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华民国时期有哪些重大历史
民国时期从来1912年元旦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自夕。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确立我们采用公元纪年。这一时期发生的大事情很多,
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1927年,中共进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0年,中原大战。
1930年开始,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4年--1936年,红军长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战时期有四大会战。百团大战。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1945年,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5年,重庆谈判
1946年,内战爆发
1947年挺进大别山
1948--1949年三大战役
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民国结束。
B. 民国时期的学者有哪些
顾颉刚,冯友兰,陈寅恪等等。
顾诵坤(1893.5.8-1980.12.25),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
汉人,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C. 有哪些关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历史书籍值得推荐的
只说三自本:
1、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文笔风趣幽默,文采又好,偏偏还是学术书籍,好看到爆。正规渠道买不到,某宝有打印版网上也有电子书,强烈推荐。
2、叶曙明《国会现场》,了解那个时代的国会立法,几届国会命运蹉跎轮流转换,联系当今,不禁心生感叹。作者文笔也很好。
3、沈博爱《蹉跎坡旧事》,看石扉客的平民父亲如何描写那个时代的农耕子弟生活,文笔朴实无华,也很好看。
D. 民国历史学界究竟有几位堪称"大师
要考察民国时期的历史学有几位大师,首先要弄明白当时史学界的基本状况。内
现在的史学史专家大多数认为容民国时期的历史学有三大流派。第一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流派,第二是以王国维、陈垣、陈寅恪、顾颉刚、胡适、傅斯年、钱穆为代表的新考证史学或曰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第三是以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和侯外庐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
另外也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只有两大流派,第一是史观流派,第二是史料流派,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和梁启超的新史学流派合并起来通称为史观流派。
E. 民国历史书籍有哪些推荐
只说三本:
1、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文笔风趣幽默,文采又好,偏偏还内是学术书籍容,好看到爆。正规渠道买不到,某宝有打印版网上也有电子书,强烈推荐。
2、叶曙明《国会现场》,了解那个时代的国会立法,几届国会命运蹉跎轮流转换,联系当今,不禁心生感叹。作者文笔也很好。
3、沈博爱《蹉跎坡旧事》,看石扉客的平民父亲如何描写那个时代的农耕子弟生活,文笔朴实无华,也很好看。
F. 求,民国时期政府的历史研究机构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一九二八年三月,本院筹设历史语言研究所於广州,聘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三人为常务筹备员,筹备处设在广州中山大学。同年七月筹备完成,十月廿二日迁入广州柏园,始有独立所址,后经议定,此日做为本所所庆纪念日。
初在广州,分设史料、汉语、文籍考订、民间文艺、汉字、考古、人类学及民俗学、敦煌材料研究等八组。一九二九年迁北平,为工作集中,乃将原设八组归并为三个学术组,第一组从事史学及文籍考订,第二组从事语言学及民间艺文,第三组从事考古学、人类学及民物学,并分别聘请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为一、二、三组主任。
其时本所已在河南安阳小屯发现殷墟遗址,北平故宫所散出之内阁大库残余档案亦已由本所购得,赵元任复有全面调查全国各省方言之研究计画,本所乃决定将研究工作分两方面。第一、集体研究,以(1)整理内阁大库档案,(2)调查全国各省方言,(3)从事安阳发掘,为一、二、三组之工作重点;第二、个人研究,成名研究员各自发挥所长,新进之助理员及练习助理员甫自大学毕业,则由相关研究员分别辅导,提升其学识能力,以期能独立从事研究工作。
