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何会说地上三千年看山西,地下三千年看陕西
因为山西地上的文物流传、把玩、鉴赏最好,而陕西的地下千年陪葬文物最好。并且由于两个地方对文物的流传方式的不同,风格各异,所以才有了“地上三千年看山西,地下三千年看陕西”的谚语。
当然,如果近现代时期,陕西的地上文物没有遭受到战争的破坏,或许这句话就要进行改写了。因为不管是地上还是地下,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它的历史文化、建筑以及各类墓葬文物都比山西的要多,流传得更广,也更有名。
② 为什么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看山西,三千年历史看河南”呢
中华民族山下五千年的历史,这个说法要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在1911年确定了黄帝元年,在公园前2698年。这才有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的由来。
冀州处于黄河中游地区,在上古时期就是人口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禹治水之后,黄河中游的水患得到了解决,在中游地区行成了沃野千里。在当时这个地方也就成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最富有和最繁华的地方。
比如在大禹治水完毕后,进行分封天下,将国家划了几五个圈,就想我们现代的城市里的外环路一样,最靠内的一圈是大禹管理的区域,再往外就是诸侯、大夫,最外圈就是虞舜时期流放的北狄、南蛮、东夷、西戎。所有的诸侯和大夫都是需要缴税和朝拜,而山西这块就成当时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③ 历史到底是三千年还是五千年 有没有人知
先说一下五千年历史的来历。
首先五千年是个概数,意思是差不多五千年,这五千年包括尧舜禹时代约为800年左右,夏王朝的建立约在公元前21世纪,据今4200年左右。其中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来约3800年的历史考古证明被世界承认,即便是这3800年左右的历史也是通过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才争取到的,而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前,中国得到承认的信史只有三千年左右!也就是从有公元前841年“共和暴动”开始的。
因为中国考古证明学的真空,中国史学界曾出现过由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开启的“古史辨”学派(疑古学派),运用西方现代史籍考证法,对中国上古史(夏商及三皇五帝)进行否认,认为“古史”不过是“传说”,三皇五帝不过是战国以后的儒生文人层累积而成的传说人物。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包括胡适、钱玄同等。这种观点借“五四运动”西学东渐之风,加之战败国的民族自卑心理,因而观点流传甚广。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可谓成立之初就背负了为民族正名的使命,或者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国史学研究饱受质疑。
按照国际史学的通行观点“文字、王城和青铜器”是文明开始的三大标志。也就是说只有这三个条件的考古证明,才会成为被承认为。为什么是这三个要素?因为文字可以打破信息的时空限制,王城是政治集中的标志,而青铜器则是手工生产力的标志。在这三个要素中,中国可谓样样吃亏。
首先是文字。中国目前得到承认的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但众所周知,甲骨文是王懿荣从被作为中药的 “龙骨”里发现的。龙骨作为中药材,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说明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有开始吃甲骨文了,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被吃掉的明证有多少呢?既然甲骨文可能被吃掉,那么商之前的文字有没有可能被吃掉或者损耗掉呢?所以只能说甲骨文是中国目前被证明(或被破译)的最早文字。而已。
中国的象形文字来源于符号,那么比甲骨文还要早的已经出土的文字包括贾湖刻符(约8000年前)、双墩刻符(约7000年前)、半坡陶符(约6000年前)、庄桥坟遗址文字(约5000年前)、大汶口陶尊符号(约5000年前)、骨刻文(公元前2600~前1300年)、尧舜时代陶寺遗址朱文(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夏代水书(距今4000年前)……以及已经成系统的八卦,这些都不算信息载体吗?
商朝之所以能够得到世界史学界的勉强承认,也是因为王国维破译出甲骨文的文字记载与《史记》的记载互相印证!特别是根据甲骨文对殷墟的发现与发掘,使得商朝的由悬案变成了信史。
再次,王城,王城得到世界确认的也止于殷墟。尽管包括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自1978年开始到2015年结束的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取证明,陶寺遗址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尧王城。这比二里头文化的夏王城又往前推了近500年。但是这些成果却被某些国外人士认为有“政治背景”,是中国政府在搞民族主义。
陶寺遗址就是中国最早的王城了吗?答案仍然是否定的。据《史记》记载尧之前还有黄帝,黄帝之前还有炎帝,炎帝之前还有被称为人文始祖的伏羲帝!而可能与黄帝有关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公元前3300年)、与古蜀国有关的如三星堆遗址、与伏羲帝有关的安江高庙遗址(据今7800一8000年)等也在逐步走入史学界的视野!
