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灵渠的历史意义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内了重要容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灵渠是哪个朝代修筑的,有什么作用
灵渠
líng qú
运河名。位广西省兴安县西。秦始皇时(公元前219)由史禄负责开凿而成。渠长六十公里,宽十五公尺,深数尺,为世界最早的等高运河,也是世界第一条人工运河。
3. 灵渠是哪个年代修建的
灵渠 又称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秦凿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境内。
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接着向岭南地区发动了战争。“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用了五十万攻无不克的精锐部队,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进。其中向现在江西余干县前进的一路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占了东瓯、闽越(今福建)地区,并设置了闽中郡。而向广西进攻的一路秦军,则遇到了部族首领的顽强抵抗,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人间训》),战争打得很不顺利。究其原因,这与秦军不适应山地作战,不服南方水土,病员 较多,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和岭南地区山路崎岖,运输线太长,粮食接济不上有关。因此,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成了当时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战争的暂时挫折,并没有动摇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坚强意志。他通过将领们对兴安地形的了解,果断地作出了“使监禄凿渠运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的决定。
在史禄的主持下,经过秦军与被征发的劳动人民的艰苦劳动,几经寒暑,灵渠开凿成功。至此,从湘江用船运来的粮饷,可以通过灵渠,进入漓江,源源不断地运至前线,保证前方的需要。至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军终于全部攻下了岭南,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并派兵戍守。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而灵渠则为完成这一伟大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灵渠从开挖成功,至现在已有二千一百余年的历史。在清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它对于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巩固祖国的边防,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至于它在古代水利史上的成就,时至今日,仍放出灿烂的光彩,为后人所钦敬和自豪。现在让我们从灵渠的开渠技术方面,来看看我们的祖先在水利建筑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吧! 故而兴安谚云:“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兴安地形和水系特点。
湘江和漓江,在兴安境内东西相距二十五公里。如果要开凿一条运河,把它们连接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任务是够艰巨的。好在漓江有条支流,名叫灵河,灵河有条小溪,叫始安水。始安水发源于兴安县城附近的富贵岭。始安水与湘江的直线距离只有二点五公里,其中只是隔着一列宽三百余公尺,高三十余公尺的土岭。这列土岭,就是有名的越城峤(或称始安峤,又名临源岭),它实际上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因此,只要把这座岭挖穿,就可以把海拔较高的湘水引入始安水,而达漓江。而聪明的设计师,正好就是这么干的。他们在湘江上拦河筑坝,提高水位,开凿一条五公里长的渠道,挖断越城峤上的太史庙山,将湘水引入始安水。然后将始安水疏导改造,以便船只能通过它进入灵河,以达漓江,将湘漓两江沟通了起来。(见图一) 灵渠从建成到现在已有二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也有一个由粗创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秦代的灵渠,有哪些具体建筑,无史实可考,但据唐朝的史料记载,灵渠除了渠道以外,即有大、小天平(铧堤)、铧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门等项建筑,这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灵渠已基本相同。这些建筑成龙配套,紧密相连,使灵渠成为一个非常灵巧的水利工程。
4. 灵渠位于我国那个省区其修建有何重要意义
灵渠 又称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秦凿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专安县 境内。 建成属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关于灵渠的开凿,需要从古代一次有名的战争说起。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接着向岭南地区发动了战争。“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用了五十万攻无不克的精锐部队,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进。其中向现在江西余干县前进的一路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占了东瓯、闽越(今福建)地区,并设置了闽中郡。而向广西进攻的一路秦军,则遇到了部族首领的顽强抵抗,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