史语所从筹备成立到抗战前夕,短短八年之间获得世界学术界的肯定。个人研究成绩主要表现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和各种专刊;至於集体工作,举其要者,内阁大库档案之整理,初步完成分类清理,择要刊布重要资料,有《明清史料》甲、乙、丙、丁各编,每编十册,记载明清间军事、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之重要史料。各省方言调查,完成湖北、湖南、广西、江西、安徽各省之方言调查。考古发掘包括城子崖和日照龙山文化遗址,安阳殷商遗址,辛村西周遗址以及山彪镇与琉璃阁的东周遗址。尤其安阳十五次发掘,为中国古史研究开创新纪元,获得举世推崇。
抗战发生后,本所随政府西迁内地,由於物质条件困难及工作人员生活艰苦,以致研究工作不易展开。但因十多年来所训练培育的后一代年轻学人此时均已学有专精,一旦抗战胜利,客观条件略有改善之后,本所的研究论文及专门著作即又大量刊布行世,予人耳目一新之感,不但迅速弥补了战争期间出版品稀少之缺陷,亦藉此证明了培育后进人才政策之成功。
本所之命运与国运同步,历经多次迁徙。一九二九年,因国民革命军之成功,本所由广州迁北平;九一八事变后由北平迁设上海。一九三四年,中央研究院在南京兴建各研究所之建筑陆续竣工,本所亦由上海迁至南京。抗战发生前夕,本所先迁湖南长沙,继迁云南昆明,最后定居於四川南溪县李庄之板栗坳。一九四六年冬,胜利复员,重回南京,一九四八年冬,政府撤退来台,本所在傅斯年所长主持下,将人员、图书、标本、文物等由南京迁台,暂设临时所址於桃园县杨梅镇。一九五四年春,随本院而定居南港现址。
G. 历史学高手进,简要说说中华民国的历史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成立于1912年的民主共和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
自上而下改革以及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得很多中国人相信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废除掉旧有的制度和体制,并建立新的制度和体制纔是有效的方法。这个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一个反清的共和主义者,开始在海外华人、留学生,特别是日本的留学生间受到瞩目。1905年,孙中山和另一个同样受到瞩目的中国革命领袖黄兴在日本东京建立了同盟会。中国国内的一些地区军阀、百日维新后流亡海外的改革派以及海外的华人对这个运动给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在1897年形成,1905年首次在东京发表,并在1920年代早期作过一些修改。他的理论集中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族主义号召人民推翻满族的统治以及结束外国霸权在中国的势力;民权表达了孙中山期望建立一个普选的共和政府的理想;民生,通常被描述成为社会主义,是指通过对生产方式所有制的规范来帮助平民。
共和革命於1911年10月11日在湖北省的武昌爆发,当时反清军队的计划被暴露。这就是“武昌起义”,也就是台湾所庆祝的双十节的来源。这次起义迅速扩展到邻近的城市,并得到遍布全中国的同盟会成员的支持。到了11月底,24个省中的15个宣布从清政府独立。一个月后,孙中山从美国返回中国。孙中山在美国时从海外华人和美国的同情者间为这次革命筹集了资金。
早期共和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任临时大总统。但是在北京的权力早就已经掌握在当时最强大的清朝军队的指挥官和清朝总理袁世凯手中。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政体遭到内战或外国军队可能的入侵而夭折,孙中山同意袁世凯提出的把中国统一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之下的要求。1912年2月12日,满清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共和的进程比孙中山及其盟友对其的预料要慢。革命者们没有军队,而袁世凯的权力开始超越议会。袁世凯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了宪法并成为独裁者。1912年8月,孙中山的盟友宋教仁建立国民党,这个党是一些小党派的联合,包括当时孙中山的同盟会。1913年举行的新一届两院选举中,宋教仁以反对袁世凯的统治进行参选,并获得了议会中的大多数席位。袁世凯为此於3月暗杀了宋教仁。对於袁世凯的不满开始增加,1913年,南部的几个省开始进行了反对袁世凯的叛变,称「二次革命」。叛变后来被成功镇压,孙中山及其发动者逃亡日本。1913年10月,在袁世凯的压力下,议会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总统,而国内的主要势力也承认了袁的政府。为了取得国际的认可,袁世凯同意给以外蒙古和西藏自治权,中国仍然是宗主国,但是保证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权利和影响。
