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代战争列表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约前世纪—前1057年)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河西之战
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洛伯与河伯之战
夏王芒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夏不降攻九苑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的战争
商王中丁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商中丁攻蓝夷之战
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
西周时期战争年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攻录国之战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康王攻鬼方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荆楚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徐之战
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群舒之战
周共王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共王灭密之战
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攻西戎之战
周懿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周懿王攻犬戎之战
周夷王十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玁狁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与淮夷之战
周厉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国人爆动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荆蛮之战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玁狁之战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攻鲁之战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战——
(暂时缺春秋)——
战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晋阳之战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攻秦河西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灭中山之战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赵攻中山之战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浊泽之战
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收复河西之战
周显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桂陵之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
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合纵攻秦之战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邯郸之战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鄗代之战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河外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破匈奴之战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蕞之战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灭六国的战争
秦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蒙恬攻匈奴之战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二年十二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西汉时期战争年表(简)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楚汉战争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至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白登之战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汉平诸吕之乱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平七国之乱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二月下邑之战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上郡之战
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
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漠南之战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至元鼎六年冬汉平南越之战
新莽地皇四年(汉更始元年,23年)六月昆阳之战
东汉建武二年(26年)九月杜陵之战
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元年,23年)十月至东汉建武二年(26年)刘秀统一河北之战
汉更始二年(24年)冬至东汉建武三年(27年)三月刘秀攻关中、洛阳之战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十二年十一月东汉统一战争
东汉元初二年(115年)赤亭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黄巾农民起义
东汉光和七年(184年)四月长社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八月至十月广宗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下曲阳之战——
三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鲁阳之战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夷陵之战
晋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正月至十二月凉州之战
汉光兴二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四月宁平城之战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至建兴三年(315年)杜弢起义
汉嘉平二年(西晋永嘉六年,312年)十二月襄国之战
东晋太兴二年(汉光初二年,319年)四月至次年六月浚义之战
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棘城之战
前赵光初三年(320年)六月赵平大秦之战
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晋平苏峻之战
后赵太和元年(前赵光初十一年,328年)七月至十二月洛阳之战
东晋永和二年(成汉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晋平成汉之战
后赵永宁元年(350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襄国之战
前燕慕容俊三年(魏永兴二年,351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前燕灭冉魏之战
东晋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354年)二月晋攻前秦之战
前燕元玺三年(354年)三月鲁口之战
前燕元玺四年(355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广固之战
东晋升平五年(前燕建熙二年,361年)二月至七月野王之战
东晋太和四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四月晋攻前燕之战
前秦建元五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前秦灭前燕之战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吕光攻龟兹之战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淝水之战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后凉太安二年(387年)凉州之战
后秦建初四年(前秦太初四年,389年)大界之战
后秦建初五年(前秦太初五年,390年)四月杏城镇之战
北魏登国五年(390年)至六年七月北魏灭刘卫辰之战
后凉麟嘉四年(西秦太初五年,392年)吕光攻西秦之战
后燕建兴八年(西燕中兴八年,393年)十一月至九年八月后燕灭西燕之战
后燕建兴十年(北魏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参合陂之战
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北魏攻后燕之战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十月至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起义
东晋元兴元年(402年)至义熙七年(411年)卢循起义
晋元兴三年(404年)二月至三月覆舟山之战
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刘裕击桓玄之战
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刘裕灭南燕之战
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刘裕灭后秦之战——
南北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北魏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九月至次年闰四月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宋元嘉三年(426年)闰正月至二月宋攻谢晦之战
西秦建弘七年(北凉玄始十五年,426年)八月西秦攻北凉之战
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北魏攻统万之战
北魏始光四年(夏承光三年,427年)统万之战
北魏神麚二年(429年)北魏攻柔然之战
宋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430年)三月至次年二月宋攻魏河南之战
夏胜光三年(北魏神麚三年,430年)平凉之战
北魏延和元年(北燕太兴二年,432年)北魏攻北燕之战
宋元嘉十年(433年)九月至次年闰三月汉中之战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北魏灭北凉之战
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雍州之战
宋孝建元年(454年)二月至六月,宋平刘义宣之战
宋大明三年(459年)四月至七月广陵之战
北魏天安二年(467年)至魏皇兴三年(宋泰始五年,469年)青州之战
宋元徽二年(474年)五月建康之战
齐建元元年至齐永元二年(479年—500年)齐与北魏的战争
北魏太和三年(齐建元元年,479年)至次年寿阳之战
齐建武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淮汉之战
齐建武二年(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汉中之战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齐建武四年,497年)至次年南阳之战
北魏景明四年(梁天监二年,503年)至次年钟离、义阳之战
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合肥之战
北魏正始四年(梁天监六年,507)钟离之战
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硖石之战
梁天监二年至大通元年(527年—503年)梁与北魏的战争
梁中大通元年(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陈庆之攻北魏之战
东魏武定五年(太清元年,547年)至承圣元年(552年)三月侯景之乱
北魏中兴元年(531年)至次年高欢攻尔朱氏之战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北魏分裂之战
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潼关之战
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沙宛之战
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九年,543年)邙山之战
东魏武定四年(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玉壁之战
梁承圣三年至天成元年(554—555年)江陵之战
北齐天保七年(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至六月北齐攻梁之战
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564年)九月至十二月洛阳之战
陈光大元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五月至次年三月沌口之战
北周天和四年(北齐天统五年,569年)九月至六年六月宜阳、汾北之战
北齐武平六年(北周建德四年,575年)七月至九月河阴之战
隋朝时期战争年表
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至十一年春隋统一的战争
隋大业九年(613年)宋子贤起义
隋大业九年(613年)杜彦冰起义
隋大业九年(613年)正月李德逸起义