最后说一下青铜器。为什么不是玉器?要知道中国的红山文化(据今6500年)出土的玉器加工工艺在今天都叹为观止!红山玉器的硬度仅次与金刚石,还能在玉器上打孔、雕刻这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才能完成?至今都是未解之迷!西方的青铜器更多的被用于制作武器,而中国的青铜器则更多的被用于制作礼器。而青铜礼器之前(包括之后),中国的礼器更多还是玉器。比红山玉器更早的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玉器则将中华文明的源头指向了8000年前!
最后补充一下以苏秉琦为代表的考古学者 “条块说”认为中国文明是各个条块文明的大熔炉,也就是早在中华上古时期,各种文明已如“满天星斗”一般绚烂夺目。而正是由于各种文明的交融、中和,才形成了以“中”为代表中国文化!这句话加以引申就是“中国文明是归化的文明、是和平的文明。”
归根到底,说中国历史是三千年的是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说法(至今还有别有用心的人在坚持);已经确证的中国历史是4300—4600年左右;而中国有文字记载、有碎片化的证明的最早的文明元点则有可能是8000年前!
④ 为什么说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
这是因为城市发展历程不一样。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缩影,仅有十数年;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有百年历史;北京成为首都从辽金时代开始,距今约有千年;而西安自周朝就开始建都于此,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
⑤ “五千年的历史看山西,三千年历史看河南”有道理吗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涌现出了很多的人,更经历了不少朝代的变迁。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如今的我们,才有了现在的社会局面。
当然,很多朝代在岁月的流逝下走向了灭亡,但是他们却也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故事,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五千年的历史看山西,三千年历史看河南”的说法。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说法到底有何根据呢?
山西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非常久远的地方。早在三皇五帝的年代,由于黄河的哺育,一些原始人聚集在此地,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的团体。比如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垣曲“曙猿”,便很有可能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动物的共同祖先。
到了五代时期,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而北宋则是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显然的,在这段岁月中,河南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⑥ “五千年的历史看山西,三千年历史看河南”为何这么说
因为人长得还像猴子的时候,是住在山上,当时打猎为生,吃生肉。燧人氏发明取火后,中国人就吃烧烤了,不过仍住在山里。
而炎帝神农出,以身试药,其实试的是所有能吃的东西,神农氏就教会了族人种植五谷,中国人就开始吃饭了。种粮食就要有水有地,中国人就慢慢走出森林,在森林边上,有水也有地的地方种植庄稼,没事的时候就去打猎。这个地方就是山西一带,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方。这就是5000年历史看山西。
大中华文明继续演变,到大宋被金赶到南方,大中华的经济中心就迁移到长江以南,虽然各代大多建都北京,那也只是为了抵抗北方的入侵。北京也只是大中华的政治中心,而经济中心始终在南方。所以宋高宗赵构的历史地位被大大低估,从经济中心南移的角度来说,赵构无疑是杰出帝王,他改变了大中华的格局。到改革开放至今,更加明显,自上海至深圳,经济明显优于北方。
⑦ 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吗
按建都时间长短,传统史学只认为西安、南京、洛阳、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在上世纪20年代,学术界的说法是“中国五大古都”,它们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1983年陈桥驿在《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中将杭州列入大古都。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四
最后,说到五千年历史看河南,不仅是河南地区存在几个夏商时期的都城,也是因为洛阳等城市长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夏朝时期,统治者曾经多次迁都。其中,阳城、斟鄩、商丘、阳翟等都城均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到了商朝时期,第一个都城就在今天的河南商丘,此后,洛阳、郑州、安阳、朝歌等城市均有商朝建都的记录。此外,对于东汉、隋朝、武周、北宋等多个朝代和政权,均将都城设在今天的河南省,从而极大丰富了这个地区的历史底蕴。
⑧ 都说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北京,西安,河南分别都有哪些国家建都都在河南建都的
河南从五千年前的远古时代就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夏商之前的种种传说都在河南版,夏商的国都权也位于河南境内,二陕西则是西周灭商之后定都于此,从此开始成为文明的中心,至于北京,在元朝之前根本就没什么地位,元朝由于是游牧民族建立的,为了贴近自己的腹地,所以定都北京,明朝则处于北京的战略地位定都于此,清朝不过是捡了明朝的便宜,总计也不超过一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