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通过历史教学认识历史
做好历史教学认识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一课。
上好历史课,提高教学质量是历史教师的工作和职责。
怎样才能搞好历史教学呢?笔者根据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兴趣是搞好历史教学的前提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潇洒的教态,风趣的语言,甚至教师的长相、风度、穿着打扮、习惯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教师的教风、教态、教法、语言等产生了好感,就会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就会产生厌倦心理。
其次,要因材施教。
学生对历史课的认识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有兴趣但不求甚解;有的只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有兴趣;有的只对分数有兴趣,只从考高分出发。
我们应根据这些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不同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兴趣。
再次,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
历史课本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有许多很吸引人的历史故事、传奇人物等,教师在讲课时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改变单调乏味的讲述,变历史知识为有血有肉的、具体的生动画卷。
二、注重讲授方法和教学艺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
历史课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教学条件和环境不同,教师本身的素质特长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等,采取灵活多样、适时对路的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导演,达到美、活、实的艺术效果。
我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条件先后采用过参观总结法参观历史展览、革命胜地、古代建筑,然后让学生根据我拟定的提纲写出总结;专题讲座法对重大历史事件采用讲座法;读议法阅读教材后进行讨论;历史知识竞赛法;比较对比法将历史上相关联的内容加以比较,既可学习新的知识,又可巩固就知识,起到互补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读书测试讲解法将新课知识点拟成测试题,上课后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答题,然后我进行要点讲解,并使之系统化。
三、史情、史理相结合初中学生对历史课内容有着明显喜憎之情,他们喜欢爱国英雄的故事、祖国繁荣昌盛更的历史,不喜欢丧权辱国的人物和事件及一些偏于记忆的地域或时代,这就是一种情感因素。
教师应根据这一情况发挥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的内容,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感染和启迪学生。
如讲唐朝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强盛的大帝国,还要使学生理解唐朝繁荣昌盛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又如,讲东晋和十六国时,学生对北伐杰出的代表祖荻非常佩服,纷纷表示也要向祖荻那样闻鸡起舞练好本领,随时报效祖国。
教师可利用学生这种积极情绪选讲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在兴奋愉悦中接受教育。
对于学生不喜欢的内容,教师要善于从思想上、认识上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历史,使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举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利用反面教材进行教育。
如讲五代十国时,教师可提问对石敬瑭的所作所为我们可得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反响强烈,争着发表见解,都认为这个人物是个很好的反面教员,要从他身上吸取教训,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民族败类,都不做有辱人格国格的事情。
学生的喜增之情是非常易于显露的,教师要把握其心理活动,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民族感情,使其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而奋发向上,立志成才。
四、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固有需要。
探究学习旨在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现探究式学习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巧设问题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想上一堂鲜活的历史课,精彩的
㈡ 如何把握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现代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新历史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依照内容标准,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基于学生的原有水准,二是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历史课程目标体现国家的意志,是针对全体学生提出来的最低要求,只要是合格的中学生就都应该达到这个标准。历史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提出来的目标。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都不同。
㈢ 教育:怎样把握初中历史教学重点
【英盛观察】
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善于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效果好;不善于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效果差。就初中历史课教学而言,教师只要把握好教科书的重点、《配套练习册》的重点和考试题的重点,就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把握教科书的重点。初中历史课本上的内容分正文和研习升级两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主要材料、补充说明文字和思考题三个方面。主要材料是字型较大的黑体字,补充说明文字是字体较小的红体字,思考题是指每篇课文中的两到三个问题。
在这两部分中,正文中的主要材料是重点内容,其余皆为非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这些材料时,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主要材料上。主要材料不但要讲解,而且最好还要归纳出其结构图或结构表,让学生多练多记,以便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另外,还要区分出主要材料在这几年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出现次数多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内容,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补充说明文字可以让学生阅读后,只强调其中的重点内容。课文中和演习升级里的思考题,可以作为选学内容,有兴趣的学生作一下,无兴趣的学生不作也能行。
课文内容比较多,怎样才能区分出重点和非重点呢?一般来说,重点内容是课本上介绍详细、按排篇数比较多的内容,尤其是考试题中出大题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掌握了这条规律后,通过比较就能区分出重点和非重点来。如中国古代史上的唐朝和辽宋夏金,仅唐朝一个朝代的事情编者就安排了两篇课文,叙述比较详细;而辽宋夏金四个朝代的事情,编者只安排了一篇课文,叙述比较粗略。相比之下,唐朝的内容更重要。
二要把握《配套练习册》的重点。《配套练习册》上的练习分为三个类型,课后练习、单元检测题和期中期末考试题。在这些练习中,单元检测题和期中期末考试题的综合概括性很强,经常把几件大事串连在一起出一道题。如中国近代史《配套练习册》第一单元的检测题中,把《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篇课文的内容串在一起出了一道题,即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及对社会性质的影响。另外,也体现出了编者的倾向,他们认为这是这一学期的重要内容,就在期中期末考试题中出练习题。
因此,相比之下,单元检测题和期中期末考试题显得更重要。