5. 秦始皇修建灵渠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功用。灵渠工程主体包括铧堤、南北渠、秦堤、陡门等,完整精巧,设计巧妙,通三江、贯五岭,沟通南北水路运输,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
“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察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兴安县也留下了为纪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将军墓”。历3年艰辛,这条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6. 灵渠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8年(秦代),于专公元属前214年凿成通航。横亘湘、桂边境的南岭山势散乱,湘江、漓江上源在此相距很近。兴安城附近分水岭为一列灵渠地处桂林兴安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沟通了湘江(长江水系)与漓江(珠江水系),为开发岭南起了重要作用。灵渠为秦始皇帝时期所建,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其设计之精巧,令人赞叹。
7. 灵渠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意义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7)灵渠在哪里是谁修建的有什么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水文特征
灵渠渠首海拔高程为212.08米,灵河口海拔高程181.8米,平均纵坡1.09‰,多年年平均水位184.10米,多年平均最高水位186.97米,多年平均最低水位183.76米,极端最高水位是1985年5月27日为188.52米,极端最低水位是1964年12月30日为183.57米。
多年平均流量11.39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大流量343.38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小流量1.26立方米每秒,极端最大流量是1976年5月15日为662立方米每秒,极端最小流量是1989年12月20日为0.35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570千瓦,可开发利用630千瓦。
文物古迹
四贤祠
位于距南陡下游约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筑,内有对灵渠有过贡献的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半身塑像。四贤祠又名灵济祠、灵济庙,始建于何时,史说不一。
飞来石
在四贤祠西约半里的灵渠北岸边,是一座突出堤上的天然岩石,略成方形,上平如砥,高约4米,周约20米,上有四季桂一株,有石级可以攀登而上。石壁各方,前人题咏石刻很多。
8. 怎样评价灵渠的历史意义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内要的保证,容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9. 灵渠是谁主持修建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郭沫若先生说灵渠“足与长城南北相对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兴安县城边,全长34公里,建于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伟力,显示出我国古代水利建设先进的科技水平。 明代《徐霞客游记》描绘了当年灵渠的景致—— 至兴安万里桥。桥下水绕北城西去,两岸巨石,中流平而不广,即灵渠也,已为漓江,其分水处尚在东三里。过桥入北门,城墙环堵,县治寂若空门,市蔬市米,唯万里桥边数家。炊饭于塔寺。饭后,由桥北溯灵渠北岸东行,已折而稍北渡大溪,则湘水之本流也,上流已堰不通舟。既渡,又有小溪,疏流若带,舟道从之。盖堰湘分水,既西注为漓,又东浚湘支以通舟楫,稍下复与江身合矣。 《徐霞客游记》中说的万里桥横跨于灵渠之上。这座桥当初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由唐朝桂管观察使李渤始建,1985年重建修缮。有对联说它“步行一万里,纵观二千年”。相传万里桥原来是一座又窄又小的木桥,到了唐代李渤来兴安修浚灵渠时,责令县令修一座石桥。县令名叫禺三,石桥建成后,他想流芳百世,就想出了个歪点子,将桥题名为“禺三桥”。当地老百姓见了,心中不服,有人偷偷就在禺字上面加了个草字头,又把三字多加几笔为“里”字,于是就成了“万里桥”。石桥交付使用这天,县令陪同验桥,看到桥名竟然被人改了,不由得暴跳如雷,责令追查,李渤笑道,这名字好,从此处到里京师长安,正好一万里啊。县令只好唯唯诺诺,点头称是。桥名沿用至今。 灵渠的开凿,连接湘、漓二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北接湖广、南连两粤的水运交通枢纽,从灵渠出发北上,进入湘江,经洞庭湖入长江;从灵渠出发南下,进入漓江,经漓江下桂江入西江,在广东三水汇珠江;通过珠江上游左右江、红水河可达云南、贵州,经东江可达福建;经北江可达湖南而形成东南半个中国水运网。同时也起到了灌溉农田的作用,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天下为三十六郡”,为平定南方,一统天下,于是派遣50万秦军兵分五路,向岭南进发,攻打百越,“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第一路人马在兴安县境内的越城岭(即镡城之岭)遇到了百越民族的西瓯部落军队英勇顽强地抗击,史称“秦瓯之战”。