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黎阳之战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邙山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窦建德攻占冀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窦建德攻幽州之战——
唐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至七年(624年)唐统一的战争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浅水原之战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
北宋辽金西夏时期战争年表(简)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高梁河之战
辽乾亨元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满城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雁门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瓦桥关之战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南宋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
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岐沟关之战
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冬君子馆之战
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代州之战
北宋端拱二年(辽统和七年,989年)徐河之战
北宋淳化四年至至道二年(993—996年)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咸平二年至三年(999—1000年)河北之战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澶州之战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至三年鄯州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延州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好水川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定川寨之战
辽重熙十八年(西夏延嗣宁国元年,1049年)河南、凉州之战
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昆仑关之战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五月断坞道之战
西夏天仪治平元年(宋元祜二年,1087年)西夏、吐番攻宋之战
金朝开国前一年至天会三年(辽天庆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年)金与辽的战争
金开国前一年(辽天庆四年,1114年)宁江州之战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晏州之战
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至南末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宋金战争
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至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太原之战
金天会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年)金灭北宋东京之战——
南宋金夏蒙元时期战争年表(简)
南宋建炎元年至二年(金天会五年至六年,1127—1128年)邵兴抗金起义
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金天会五年至十一年,1127—1133年)八字军抗金起义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十三翼之战
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秋阔亦田之战
南宋嘉泰三年(金泰和三年,1203年)春合兰真沙陀-折折运都山之战
南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4年)春纳忽昏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年)至西夏乾定五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与西夏的战争
南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韩侂胄攻金之战
南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十月至开禧三年十一月仆散揆攻宋之战
蒙古成吉思汗六年至窝阔台汗六年(金大安三年至天兴三年,1211—1234年)蒙金战争
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边堡寨之战
金大安三年(宋嘉定四年,1211年)至金朝末年红袄巾抗金起义
金至宁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七月至贞祜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十月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金贞祐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五月至三年五月中都之战
金贞祐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北京之战
金贞祐四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一年,1216年)潼关、南京之战
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蒙古攻西辽之战
南宋嘉定十年(金兴定元年,1217年)四月襄阳之战
南宋嘉定十年(金兴定元年,1217年)四月至十一年三月枣阳之战
南宋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二月金军三道攻宋之战
南宋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七月枣阳之战
元太祖十四至十九年(1219—1224年)蒙古第一次西征
南宋嘉定十四年(金兴定五年,1221年)正月仆散安贞攻宋之战
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四月你沙不儿之战
南宋端平三年(元太宗八年,1236年)十月江陵之战
元太宗九年(宋嘉熙元年,1237年)黄州之战
南宋嘉熙二年(元太宗十年,1238年)庐州之战
南宋嘉熙二年(元太宗十年,1238年)至次年四月京襄之战
南宋嘉熙三年(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大垭寨之战
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冬乞瓦之战
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三月赛约河之战
宋淳祐三年(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二年,1243年)余玠防蜀之战
宋淳祐四年(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1244年)寿春之战
元宪宗二年至世祖中统元年(1252年—1260年)蒙古第三次西征
元中统一年(1260年)二月大马士革之战
元中统元年至二年(1260年—1261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
元中统三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蒙古平李璮之战
元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虎啸山之战
元至元五年至十六年(南宋咸淳四年至祥兴二年,1268年—1279年)元灭宋的战争
元至元五年(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至十年襄樊之战
元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至十二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淮西之战
元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元第一次攻日本之战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至四月明攻河南之战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明靖难之役
明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至十二年(1414年)三月明平交阯之战
明正统元年(1436年)十一月至十三年(1448年)十月麓川之役
明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至二年(1466年)四月大藤峡之战
明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红盐池之战
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刘六、刘七起义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春西海之战
明万历元年(1573年)三月至九月明平定都掌部落之战
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至三年(1623年)十一月明平奢崇明之战
清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水昌元年,1644年)四月山海关之战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莱阳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至6月陕中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7月宜沙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7月扶郿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福州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9月兰州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1950年5月舟山群岛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9月翠微峰战斗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宁夏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河西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至10月漳厦金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至1950年3月大别山剿匪
1949年11月至1953年7月西北剿匪
1949年10月衡宝战役
1949年10月至11月广东战役
1949年10月阳明山战斗
1949年10月阳江战役
1949年10月金门战斗
1949年10至11月鄂西战役
1949年11月至12月西南战役
1949年11月至12月广西战役
1949年11月南川县北战役
1949年11月至12月博白战役
1949年12月成都战役
1949年12月剑门关战斗
1949年12月昆明战役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滇南战役
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西藏战役
1950年至1953年西南剿匪
1950年1月八面山战斗
1950年2月天全保卫战
1950年3月至5月海南岛战役
1950年3至4月西昌战役
Ⅱ 求古代战争场面描写。最后有两军交锋和攻城的大场面啊,跪谢。 字数越多越好,很好的话会加分。
那不才就献丑了。
来一段长平之战。(当然有些不是我写的,嘿嘿!)
太阳初升,大雾尚未消散,沉寂数日的赵军出动了。
中央步军十万,两翼骑兵各是五万,总共二十万红色胡服大军,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
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秦军营垒的大军随之出动,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仿佛与赵军大体相同。这是两支实力堪堪抗衡却是风格迥异的大军:且不说秦军持阔身长剑,赵军则弯月战刀,两翼骑兵更是不同。
骤然之间,梁军鼓声号角大作,纛旗在风中猎猎招展。赵军两翼骑兵率先出动,中军兵士则跨着整齐步伐,山岳城墙班向前推进,每跨三步大喊“杀”,竟是从容不迫地隆隆进逼。
与此同时,群均凄厉的牛角号声震山谷,两翼骑兵呼啸迎击,重甲步兵亦是无可阻挡地傲慢阔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来。
终于两大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这是两支战国最为强大的铁军,都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都是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铁汉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山原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这一段是不才拙作。
雒城,熊烈战火升起的浓烟,滚滚着弥漫了整座城池。那风中猎猎招展的‘刘’字纛旗,已然残破褴褛,似乎顷刻间就会坠落。城楼之上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却无人向前清理,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
战争,却依然持续。
嘹亮的嘶喊惨叫,动人心弦。城下荆州军兵士健硕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这种喊声,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褪了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空中箭矢狂飞,拖着长声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纷纷划破晴空,只见不断地兵士中箭倒地。那荆州兵刚登上城墙,即刻被数名川兵蜂拥持刃迎上,寡难敌众。
“格老子,滚下去!”