三要把握中考题的重点。中考题都是由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对《课标》、课本、《配套练习册》和最近几年的考试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之后而命制的,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和典型性,对考试题重点的把握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考试题的重点呢?总体来说,考试题的重点是由考试题后面的大题来定的,出大题的材料就是重点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常常在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中出大题。因此,这两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重点内容。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本、《配套练习册》和中考试题中,存在着许多客观规律。只要你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研究和总结,就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㈣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夯实基础知识
盐城市时杨中学 蒋大庆随着2005年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的考查角度、试题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试题开始由基础知识为主、能力考查为辅的模式向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模式转变。应该说,这样的转变符合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那么,在新高考的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应对新的转变呢?俗话说“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我们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总结试题类型,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整个高三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落实好基础知识呢?一 依据考纲,明确目标. 《考试说明》强调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考察是否记全、记牢、记准了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知识。从新课程新高考来看,虽然一再强调考察能力,而准确记忆性的基础知识的分数比重仍是相当可观。我们知道,高考中无论选择题还是问答题、材料分析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虽然我们仍很难清楚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能力分数有几多,但不掌握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再有能力也只能是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人所皆知的至理名言。在日益重视能力训练、突出能力考察的今天,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防止矫枉过正,无疑是当前历史复习中特别值得认真反思的重要问题。《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最重要的依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历史考试说明中历史知识的考察范围,并注意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基础知识落实上。按照<<考试说明>>的考查要求,考试范围包括必修一、二、三和选修, <<考试说明>>列出了多少个一级子目、多少个二级子目、多少个三级子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条目烂熟于心,明确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全面、系统复习基础知识,为学生取得好成绩奠定扎实的基础。二 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从新高考试题看,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准确、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章节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基础。(1)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定性),属宏观知识,对学生们形成历史结构框架极为有利,可以要求学生多加了解;(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其次,理解要深。要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特别要告诉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3)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情景图、图表、漫画等,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图讲史,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建立紧密的图文关系,而后再挖掘图中的隐性知识等,从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夯实基础。三 架构体系,提升能力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到了高三,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坏之关键就取决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架构历史基础知识的网络体系就是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第一步。有些同学认为自我架构历史知识体系太费时间,其实这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因为整理知识体系虽颇费时日,但可以缩短以后每次复习的时间,而且也可以使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横、纵向联系更为清晰;同时随知识网络体系在不断地深入整理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地深化和加强,这实际上就是在逐步摆脱过去的那种烦琐的记忆过程,同时也达到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双赢。可见,教师应在高三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自己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整个高三一年只要四个步骤培养就可以完成历史的深化复习了,即:第一步构建以目录、章节标题、课本黑体字为主线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整理和开发目录、章节上的标题、课本黑体字架构成简要的初步的历史知识体系,以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课本的目录、章节标题和黑体字往往是被大家都忽视的,实际上这些都是课本的“纲”(骨架),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就能形成清晰的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等。第二步运用课本知识架构横向与纵向联系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第三步以历史常识和基本理论为主线的立体知识网络体系。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答题的框架、结构,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事例充当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这是也是对第一、二步的总结和提升。在操作时,首先应将生产力的发展做为主线来归纳历史知识,这条主线,可以说很多历史发展均与之有关,因为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从而造成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也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国力强弱不同,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复杂的国际关系。其次,以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作为根本原因来整合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因为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再次,根据四大基础(经济、阶级、思想理论、组织基础)、经济发展七要素(制度、环境、资金、劳力、技术、资源、市场)为主线来整合历史知识。第四步分地域和时政热点、焦点来架构知识网络体系。把历史知识按地理区域划分、归纳和整理,从而把这一地区的地理、政治和历史结合起来综合认识;也可以根据近及年的时政热点、焦点来架构新的知识网络体系,即把历史、地理知识作为时政热点、焦点的背景或载体来体现。这两部分内容架构的知识网络体系就等于说把某一地区或时段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文化特点、国际关系、现实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认识。在架构这四大知识网络体系时,不仅要求学生将基础知识一一落实,并要在架构不同层次知识体系中不断地操作和演练、交流中熟悉起来;同时在构建时还要激活和提升所有的思维能力,将知识体系能活用起来。如在整理中,直接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因为高考时间有限,为争取最大限度的分数,这就要学生只答要点、精炼出观点,而不是不加分析地罗列原始史料,这就需要平时的潜移默化地去训练,而架构知识网络体系本身就在训练高度概括能力。