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长河中 中国遇到哪些战争 并且输得很惨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国一下被迫签订了10多个不平等条约。
㈡ 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三场战争是那三场吗
在任何情况下,战争都是残酷的。在许多战争中,死亡人数甚至能够达到几千万,听到死了几千万,可能觉得太夸张,但事实真的如此。
战争是残酷的带给人的疼痛是无尽的,这三场战役,也是我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㈢ 中国战争时期的惨状
不想回答....耻辱....
㈣ 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是哪一场
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我觉得就是安史之乱了。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的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役,这是一场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安史之乱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这场战争历时8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有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
战争给我们带来的都是惨痛的教训,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能够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关于中国的历史,通常人们会这样说,中国历史是一部苦难史,中国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我觉得这句话放在当今社会来说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战争,又何来中国人的苦难之说呢?回看历史或许我们就能够明白,百姓的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㈤ 抗日战争中国军打的最惨烈的战役是哪场
松沪抗战,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国民党将领李宗仁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记述“八·一三”淞沪会战:“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
双方投入军队近百万
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将近百万。
在两个多月内,中国方面除中央军外,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相继派出部队,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和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另有空军的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几乎调动了当时全国1/3兵力。
日本军队不断增兵,其参战部队总兵力也达到25万人左右,包括陆军9个师团又2个支队,另有从华北的第五师团分遣出来的国崎支队,以及海军第三和第四舰队。其调动规模也是史无前例。
中国军队伤亡33万余
虽然中国部队的兵力是日军的近3倍,但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和战斗指挥的巨大失误,造成了中国军队只能在淞沪正面、纵深均不足20公里的地区,与日军反复拼搏,筑起血肉长城。
以中国军队中最精锐的第98师为例,在仅仅18天的作战中,伤亡达4960人,几乎占全师兵力的62%;阵亡的营级以下军官约200人。陶峙岳为师长的第8师并非中央嫡系部队,进入淞沪前线时,其装备甚至仍以19世纪20年代的汉阳造步枪为主,全师根本没有重型武器。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在蕰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面对巨大的伤亡,曾任第三战区司令官的冯玉祥悲痛万分。
战后,何应钦在回忆录中记载,淞沪会战中“我军消耗竟达85师之众,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14岁娃娃兵顶替当排长
淞沪战局中,以罗店争夺战最为激烈。
亲历过那场战斗的王楚英老人告诉记者,为了争夺这个战略要地,日军以装甲车掩护步兵分三路猛攻,并派出飞机、大炮轰击,又纵火焚烧,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守军奋力抵抗,阵地三次被日军占领,又三次反攻夺回,在残酷的拉锯战中,罗店镇成了一片焦土。
王楚英老人至今记得68年前阵地上的一幅景象,早晨炊事员送了一大桶饭到阵地上,晚上再去收拾碗筷的时候,几个炊事员都哭着回来了: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没有人吃我的饭了啊……
在罗店争夺战中,11师代理团长韩应斌,副团长薛先维、曹金轮负伤;营长伤亡18人。67师师长李树森被敌机炸伤右臂。67师201旅旅长蔡炳炎、402团团长李维藩阵亡,398团团长傅锡章负伤。98师路景荣、李远新团长阵亡,侯思明团长负伤,连排长和士兵们的伤亡之惨重可想而知。当时年仅14岁的王楚英也接替牺牲的特务排排长周大鹏成了代理排长,被人们称为“娃娃排长”。
姚子青营拼光最后一人
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宝山城记录下500壮士的慷慨悲歌。
8月31日晚,18军98师292旅583团3营500余名士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担任宝山城防。第二天一早,登陆的日军开始向宝山进犯。吴淞口外的日军军舰以宝山城为目标,不断轰击,飞机也不断前来轰炸。在敌人陆、海、空军三方的夹击下,姚营凭城恶战,死伤惨重。
面对随时可能被攻破的城防,营长姚子青告诉大家:“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到时候不用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就行。”
7日早晨,东门城墙被日军坦克攻破,日军潮水般涌进城。姚子青和仅存的数十名官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巷战。10时,姚子青与剩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姚子青身中数弹,死前仍然拼尽全力大喊:“弟兄们,杀身成仁,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