“……”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炽热的烽火,使得两军兵士欲加地愤怒,战争越来激烈。
这次雒城战役,也似乎成了荆州军入川的最艰难之战。
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倾洒在了城楼之上。
当然在下望楼主采纳了!
Ⅲ 古代作战士兵这么多,他们是如何分清敌军和友军的
现代人自然是看不到古代的战争场面了,但是根据史料和实际的战争研究,人们可以从一些影视作品中重现当年的场景。一般来说,古代两军开战之前会先行列队,虽然刚开始的时候队伍十分整齐向着对方冲去。但是打到后面,大都进入贴身肉搏混战。在很多有大战剧情的电影中,都有表现这种场景。不过在影视剧中混战,双方通常在服饰上就已经敌我分明,而且由于剧情需要,也只会表现一两个最多几个主要角色的战斗。古代作战士兵这么多,他们是如何分清敌军和友军的?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区分士兵上,相比我国更加直白。因为日本古时候基本上没有常备兵,需要打仗时便将当地的农民征集起来成为士兵。为了让他们能够区分敌我,日本的大名或者将军便让士兵在背后背上“旗指物”,在日本的战国时期,这种方法使用很广。
总的来说,在古代战争进入最后的肉搏战时,要区分敌我,并不那么容易。双方服装分明倒还好说,但是如果服装类似,又是在激烈的搏斗中,恐怕也来不及去仔细辨认。在这种杀声震天,刀剑乱舞的场景,误伤应该非常常见
Ⅳ 古代战争场面的,两军交战和攻城的,要激烈点的,还有写主帅对战的
炎黄战蚩尤的故事
传说古代最有名的一场战争,要首推炎、黄二帝和蚩尤的大战。那场战争真是杀的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后代历史学家就称这场大战为「涿鹿之战」。也因为这场战争,确立了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地位。
蚩尤本是炎帝的大臣,他为了独霸天下、联合苗氏,把炎帝从南方赶到了涿鹿,还自称南方大帝,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大战当时,只见蚩尤一夫当关、站在云间,手持长剑,指挥着如黄蜂般的部队冲向炎黄的阵营,炎帝一面抵抗,一面在箭雨中带部下仓皇的撤离战场,当炎帝的军队和黄帝会合之后,炎帝便向黄帝报告作战的情形:蚩尤不但侵犯我们的国土,还向涿鹿进军,犯我疆界。于是黄帝下令重整队伍,两军又和蚩尤的军队展开大战,大伙心想,只要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打败蚩尤。不料蚩尤祭起了妖法,瞬间天地间扬起一片浓雾,伸手不见五指,顿时军阵大乱,炎黄大军节节败退!一时之间,沙场上风声鹤唳,两军人马拼命冲杀,但最后炎黄大军终于无法承受蚩尤敌军的攻击,而从浓雾中仓皇撤退。黄帝为了不让天下百姓受苦,几次派人与蚩尤和谈,但是骁勇擅战的蚩尤仍一意孤行,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于是黄帝决定奋力一搏,找了炎帝、九天玄女彻夜思量作战对策。
在被蚩尤围攻情况危急时,炎黄军中,有一个叫风后的人,她利用占卜的方式得知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才有办法打败蚩尤,风后利用磁铁靠地球南北极磁场的原理,发明了指南车。
由于指南针的指针永远都指在南北固定的方向,于是他们利用指南车在雾中确定了方向,得以逃离战场到达南山,而蚩尤的部队追赶到南山,用水攻击炎黄军,在千钧一发之际,幸好?实时赶到,救了炎黄部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在水攻之后,炎黄军重新整理了队伍,又由九天玄女传授了一字长蛇阵,就在蚩尤进攻时,长蛇阵头尾相接,蚩尤的士兵便被团团包围,行军布阵之后,他们还利用了指南车辨识方位,于是大家便跟随指南车指示的方向进攻,此时炎黄军把魃的皮和雷神的骨头做的战鼓,击出轰雷般的巨响,也使得士气大振,战力倍增,士兵们个个变得更为英勇,而奋勇杀敌。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最后终于将蚩尤击败于涿鹿战场,而被俘的蚩尤不肯投降,黄帝便下令将他斩首,蚩尤的血染了的大地则变成一片枫林,而炎黄部落最后团结一致,统一了整个中原。
Ⅳ 古代军队实战场景究竟如何
骑兵顾名思义就是骑马作战军队,其长处在于有强的机动力能力和冲击能力。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骑兵的国家之一。我国在春秋时代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仅起辅助作用,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到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军队成为车步并重,各国的军队中有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到了战国时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术的多样化及同北边游牧民族的战争需要,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正式登上战争舞台。所以我们的骑兵谈就从战国时代说起。 战国时代:(含秦代) 历史进入战国时代,战争已经从早年的死板的兵车战术的正面战,转向更为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了,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千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骑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进行最大变革的首先是赵国。地处北边的赵国,与楼烦,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深受其扰边之苦,而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他声明“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削减军中的车兵,增加骑兵;要求改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的衣服为胡人式的紧身服装,方便于进行骑射。从这里开始中原各国中骑兵地位逐步提高,成为军队的一支主要力量。赵国也因为有了这支强大的骑兵,使之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战国时开始大量的使用骑兵作战。赵国以步骑兵攻林胡,楼烦,“略地千里”,李牧用万余骑配合步车兵大破匈奴歼敌十余万。秦国也以骑兵精良著称,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用五千精骑截断赵军,对长平一役全歼赵军四十余万起到了关键作用。楚汉战争时刘邦也曾为了对抗项羽的骑兵而用秦国降将李必、骆甲为校尉训练骑兵;韩信在破赵之战中也是用两千轻骑偷袭敌军大营。 