此外还有些能力也可得提升,如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能力和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能力就可以得到直接的提升;而历史分析能力(即将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分析它的发展变化)、比较分析能力(即确定历史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方法,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阶级分析能力(即对阶级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也可以得到发展。四 科学记忆,提高效率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巩固基础知识呢?1.联想比较记忆法没有联想比较,就没有深刻的记忆。联想比较记忆法是对历史现象从各种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记忆。联想比较可以纵比: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联想比较还可以横比:通过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不仅便于记住两个变革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发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联想比较记忆法不仅能使我们巧妙地获取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2、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例如,新课程中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浓缩记忆法的优势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3、重复记忆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很多,教学时应灵活运用,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㈤ 如何把握历史人物 搞好历史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要分析教材、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方式,还要强化教学反思,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思路,明确优化的方向,充分整合资源,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成效。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一些工作实践进行初步探究。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科学的教学方案是一节课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拓展思路,认真分析。首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刻的领悟和发掘,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去思考一册教材、一单元教材乃至一课教材,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历史教材的编写特点,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前后连贯、深入推进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紧扣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够更好地设计出教学方法与策略。另外,教师还要针对教学模式、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广泛汲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方式,做到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以及消化性吸收、创造性运用,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的历史教学水平。
二、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其关键与核心在于抓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堂这一主阵地在拓展学生思维、强化理解效果以及促进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之中,重点进行了四种方式的教学改革。首先,将自主研究式教学广泛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将教学目标要求设计成前后连贯的思考题,在课堂上交给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而教师则侧重对学生进行点拨。这样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掘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历史学习的知识点和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促进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其次,笔者将辩论探讨式教学引入历史课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出现一些观点的差异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观点的辨析,以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让他们自己寻找学习成果中的不正确、不完善之处。例如在《“一国两制”和中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有学生对“一国两制”中港澳实施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不理解现象。笔者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讨论辨析,正反两方学生分别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港澳问题的由来等方面进行了激励的辩论,最终明白了“一国两制”是在特殊背景下维护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港澳地区繁荣稳定以及顺利过渡的政治创举,其本质并不违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通过这样的辨析活动,学生有效加深了对这一方面的理解,而且纠正了思维中的疑惑。第三,将图文结合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在历史教学中,补充教学信息是增强教学生动性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演示相关的影音资料,通过图像、图片、图表、文字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这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另外,笔者还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式教学,深化对学生的教育成效,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笔者不仅通过影音资料展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些场景,而且还展示了当前中日东海纷争中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如中国军舰在钓鱼岛海域游弋巡逻的场景。通过这样的画面对比,学生的心情无比激动,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对比体现了什么。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这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体现了中国国防战斗力的提升,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牢固,这样的对比分析教学有效深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三、发掘生活教育资源,为增强理解感悟效果拓展空间
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知古论今,展望未来,教师可以通过发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对历史教学进行补充、拓展与完善,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效果。例如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一课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化入手,比较五年、十年、二十年等不同节点上自己家庭生活条件出现的变化,以这种渐进式的对比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直观感悟。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学生通过调研获得了许多直观形象的资料,如家庭居住面积的增加、家中电器的增多、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变化等,汽车、电脑等已经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庭,而这一切在二十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样的对比调研中,学生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些显著变化具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党的坚强领导,是干群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生活条件,饮水当思挖井人,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深化了爱党爱祖国的教育。这样的拓展活动有效整合了历史教学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打造了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感悟理解效果,同时为他们形成正确思想理念提供了有力引导。