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后人作诗歌颂姚营壮烈: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淞沪抗战赢得世界尊重
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9日攻占松江。蒋介石随即下令部队撤退,11日南市失守,至此除租界外的上海市区全部沦陷。
如果仅从战争本身来看,淞沪会战无疑是一场大败。但这场战斗不能只以成败论英雄。
战争初期,日本人曾夸下海口:3个月内灭亡中国。然而仅一场淞沪战役,就打了3个月之久,日军死伤人数超过5万,“三月亡华”的狂言遭到粉碎。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时间表,为上海工厂等重要部门内迁争取了时间。
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让中国和世界人民赢得了信心。此战之前,世界各国对中国始终存有一个疑问:中国能不能打,能打赢吗,要不要救?淞沪会战虽然最终溃败,但它展示了中国军队乃至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和能力,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战胜法西斯入侵的希望。
(“八一三”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侵占平津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队,亦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之断然措施”。同日,日本下达编组上海派遣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官,下辖第3、第9、第11师(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3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8月17日,中国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面之敌反击。第87师攻占日海军俱乐部,并击退敌多次反扑。第88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月19日,中国军队又一次发起攻势,以从西安到达的宋希廉所属第36师加入战斗,与第88师、第87师一起,经昼夜激战,突破日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待援,中国军队进展困难。第36师第215团第2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以坦克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亦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47架,炸沉日巡洋舰1艘,中国空军队员阎海文、沈崇诲等壮烈牺牲。
8月18日至20日,日军第3、第11师先后由日本出发,至22日到达上海以东120公里的海域,换乘小舰艇准备登陆。第3战区鉴于敌登陆威胁增大,遂以第9集团军专负上海市区之作战,以新编成的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负责吴淞镇以下沿江防线的作战。
8月23日晨,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第11师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24日,中国第15集团军先后进至上海,向登陆之敌发起反击。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98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斗,多数牺牲。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守卫宝山的第18军第583团第3营500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击,奋战2昼夜,多数壮烈牺牲。
9月上旬,由于日军不断增兵,战争逐步升级,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以陈诚的第15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以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以张发奎的第8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9月21日,再次调整部署,朱绍良任中央作战军总司令兼第9集团军总司令;陈诚任左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19集团军(薛岳为总司令)和第15集团军(罗卓英为总司令);张发奎任右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8集团军(张发奎兼总司令)和第10集团军(刘建绪为总司令)。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第101、第9、第13师等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加入上海派遣军之作战。至此,日军总兵力达20万人。尽管日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但至11月初仍未能获得决定性胜利,却付出了重大代价。日本统帅部急于在上海方面取得预期战果,决心采取新的措施。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咀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右翼军部分沿海守备部队已抽调支援市区作战,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第10集团军于11月6日占领金山,力图与上海派遣军达成合围。蒋介石被迫于11月8日下令全线撤退,日军于11月9日占淞江、11月12日占上海。至此,战役结束。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至11月12日结束,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10个师28万人的兵力,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动用舰艇40艘、飞机250架。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拚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淞沪会战期间,上海人民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抗战,支援前线。各界群众都组织了救亡协会。文艺界救亡协会、学生界救亡协会、上海市纱厂工友救亡协会等团体,都开展了宣传、募捐、演出、慰劳等活动。全国各界民众积极支援上海抗战。湖南学生战地服务团和福建省民众组织的慰问团,都到前线进行慰劳。海外华侨踊跃捐献,支援祖国抗战,到10月16日,捐款已达330余万元。)
