 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组建完毕。这个时期是东北抗日部队第2次改、扩编时期,也是抗日部队进一步壮大时期,在这一时期,东北抗日部队由过去的6个军扩编到11个军,并形成了东北抗日军队第一次统一的称谓——东北抗日联军,它标志着东北游击战争迎来了新的高潮期。 在这11个军中,除第7军是在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第4团基础上改编成立的外,第8、9、10、11这4个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3. 东北三省抗战故事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创作的9集文献专题片《东北抗日联军》,已经通过国家理论文献电视专题片创作领导小组的审看,并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面直接地对东北抗联征战历程的集中展示,是一部构思新颖、生动感人的电视文献作品。近日,该片总编导李文朝及创作人员面对媒体,细说《东北抗日联军》的几大亮点。——编者
首次踏入人迹罕至的抗联“密营”
《东北抗日联军》一片的最大亮点,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把抗联当年的秘密营地、旧战场以及设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城外的抗联野营地等历史遗址,一一首次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些存在于东北密林深处和异国土地上的历史遗迹,不仅是当年抗联将士艰苦征战的物证,而且还储存着从今天走进历史所不可或缺的信息。如在第三集《不畏强虏》中,在展现抗联战士是怎样在冰天雪地的密林中生存和战斗时,首先出现的画面,就是摄制人员在东北密林中经过艰难寻觅而找到的抗联“密营”遗址。然后,结合抗联老战士的讲述,运用动画手段在镜头画面上逐一演示如何挖“土窨子”、为什么要挖1公里长的排烟道、怎样修建“假如你不是抗联的人,你就是走到跟前,你可能都不知道那里有人”的秘密营地——这就是抗联战士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赖以生存的后方基地。他们依托“密营”,在高山密林间与日本关东军浴血苦战,共毙伤日伪军178200人,同时牵制了十几万日军精锐部队不得南下入关,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30位九旬老战士的真情讲述
60多年过去了,今天仍然健在的抗联老战士仅存61位。这些九旬老人有的已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其中尚能接受采访的30位老战士,不仅是那段血与火历史的亲历者,更成为今天人们了解抗联故事的珍贵视点。
《东北抗日联军》在前期
拍摄中就对散布于全国各地的抗联老战士进行了抢救性采访,记录下了这30位老人首次吐露的抗联故事,从而使得全片每一集都能通过老战士的讲述引出悬念,再以悬念为切入点展开故事,然后在故事中带出厚重的历史。如第六集《西征壮歌》,主要展现东北抗联至今鲜为人知的西征岁月。这集一开头,就是抗联老战士对当年西征的回忆片断:“前面烤出糊味了,背后还是凉冷冷”的露营之夜、“马皮用火烤了,嚼来嚼去,舍不得咽,怎么也比树枝儿好吃”的味道——时光由此回到了1936年艰苦的东北抗日战场,日本关东军为彻底扑灭抗日烽火,调集东北全境所有的机动兵力共10万人,对只有3万余人的抗联部队开始了连续3年的军事大讨伐和经济封锁。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固守没有希望,抗联的出路何在?将士们作出了这样的抉择——抗联三路大军毅然放弃根据地,向西突围寻求转机,踏上了苦战血战的西征之路……在该集中,抗联老战士的回忆片断成为贯穿全片的一条情感主线,悬念不断引出,故事层层展开,从而动人心魄地再现了东北抗联历史上最为艰辛、最为悲壮的一页。
40多位中日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
东北抗联虽然是一部尘封久远的抗战史,但是,东北三省和北京等地的抗联史学者们自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着辛勤而细致的考证和研究工作,不断发现那些长期隐没于密林雪雾之中的英雄故事。《东北抗日联军》不仅首次对国内抗联史的权威学者进行了深度挖掘,还远涉日本,采访了那里的满洲史专家以及兵器专家,从而依据中日专家学者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一一揭开了抗联历史上的一些谜团与悬念:“当时整个东北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总数不超过1000人,他们又凭什么来领导东北抗日斗争?”“日本关东军一个甲种师团,就几乎接近东北抗联30000多人的总兵力,为什么在抗联主动出击与日军交手的一系列战斗中,抗联参战兵力却总是超过日军兵力?”“骁勇善战的抗联三路大军在1938年到1940年间为什么人数会突然锐减?这3年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关于这些问题,观众们都会在该片中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60多份历史档案的首次披露
在足迹踏遍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中朝边境以及日本进行拍摄的同时,该片创作人员还多方收集和发现了60多份从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或历史档案,从而为《东北抗日联军》叙述故事、展现历史提供了新鲜材料和独特视角。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和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是当时名震东北的两位抗日英雄,该片《英烈千秋》一集在讲述有关杨靖宇和赵尚志的英雄故事时,依据历史档案中不为人知的细节记载,始终穿插了这样一个视角:身高1.93米的杨靖宇,他的魁伟体态即使在战场瞬间,也给日本关东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关东军少佐岸谷隆一郎曾这样描述过杨靖宇:“他奔跑时速度极快,两只手能摆到头顶之上,像一只鸵鸟在飞奔。他能使双枪而且枪法极准,我们根本无法靠近。”1940年2月,面对日军重兵讨伐,杨靖宇为掩护抗联第一路军大部队转移,最终只身陷入重围。当年2月15日,杨靖宇一人面对600多人的讨伐队追击的险境。对此,《通化省警务厅关于讨伐杨靖宇情况的报告》和日本满铁《协合》杂志1940年第263期等档案资料中有着这样的记载:“2月15日,我警察队主力对杨靖宇进行了猛烈攻击,出现了崔大队长、伊藤警尉等许多死伤者——估计杨靖宇已受伤,雪地上有点点滴滴的血迹……”“但是他却跑得飞快,终于,他在一个密林里把我们甩掉了。我们600人的讨伐队因为死伤、冻伤和疲惫掉队,这时只剩下50人了……”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对于此事,日军《作战总结》中曾这样写到:“他穿着破烂的鞋子和撕烂的衣服,他的胃里连一粒粮食都没有……”这样的叙事视角在过去文献专题片中是不曾出现过的,但它不仅仅是历史的真实,更让人引发无尽的思考。
