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凝聚力。
中共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中国始终坚持在敌后抗战第一线。
世界反法西斯的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扩展阅读:
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
国际友人组织的医疗队到敌后参加战时救护工作。不少民族工商业家,努力增加生产、保障战时供应。许多少数民族直接组织抗日武装队伍,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抗争。
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投身抗战,并积极捐款、认购国债,为抗战筹集了大量的钱款和物资,许多侨胞甚至直接回国参军参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逐步形成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日的战略局面,广大爱国将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却罔顾抗日大局、民族大义,不仅不积极抗日,反而积极反共,几乎与此同时,侵华日军调整战略,将主力对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军队在这双重压力下,始终坚持在抗日敌后战场一线,积极抗日,为抗战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塔密约》,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与盟国一起对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冰以此为标志,全世界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胜利;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战胜外来势力,特别是结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说明弱国可以打败强国,是以弱取胜的典型战例;但不能说抗日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因为美帝国主义还在支持台湾势力并占据着台湾,英国,葡萄牙还分别占据着香港与澳门 ,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只能说明是中国人民取得了一场反对外来列强的胜利.是一次民族战争的胜利.3.抗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必须团结与强盛,否则,就要受到外来势力的欺负.这也是我们目前谋求发展的动力与原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国土大,引诱日军深入以后,日军力量被分散,后勤供应线拉长,越来越吃力,单这一条就可注定日本必败。
第二,随着战争的深入,中国军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经验越来越丰富,战斗力越来越强,而巨大的兵员储备(人口),也是让日本陷入泥潭的因素之一。
第三,美军的全面参战,是加速日本失败的原因之一。
就这场战争而言,打到1941年的时候,日本失败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了,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当时日本的后勤供应已经出了问题。
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扩展阅读
战争损失——军队伤亡
1、日本方面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2、国军方面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3、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❺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年
2019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1945年10月25日,中国国民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扩展阅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座谈会2019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座谈会上,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负责同志和抗战老战士、青年学生代表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充分表达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座谈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举办。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和老同志代表、抗战烈士遗属代表,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首都各界群众代表等约200人参加座谈会。
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败屡战的民族耻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同建立联合国。随着《联合国宪章》正式出台,中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革命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❼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
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在当下之中,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在为我们分担责任而在更久远的过去,有那么一群伟大的人为我们牺牲,为我们流血,为我们奋斗,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回想当年我国被侵略者入侵,而无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严重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最终赶跑了侵略者,并且让我们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这是多么大的胜利,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
甚至可以说这是多么传奇的一件事情,而对于我,中国军队为何能够最终打败不可一世的日本,取得抗战的胜利,有哪些原因我们就来列举一下。
虽然我国的资源很是稀少,比如说像石油像钢铁的产量在世界上来说都很低,但是日军作为侵略者来说,他所需要维持的补给站更长,对于资源的消耗更大,所以说在美国切断日本的补给线之后,他才急于向东南亚进攻。
❽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70周年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要战场。
(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扩展阅读:
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官方口径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制定了正确的战
略和策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抗战的纲领主张、团结御侮的先锋作用、人民战争的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的爱国
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向中国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鲜血和生命。
❿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代表日本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正式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1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主要战役:
1、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
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淞沪抗战
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
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五人向马玉山路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
特别提示:淞沪抗战不同于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发动的战争,持续三个月,上海失守。
3、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