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人知道朱自清的趣事、简介、代表作谢谢!
趣事: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汉族,原名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长期担任清华中国文学系主任一职。1948年病逝于北京。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6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全部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背影》被编入初一语文课本。《荷塘月色》被编入高一语文必修科目一直沿用到今。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 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选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朱自清的散文
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禾农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
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代表作: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我爱的女人》
9 《<梅花>后记》
10《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怀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儿女》
14《哀韦杰三君》
15《旅行杂记》
16《飘零》
17《说梦》
18《白采》
19《一封信》
20《序》
21《春》
22《绿》
❷ 苏井观的逸闻轶事
苏井观(1905-1964),原名苏炳达,字静观,河南省潢川县城关人。生于木工家庭,少年时靠教会资助上小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海军军医学校,并取得公费生资格。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从天津海军军医学校毕业,拒绝在国民党军队里做医官,毅然返回潢川,同好友徐典吾、曾香亭在城关开设三友药房。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医生职业为掩护,在潢川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初,因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年关斗争身份暴露,离开潢川转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事医务工作。
到达苏区后,苏井观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医院院长,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1932年5月,肃反中被定为“反革命”,关押45天,停止党籍一年半。其间,他仍然对中国革命充满信心,积极工作。当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战斗中负伤,就是经过他精心治愈的。1932年10月随红军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历任川陕苏区总医院院长兼政委,卫生学校校长,红四方面军卫生部部长。长征途中,苏井观随红军三过草地,倍受艰辛。1935年,他任军委总卫生部医政处处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延安边区医院院长,延安医科大学校长,八路军总医院院长,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卫生部长,陕甘绥晋联防军卫生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总卫生部部长。新中国诞生后,参加组建中央卫生部,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1951年领导组织抗美援朝卫生工作。1963夏,回到潢川县城,视察了县人民医院。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❸ 巴金的轶闻趣事
网上查的一些关于巴金先生的生平和趣事.
巴金生平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同志,因病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同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在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及社会科学著作,并参加了《半月》杂志的工作和一些进步社会活动。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思念着苦难中的国家和人民。他怀着这份深厚的感情,写下了反抗黑暗势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1928年12月,他从法国回到上海。在这期间,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托尔斯泰的《丹东之死》、高尔基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国文学、思想文化作品;随后,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长篇小说《家》、《春》、“爱情的三部曲”、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了《复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说集。1933年参与《文学专刊》的工作。1934年至1935年在日本学习日文。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支持许多进步作家的创作,为发展进步文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的编委,并和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其间写下不少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1938年后,他在广州、上海、昆明、重庆、桂林、成都等地从事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宣传抗战的小说《火》(三部曲),完成了长篇小说《秋》、《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的创作。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1949年7月,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同志历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华东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荣誉委员。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巴金同志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出色的翻译家、卓越的编辑家、出版家。他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火》、《憩园》、《寒夜》、《第四病室》等长篇、中篇小说以及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散文、报告特写、游记、童话等等。他通晓英、法、俄、德、世界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翻译了十几部世界名著。《家》对中国封建专制家庭罪恶的强烈控诉与反抗,曾经引起无数青年的共鸣,激励他们走出封建牢笼,参加革命和社会进步运动。《寒夜》反映抗战最困难时期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悲惨命运,为被践踏被蹂躏的小人物申诉,表达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良知。1958年至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四卷《巴金文集》,这是他解放前创作成就的结晶。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深入到工厂、农村和革命老区体验生活,两次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创作了大量的报告特写、散文随笔,出版了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根据他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他与靳以创办、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之一,数十年间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年近八旬的时候,仍克服巨大的病痛,用坚强的毅力写完了五卷《随想录》,使他的散文创作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90年代后又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他以一部部饱含激情的作品和一颗挚爱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饮誉海内外,他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许多作品先后被译成英、俄、日、法、德、意、瑞典、朝鲜和世界语等近30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巴金同志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要领导,重视团结广大作家,关心作家队伍建设,推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巴金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全国解放后,他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多次出国访问,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1950年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61年4月,出席亚洲作家东京紧急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62年8月,率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以后又多次去日本访问。1979年4月,他率中国作家代表团首次访问法国,在巴黎掀起了一股“巴金热”,极大地促进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1981年春,他率代表团出席在瑞典召开的世界语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了国际笔会里昂━━巴黎大会。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他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海内外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几十年来,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民主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进步社会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热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全面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皖南事变后,他参加签名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他积极拥护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晚年虽病魔缠身,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积极呼吁和组织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并将自己几十万元的积蓄、稿酬和8000多册藏书捐赠给文学馆。他参与创建中华文学基金会,并一直担任会长。还多次为希望工程、社会慈善事业捐款。因其特殊贡献,1999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3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他连续五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心人民政协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代文学大家巴金逸闻趣事
■把自己的病写进小说
幼年多病的巴金,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都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家》给巴金带来家
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没饭吃也要买书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巴金儿子“隐姓埋名”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到处托人走后门,然而巴金却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还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
参考资料:北方网 潇湘晨报
❹ 你知道国共和谈中的两件趣事吗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9月,周恩来同志随毛主席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迫使国民党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5月,周恩来又受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托,率领中共代表团到南京,与国民党进行了和平谈判。在这两次谈判中,周恩来同志有两件趣事传为佳话。
弈象棋,周公逼蒋求和
周恩来同志对象棋很喜爱,抗战期间,他在延安多次发起象棋比赛,有一次比赛,董必武同志获得冠军,周恩来同志赋诗记盛:“陕边难越三重险,董老确高一着棋。”他还朗诵了一首《奕棋诗》:“二方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马行曲路当知道,将守深宫戒远征。乘险出车收败兵,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周恩来同志也有精湛的棋艺,他曾风趣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
在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时,一次会间休息,蒋介石邀周恩来下棋,周恩来欣然答应,并风趣地说:“好嘛,桌上两党和谈,桌下楚汉相争,挺有意思嘛!”