“秦瓯之战”的主要战场,就在越城岭一带。西瓯人利用复杂的山地和密林,袭扰秦军,杀死秦将尉屠睢,打得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由于有越城岭的阻隔,无法运送军粮,秦军无法推进。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只好占据要道,驻扎在今日漓江上游的大、小溶江之间,建立“秦城”,“兵勒湘南,握其咽喉,临融、漓二水间”。眼见攻不下岭南,秦始皇下令 “以卒凿渠,而通粮道”,派史禄主持灵渠工程。史禄率十万之众,劈山通道,经几载寒暑,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凿渠成功。灵渠修筑后,秦始皇竭全国之兵力,强征中原地区人民为兵卒前来与西瓯人交战,西瓯部落寡不敌众,终于战败,秦瓯之战宣告结束。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划为桂林、南海、象郡。 灵渠从南陡口到大溶江共长34公里,分为南渠和北渠,其中南渠长30公里,大部分利用的是天然河道,原小河道连结而成,人工仅开凿了5公里,北渠的长4公里,是连通湘漓的航道。 灵渠从分水塘引湘入漓。先由建筑在潭中的铧嘴把潭水大体三七分开,接着由人字形的南北两道石坝,截断湘江拦水,提高水位。北坝长380米,叫大天平,约拦十分之七的江水入北渠,接入湘江;南坝长120米,叫小天平,约拦十分之三的江水入南渠注入漓江。古时,灵渠曾建有三十六道陡门(即船闸),以提升渠道水位,保证上行船只通过。 湘江水量大,但水位低;漓江水量小,但水位高,两条江落差有32米。要引湘入漓,必须分水和使水爬坡,如何分水?如何让水往高处走? 灵渠的主要工程就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设计的。 分水由“铧嘴”、“大、小天平”和“泻水天平”完成。“铧嘴”状如犁铧,故名“铧嘴”。当年长186米,现在仅存86米。铧嘴三面有石堤,一面紧接大小天平,它的作用跟四川都江堰的鱼嘴相似,先是把湘水切犁而开,再通过大、小天平,使水“三七分派”,七分水通过北渠注入湘江,三分水通过南渠注入漓江。铧嘴还可以起到缓冲水流,保护大堤坝的作用。大小天平建立在湘江上的拦江滚水坝上,一大一小,呈“人”字形,所以又叫人字天平。它的设计非常精巧。大天平是北渠的一段堤坎,长约380米,小天平是南渠的一段堤坎,长约l24米;它们组成人字形分水坝,以减缓水流的冲击力。它们既可以引水分流,提高水位以利通航,又可以排洪防涝。水涨时,可以越过坝上,流入湘江故道,既可以使南、北渠保持足够的水量通航、又不致于让洪水漫堤,淹没庄稼,所以它们获“天平”之美誉。大小天平有内外堤,内堤用条石铺成,外堤用巨石排成鱼鳞状(每块石头约四米见方,好几吨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凿有一个凹口,中间灌浇铁汁,冷却后变成栓子,将巨石连成一体。这些石块就像鱼鳞般紧紧地挤在一起。每当水流带着碎石、泥沙越过前边的方块巨石,顺坡而下,一碰到这层层鱼鳞石,就冲进石缝之中,泥沙填得越多,鱼鳞石就挤得越紧,水越冲越牢靠。它历经2000多年而依然稳固,就是一个证明。在古代没有测量仪器,没有大型启重设备和运输汽车,没有钢筋水泥建筑等材料的情况下,工匠们能想出这些土办法操作,是很不容易的。除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还有辛劳,那是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那是牛马一样的劳作。 [Nextpage] 可以想见,这灵渠上的每一块石头凝聚着工匠们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眼泪啊。 灵渠工程包括秦堤,通常是指从分水塘到粟家桥的一段河堤即湘江古道的南渠和北渠上,长约一里,是连接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纽带。泻水天平建在两渠泻水天平的作用与大小天平相同,用来护堤、排洪、分流、平衡和保持正常水位。 灵渠枯水期“潺潺然不绝如带……必征十数户乃能济一艘”。这是灵渠在没有陡门之前的漕运既繁忙而又航行艰难的史料记载。灵渠清浅狭长,对行船不利。为了使水位升高,南北渠上建了许多陡门(又叫斗门),灵渠又称陡河,因灵渠的陡门而得名。当时建有l8道,唐代后增为36道。陡门就是在水流较陡之处设门,砌成两个相对的半圆形平台,每当枯水季节,用竹木结构的组合装置在设有平台的地方安置水闸,起到抬高水位、蓄水通航的作用。船进入陡门后把闸门关上,使水位升高,船就能一级一级往上爬。开启陡门,又可增加下游水量。 在灵渠2000多年的通航史中,陡门的作用不可低估。专家们认为:陡门是历史上最早的船闸,它是现代电动闸门的鼻祖。它是世界船闸史上最早的船闸雏形,被人们称为“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的陡门启闭非常灵活,节省人力,维修方便,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蓄水漕运方法。宋代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赞灵渠陡门: 渠绕兴安县,深不数尺,广丈余。六十里间置斗门三十六,土人但谓之斗。舟入一斗,则复闸斗,伺水积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翎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 在国外,最早的船闸直到1375年才在欧洲的荷兰出现,而这时我国已经是明朝了。2100年后,第一位欧洲的工程师在开凿苏伊士运河时,突然发现红海与地中海的水位差高达l0多米,就吓跑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这种利用船闸的行船技术,一直沿用到现代。全世界的江河湖海航运,在19世纪末开建、20世纪初建成的巴拿马运河,包括我国今天的长江葛洲坝、三峡大坝,都是采用这种”斗闸”的方法解决水位差以使船舶通航的。陡门是船闸的祖先,它既古老又先进,既传统又现代,既实用又有艺术性。