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越国,上海究竟属于哪个
春秋战国吴国和越国都在现在的上海附近但是具体的属于哪一个国的确是没有考证,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上海还只是一个甚少有人居住的小渔村。历史并没有考证,但是如若是根据相近的方位来推断曾经属于吴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吴王阖闾病逝后他的儿子横征暴敛好大喜功多次发动战争,最终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库耗损民不聊生,最终国内大将自杀身亡再无可用之人,而这时在旁边蛰伏静静等待时机的越国已经养精蓄锐给千疮百孔的吴国致命一击,最终吴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越国也正式接手了吴国的地盘,越国将新都设在浙江的绍兴成为了浙江地区的第一个朝代。
越国在消灭吴国后他的国家地盘一时间成为几国中最大的,北到山东南到江西占领了整个东南地区,按照越国的国土所到达方位来看这时候上海也包括在内。
Ⅱ 吴国越国是什么时期
这应该是说的春秋战国时期。
应该说在春秋后期,吴国就已经是被越国给灭亡。越国是在战国初期,被楚国灭亡了。所以在春秋时期有两个国家,在后来就已经是没有了。
Ⅲ 古代吴国和越国的大致范围
吴西至常州东于大海南达太湖北及江水
在嘉兴秀洲区有国界河和国界桥版
河的北边属于权吴河的南边属于越,也就是说嘉兴的部分地区以及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江苏地区就是吴,嘉兴的部分地区主要是桐乡,海宁以及南部的杭州绍兴等浙江地区就是越国
嘉兴原来是古战场,吴和越一直在那里打仗,一会被吴占领,一会被越占领.市区的瓶山就是这么留下来的,相传是吴国军队打完仗犒劳三军喝酒喝剩下的瓶子堆积起来盖上土成为瓶山
嘉兴市区还有范蠡湖,是西施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越国主要在浙江,后来势力大了,扩至现在江西、上海、江苏东部和南部。
Ⅳ 古代吴国,越国现位于什么地方
越国是春秋战国时代位于东南一带的诸侯国,许多人对于它的印象来自于历史典故卧薪尝胆。谈到越国,就不能不谈到吴国,吴越之地指的就是这两个诸侯国所处的地区,即今天长江三角洲的江浙一带,包括上海、江苏和安徽南部的这一地区。
后来的百越则又泛指的是东南沿海一带,两者的地域有相互重叠之处,但各自延伸方向不同。
越国强盛于勾践时代,它在巅峰时期称为东南一带的“方伯”,这个方伯是什么呢?《礼记·王制》中如是形容: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
这个方伯就相当于地域性的霸主,管理着某一地区的秩序和稳定,“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
这是越国的高光时刻,但是越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忍受巨大的屈辱才换来的结果,在吴楚争霸中,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
当时不得不低头向吴王称臣,还派使者屈辱性的跪着走进吴王宫里,把自己的妻子送给吴王当妾,所以这才有了后来的卧薪尝胆。“乃令大夫种行成於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史记》)”
这时候吴国把重点放在和中原诸侯争霸之上,也就没有过多关注越国。卧薪尝胆十二年后,终于发兵击败吴国,四年以后再度击败吴国,使得历史戏剧性的上演。
吴王夫差派人像越国当初那样跪着走进越王宫,向越国称臣,后被越国吞并。
Ⅳ 2千多年前的吴国和越国是那个时代的吴国是什么年代的
1,东周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越国(公元前2032—公版元前110年)
2,两国权曾在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在荀子王霸中被认为春秋五霸之二,但在史记中不被认可
春秋五霸
司马迁(史记)主张: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旅)、秦穆公(赢任好)、宋襄公(子兹甫)
荀子(荀子·王霸)主张: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旅)、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Ⅵ 西越国是哪个朝代
战国
越国(公元前2032年[1]—公元前222年[2]),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华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3]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前306年,越王无彊北上伐齐,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由于越王无彊没有指定继承人,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各宗族子弟们竞争王位和权位,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4]东越国,闽越国皆为其后人所建国家。[5]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降越君,置会稽郡。[2][6]汉武帝时,东瓯和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朝,迁到了江淮。[7]
中文名
越国
别称
越、于越、於越
帝王
无余、允常、勾践、朱勾、无彊等
都城
会稽、琅琊、吴
主要城市
姑苏、奄、邗
国名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国国君是华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3]越国的前身是古代"于越部落",故而又称作“于越”、“於越”。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张守节“正义”引贺循《会稽记》:“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另外,据《春秋经·定公五年》“于越入吴”条,杜预注解说:“于,发声也”,亦即是说“于”字是用作发声的字而已。[8]据《史记·越世家》越国为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3]国君为姒姓,《吴越春秋》也认为“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9][10]