开局,蒋介石使用“大炮攻势”,一时大军压境,颇见威胁;周恩来率兵前进,避过锋芒,化险为夷。进入中局,蒋丢马损炮,转入被动防御,周却稳步推进,很快兵临城下,逼蒋舍车保帅,终于兑子求和。终局之后,周恩来一语双关地对蒋说:“蒋先生的‘大炮攻势’很见功力,只是太轻视了我的过河卒子!”蒋介石尴尬地说:“周先生棋高一筹,棋高一筹!”
周恩来妙用“对牛弹琴”
在和国民党谈判中,周恩来同志曾创造性地运用“对牛弹琴”这一成语,而且不落俗套,赋其新意。在南京谈判时,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从中破坏,常使谈判中断。有一次,谈判进行没几个回合,周恩来就把对方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对手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叫嚷什么同共产党论战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听了不动声色,淡淡一笑,慢条斯理地接道:“对——牛弹琴!”这里,周恩来同志改变成语结构,将原来的动宾结构,拆成两个单句,“对”是应答的简略句,并作了较长的停顿;“牛弹琴”是主谓式,这样,把对手的叫嚣比作“牛弹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方顿时语塞。
❺ 黄玉庭的逸闻趣事
黄玉庭 从一名放牛娃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但他身居高位,有功不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他廉洁奉公,公私分明,丝毫不把职权当特权,留下许多动人事迹,堪称典范。?
1960年,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部队和地方一样,后勤保障相应紧张,粮油定量指标压缩,肉食减少。驻地党委、政府为照顾部队首长的身体,在节日的食品供应中适当增加,品种也优先。一次,当警卫员小王把节日的食品提回家时,黄玉庭看到丰盛的食品,第一句就问:“部队的干部战士都是一样吗?”
小王如实回答:“给首长多配了一些。”
“那怎么能行?当前我们国家经济困难,从党中央毛主席到全国的老百姓都在勒紧裤带度难关。我们是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老党员,怎么能搞特殊?”黄玉庭硬是叫小王把照顾的物资退回后勤部。
黄玉庭带头发扬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带头严于律己的佳话,在部队广为流传。 黄玉庭 将军的岳父一家有三位烈士。岳父本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的采购员,不幸被日寇杀害;大妻舅是八路军的一位连长,抗日战争中牺牲;小妻舅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营长,牺牲在朝鲜战场。岳母曾是新四军的一名护士,后因生小孩,无人照顾,便辞去工作,在家料理家务。岳母没有经济来源,只好依靠黄玉庭将军供养。那时是实行包干制,黄玉庭将军也没有什么钱,但他节衣缩食,赡养老人。
全国解放后,将包干制改为薪金制,除供养外,每月还给她零钱花。岳母感到依靠女婿供养,自己无经济来源,有诸多不便。于是便瞒着黄玉庭,向朱德总司令写了一份要求给予经济补助的信。朱老总接信后,便在信上批示:“这位女同志,不仅为部队作过贡献,且是烈士家属,每月应给20元钱。”没过多久,这件事被黄玉庭知道了,便劝岳母说:“今后不要找上级麻烦,我能养得起你。钱给少了,我以后多给点就是了。”?