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驱逐国民党的党员出议会。在几个月内,他中止了议会的权利,并强行颁布了一部新宪法规定他可以任职终身。1915年底,袁世凯自封为皇帝,这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叛变,为数众多的省宣布独立,称「护法运动」。在全国的一片反对声以及国家开始陷入军阀势力统治的时候,袁世凯於1916年去世。
军阀时期
袁世凯去世后,军阀间展开了相互的混战以夺取北京政府的政权。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如"中原大战"估计有二十万士兵死亡,大大小小的战役不断。
外国入侵和学潮
一战於1914年开始以后,日本趁机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省的权利。1915年日本向北京的军阀政府提出了所谓的“二十一条”,这个条约将使得中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北京政府拒绝了当中的一些要求,但是北京屈服著同意了日本对已经在其控制下的山东省的领土要求,北京也承认了东京政府对满洲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的统治权。1917年,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与日本签订秘密协议,以日军抵抗德国的海军作为交换条件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希望可以重夺失去的领土。但是1918年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中国承认了其对山东的统治。当凡尔赛条约确定日本获得在中国山东的权利以及北京这个出卖领土的行为被公诸於众后,国内一片哗然。1919年5月4日,大量的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反对北京政府和日本,这就是后来被认为是民族觉醒的五四运动。由五四运动激发的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延伸至1923年。1919年5月4日的学生示威游行是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这场由爱国学生发动,以政治热情、学生运动以及打破宗教崇拜和由知识分子改革派领导的各种思潮,发展成一个民族觉醒的运动。这次运动,后世历史学家普遍称之为“五四运动”或“新文化运动”。这两个词通常作为同义词使用。
国共合作
五四运动重新点燃了当时处於低潮的共和革命。1917年,孙中山通过与南方的军阀合作成为当时在广州的南方军阀的大元帅。1919年,孙中山重组国民党以反对当时的北京政府。北京政府当时仍然具有合法性并与西方世界有联系。到1921年,孙成为南方政府的大总统,他在他的有生之年致力於巩固他的政权并实现与北方的联合。他试图从西方获得援助的努力受到忽视,但是在1921年,他转向刚刚在自己的革命中取得胜利的苏联救助。苏联试图通过严厉批评西方为“西方帝国主义者”而表示友好的态度对待中国的革命者,但是处於政治的考量,苏联领导人采取了双重的策略,即同时支持孙中山和刚刚建立的中国共产党。苏联期盼著两方的合并,但是同时也准备了任何一方取得胜利。从此,开展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中国的斗争。
1922年,广州的国民党-军阀联盟破裂,孙中山逃往上海。这时孙开始意识到他需要得到苏联的帮助。1923年,孙中山和苏联代表在上海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表示苏联将协助中国的国家统一。苏联的顾问,当时第三国际的著名顾问鲍罗廷(Mikhail Borodin)於1923年抵达中国以帮助国民党按照苏联共产党的模式进行改组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在第三国际的要求下开始与国民党合作,她的成员被鼓励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到国民党中,并保持其共产党员的身份。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只是一个小党派,在1922年时只有300名党员,到1925年时也只有1,500名党员。而国民党在1922年时已经有150,000名党员。苏联顾问也帮助国家主义者建立起政治机构以培训宣传人员在群众中动员的技巧,并於1923年派遣孙中山从同盟会时期起就担任陆军上尉的蒋介石到莫斯科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政治和军事培训。蒋介石於1923年底回国后参与了建立位於广州的黄埔军校。1924年,蒋介石成为军校的校长。
蒋介石的崛起
蒋介石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在国民党内部产生了支持与反对的两个派系。支持联俄容共的称为左派,以汪精卫为代表,反对联俄容共的称为右派,以胡汉民等老国民党员为代表。左派认为目前国民党尚须要得到外国势力的支持,右派则担心未来以个人身分加入的共产党员,可能会并吞国民党。由於当时由孙中山掌控大局,因此左右两派暂时无事。