而一代抗日名将赵尚志被害后的头颅之谜,则是萦绕人们心头60多年挥之不去的历史谜团。该片依据历史档案的记载和2004年在长春般若寺整修中意外发现赵尚志头骨为基本线索,串联起这位抗日名将极富传奇的英雄故事……最终解开的,则是“头颅之谜”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意境:60多年的挂念,60多年的寻找,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以他不朽的抗日事迹,一直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4. 哪一年开始抗日战争,哪一年抗日胜利
1、国际上公认的抗日战争,这个时间是从1937年7月7日开始起算的。
2、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容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3、中国人民把1945年9月3日视为抗日战争胜利日,这个时间是海峡两岸公认的。
5. 抗日战争胜利是几月几日
抗日战争胜利是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年9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后来台湾当局为了统一各军种节日,于1955年起将对日抗战胜利日作为陆海空三军的军人节。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这次事件爆发后,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5)东北三省抗日战争胜利扩展阅读
陈坚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描绘了1949年9月9日,中国战区举行正式的日本投降仪式。在此仪式上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随身佩刀。图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降书。
1999年,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人民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热烈欢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1945年8月15日的延安,军民通宵庆祝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的广州,人民舞狮欢庆抗战胜利。东北庆祝日本投降,每一张脸上都写满胜利的喜悦。《大公报》用醒目的大字标题“日本投降矣!”并用整版报道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6.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三省有多少人口
估计4000万左右。
建国之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辽宁省人口 18545147,
吉林省 11290073,
黑龙江省 11897309,
东三省专总计约为4173万。属
1953年距离建国不到四年,按照建国时16‰的自然增长率来算,在这期间人口增长了200多万,变化不算多。
7.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伤亡情况
东北地抄区死亡人口占全国抗战死亡人口总数的13.36%,此外该区域境内,人口死亡最严重者是中国强制劳工,合东北本地区劳工死亡,全境强制劳工死亡共计达231万多人,仅此一项,即占全国抗战死亡人口的11.22%。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对中国经济、文化事业产生毁灭性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滞碍作用,同时,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生命牺牲,中国人口遭到同样惨重的损失。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空前惨重的代价,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切,都可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遭受人口损失的惨重情形真实地反映出来。事实胜于雄辩,数字昭示事实。
8. 东北三省的抗日战争谁指挥的
是这样的,在918之后,第一个提出要独立建设属于我党的武装力量,武装抗日的是当时的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
在他的指示下,杨靖宇、赵尚志、张甲洲等人纷纷下去拉队伍
当时称为登贤指示
罗登贤可以说是第一代总指挥
可惜之后被调回关内,在1933年牺牲
之后,受到莫斯科方面的遥控指挥,主要受制于王明的指示
具体的军事行动指挥,一开始是赵尚志,之后是杨靖宇
杨靖宇牺牲后是周保中
最后推入苏联,改编为88旅,苏联人指挥
9. 抗日战争东北三省什么时候被占领
1932年2月,东北全境被占领。
拓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简介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东北全境沦陷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影响
揭开二战序幕: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社会性质转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民族团结抗日: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