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劈砍时剑容易折断,以戟为主),并且这时已有专用的马甲出现(用于保护战马的防具)。从出土的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已是采用车、步、骑混合编队,鞍马俑以持弓为主,戴小帽,穿紧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这一时期兵法中也有了对骑兵使用的论述,《孙膑兵法》就曾说“险则多其骑”。 两汉时代: 进入两汉时代,迎来了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对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的需要,骑兵迅速壮大,军队作战从以前的车骑并重转变为骑兵取代车兵,骑兵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 说到汉代骑兵的发展就该说匈奴骑兵,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全族均为能骑善射之士。汉初匈奴已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时刻威胁着汉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亚洲式轻骑兵,他们作为游牧民族,从小生长在马背上,长于骑射,他们马术精良,射术奇佳,只穿轻便的皮甲十分灵活。晃错曾在《言兵事疏》中说匈奴有三大长处为汉军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其二,险道倾厌: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其三,风雨罢劳,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 这也就指明了骑兵较之车兵的较大优势,车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发挥威力,而骑兵在较狭小的地形也能做战,比车兵更为机动灵活。 为了改变对匈奴作战的不利被动局面,汉朝大力发展骑兵,至武帝时已能运用十余万骑兵主动出击。对匈奴作战历时数十年,汉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数万骑兵,采用迂回包抄,深入敌后等战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五万骑出击,以步卒数十万,马十余万匹转运辎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大破敌军封狼居胥山而还,传为佳话。 这一时代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官马制度的确立。汉为了对抗匈奴,发展骑兵,建立了饲马的制度。汉文景时期颁行“马复令”,用免役的办法鼓励民间养马。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管的马政机构,任命太仆(就是弼马温了)管理,在地方设有马丞,负责马匹的饲养以备军用,从汉初至武帝时即有厩马四十余万匹。这一制度保证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大量马匹的消耗。 骑兵在汉代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轻骑兵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汉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更适于马上作战的环柄长铁刀(环首刀),刀脊厚,刃锋利适于劈砍,成为骑兵的重要武器。一般来说汉代的骑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张弩)等。这一时期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的战术也得以发展汉军在与匈奴作战中就大量采用了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作战。 三国,晋,南北朝时代: 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战争十分频繁,特别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骑兵的运用达到了更高峰,交战各方(主要是北方)都大规模的使用骑兵,骑兵成为战场上的最重要的兵种,我国的骑兵也发展到了重骑兵的时代。 这一时期总的来说北方的军力较南方强,北方各国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最初的军队均为骑兵,发展后步兵渐渐增多,但军队的主力仍为骑兵,作战时动用相当多的骑兵参战。如前秦的苻坚南下动用了骑兵二十七万;北魏太武帝侵宋时以骑兵六十万渡淮,直逼长江;梁魏钟离之战中魏军八十万中有骑兵二十四万。可以说这一时期骑兵战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 而这时期一大重要发展就是马镫的发明,我国最早的马镫在西晋中出土,可以说我国最晚在晋代就有了马镫。(可偏有人说马镫是欧洲人先发明的) 马镫可以说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军事上,马镫的出现使骑兵的近距离格斗战更容易(有了借力之处),并且有利于骑兵的长距离行军(减少疲劳),能更有效的发挥出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强的优点。在西方,马镫的发明导致了中世纪西式重骑兵,骑士的出现。这一时期的骑兵以重骑兵为主,当时的重骑兵人马均披铠甲-甲骑具装,防护力很好对步兵而言有极大的冲击力。当时重骑兵的防护力很强,骑兵武器除了弓箭外(不管什么时代,这总是东方骑兵的主要武器。),长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骑兵用长矛,即“槊”,而戟逐步被淘汰,成为一种礼仪用的摆设。而短刀也成为骑兵的制式武器,与前代的环首刀相比,这一时期的刀,刀体加宽,刀头由斜方形改为前锐后斜,更适于实战。 隋、唐、五代时代: 这一时期,骑兵已经确立了在军中的地位,在这一时代骑步并重,各国的骑兵规模虽不及南北朝时期,但是骑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较大的重视。 唐朝以武功开国,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于使用骑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骑被称为昭陵六骏。所以唐(特别是唐初)对骑兵的建设也是很重视的。唐从起兵始就建设完善自己的马政建设,以备军用。