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如何训练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如何训练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21-03-07 14:35:02

㈠ 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对历史课教学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历史教材和初中学生的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以初二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谈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二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同时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已能从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判断。可以这样描述:初二学生的历史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并且也包含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对初二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历史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是怎样认识历史事件、人物,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然后才是拿历史与现在可比性去发挥想象,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或者去认识解决某一新的问题,对初二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学会认识历史,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的培养。笔者主要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深化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分析式教学来完成的。如“背景分析”:像鸦片走私历史背景分析,各农民起义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分析;“胜败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分析,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等;“性质分析”:如对太平天国运动性质,辛亥革命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分析;“历史意义分析”: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分析等。对背景和胜败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识记部分,加深了对难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易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较能力,是通过对一些不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比较能找出同类现象的异同,揭示其不同本质区别。如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其相同点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较;不同点从关税协定,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这几方面比较,并指出这三个条约分别使中国开始沦陷,大大加深沦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又如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比较,指出“改良救国”,与“辛亥救国”的不同道路。
归纳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则能使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辛亥革命讲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小结归纳:辛亥革命分两个问题讲述,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二是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同盟会建立,之后,开始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这些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表明了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四川人的保路运动,给湖北同盟会发动起义造成了绝好的机会,于是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建中华民国、使革命进入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一失败表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不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归纳,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窥视知识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归纳的过程,是知识联系衔接形成系统的过程,也是学生归纳能力提高的过程。
综合能力,是把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构成一整体认识的能力,也是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如在讲完“西安事变”这个内容后,可以指导学生综合“中国共产党指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重点对“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的制定的方针”、“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综合,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把握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过程”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播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努力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㈡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变乱”这一史实时同学们比较熟悉。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尝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效果就不同:(1)假设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政权?(2)假设没有“天京变乱”,洪秀全的“天国”理想会实现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牵涉到“天京变乱”,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败因、教训等热情,在模拟假设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如“太平天国变成了新的政权”,“太平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太平天国割据南方与清对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国理想变成梦”,“洪秀全成为民选总统”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单独设问,学生兴趣很难提起。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外援的对比表,同时出示国民党的碉堡工事和红军的防御工事图片。就战争开始后,假设一方
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另一方是蒋介石,进行模拟指挥(主要是策略)并谈感想。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于是有同学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也有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还有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问题。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讲解使学生对“天京变乱”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教材讲的很明确,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总结历史规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较分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通过比较分析,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都通过了侵略扩展获得大量资金,原料市场;3、都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3、垄断组织的促进作用。至此问题就已基本解决。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果稍加点拨,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国家统一,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的分析比较,将“史”与“论”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你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的意识。例如,我在讲“春秋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这一内容时,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国有一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法令这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去了,他果然获得五十金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决执行。同学们知道这位改革家是谁吗?学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兴趣盎然,我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实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和结果怎样?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何被施以车裂之刑?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为了让学生理解1977-1978年中国“在徘徊中前进”,我把当年的 “你办事我放心”、“黑龙江省委敬迎华国锋主席像”、“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等宣传资料展示出来,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由于资料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有的想到了虽然“文革”结束,但个人崇拜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还在制造新的个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错误仍在继续;还有的想到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等等。这样,学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识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诱发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高中学生很喜欢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提到此,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启发引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学会阅读课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一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组织语言表达。三是教会学生构建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网络。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引导。如我在讲“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秋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决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为什么不把八路军直接调到正面战场上作战,而要开赴敌后战场呢?开赴敌后战场以后,又为什么不立即组织百团大战呢?”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1937年,八路军3个师才3万人左右,若与强敌硬拼,不仅达不到抗日救国的目的,反而会达到蒋介石对红军五次围剿没有达到的目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既避免了国民党可能的挟制、吞并,又能够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这样,既有利于持久抗战,又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设疑,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的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联想能力。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结论,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课堂首先就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破除迷信,畅所欲言,容忍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说“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灵自由。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我在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目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我启发学生把民族资产阶级对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分析对照,并引导学生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教材不只是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的思维回到历史中,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如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环境的变化,气候的演变,经典作家的论述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缘由,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处理,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使思维向多维的方向发展,更好拓宽了思维视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什么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问答题来做。各种题型可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第四、逆向发散性。逆向发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指向与题目意义的方向相异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时归纳整理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应用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势,对学习者解决问题时有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规定性发生变化时造成误判。善于运用逆向发散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思维的失误,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评价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从整体上逆向思考,而且要从局部去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因此历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点。例如我在讲解内阁的设立时,我要求学生顺着我设立的问题去整理教材看书。明成祖为什么设内阁?明太祖为什么要废丞相?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何时产生?有何变化?变化的趋势的是什么?逆向思维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很多,要多选择相关的高考题去训练学生。
第五、写作实践。事实证明,让学生写史学小论文,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出某种新观念。通过锻炼,其思维能力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途径可以探究。所谓“教无成法,教学有法”,这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究、总结。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在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㈢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课堂是主渠道。通过课专堂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历属史基础知识,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在知识结构上的整体化。知识结构的整体化就是打破当前逐章逐节的间断性教学,建立以单元为环节的连续性教学,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以加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的能力。