1925年3月,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却没有交代接替人选。汪精卫在北京安葬孙中山后,在回到广州前,先到汕头与蒋介石会面,希望能与蒋合作,与右派势力竞争。1925年7月1日,广州军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汪精卫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为外交部长(当时广州国民政府并非国际承认的合法政府,因此外交部长一职形同空壳)。右派见大势渐去,开始铤而走险,暗杀左派国民党员。1925年9月,财政部长廖仲恺在中央党部门前被暗杀。左派趁此机会实施戒严,蒋介石率黄埔军逮捕右派军系的粤军领袖许崇智等人,将粤军编入黄埔军中。至此,左派可谓完全掌握局势。
北伐战争与宁汉分裂
蒋介石一直都希望能立即进行北伐,然而汪精卫和鲍罗廷认为时机尚未成熟,都反对北伐,这成为了蒋介石逐渐和左派产生裂痕的起因。1926年3月20日,发生了中山舰事件,蒋开除了他的苏联顾问,并严格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担任高级职务。1926年5月,湖北军阀吴佩孚入侵湖南,当时湖南军阀唐生智不敌,向广州国民政府求援,成为了蒋介石发起的北伐理由。作为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蒋介石率军攻入湖南后,李济深、湘军唐生智等人攻入湖北,打垮了吴佩孚。
左派此时已经不信任蒋介石,希望能扶植唐生智来取代蒋的势力,并且把国民政府的位置从广州移到湖北的武汉。蒋为了另寻出路,从湖南往东进军,取下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蒋进入上海后,获得了当地商人和外国势力的支持,不再须要依赖左派与苏联,便决定与武汉政府决裂。1927年4月12日,蒋下令「清党」,动用军队及地方帮派人士,搜捕并处决共产党员。国民党右派胡汉民等人於是向蒋介石靠拢,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反共的政府,与武汉的左派政府对峙,称为「宁汉分流」。这时中国有三个政府:获得国际承认的位於北京的军阀政府,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合作建立的武汉政府,以及国民党右派组成的南京政府。
共产党建军
共产党感到形势危殆,认为不能再完全仰赖国民党左派,开始积极在湖南湖北一带农村推动「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然而唐生智的部属军官多为湖南地主,因此开始强烈反对共产党。汪精卫迫於形势,在1927年7月15日宣布「分共」,要求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退党,国共合作至此结束。
共产党目前进入了一个低潮期:原本第三国际希望能藉由与国民党的合作来发展共产势力,因此对国民政府投入大量的经济与人力资源,现在不但黄埔军为反共的蒋介石所支配,也失去了与国民党左派的同盟关系。共产党於是决定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势力,1927年8月1日,发起了「南昌起义」(国民党称为南昌暴动)。原本计划攻入广东,但是没有成功,於是进入江西的山区。毛泽东在湖南也发起了秋收起义,最后与南昌起义的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黄金十年
到了1928年,中国至少在名义上已经在蒋介石的统治下,而南京政府也获得了国际承认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国民党政府宣布,根据孙中山革命理论的三步骤——军政、训政、宪政——中国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中国将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发展。
1928-37年是国民党力量巩固和取得成就的一个时期。外国在中国的特权通过外交途径获得缓解,政府积极地进行立法和刑法系统的现代化、稳定物价、分期偿还负债、改革银行和货币体系、建设公路和铁路、改善公共卫生设施、立法禁止毒品买卖并增大工业和农业生产。同时,教育界也获得了同样巨大的成就,以期通过一个普及国语和克服方言差异的计划以帮助中国社会的统一。广泛分布的通讯设施更进一步鼓励了民众的统一感和自豪感。
第二次中日战争
没有中国人不知道日本对中国的企图。受到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对原材料需求的压力,日本於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发动了占取中国东北的战争,并於1932年建立了由前皇帝溥仪为首的满洲国傀儡政权。失去东北这个富有工业发展和战争工业潜力的地区使得国民政府的经济大受打击。而在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对於日本的行为束手无策。日本开始从长城南部向中国北部以及沿海省份推进。中国人民不但对日本感到愤怒,也开始对国民党政府产生不满,因为当时蒋介石定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外交上不断的退让,却又全面调动军队围剿红军。后来,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国民党与共产党终於携手抗日。不过,中央政府依旧抱持著拖延战术,不愿意也不能够与锐气方盛的精锐日军展开全面冲突。