㈥ 中国历史上那次战争最惨,死伤最多
最新资料 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太平天国死人超过二战 太平天国带来了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000万。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太平军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其次才是一战、二战。太平天国使我国的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战死人数近亿。 在这场大悲剧中,究竟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个谜。1883年,一个美国传教士称:太平天国战争造成当时人口的损失为5000万。而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则估计太平天国战争导致的人口死亡数为2000万。这是当时外国人所作的估算,没有多少事实依据。当代人口史学者在确凿的史料基础上,对此进行了重新估算,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根据太平天国前后《户部清册》所载的户口数,认为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1.6亿;第二种意见则将战前的人口数据与1911年宣统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太平天国战争仅给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五省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就至少达到5400万,如果再考虑到其它战场湖南、广西、福建、四川等省的人口损失,那么太平天国战争给带来的人口损失至少在1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7000万。 http://bbs.tiexue.net/post_4000644_1.html
㈦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
中条山战役,也称作晋南会战。这场战役,国军被俘三点五万人,遗弃尸体四点二万具版,而日军仅被打死六百七权十三人,负伤二千二百九十二人。连蒋介石这个国军的总司令也不得不承认,晋南会战是“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国军参战的十五万军人四万二千人战死于日军的枪炮之下,而其中死伤的将校军官也不下好几百人,涌现出像王竣、唐淮源、寸性奇等一批杀身成仁、以身殉国的国军著名将领。
㈧ 中国从古至今发生过哪几次损失惨重的战争
1、秦定六国的长平之战,据考秦国一次坑杀战俘40万,整个统一战争导致中原人口锐减过半。
2、汉武帝征匈奴,人口几近减半,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说的就是那个时候。
汉末争霸,公元155年,全国人口5100万,公元265年赤壁大战后,全国人口下降到678万,百年浩劫人口灭杀80%!
3、隋炀帝三征高丽、大兴土木修京杭运河,加上各地的农民战争,统计数据显示从隋朝初年到唐朝贞观年间,内地人口的数量下降了73%.
唐末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内地人口5292万,平叛结束后的公元760年,人口1699万,灭绝率68%
4、元朝南下,忽必烈屠杀了中国1800余万人,中国北方地区有65%的汉族平民惨遭灭杀。四川平民被屠后,剩下不足90万,后来四川在元明期间经过修生养息,人口逐渐恢复,但是在明末农民战争中,四川人被张献忠屠戮,成都市仅剩9户人家,后来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清王朝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今天的四川人祖籍多为湖广。
明末中原统计的人口为1亿,而清朝入关后统计的数据为1400万,在一系列的战乱中人口损失超过80%。
5、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前全国人口4.3亿,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南京后全国人口2.3亿,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国人口被灭绝2亿,将近47%!
6、抗日战争,4亿国民众志成城,3000万同胞为国捐躯。
㈨ 中国输得最惨的一场战争是什么
古代的话我觉得有两个选项。一是两个皇帝被俘一个王朝灭亡的靖康之役内。二是绝对优势兵力容因为一个死太监瞎搞而全军覆没,皇帝被俘的土木堡之变。
近现代的话,论影响是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列强随意欺辱对象的中日甲午海战。论军民伤亡之惨重,那就是南京保卫战了。建国后最惨的一次就是抗美援朝是180师全军覆灭一战了。
㈩ 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有哪些
关于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惨烈战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安史之乱,西汉末年混战和太平天国运动,具体分析如下:
一.安史之乱,使唐朝人数锐减,开始由盛转衰。著名的安史之乱是在唐玄宗末期,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叛变后发起的战争,因二人是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此次战役被称为安史之乱。它的本质属于一场涉及政治领域,也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斗争。
在起义的前六年期间,约有四千余人丧生。而在后来的“洪杨之变”中,导致十几万人丧命,紧接着在与曾国潘的斗争中,又有数十万人死亡。就这样在长达十几年不断的战乱中,直接或间接因太平天国运动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最终统计约有四千万人之多,由此可见,当时战况是多么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