历史
早期起源
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百越先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农耕文化。后来的四五千年前,长三角以今天的余杭区莫角山遗址和反山遗址为中心,形成了辉煌的良渚文化。[11]良渚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以玉石礼器为核心的等级制度,表明其进入了阶级对立分明的苗邦阶段,如反山大墓中就发现了代表王权的玉锁。[12]公元前2500年左右,良渚文化衰落,之后是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茅山以西的宁镇地区则为深受东夷文化影响的湖熟文化,与太湖流域不同。
与吴国相比,越国的早期历史更为模糊。越国的国君为姒姓。姒为尧帝赐于大禹王的氏。上古、古代也长江中下游流域称扬越。"[5]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约公元前21世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大禹死后,其子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朝,传至帝少康时,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13]《商书·伊尹朝献》记载:“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当今欧阳家族跟越国的渊源,也就是说欧阳氏是越国、越王族独一无二的直系后裔。《史记》记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正义舆地志》记载:“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号为於越。”[5]进入商周之后,太湖地区与江西、湖南的百越青铜文明一样,也开始进入文明时期。根据考古发现,春秋早期的越国都城位于连接北边被大洪水破坏的低珪的太湖平原与南边的宁绍平原的安吉九龙山越国古城。
Ⅶ 古代时越国吴国存在的时期为
越国(公元前2032-公元前110年),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内在中国东容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Ⅷ 吴国在什么时期
战国时期呀
呵呵 再给你介绍一下吴国 希望对你有用呢
吴国是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立国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古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苏皖两省全境及赣东北部分地区。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另外,三国时期之吴国,一般称作“东吴”或“孙吴”;五代时期之吴国,一般称作“南吴”或“杨吴”。
分为东吴和西吴
东吴简史
3世纪时孙权建立的政权。史称孙吴或东吴。首都开始建于吴(今苏州),后来孙权筑石头城建业(今南京)。 274年,陆抗病死。咸宁五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局伐吴。晋军势如破竹,晋将[[王浑[[,[[杜预[[,[[王浚[[和[[贾充[[等人相继击破吴将张悌,沈莹,孙震,张象,伍延,薛莹,沈莹,胡冲和孙歆等人, 吴国防线快速崩溃,太康元年孙皓投降,东吴灭在晋国手上。
经济概况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 江)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吴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黄龙二年(230)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省,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 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吴国武将世袭领兵的制度。同时,江南也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
南吴简史
吴(907年-937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受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吴最强盛时,有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唐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其子杨渥继位,大权旁落。919年,杨行密子杨隆演称吴国王。吴天祚三年(937年)为南唐所取代。吴共历4主,36年。
好了好了 记得选我
Ⅸ 吴国和越国所处的年代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吴越争霸。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专510年),吴大举攻楚前属,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服吴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Ⅹ 古代吴国和越国的大致范围在哪里
吴国主要分布于江来苏省宁镇地区源、皖南丘陵和太湖地区西部,春秋时期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带,其范围已经超过其重要源头湖熟文化的分布范围。[4] 据此,吴国国境经过多次调整,早期的主要范围在今天江苏省中南部的南京、扬州一带。到后期吴王阖闾时代,中心扩展到苏州一带,苏州成为晚期吴国的首都,以致苏州古称工吴
越国位于吴国之南,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拥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前473年灭吴后尽有吴国故地,其地盘扩展到了今山东东南部,成为一个东方大国。
商朝时越国的封地也本在古雷泽地区,也就是如今地山东荷泽地区。再后来却逐次南下,在周朝诸侯的排挤下一路南迁,西周初迁至如今地苏州吴中一带。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差,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