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在北平(现今北京)城外起冲突;西北军於芦沟桥事变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称七七事变。接著,蒋介石於庐山发表演说,指责日军的侵略、呼吁全国百姓团结而立,中国正式宣布展开对日抗战。同时这也促进了国共反对日本而建立的第二次联盟的形成。这次合作以有利於共产党的方式进行。但是两党间的不信任仍难以掩盖。貌似神离的联盟在1938年后开始破裂。共产党抓住一切机会扩展其影响,包括利用有利於农民的群众组织、行政改革、土地改革和税制改革等等,而国民党则希望压制共产党的影响。
对於抗战,国府方面定下的作战方针是,现有部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拖延日军,将华北、沿岸一带的广大空间换为宝贵的时间;而真正的战场,则是华中一带,以武汉为中坚的防线。不过,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抗战的决心、并且激励士气,国府调动最精锐的第五军等五十万部队,投入松沪地区与日军战开血战,彻底粉碎了日皇军「三日攻下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夸词。之后,历经台儿庄等战役,日军於一年后攻至武汉一带的预定防线。此时,战线过於拉长而导致兵力分散的日军,面对已有充分准备的国军,再也无法跨过雷池一步。中日战争至此陷入拉锯战。
内战
1945年抗日战争后,共产党的势力扩大,国共双方的冲突再起,共产党主张要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主张废除国民党的独裁专职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国民党的蒋介石则为了维护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要求共产党首先放弃军权,再实现国家民主化。国共双方时有战斗,时有谈判,但谈判终致破裂而战事扩大,从1946年到1949年间的三年内战,执政的国民党节节败退,於是国民政府开始撤离大陆。
H. 民国时期的大学都有什么专业
1912年10月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令》在法律上规定大学必须实行学位制度,之后各大学才逐步设置学位课程。 (一)学位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民国初建,大学建设是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点,但当时大学无论在教学设备、师资水平及校务管理、经费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学位课程设置也无法立即展开。北京大学直到1917年才开设比较完备的本科课程,尽管其在1913年就已培养出首批学士。清华大学在1925年正式设立大学部,设置一套学士学位课程,规定大学分普通、专门两级,其中普通训练修业年限为两或三年,第一年课程七门,第二年课程六门,成绩分优、中(及格)、劣(不及格)三等。专门科分文理类、应用社会科学类和应用自然科学类,年限因门类而定。经专门训练获得成绩者,学校给予学位和毕业文凭。但实际上清华从1921年开始就进行学士培养,而那时还未开设系统学位课程。教会大学设置学位课程历史相对较早,他们以国外同类大学或专业为标准来设置自己的学位课程,或由国外大学董事部负责拟定,或是仿照国外大学的学位课程模式自行设置,采用他们的有关教材、教学方法。但学位课程设置的时间与教会大学建校比还是相隔若干年。 学位课程设置滞后,不利于大学正常培养计划的实行。没有规范、系统的课程,无法实施学位制度。学位课程能对培养对象起到统筹、指导作用,对结果起到评价作用。民国大学在建立之初之所以没有开设系统学位课程,与当时中国教育现状密切相关。人们对学位制度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而系统《学位法》也迟迟未见颁布,政府也没有设置监督和审查学位制度运行的机构,各个大学只是在互相学习、借鉴国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位课程设置。
I. 民国时期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哪些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位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上承清末学位制度的零星萌芽,下启现代学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研究我国学位制度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中学位课程的设置是学位制度建设中的核心部分,学位课程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民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观的取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国时期大学学位课程,为我国当代大学学位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提供借鉴。 