唐在边地多置监牧,属太仆管理,监牧马五千以上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以下为下监,置牧监使,对各监牧每年还要进行考课,自唐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所养官马达七十余万匹,置八坊四十八监,占田地一千多顷。 这一时期,骑兵装备战术发展并不大,但是已不象南北朝时代那样注重于重甲骑兵,军中虽仍有甲骑,但是基本上以轻装骑兵为主。主要发挥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的优势,正面攻防更多依懒于步兵。 宋、辽、西夏、金时代: 这一时期,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崛起,成为汉族朝的威胁,这些少数民族军队的精锐主要为骑兵,骑兵的发展也再度转入高潮。 首先说宋,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武功极为不盛的一个朝代,因为在后唐、五代时期崛起的少数民族西北的产马地区,基本掉失,所以宋无论是通过在边地买马,换马,(用物资)或设置监牧等方法,始终都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从来都没一支强大的骑兵。到了南宋时更糟,连殿前司(即皇帝禁军)的骑兵都有五分之一的没马可用。宋朝喜欢摆阵势,所以骑兵也多半布置在阵中,基本上都是把骑兵布置在大规模的步兵阵周围做策应或掩护侧翼。如宋太宗的“平戎万全阵”,就是把主力步兵结合战车,在中间布成密集阵势,骑兵布置在前后左右担任警戒和掩护,防御敌军骑兵的阵势。个人认为这到是与欧洲早年的骑兵运用方式象似,即以步兵方阵为主力,用骑兵来巩固两翼。事实上这种阵式,骑兵成了步兵的辅助力量,用于克敌致胜的是核心的步兵阵。 在北方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有较强大的武力,军队中以骑兵为主力作战。辽金的军队都很讲究骑兵的机动作战,一般军中的正兵均配有数匹战马,(辽军一名正军有马三匹) 机动力很强。如辽宋的幽州之战中,辽军就凭借当地平坦的地形和骑兵的机动力,先后将宋将曹彬,潘美各个击败。金兵也长于骑兵善于野战,史称“金之初起,天下之强莫过于此”,金国有著名的拐子马,在作战时步军为正兵,以拐子马作两翼突击,在平原上对宋军作战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一时代的骑兵,以北方少数民族骑兵为主,他们作战的主要武器为弓箭、马刀、也装备有狼牙棒等特殊的武器。(金国人似乎喜欢这种武器,当时有民谣:它有金兀术,我有岳元帅;它有拐子马,我有麻扎刀;它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 当时的骑兵,开始偏向轻装,着少量甲,获得更大机动力,但是各国均还有重甲部队,如西夏的骑兵“平夏铁鹞子”(它的步兵叫“横山步跋子”)就以“乘善马披重甲”战斗力强著称。 蒙古时代: 这一时代,蒙古骑兵在敌人眼中成了恐怖的象征,蒙古人把骑兵战术推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骑兵的优势被发挥到了极限。 蒙古人实行百户、千户制,全民皆兵,军官世袭。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战时自备武器装备出征,和平时期则是普通牧民。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蒙古人往往通过大规模的围猎来锻炼部队,对于儿童也从小就专门训练他们骑马射箭的能力。加上有成吉思汗,木华黎,速不台,拖雷等出色的战术家指挥,蒙古人成为当时世上最强大的军队,征服了前所未有的广大领地。在东方消灭了宋、金、西夏,在西方打败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俄罗斯,打败了西方联军,一直打到多瑙河边。(如果不是蒙古大汗这时死了,还不知道打到哪呢!) 蒙古军队前期基本是骑兵,后期其野战力量也是骑兵。蒙古骑兵有着超强的机动力,一名士兵往往备有六匹以上的战马,轮换使用,往往一天可以前进近百公里。蒙古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长年骑射的蒙古人能拉强弓,蒙古人的弓用混合的木料和骨头制成,具备很强的穿透力和很远的射程,能在高速机动中准确射击(甚至一边后退一边回头射击)的蒙古人能在短兵战前给予敌人极大的杀伤。因为蒙古人往往自备武器,所以在箭、马刀以外,士兵们还带有自己喜欢的武器如长矛、狼牙棒、绳套(套马用的,在战场上也能套人)等。在防具方面,蒙古人以皮制甲为主,轻便坚固,虽然不象铁甲的防护力好,可是为其赢得了更大的机动力。值得一提的还有蒙古马,蒙古马虽然体型较小,不及阿拉伯,亚利安马速度好、体型高大,但蒙古马适应力强,耐粗饲,易增膘,寿命长,十分适合长距离行军,无后勤保障作战时,这些马随处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军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终年使役。并且重要的一点是蒙古马的母马哺育期可产奶三至四百千克,这成为长时间在外作战,无需后勤保障的蒙古军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另外就是掠夺了)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其人民生长在苦寒之地,对于恶劣气候的忍耐力极强,物质条件要求很低,有着一般农耕民族人民无法比拟的战斗力。(只不过要他们去潮湿,炎热的地方恐怕就不行了,比如东南亚雨林中) 明清及以后时代: 明清以后火器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专门的火器部队和炮兵的出现,骑兵的地位逐渐下降,明以后很少有作为主要战略力量的骑兵存在了。 明代的骑兵主要和其他兵种配合作战,并配有火器(骑铁?)。名将戚继光设立的车营就是一种步、车、骑配合作战的方式。明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中也对这种战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还发展出了先以火器轰击(火力准备?),继以骑兵冲击步兵跟进的战法。(和拿破仑时代的战法像吧?) 到了清朝,清朝以弓马开国,其开国时的女真骑兵就是传统上的骑兵,没有什么发展,加上不注重火器的,使我国最终落到了被列强任意欺负的下场。当时已是火器的时代,骑兵地位就更低了。直到机枪,战壕组成的阵地战出现,基本上丧失了在军中的地位,逐步退出军事舞台。而到其后继者装甲机械化部队出现后,骑兵更成为了一种历史,只在某些庆典礼仪场合使用了。
Ⅵ 古代的战争,在交战的时候,真正场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战争的几点误区
拜《三国演义》和现代无知导演们所赐,朋友们想象中的古代战争(冷兵器时代和火药兵器早期)和事实上出入很大。
1、将领间的“单挑”,在真实的战场上基本不会发生
两军阵前,两军主将出阵,在阵前捉对厮杀,最后谁谁谁斩谁谁谁于马下,然后将手中刀(或者别的武器)一举,大军掩杀,取得胜利……
《三国演义》经常出现的这个场景,在真实的战争中根本不会发生。都要是那样打,还要兵有毛用啊?一个传说中的吕布岂不是扫平天下了?