另外,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要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积极的正面评价鼓励学生,对于他们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闪光之处加以肯定,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幸福与满足,从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之中,这也是使历史教学得以高效开展的重要情感促进因素,对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㈥ 怎样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03
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
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 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㈦ 如何把握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重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为主,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学策略无疑是重要的。
一、师生互动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说:“如果你是教历史的,你的教学任务首先要注意,在你的课堂上,听讲的不是什么抽象的学生,你应该看到,你面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独特的人们„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抱负和干劲。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只有当人们有了活生生的个性时,思想的热血才能沸腾起来。”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努力当学生的顾问;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的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要树立整体意识策略
不少人感觉历史难学主要是由于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孤立地看待,形成了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认识。这是历史学习之大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缺乏粘连性的知识最难记忆,犹如在松散的沙上盖不起高楼大厦一样。
认知心理学曾提出平行分配加工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在人脑中知识的结构不是直线形的层次结构,而是围绕一些关键概念所形成的网络。网络的重要性就在于学习者可以从网络上的任何一点进入或开始学习知识结构,而不是必须从直线层的最低开始。譬如,学习明朝一条鞭法,这条鞭法是1581年张居正实行的一种新的征税办法,是把原来的赋税和杂税合并,统一折成银两征税。这些都是应当理解记忆的小处。仅仅掌握这些小处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这段历史的目的是掌握系统的明朝经济政策和各个历史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为此,需要纵横交错构建网络体系。从纵的角度看,北魏的租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宋的方田均税法和明朝的一条鞭法等上下一串,便可以构成各个历史时期赋税制度系列;从横的角度来看,明朝的屯田,植棉和一条鞭法等左右一连,便可以构成明朝经济政策系列。以一条鞭法作为网络上的一点进入,可牵引出很多相关概念,勾勒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激趣策略
1、直观激趣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过去性。要学生去认知,理解这些距他们生活遥远的知识,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难于理解或感到枯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回溯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实在的情景(教学媒体):如照片、幻灯、录像、电影等,创设历史情境,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现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目睹“历史的真实”,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这样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这种情绪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例如:在讲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利用投影机显示长征过程,把静态的地图变成动态的地图;用录像机结合教学内容,放映《闪闪红星》、《金沙江畔》、《四渡赤水》等电影中的生动镜头;用录音机播放《长征组歌》和朗诵毛泽东关于长征意义的一段论述。这样多种教学媒体紧密配合,能够始终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在感受、视觉、听觉的交叉感应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历史知识。
2、诗歌激趣
古人常用诗歌来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可见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其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材料。因此如何利用好诗歌来进行古代史的教学,以诗正史,以史辨诗,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每位历史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古诗能生动地解释补充教材的基本史实,让学生把握历史的真实,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是对“开元盛世”景象的写照。诗史相证相得益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使学生对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人民困苦,北方生产遭到破坏留下深刻印象。从而理解“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形成“安史之乱”这一历史概念。又如,皮日休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既道出隋亡的原因之一,又充分地肯定了大运河的作用。把这首诗与教材有关大运河的作用的内容结合起来教学,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运河的作用。再如,胡曾诗:“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破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把隋的灭亡归于大运河的开凿,看不到隋亡的根本原因在隋炀帝的暴政。通过引进这首诗,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文人观点的理解,必须结合历史背景,以史学知识去认识而不是依据文人的标准这一综合能力。
3、问题激趣
“教师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所讲的内容”,要想使历史课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就必须区别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特点来设计问题。一般说来,高中历史重分析,理性化多一些,初中历史重过程,感性化多一些。要改变高中历史对初中历史的重复,课堂提问设计就大胆引入新材料,新情境,诱导新的遐想,产生新的冲动;也可以旧材料,新角度,即“旧瓶装新酒”。如对“洋务运动”一课教学,对初中生问题可设计为:(1)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对高中生则可设计为:(1)阅读课文引文中曾国潘说的一段话,概括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此分析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区别对待高中与初中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思考,设计问题刺激学生扩散思维,使其以新视角去对旧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引入新的历史观点,新的信息,可使其不断释出历史常新的魅力,引导学生对问题争议~
㈧ 如何完整,准确的把握历史教学三维目标