一、民国时期大学学位课程的特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开始拥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大学授予学位、设置学位课程的历史则晚些。1912年10月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令》在法律上规定大学必须实行学位制度,之后各大学才逐步设置学位课程。 (一)学位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民国初建,大学建设是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点,但当时大学无论在教学设备、师资水平及校务管理、经费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学位课程设置也无法立即展开。北京大学直到1917年才开设比较完备的本科课程,尽管其在1913年就已培养出首批学士。清华大学在1925年正式设立大学部,设置一套学士学位课程,规定大学分普通、专门两级,其中普通训练修业年限为两或三年,第一年课程七门,第二年课程六门,成绩分优、中(及格)、劣(不及格)三等。专门科分文理类、应用社会科学类和应用自然科学类,年限因门类而定。经专门训练获得成绩者,学校给予学位和毕业文凭。但实际上清华从1921年开始就进行学士培养,而那时还未开设系统学位课程。教会大学设置学位课程历史相对较早,他们以国外同类大学或专业为标准来设置自己的学位课程,或由国外大学董事部负责拟定,或是仿照国外大学的学位课程模式自行设置,采用他们的有关教材、教学方法。但学位课程设置的时间与教会大学建校比还是相隔若干年。 学位课程设置滞后,不利于大学正常培养计划的实行。没有规范、系统的课程,无法实施学位制度。学位课程能对培养对象起到统筹、指导作用,对结果起到评价作用。民国大学在建立之初之所以没有开设系统学位课程,与当时中国教育现状密切相关。人们对学位制度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而系统《学位法》也迟迟未见颁布,政府也没有设置监督和审查学位制度运行的机构,各个大学只是在互相学习、借鉴国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位课程设置。 (二)学位课程门类从单一趋向丰富,结构渐趋严谨 各大学学位课程设置之初,不仅种类单一,大多只设文、理、法三科,而且没有固定的课程。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学的教员主要来源于留学归国人士。民初归国任教的留学生所攻专业主要为文、理、法三科,因此其他学科的设置缺乏师资。以东南大学为例,20年代前后在南高师、东南大学任教的留美学生56人中获文理科之外学位者只有10人,其中7人为工程学位,其他学科更微乎其微。工、商、农各科师资缺乏直接导致课程设置无法多学科平衡发展。大学师资另一主要来源则是国内高校、主要是本校毕业生。本身只开设文理法学科的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只能教授其所学的课程。这些都限制着学位课程建设。二是学科经费的缺乏。民初政局动荡,政府更换频繁,大学经费比较缺乏,为节省经费,各大学只能开设比较省钱、又现成的科目,而对于那些需要重新购置教学设备、配备师资队伍的科目往往没有能力。三是生源的不足。农、工等学科毕业生在当时社会上出路不广,报考学生很少。如清华大学最初设立的音乐、农学、体育三系是空有系名,而招收不到一个正式的学生,更谈不上设置学位课程了。 到30年代初,随着系科增加,各大学学位课程门类普遍增多,清华16个系所开科目1933年度为365门,1934年度为444门,1935年度为512门,增长速度很快。抗战结束后,清华还增加了气象学系、法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建筑工程学系,另外增加农学院及其所属农艺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农科研究所。学位课程规定也趋于严谨,每一学年必修、选修课程校方明令颁布,同时严格实行学分制,并将此与学位获得与否直接挂钩。各大学每个系科都设置详实课程表,包括授课教师、教材、课目数、每周时数、必修或选修以及学分数。为直观说明这一点,笔者将南开大学英文系1936年度第2学期英文课程的规定列举如下。
J. 民国时期历史考证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有何主要成就
我觉得最主要的应该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一些外来史学的影响,所以说对于本版国的历史学的权一个发展,或者说其中的一些内容产生了疑问,这个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对于本国历史学里面一些看起来有问题的部分,或者说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