事实上“单挑”源于对古代春秋时代以前所谓“致师”的误解。“致师”就是挑战的意思,《逸周书》上记载:“王(周武王)将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就是商纣王)出。王使尚父(就是姜尚、姜太公、姜子牙)、伯父(就是周公旦,也就是姬旦)致师焉。”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武王率领三百五十量战车在牧野布阵,商纣王从朝歌城出城迎战。周武王命令姜子牙和周公旦致师(挑战)。
请注意,这里只是说命令姜子牙挑战,并不是让姜子牙和商纣王单挑。真要单挑的话,姜子牙八十多了,商纣王正当英年,而且史书记载商纣王力大无穷,能“掖九牛倒退”(拉着九头牛的尾巴拽着牛倒退,这或许夸张,但绝对不是虚构的)。单挑姜老头儿加上周公一起上也死定了!(别告诉余姜老头儿会法术……这说的是历史,不是神话)
后来春秋时代屡屡出现在史书中的某大夫和某大夫致师,也是指两家约定战场和时间,各自带着自己的私兵开战,而不是说这两位大夫赤膊上阵俩人单挑。
由于街道办事处治保主任罗贯中先生从来没有真的见过战争,结果罗老先生就演义出了那些场景……
又由于《三国演义》写的太成功了,结果……后人就完全理解错了“致师”的含义……
2、正常情况下,骑兵绝对不会在步兵阵列没有崩溃之前就冲击步兵阵列
电视上经常有这种场景,大队的骑兵挥舞着马刀冲击敌军步兵阵列。而在真实的战争中,除非迫不得已(比如突围等极端情况),骑兵将领只要头没被门挤了,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骑兵的优势就在于速度,战马只有在高速奔驰的时候才有冲击力,才能对敌军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如果在敌军步兵阵列没有崩溃之前,突击敌军步兵阵列,那么首先,你的骑兵不可能比敌军步兵多——这很明显,如果你的骑兵数量都比敌军步兵多了,那这种绝对优势的战役基本劝降就可以了。如果用骑兵“换”敌军的步兵,1个换10个你也不合算。你要知道,训练一个合格的骑兵需要好几年,而训练一个差不多能顶用的步兵,两个月就能差强人意。再加上战马,骑兵换步兵是傻缺行为。
骑兵一旦冲入敌军步兵阵列,就算开始借助战马冲击力对敌军造成了相当的伤害,只要敌军阵型没有崩溃,那么,你的骑兵势必就会停下来,然后立刻就会陷入四面被敌军步兵用长矛戳刺的境地。骑兵又不是坦克,那你的损失是不可接受的。
事实上,真实的战争,往往是骑兵远远的用弓箭射杀对方步兵。由于北方游牧民族擅长射箭和骑马,结果就是南方的步兵无法将箭射得象北方游牧民族的士兵那么远。结果就是步兵一直在敌军射程之内,而自己的箭够不着人家。步兵阵型密集、骑兵阵型稀疏,导致步兵一方损失越来越大。步兵一旦冲锋,对面的骑兵会立刻转身撤退,并且边撤边回身射箭。人能骑在马上射箭,你不可能边跑边射箭吧?直到步兵队形散乱,士气崩溃,骑兵将领才会下令回身冲锋,给予对方致命一击。这也就是宋朝历次对北方政权作战总是处于劣势的原因。如果真是骑兵冲锋宋朝的步兵,辽、金、蒙古才几个人?宋朝多少人?宋朝死10个他们死1个他们也受不了。
骑兵在连发枪和大炮问世之前,是绝对的战场上的王者。没什么可争辩的。一两次战役步兵靠谋略和地形战胜骑兵,那是奇迹、那是偶然现象。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奇迹的出现的统帅,是拿国家的命运以及自己麾下士兵的生命当儿戏。
战争,不能存盘,不能读取进度重来。
3、弓箭是抛物线射出的,不是瞄着对方士兵射的
军队中的弓箭手,射箭都是有一定仰角(40°左右),弓箭必须齐射,然后成千上万的箭矢铺天盖地的射向敌军。这样才有威力、箭射的也才足够远。
除非你手下的弓箭手都是传说中的后裔、养由基,否则你永远别指望靠弓箭“点杀”敌军的某些重要人物。弓箭不是狙击步枪,箭射出去都是抛物线状的,不可能打直线。
弓箭手一旦失去建制或者失去统一的指挥,散乱的向外射箭,那么他们造成的杀伤基本就在战争中可以被忽略不计了。
4、火绳枪兵比弓箭兵的优势仅仅是训练起来更快
无论射程还是射击频率,弓箭兵都完胜火绳枪兵。训练有素的弓箭兵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五十米,而火绳枪兵在一百米外基本就只能听响了。而且,弓箭兵能用于攻城,箭是抛物线状的,能射击城墙上掩体后面的敌军,而火绳枪兵攻城的作用基本等于零。
但是一队合格的弓箭兵训练出来要几年,而一队合格的火绳枪兵训练起来顶多俩月搞定。如果战争旷日持久,火绳枪兵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兵员补给更容易。而草草训练出来的弓箭兵的战斗力,基本等于零(参见上一条)。
5、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呃,关老爷和吕温侯的“标志”性武器,其实是不存在的
骑兵将领的武器只可能是马刀。青龙刀、方天戟那种东西,属于戏台……呵呵,余也表示很无奈……
相关阅读:
电影里,西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先是闪闪发光的重骑兵和重步兵上前冲击;镜头立刻一转,敌我两员大将肌肉暴涨,狂野的重低音音乐震动耳膜……画面充满了野蛮力量的亢奋。电影很好看,但是假的。
重骑兵和重步兵不是用来歼敌的,而是依靠刀砍不入的软甲(箭能射进去)、自身的重量、密集的队列,冲散对方的阵形。他们不会停下来肉搏,只是不停地向前走,走到对方后面再走回来,当然手上的长矛也会顺便杀几个。如此反复。想一想,你勇猛无比,连续杀敌十数人,后面突然冲过来黑乎乎一大群,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不跑还等死啊。整个场面和现代战争中坦克和步兵的配合差不多。
重骑兵和重步兵不可能数量很大,一般也就几百人,上千人就是国力强大了。一个原因是没有那么多铁。第二个原因是软甲挡不住弓箭。而硬甲一套几十公斤,谁能穿上它走上一百米。第三个原因是它不灵活。两队刀枪不入的重甲兵撞在一起,除了玩儿相扑,还能玩儿什么?