陡门的发明和创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和中国航运史、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灵渠的修筑,从秦始皇28年即公元前219年,向岭南进兵开始,直到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结束’,前后用了四五年的时间。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残余,许多人都习惯说是秦始皇修长城、修灵渠,而许多真正的建筑者却名不见经传,史料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其实灵渠是古代军人和工匠修的,耗时约五年,动用军队和民工数百万,死伤无数,造福几千年。 人民深深怀念那些造福于民的功臣,更崇敬那些无名英雄。 灵渠边的三将军墓和四贤祠就是例证。 三将军墓在兴安城边粟家桥附近。据史载,灵渠是秦始皇命令史禄主持修建的,但民间却有自己的说法,那是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民间传说这三位将军就是灵渠的设计师、工程师和施工的总指挥。 第一位将军是伟大的设计师,他组织实施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开凿一条60多里的运河,使湘江和漓江的上游沟通,运送粮草的船队便可畅行无阻了!在没有现代铁路、公路交通的年代,水运是主要的交通方式,打通内河航运,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在统一中国的两千多年历史中,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可惜的是,湘江发源于兴安县东面的海洋山,漓江发源于西面的猫儿山,虽然开凿了运河,两条江高达数丈的水位差,第一位将军一时无法想出升高水位的方法,竟然被那位秦始皇下令杀掉了! 第二位将军是个天才的发明家,他吸取了前一位将军失败的教训,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创造了多级升降水位的陡门,使船只得以通航。然而,第二位将军由于一时未能解决分水的问题,不能按军令规定的日期完工,又被暴虐无道的秦始皇下令杀掉了! 第三位将军是位勇敢的工程师,临危受命,他吸取前两位将军失败的教训,在他们事业的基础上,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灵渠工程,运送粮草的船队源源不断通往岭南,保障了统一国家的军事行动,秦始皇大喜,封他高官,赐他重奖。这位将军拒绝受封受奖,上书朝廷说自己的成功并非他一个人的功劳,委实是前两位将军用命换来的,他们才是开凿灵渠的真正功臣,请求皇上开恩,给前两位立了大功的将军平反昭雪。可是,暴君怎会认错呢?秦始皇龙颜大怒,说大胆!违抗军令者,杀无赦!君要臣死,臣怎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第三位将军只得拔剑自刎,以自杀的方式抗争朝廷,来维护自己和前两位将军的尊严。临死前,他留下遗言,要把他埋葬在灵渠边上,让他日日夜夜看着那滚滚的灵渠水奔流不息。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在粟家桥附近,把他们三人合葬在一处,因为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三位将军的有姓无名,年年有香火,世世代代受到百姓的缅怀祭祀。 关于三将军,民间还有好些流传的口头版本,再说一个。说的是三个身怀绝技的石匠的故事。第一个姓张叫张石匠,领了秦始皇的命令担负开凿灵渠的重任。一年过去了,灵渠开凿好了,不料在开闸放水的时候,有一段秦堤被洪水冲垮坍塌,秦始皇就把他杀掉了,另外责令一个姓刘的石匠来修。刘石匠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不但把坍塌的堤坝修缮好,而且还加固了,以为这下可以通航了,没想到放水通航的时候,那秦堤再一次坍塌了。秦始皇又把王石匠杀了,再派一个姓李的石匠去。李石匠想到自己此去必死无疑,整日坐立不安,一天,他在灵渠边上借酒浇愁,碰到四川峨嵋山来的一位云游僧人,僧人告诉他垮渠毁的原因是一妖魔在作怪,于是僧人发神功从峨嵋山运来一块巨石,将妖魔镇压,灵渠自然也就很快修通了。李石匠终于修好了渠、筑好了堤,可以放水通航了。秦始皇要奖赏他。李石匠是个善良的人,想到前两位石匠有那么大的功劳而被无辜杀死,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却不但活了下来还要受奖,天理难容啊!李石匠羞于独占功劳,正当人们向灵渠上的船只欢呼的时候,李石匠悄悄来到分水塘边,在前两位石匠被杀的地方,头撞巨石自尽了。当地百姓把他们三人就地合葬在一起。到了明朝年间,后人追念他们的功德,把他们的遗骨迁移到了粟家桥附近,并修建了一座大墓,后人封他们为镇国将军。
10. 灵渠是谁修建的
在兴安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说灵渠是由三将军,也就是3位石匠修的,而且在那里真有一座三将军墓,兴安广场上还有他们3个人的塑像。
史禄,名禄,官职为秦监御史,史料中称他为“史禄”或“监禄”。至于他的姓氏、生卒年代和籍贯都无从考证了。司马迁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刘安的《淮南子•人间训》和班固的《汉书•严助传》中都提到了史禄开凿灵渠的事迹,但记载却十分简略。
直至宋代,才有了一些补充性的描述,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录》中写道:湘水源于海阳山,在此下融江。融江为洋河下流,本南流。兴安地势最高,二水远不相谋。禄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元代人所修的《宋史•河渠志》也记载,“广西水灵渠源即漓水,在桂林兴安县之北,经县郭西南。其初乃秦史禄所凿,以下兵于南粤者。”
在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还供奉着史禄的塑像。人们感佩于他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为“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
在史禄的主持下,经过秦军与被征发的劳动人民的艰苦劳动,几经寒暑,灵渠开凿成功。
广西兴安灵渠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