一滴水可以映衬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窥见一个人的道德情操。黄玉庭将军正是以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塑造了一位高尚共产党人的形象。
❻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奇闻趣事
抗日战争时期,位于皖南桐城罗岭镇的小龙山,盘踞着一伙占山为王的强盗,这伙人全是叫花子出身。他们的头儿名叫朱乞印,善使双刀,因他武功高强,为人仗义、乐善好施,被众乞丐奉为帮主。
小龙山又叫卧龙岭,东有龙门峡,南有倒桅岗,西有月亮山,北有游龙峪。这四座山十分陡峭,就像一道天然屏障环绕在小龙山的周围。朱乞印占着地利的条件,进退自如,官兵多次派兵围剿,均以失败告终。几年下来,朱乞印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由起先的几十人发展到了上千人的队伍。
1938年6月,桐城被日军占领。日军想拉拢朱乞印,派人带了两箱金条前去说合。朱乞印虽是个一字不识的绿林武夫,却深明大义,他不但不为金钱所动,还将前来当说客的那个汉奸杀了,公开向占据桐城的日本鬼子挑起了战旗。纵贯桐城县境的安合公路是日军往来于合肥、武汉之间的重要运输线,在日军视为生命线的安合公路上,朱乞印不断地设伏偷袭。
有个名叫松本的日军少佐,生性残暴,像一只好斗的公鸡。他不仅精通中华武功,而且善使双枪,他叫嚷着要用自己的双枪,与朱乞印的双刀来一个生死较量。日军出动了大队人马,气势汹汹扑向了小龙山。这一场恶战一直打了三天三夜,双方死伤人数几乎各占一半。
朱乞印因队伍中出了内奸,被俘牺牲,敌寇最终还是占领了小龙山。松本以为彻底干净地消灭了朱乞印的队伍,但在清点丐帮死伤人数时,发现朱乞印的妻子谢桃花等十多名叫花子不知了去向。
为庆贺小龙山大捷,日军在城中连设了几天庆功宴。半个月后,松本得到报告,朱乞印的妻子谢桃花带着那十多名乞丐,在距县城三十多里处的一个名叫呼儿湾的地方活动。他立即带了一队人马,赶去扫荡。
时值暮秋,那天一大早,四野被一层浓厚的紫雾笼罩着,几步开外,竟看不见对面的人影。松本仗着有汉奸领道,不怕迷路,认为有这大雾做遮掩,是出其不意下乡扫荡的大好机会。
走着走着,只见前面的浓雾中,竟顺风滚过来一团团黑色的浓烟,又迅速弥漫开来,四周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松本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慌忙下令停止前进。话音刚落的工夫,那股黑烟已消散了。
那些树木、田野在厚厚的雾中又模模糊糊地出现在了面前。一时间,那些鬼子兵一下子连东南西北方向都分不清了,就连那个领路的汉奸也傻了眼。“这是怎么回事?”松本策马来到队伍的前面,用流利的汉语怒声质问那个汉奸。
但那汉奸对他的话置若罔闻,一脸的迷惘,像根木头桩子似的钉在地上。这当口,松本惊异地发现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们,也一个个好像中了什么魔法似的,目光呆滞,面无表情,跟木偶似的僵立在地上一动都不动。他大骇之下,还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蓦地,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脑子变成了一片空白……
❼ 周恩来在国共谈判中的两件趣事是什么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9月,周恩来同志随毛主席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迫使国民党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5月,周恩来又受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托,率领中共代表团到南京,与国民党进行了和平谈判。在这两次谈判中,周恩来同志有两件趣事传为佳话。
弈象棋,周公逼蒋求和周恩来同志对象棋喜爱,抗战期间,他在延安多次发起象棋比赛,有一次比赛,董必武同志获得冠军,周恩来同志赋诗记盛:“陕边难越三重险,董老确高一着棋。”他还朗诵了一首《奕棋诗》:“二方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马行曲路当知道,将守深宫戒远征。乘险出车收败兵,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周恩来同志也有精湛的棋艺,他曾风趣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
在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时,一次会间休息,蒋介石邀周恩来下棋,周恩来欣然答应,并风趣地说:“好嘛,桌上两党和谈,桌下楚汉相争,挺有意思嘛!”
开局,蒋介石使用“大炮功势”,一时大军压境,颇见威胁;周恩来率兵前进,避过锋芒,化险为夷。进入中局,蒋丢马损炮,转入被动防御,周却稳步推进,很快兵临城下,逼蒋舍车保帅,终于兑子求和。终局之后,周恩来一语双关地对蒋说:“蒋先生的‘大炮功势’很见功力,只是太轻视了我的过河卒子!”蒋介石尴尬地说:“周先生棋高一筹,棋高一筹!”
周恩来妙用“对牛弹琴”
在和国民党谈判中,周恩来同志曾创造性地运用“对牛弹琴”这一成语,而且不落俗套,赋其新意。在南京谈判时,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从中破坏,常使变判中断。有一次,谈判进行没几个回合,周恩来就把对方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对手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叫嚷什么同共党论战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听了不动声色,淡淡一笑,慢条斯理地接道:“对——牛弹琴!”这里,周恩来同志改变成语结构,将原来动宾结构,拆成两个单句,“对”是应答的简略句,并作了较长的停顿;“牛弹琴”是主谓式,这样,,把对手的叫嚣比作“牛弹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方顿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