中国古代没有出现重骑兵和重步兵,一个原因也是没有那么多铁,另一个原因是铠甲不适合山地,最后就是没有战马。只有唐和清代有完整的骑兵建制,其他时代西域各国是严厉禁止向中原汉人出售战马的。《清明上河图》里没有马车只有牛车。有人考据说北宋全国的战马也就两三千匹,还不都是壮年的。
中国古人的战阵确实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散兵游勇各打各的。而是五人为伍,十人一队,五十人一大队,以此类推。训练的时候就强调这五个人必须生死相守、不死不掉队。而且那时候征兵是一个村子、一个家族编在一起,这就保证了没人能单独当逃兵。不过几万人的队伍会在一顿饭功夫溃散,这也是个原因。到了开打的时候,这些不死不掉队的士兵会形成十对五,五对三,五对一等等场面。势均力敌的时候就看谁更勇敢了。
另外还有一队负责“腾击”的预备队。看到哪边不行了就冲上去砍杀一通,杀杀敌人的威风,壮壮自己的胆气。
相当数量的古装题材影视作品和漫画里都会用到战争桥段,对冷兵器战争的描写很多。但这里边有很大一部分作者对古代冷兵器战争不得要领。在绝大多数作品中,冷兵器战争基本等同于打群架,只是规模放大到几千、几万人规模而已。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描写布阵,但布阵是为了什么,布阵以后应该如何行动,基本上都不甚了了。基本的套路是两阵对圆,双方将领吆喝一声,大家对着冲。像《赤壁》那样的电影,好像知道布阵这回事,但说句实在话,那个打法比直接对着冲还脑残。
正是因为对冷兵器战争完全没概念,影视作品中普遍不敢使用全景拍摄。除了战斗刚开始用全景拍一下怎么排队之外,最多再拍一个骑兵队撒丫子快跑。接下来就只能用近景,表现某“大将”如何英勇的打倒对手一群小兵,而且对方小兵还不会一群一群上,只知道一个一个送死。
拍战斗场面是砸钱的,开销很大,本来拍这种镜头是为了增加电影、电视剧的价值。拍出来应该有历史感,有临场感,有代入感,让观众感觉到这就是古代战争。但现在这么拍出来的“战争场面”,除了服装道具之外跟古惑仔抢地盘基本没区别。
结果就是钱砸了不少,观众基本不认账。对不懂的人来说,他们完全不知所以然,有这段儿没这段儿差别不大,还不如多来两段儿能打动人心的文戏或者单挑,拍起来省钱,作用说不定更好。对稍微懂一点儿的人来说,这种“战争场面”就是催吐剂,哪怕片子不错,到这种地方也得赶紧拉进度条跳过去,省的恶心着自己。
实际拍摄中,用现在这种思路拍战争场面,控制起来也很困难。多少群众演员混在一起,兵器乱舞,有一个人站错地方,动作太大都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骑兵场面拍起来更可怕,骑兵对步兵,一不留神就可能踩死人,骑兵对骑兵,撞一下说不定就出人命。
因此战争场景被很多影视剧视为畏途,宁愿站站队交代过去,然后赶紧跳到单挑那个环节。
实际上,真正让古装戏“带感”的,就是其中的战争场景,尤其是战争全景。只要对古代冷兵器战争有所了解,再借助一些电脑手段,战争场景并不难拍。
首先,古代战争的特点是结阵而战,这一点必须表现出来。当然,结阵而战不利于突出主角的形象,不能多用。但是,只要有一两个镜头体现出战阵的感觉来,观众就会买账。
比如说《斯巴达三百勇士》里,勇士们抡着短剑胡砍一直是重点,但影片中专门拍了防御阵形的盾阵,拍了波斯兵如何在斯巴达方阵面前伤亡惨重。有这两段做铺垫,整个战争就显得更有历史感,也更可信。
具体到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应该如何表现呢?