㈣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以初二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谈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二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同时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已能从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判断。可以这样描述:初二学生的历史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并且也包含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对初二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历史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是怎样认识历史事件、人物,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然后才是拿历史与现在可比性去发挥想象,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或者去认识解决某一新的问题,对初二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学会认识历史,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的培养。笔者主要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深化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分析式教学来完成的。如“背景分析”:像鸦片走私历史背景分析,各农民起义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分析;“胜败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分析,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等;“性质分析”:如对太平天国运动性质,辛亥革命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分析;“历史意义分析”: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分析等。对背景和胜败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识记部分,加深了对难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易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较能力,是通过对一些不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比较能找出同类现象的异同,揭示其不同本质区别。如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其相同点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较;不同点从关税协定,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这几方面比较,并指出这三个条约分别使中国开始沦陷,大大加深沦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又如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比较,指出“改良救国”,与“辛亥救国”的不同道路。
归纳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则能使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辛亥革命讲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小结归纳:辛亥革命分两个问题讲述,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二是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同盟会建立,之后,开始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这些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表明了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四川人的保路运动,给湖北同盟会发动起义造成了绝好的机会,于是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建中华民国、使革命进入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一失败表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不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归纳,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窥视知识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归纳的过程,是知识联系衔接形成系统的过程,也是学生归纳能力提高的过程。
综合能力,是把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构成一整体认识的能力,也是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如在讲完“西安事变”这个内容后,可以指导学生综合“中国共产党指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重点对“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的制定的方针”、“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综合,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把握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过程”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播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努力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㈤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是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二是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启发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四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概念 历史材料 历史思维
【正文】古人云“授之以渔,非授之以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教育尤其是讲授法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强调问题答案的惟一性和标准化,在头脑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势,用单一的固有的,常规的心理准备去应付各种问题,从而缺乏思考的独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象,反而不利于创造性发挥。“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变乱”这一史实时同学们比较熟悉。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尝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效果就不同:(1)假设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政权?(2)假设没有“天京变乱”,洪秀全的“天国”理想会实现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牵涉到“天京变乱”,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败因、教训等热情,在模拟假设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如“太平天国变成了新的政权”,“太平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太平天国割据南方与清对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国理想变成梦”,“洪秀全成为民选总统”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单独设问,学生兴趣很难提起。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外援的对比表,同时出示国民党的碉堡工事和红军的防御工事图片。就战争开始后,假设一方
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另一方是蒋介石,进行模拟指挥(主要是策略)并谈感想。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于是有同学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也有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还有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问题。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讲解使学生对“天京变乱”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教材讲的很明确,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总结历史规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较分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通过比较分析,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都通过了侵略扩展获得大量资金,原料市场;3、都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3、垄断组织的促进作用。至此问题就已基本解决。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果稍加点拨,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国家统一,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的分析比较,将“史”与“论”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你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的意识。例如,我在讲“春秋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这一内容时,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国有一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法令这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去了,他果然获得五十金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决执行。同学们知道这位改革家是谁吗?学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兴趣盎然,我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实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和结果怎样?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何被施以车裂之刑?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为了让学生理解1977-1978年中国“在徘徊中前进”,我把当年的 “你办事我放心”、“黑龙江省委敬迎华国锋主席像”、“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等宣传资料展示出来,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由于资料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有的想到了虽然“文革”结束,但个人崇拜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还在制造新的个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错误仍在继续;还有的想到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等等。这样,学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识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诱发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高中学生很喜欢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提到此,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启发引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学会阅读课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一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组织语言表达。三是教会学生构建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网络。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引导。如我在讲“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秋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决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为什么不把八路军直接调到正面战场上作战,而要开赴敌后战场呢?开赴敌后战场以后,又为什么不立即组织百团大战呢?”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1937年,八路军3个师才3万人左右,若与强敌硬拼,不仅达不到抗日救国的目的,反而会达到蒋介石对红军五次围剿没有达到的目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既避免了国民党可能的挟制、吞并,又能够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这样,既有利于持久抗战,又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设疑,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的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联想能力。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结论,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课堂首先就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破除迷信,畅所欲言,容忍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说“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灵自由。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我在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目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我启发学生把民族资产阶级对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分析对照,并引导学生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教材不只是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的思维回到历史中,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如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环境的变化,气候的演变,经典作家的论述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缘由,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处理,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使思维向多维的方向发展,更好拓宽了思维视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什么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问答题来做。各种题型可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第四、逆向发散性。逆向发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指向与题目意义的方向相异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时归纳整理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应用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势,对学习者解决问题时有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规定性发生变化时造成误判。善于运用逆向发散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思维的失误,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评价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从整体上逆向思考,而且要从局部去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因此历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点。例如我在讲解内阁的设立时,我要求学生顺着我设立的问题去整理教材看书。明成祖为什么设内阁?明太祖为什么要废丞相?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何时产生?有何变化?变化的趋势的是什么?逆向思维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很多,要多选择相关的高考题去训练学生。
