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日战争划分为几个阶段有什么科学依据
毛泽东在其著名的《来论持久自战》一文中,将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我们要准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毛泽东强调“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游击战争能够胜利”。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
依据请参照毛泽东:《论持久战》
㈡ 简述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划分
对于抗争阶段划分有不同观点,这是普遍观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回抗战的爆发,1937年七七事变,抗答战全面爆发。
1937.7-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战略防御阶段。
1938年10月-1945年8月进入相持阶段
1945年8月-9月 反攻阶段
另外的观点:
局部抗战的6年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12月,为日军侵占东北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33年1月至1935年7月,为日军侵入华北的阶段;第三阶段从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发表到七七事变爆发,为全国抗日救亡高涨的时期。全面抗战的八年总的可按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三阶段来划分,但为叙述方便,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七七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为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从武汉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战略相持阶段前期;第三阶段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上旬,为战略相持阶段后期;第四阶段从1945年8月10日到最后胜利,为大反攻阶段。
㈢ 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怎么划分
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
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自武汉会战后,日军再无力发起大规模地战略进攻。与此同时,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武装力量。
第二阶段: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为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中央政权。国民党顽固派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和分裂的方针,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亦不能西进进攻印度。
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大发国难财,使其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度过了抗战中最困难的阶段。
第三阶段: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期。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国民党军在滇西缅北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赢得了美英盟国的巨大赞誉,但在豫湘桂战役中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
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了民主运动的新高涨。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人民的热烈响应。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本土先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我国东北。
国民党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举行反攻。日本帝国主义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国跻身世界四大国之列,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全面抗日战争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中的10个著名战役:
一、淞沪会战
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即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二、平型关战役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兵分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也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三、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四、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
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分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
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六、黄土岭之战
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昆仑关大捷
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至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
七、五原大捷
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将军亲率主力奇袭五原。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中将、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下日伪军3000多人。
八、上高战役
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
九、仁安羌大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唯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
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
十、常德会战
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
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
㈣ 全面抗战的抗战的三个阶段:
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㈤ 中国抗日战争全国抗战时期,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抗日战来争分为三个阶段源: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㈥ 抗日战争三大阶段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1战略防御阶段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暴发,在正面战场国民党组织三次会专战。
2战略相持阶段日属本改变速站速决的方针,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3战略反攻阶段,德国法西斯投降,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望采纳!您的采纳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美丽心情团队感谢您
㈦ 抗日战争分为哪三个阶段
战略防守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时间如楼上
㈧ 抗日战争阶段划分
对于抗争阶段划分有不同观点,这是普遍观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爆发,版1937年七七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
1937.7-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战略防御阶段。
1938年10月-1945年8月进入相持阶段
1945年8月-9月 反攻阶段
另外的观点:
局部抗战的6年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12月,为日军侵占东北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33年1月至1935年7月,为日军侵入华北的阶段;第三阶段从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发表到七七事变爆发,为全国抗日救亡高涨的时期。全面抗战的八年总的可按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三阶段来划分,但为叙述方便,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七七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为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从武汉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战略相持阶段前期;第三阶段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上旬,为战略相持阶段后期;第四阶段从1945年8月10日到最后胜利,为大反攻阶段。
㈨ 抗日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重大战役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一、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
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二、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黄土岭战役、桂南会战、枣宜会战、五原战役、百团大战、豫南会战、上高战役、中条山战役、苏南反清乡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香港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仁安羌大捷、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
三、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中华民族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9)全面抗日战争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扩展阅读: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演讲。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㈩ 抗日战争分为那几个阶段
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