首先,还得从布阵开始。
中原人作战,以步兵为主,弓箭为先。布阵是围绕强弓硬弩的远程打击战术展开的。因此整个军阵的最前沿应该是防备对方骑兵冲突的拒马,其后依次是抵御弓箭的刀盾兵,起杀伤作用的长矛兵,中距离密集杀伤对手用的弓箭手,以及远距离精确打击的强弩兵。
中原骑兵比较珍贵,他们一方面是关键时刻的救火队,另一方面是击溃敌人大阵之后展开追击的主力。所以骑兵应该布置在步兵阵的后方或者侧后方。
为了给骑兵留出通道,步兵阵之间要有距离。距离不能太远,应该以两边小阵的长矛手矛尖可以相触为标准,目的是防止敌人骑兵从通道处破阵。当然,具体到影视作品中,为了拍摄安全,这个距离可以适当放宽。
阵中应该有用大车和木料搭起来的瞭望台,作用是观察敌人部队的运动。主将的指挥位置应该就在瞭望台下,指挥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旗号。当然,观众不可能了解旗号的意义,影片里要体现指挥官对部队的控制还得靠传令兵。但只要在开战前有一两个下级将领看旗号移动部队的桥段,就能体现出战阵的感觉来。
秘密部队可以用门旗围起来,突出神秘感。
作战时先用弓弩互相射击,由于有电脑后期制作技术,箭如飞蝗的场面可以后期制作,因此场面尽可以激烈,不会有什么危险。逼近之后用长矛、大刀按照战鼓的节奏打击对手。这种打击是列队进行的,完全在控制之中,也可以确保安全。
为了增加战争场面的激烈程度,或者表现主角的战斗力,可以用“跳荡”去突破对方的阵线。就是让敢死队在器械的帮助下跳到对方盾牌兵的身后,长矛手中间去。真实战争中,负责跳荡的敢死队多数会被对方长矛戳死在半空中,少数能安全落地的也基本活不过几秒钟。但在拍摄中,只要在道具上做点手脚,这个场景只会显得激烈,不会有人身伤害危险。
草原民族作战,基本以骑兵为单一兵种。布阵更简单,一种是契丹人的分波次攻击,另一种是蒙古骑兵的小群多路。
契丹人对自己作战方式的描述是:五百为一队,十队当一道,十道当一面。换句话说就是拉长队列站单横排,一排一排冲向对手,接近到骑弓射程内以后射箭并快速调头撤离。这样一波一波的反复打击,什么时候发现对手阵形崩溃,什么时候从行进中直接发起冲锋。
这个方法的难点在于两波骑兵之间有相向运动,控制不好还可能出危险。蒙古骑兵的冲击战术就更为安全。
成吉思汗的“进如山桃皮丛”,意思就是小群多路前进。目的同样是逼近到骑弓射程内,用弓箭削弱对手,为最终的“凿穿而攻”创造条件。这个方式的优点有几个:
进攻的骑兵队形不再是拉长一线,减少了被弹面,使中原训练弓箭手射长垛的战术失效。
骑兵运动路线不再交叉,减少了训练难度,也减少了事故率。
发起突击时,冲向对手的骑兵是呈密集队形的一个整体,不再是一个疏散的平面。
当然,在影视作品中契丹人的阵形更好看,但蒙古的阵形肯定更安全,不仅是反复接近敌阵射击的时候不至于发生冲撞事故,表现冲阵场面的时候,为一小群骑兵清出安全路线也更容易。
一定要记住一点,中国人到隋朝以后就不会让骑兵直接冲击预有防备的敌军步兵了。战争不是打群架,冷兵器战争的主要杀伤发生于一方阵形崩溃之后。要表现冷兵器战争,就要着重表现逐步削弱对手,瓦解对方阵形的过程。
因为骑弓的威力比步弓小,步骑交战时,骑兵一定会迅速接近到自己的弓箭射程内射击,然后尽快脱离,尽可能“甩开”对方的还击火力。而步兵则会尽量用盾牌抵御对手攻击,并希望弓箭手的一次还击能覆盖对方机动中的骑兵队形。
这种斗鸡式的战法在真实战争中会反复上演,古代战争中所谓的“激战竟日”,时间差不多都是消耗在这个过程中。影视作品拍摄可以尽量简化,但只要体现出这个场景,战争的气氛就出来了。观众就会接受导演接下来的场景安排,无论是群架还是单挑,大家都会理解为发生在阵形击破之后。
还有就是攻城战。
进攻方不会只拿着长梯子冒着箭雨爬城墙,至少有两个手法可以很简单的实现。
一是修筑鱼梁道,也就是用土袋在对方城下堆出一个直达城上的大土堆,让士兵可以直接冲上城头。修筑的过程应该是士兵推着顶上带有防盾的独轮车(这东西叫木驴)运送土袋,不是背着土袋往前跑去挨箭射。
二是建造跟对手城墙高度相同的楼车,推到城墙边,直接上城。这个做法可能要多花道具费用,但楼车可以反复使用。
除非用计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不然中国古代战争中,攻击方很少把精力浪费在城门上。因为城门里边有瓮城,突入城门的部队没地方展开,基本是被包饺子的命运。即便使用撞城车,主要也是用来撞击城墙。
防御方的武器,除了弓箭之外很多人都知道滚木、擂石。但滚木不是直接往城下扔木头,擂石也不是搬了石头扔出去就成。真那么干的话,围城三天城里就得拆房,围城一个月,守军能自己把城墙拆了。
滚木擂石是古代的守城器械。擂石相对简单一点,是栓了绳子的石头,砸下去以后可以拽着绳子把石头拉回来。滚木要复杂得多,木头上要有长钉,两边绕好绳子,扔下城头的时候在绳索的控制下木头会高速转动,可以把敌方士兵碾成肉饼,即便只是碰一下,长钉也能扎出几个血窟窿来。扔完以后可以用辘轳拉回城头。
这些器械制造起来可能确实有点麻烦,但跟真正的战争不同,不会有人努力去破坏它们,造几台可以长期使用。
其实古代战争的学问很多,绝不是扯着嗓子喊,轮圆胳膊耍片儿刀那么简单。今天只想到这么多,以后有时间再跟大家聊。
Ⅶ 求超级好看,战争场面雄壮的中国古代战争电影,要超有震撼力的
《英雄》张艺谋导演的。
其他的没想起来。倒是《指环王》二和三里面的圣盔谷攻防战和刚铎保卫战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罗汉国骑士团的冲击,那真让人热血沸腾。
Ⅷ 求中国古代战争大片,场面震撼的 。
我国古代战争片:
《战国》
《关云长》
《赵氏孤儿》
《荆轲刺秦王》
《三国之见龙卸甲》
Ⅸ 大场面的古代战争片有哪些好的推荐
目前公认最厉害的当然是《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尤其是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完全抛弃了主角光环。囧诺一家不可谓不悲惨,注定让整个北境充满了血腥、狂野和神秘。尤其是对于中国观众,看惯了主角光环的对此,觉得非常过瘾。从第四季开始,龙妈开始登场,冰龙和火龙出世,算是点开了主题。期待第八季的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