第五、写作实践。事实证明,让学生写史学小论文,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出某种新观念。通过锻炼,其思维能力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途径可以探究。所谓“教无成法,教学有法”,这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究、总结。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在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㈥ 如何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思维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一、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2.指导阅读
现在学生大多不善于读书,分析、概括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在讲授世界史,当讲到原始社会解体时,考虑到它对以后讲授亚非奴隶制国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必须让学生清楚而又牢固地掌握原始社会解体时经历的变化,从而形成明确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教材,要求学生结合阅读的内容分析:由于生产力提高的影响,氏族公社末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经过哪几项大的变化最后走向解体的?学生在启发诱导下,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认识了经历过的四次大变化,由此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3.巧设疑难
“思源于疑”,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石以后,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这样的提问可以有效的激发初中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最终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4.纵横联系
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这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世界史讲到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时,可联系同年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又如将中外历史上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四次重要改革联系起来比较分析,说明进步的政治改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与日本的大化改新,使两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沙俄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类似的纵横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其思维的广度。
5.分析与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例如讲授世界史“ 1794—1814年的法国”时,首先应依据教材分析拿破仑夺取政权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历史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第一帝国的建立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次,要逐项分析拿破仑政权对内采取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容,然后把他强化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制定《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鼓励资本主义发展,镇压保王党和加强对工农统治等有关政策加以综合,分析出拿破仑政权的资产阶级军事专政的实质。再次,分析拿破仑长期对外战争的对手和目的,使学生明确其早期对外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和后期对外战争的非正义性、侵略性。最后,将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进行综合,得出结论,并且对拿破仑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的评价。
6.比较异同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的方法很多,诸如同一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进入帝国阶段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7.课堂讨论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谈论对问题的见解,而且阐述自己所以这样认识的理由和依据,起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的作用。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目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他启发学生抓住民族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分析对照,引导学生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学生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问题加深了理解。而且为理解以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有关问题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等问题打下基础。
8.写作实践
事实证明,开展学史作文及写小论文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以历史为题材的作文中,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某种新观点,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使思维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重视传授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教会学生思维。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才是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传授思维方法,首先要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有一位教师在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时说:“当时法国正处于外国干涉军压境之时,国内王党分子也在密切配合。大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军事独裁政权,用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击败外国干涉军,并防止王党的复辟。拿破仑了解到国内的形势,认为夺取政权的时机到了,于是放弃远征计划,冒险回国。大资产阶级对拿破仑回国予以热烈欢迎,把他看作‘救星’,希望他能凭借武力改组腐败无能的督政府;军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向拿破仑提供了上千万法郎的金钱;巴黎的一部分军队也归附他。这样,拿破仑于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从此开始了拿破仑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的统治。”这段分析,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阐明了拿破仑“雾月政变”所以成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是在外国军事干涉的威胁下,大资产阶级需要拿破仑击败外国干涉军并防止王党复辟,镇压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也阐明了拿破仑上台的物质条件,即军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提供了金钱和部分军队。虽然这段分析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但仅仅是传授了历史知识。因为这里还没有明确点出“时势造英雄”这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师应该继续归纳总结:“分析任何英雄人物能够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为什么获得成功或者遭到失败,都要从当时的形势或物质条件来分析。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原则。”这样,才算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交给了学生,他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可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和解释。
其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历史思维的一些具体方法,诸如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概括法、分类法等,结合有关知识的讲授教给学生。这些方法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加强其思维的的科学性,使他们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其主动学习的水平。
第三,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例如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特点以及它们留给后人的共同历史教训”这一问题时,只要求弄清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特点”一词在这里含义较空泛,乍看起来不易捉摸其具体内容,如果我们运用分析法、从四个历史事件的性质、目的、作用、影响、意义等方面去考虑,它们各自的特点就十分清楚了。至于其共同的历史教训,则应从它们的最终结果、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等方面来思考和认识:“上述四次斗争都失败了,都未能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未能改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这说明,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历史思维的品格,课堂教学中还应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适时适度
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只有当学生出现“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达其辞”的最佳时机,对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此外,启发思维的难度要适中、量度要适宜,要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2.因人循序
教师培养思维能力,应注意每个学生(或每类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他们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思维类型等各不相同,必须因人而导(因类而异)。另外,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应循其“序”而引导。
3.反馈强化
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时,教师要注意接受学生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地作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都在课堂上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和发问,及时准确地捕获反馈信息。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教师应及时作出评价,以强化学生思维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过程中的错误。
4.尊重主体
杜勃罗留波夫(俄国民主主义者)曾这样批评教师越俎代庖的行为:“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因此,要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主动权,给学生创设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机会。教师更不能在教学中有意压制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讲教学民主,那样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独立思维的权利。相反地,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将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努力打造充满思维活力的历史课堂。

㈦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㈧ 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1 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②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③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2 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3 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①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③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4 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做到这样几点:①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②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③结合政治课教学,讲清常用的哲学原理,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④结合课本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渗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和段落。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最好的体现。
以上论述了能力培养的四个方面,其中阅读理解与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与运用是结果。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除学生因素之外,教师还必须进一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教学理论的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教学能力培养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

阅读全文

与如何训练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