历史教学中以《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根据“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1.知识与能力。历史课标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①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②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③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基础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是历史科学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方面。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在知识教学方面,就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古今联系等,以及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防止把历史割裂成零碎、孤立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第一要素是程序,按程序学习,能够节约时间,容易使学习行为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所以学习的一般过程离不开学习、运用、巩固、总结等环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 学习方法的第二个要素是原则,即人们在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点: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因而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第三个要素是方式,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等。我们建议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应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总结、评论、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教学中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四个要素是手段,指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学中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
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课标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上也作了一定的要求。情感,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等;正确、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 历史教学的内容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历史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㈨ 如何有效的进行历史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祁县教育局教研室 武晓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愉悦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和每课三维目标,精心备好每一课。
有效教学是教师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特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简言之,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历史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个体发展和历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教学活动。
历史的考试紧扣课标出题,所以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它非常具体,内容标准详细地规定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六本书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标准共44个学习主题,分布在每一册书共有37个单元。因此,我们在讲课之前必须参照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来备课,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程是一标多本,围绕一个课程标准,使用多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有北师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书,我们都要熟悉教材内容,做好:(1)教材内容分析,了解现行教科书的结构(2)了解课时教学内容与前后课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全册教科书中的地位(3)了解本课教学内容中各子目的内在联系明确每一课的课标要求以及三维目标对本课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知识与技能”以“过程与方法”作为生成保障。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作为培育的凭借与途径。
备课要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依据,教学活动设计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教师还须转变角色,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材,以一个学生的眼光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审视教材,作好学情分析:(1)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2)了解学生已经具有的与本课有关的知识;(3)了解学生在思维、情感等年龄心理上的差异,使备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写文章讲求有好的开头叫“风头”,课堂教学也是一样,需要创设新、活、美、乐、自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总的原则是要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这就是需要做好成功的导入教学。
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景致,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们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要把握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设计原则。历史课堂的导入,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技巧性,以达到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的功效性,这样的导入才具有艺术性。因此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应该注重把握一定的原则性。中学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1)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原则。(2)导入内容的篇幅要适中、恰当原则。(3)从新课程内容标准找导入语的突破口的原则。新课程内容标准,是本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精髓核心所在,也是该课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趋势的重要出发点,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如果能够渗透对考点的加强,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而这一类的导入的方法一般建议是复习式的导入为主。(4)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历史学习素材,理清学习脉络为准的原则。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因此历史课堂不应该为上历史课而上,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感化。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种教育的感化可以贯穿整个课堂,但是,如果能够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来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奠定整一节课的基调的话,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入教学的方法有多种:问题导入法、举例导入法、讨论导入法、图示导入法等在教学中自己的具体做法是:
(1)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便于将就旧知识逻辑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通常通过提问、练习,讲述,诵读等方式进行。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知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探索问题奥妙的兴趣。我在教学《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课时这样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各种措施,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太宗完善科举制,重视人才,虚心纳谏,社会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这些措施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通过这一导入,学生既回顾了旧知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措施,又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明清时期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及影响。
(2)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从而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我是这样导入的:播放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我接着说,2008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一次全世界人民体育的盛会,团结的盛会,一首《我和你》拉近了全世界人民心灵的距离,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向往和平的心声,但是,在20世纪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再次发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我在教学《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我说,今天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歌,你听听唱的是哪个地区?于是,我就唱;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同学们一听就知道是澳门,我接着说,是的,这是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澳门,那么澳门曾被哪个国家占领,又在什么时候回归了祖国的呢?这一地区实行什么制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4)采用多媒体手段
教学历史学科有很多影视资料可供使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的大事,重要人物都被拍摄成电视、电影作品,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使用。
总之,通过导入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三、打造教学特色,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以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首先,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打造教学特色。中国有句教育古训是“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首要因素。看看易中天吧!看看纪连海吧!看看王立群吧!他们的讲解多么生动,多么睿智,善于设疑,调足了听众的胃口!教师的情绪感染着每个同学。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生风华正茂,他们富有理想,富有激情,我们为何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呢?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去解决一个一个问题。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要减少课堂的讲授时间,降低教的富营养,增强学生的饥饿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第三,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以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应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以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中心教学法,即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造思维情境,将教学复习的知识以问题组的形式呈现,把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和情趣,有效掌握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教学方法。
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的内容,即问什么? 一是问题内容要紧扣课标和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是问题要体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三是问题要有层次性、次序性。四 是立足课本,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准则,以课文的重难点知识文献资料思考题等为主要内容。五是不能过于肤浅。
2、要问的对象,即问谁?(1)多关注学习中等及以下的学生 ( 2)问题难度较大、灵活性较强的最好问优学(3)回答问题的同学不能总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应关注全班同学。3、提问的方式,即怎么问? 一是问题的表述要简明、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二是问题要有启发性。 三是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
4、解决问题的方式(1)注重学生独立的阅读和思维,以自主学习为主,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径,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把学生的阅读置于中心位置,要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识记层次的问题。(2)较难的问题,可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试着解决,答案还不够完整或学生的理解海不是很到位,教师可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名言、地图、图片等材料帮助理解。(3)把历史知识的学习放在本单元、本册书或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过渡,融会贯通。(5)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做好板书设计。
四、做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学习历史并不仅是单纯地知道历史事件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指导我们今天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五、做好练习巩固与背诵教学
我认为:就历史学科而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练习和背诵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练习题的设置:1、要紧扣课标要求,体现识记、理解、运用层次的不同要求,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巩固。2、题要适量,力求少而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教师精心设置每课的练习题,当堂练习当堂订正,及时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4、要求学生在明确题的答案之后把题写到作业本上,同时作为本课背诵的主要内容。
背诵环节:1、力求让学生达到理解记忆,注意背诵的准确性。2、注意对知识的系统记忆。3、多提问检查,关注全体同学,人人过关,只占用课堂时间,教师问学生时可变换问题的角度,创设问题的情境。4、多激励,形成竞争的气氛。
此外,还应进行教学反思。成长=经验+反思。耐心进行课后反思是打造高效优质历史课堂的阶梯。教学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项技术,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需要自己随机应变,也可能会有灵感闪现,为自己的课堂增加亮色。课后反思就应该把这些散落在课堂记忆中的碎片拾起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养分,这也会成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阶梯,我们会继续攀登,高效优质历史课堂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著名课改专家、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低效问题。我们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把有效教学的理论运用到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发挥个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学生具体的学情相结合,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