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6 00:04:14

❶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19世纪中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打击,列强通过战争、威胁、欺诈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政治上,虽然清政府依旧进行着统治,但已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控制,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大量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日益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推销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必然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同时,中国革命任务也必然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 中国经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与英国商定。《五口通商章程》又规定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为5%左右的低税率。这些规定不但使清政府成为世界上海关税率最低的国家,使清政府的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更严重的是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损害了中国形象,降低了清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等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特别是洋布、洋棉充斥中国沿海市场,使中国东南沿海传统的棉纺织业几近破产。此外,外商还操纵中国的丝、茶等大宗货物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这样,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三. 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盘剥加重,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政府在财政上就已经是国库亏空、入不敷出。而《南京条约》又迫使清政府向英国支付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加之列强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大肆倾销商品、控制贸易,致使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不断增加税收,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最终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四. 新的思想萌发,封建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

鸦片战争的炮声,把当时较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忧国忧民,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产生了从抵抗侵略出发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从而发出“外抗强敌,内求改革”的呼声,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股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寻求强国御海之道,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实现民族振兴。但本质上还带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
虽然这个时期中国人刚刚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惊醒,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肤浅和感性的,而且对本国封建主义的认识同样是不深刻的。但他们却开启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大门,他们无愧是中国近代首先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国社会转折时期思想界所起的深刻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锐意进取的奋勇精神。新思想的萌发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启迪和召唤着后来的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它是近代中国人民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

❷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仅引起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回,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观念的答转化。我们的共识是: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19世纪上半期,一种新的文明,乘着西方军舰,带着廉价商品和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呼啸而来的时候,古老的华夏文明再也不可能同化它了。中国近代历史就成为一部错综复杂的历史。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迎接科学民主之曙光。当时中国的国情是: 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的书籍,逐步输入。 传播西学的各种新式学堂陆续开办,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60年代后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办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先后培养了300人左右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于是,中国的教育制度逐步实现近代化

❸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影响是很深远的,表现在:

❹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哪些危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以下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还为沙皇俄罗斯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地主阶级分化,部分满清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
6、丧失大片领土。 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半岛只是弹丸之地,而割让给沙俄的领土则前后达150万平方公里之巨,奠定了后来中华民国的版图基础。
7、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腾出手来镇压太平天国,勉强维持了其统治。
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实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❺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清朝形成了怎样的社会格局

影响

1.丧失的领土和主权增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进而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而沙俄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丧失。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更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条件。

2.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及扩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又增开了天津在内的11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从大陆漫延至岛屿,从沿海深入到内地。还有对外国人、外国船的特殊规定,使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

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社会矛盾更加激化。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社会格局

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5)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扩展阅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

1860年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58年5月,英法联军侵占大沽炮台,并以进攻北京作为威胁。6月23日,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公使进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中国对英、法两国赔款600万两白银。

1860年10月,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侵略者以焚毁皇宫作为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续增的条款包括: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❻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遭受都城被占领圆明园被焚毁的耻辱,中国被迫又开放天内津等十个通商口岸,容赔偿1670万两白银,1858-1864年沙俄割占东北、西北约150万平方千米领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被迫向西方资本主义低头,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的程度。

❼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两鸦片战争列强获取广阔商品市场原料产发侵略战争由于落清政府腐败战争均战败结束战系列平等条约签定给带深重灾难客观产定积极影响本文几面略做析. 1、政治面 (1)激化阶级矛盾加速封建统治崩溃战签定系列平等条约量割、赔款使民认清清政府腐败能逐渐丧失希望;支付量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民阶级矛盾更加激化轰轰烈烈太平运加速封建统治崩溃 (2)由闭关锁外放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自明朝期起推行闭关锁政策阻断西科技文化交流造落鸦片战争门迫打虽清政府意愿客观刺激向西习推社进步 2、经济面 (1)促使自经济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两鸦片战争都迫放批通商口岸列强通合手段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随着农业、手工业离加外商华企业洋务派民用工业丰厚利润刺激些官僚、主、商始引进外先进技术机器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民族工业诞 (2)启经济近代化历程 第二鸦片战争洋务派深西科技先进要剿发捻勤远略要习西于自强、求富口号创办批军事、民用工业由启经济近代化历程 3、思想文化面 (1)促使批知识朝梦幻惊醒注目世界习西林则徐、魏源代表主阶级抵抗派提师夷技制夷口号迫于代局限二主张未能实施迈思想近代化第步;第二鸦片战争李鸿章代表洋务派深遇千未强敌遇千未变革掀起场名师夷技自强洋务运林、魏二师夷技主张付诸实践 (2)先进提发展资本主义案——《资政新篇》洪仁玕《资政新篇》虽迫于客观环境阶级局限性未能实施第发展资本主义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促进教育近代化洋务派认识西科技术先进更认识要制器器需要制器先创办30所新式堂培养军事、翻译、科技等才;进步解西避免洋挟技居奇洋务派派遣留深造创办新式堂派遣留启教育近代化历程 4、军事面 促进防建设现代化镇压民起义、抵御列强侵略洋务派先创建批军工企业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启防建设现代化历程 总列强侵略客观加速封建统治崩溃客观社进步产深远影响象马克思《列颠印度统治未结》文所说……(殖民主义)要完双重使命:破坏性使命即消灭旧亚洲式社;另建设性使命即亚洲西式社奠定物质基础 我写复制,家便看. 说真总结相,全面系统析两鸦片战争影响."门洞"社发深刻久远变化

❽ 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

第一,丧失的领土和主权增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进而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而版沙俄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权公里土地,使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丧失。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更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条件。?

第二,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及扩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又增开了天津在内的11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从大陆漫延至岛屿,从沿海深入到内地。还有对外国人、外国船的特殊规定,使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

第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❾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回了一系列不答平等条约,对中国影响是很深远的,表现在:

第一,丧失的领土和主权增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进而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而沙俄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丧失。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更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条件。

第二,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及扩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又增开了天津在内的11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从大陆漫延至岛屿,从沿海深入到内地。还有对外国人、外国船的特殊规定,使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

第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❿ 第2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影响是很深远的,表现在:

阅读全文

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