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21-03-06 17:42:28

⑴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历史课堂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科素养,体现历史课堂的价值取向,可以展示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进而实现历史教育的两大重点——健全人格与公民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 实现
2016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发表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题“一点四面”(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的改革主题,对我们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命题的侧重点,这就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历史教育,更离不开历史课堂。历史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价值引领的不失魂

⑵ 历史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

2. 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那么,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 题研究。 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 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1.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 观念是指将 所认识的史 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掌握“时空 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阐述中国及世界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行史料的甄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 指要从历史 实际的角度 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 要想真正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一种博大的襟怀和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 时空的界限, 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后果等等都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并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在理解历史中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 指以史料为 依据, 以历史 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历史的解释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了解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以辩证的眼光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客观的态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 通、立德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即对历史的探究以不断接 近 历 史 的 真 实 为 目 的;以“通 古 今 之 变、成 一 家 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提供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意识和精神;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 学 必 须 紧 紧 围 绕 着 培 养 学 生 核 心 素 养 这 一 主 线展开。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

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 为 主 动 学 习,由“学 会”向“会 学”的 学 习 方 式 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 情境以培养 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 1851 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 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使其迅速走向灭亡,正所谓是“兴也速,衰也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呢?”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找到答案。 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教师也可用假设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在问题情境的氛围中,学生很快就会以秦始皇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各抒己见,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能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确定“探讨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活动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的交流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并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作为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些史事比较枯燥无味,很难激 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便可以运用富有魅力讲述法,以丰 富沛的情感, 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与言行, 如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奋发精进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都是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熏陶,汲取前人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评价目标 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也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一线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⑶ 历史选修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回在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⑷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传统知识的传授,更加大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统编教材的启用背景,我们该如何将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部分稳步落地呢?
“历史解释”素养作为五项素养中的核心能力,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就“历史解释”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地”提出三项对策及思考:
第一,利用史料,形成“有依据有逻辑”的解释能力。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论从史出”。教师通过大量史料研读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文化、提升自身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查询相应历史资料,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充足的知识扩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客观、真实的史料才能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准确的史实。为此,教师授课过程中必须选用“有依、有据、有逻辑的”史料。
某种程度上看,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可以归结为史料运用能力。史料实证能力是指学生获取真实可信历史资料的能力,并据此再现历史真相,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言必有据”的人格及“有依有据有逻辑的”解释能力。
第二,厘清历史概念。准确掌握历史概念是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的基础。统编教材启用至今,通过实践我们会发现:教材的难度较过往有很大提升。以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为例,5页教学内容共涉及以下8个苦涩难懂的历史概念:“自然经济”“出超”“入超”“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教师,若不能在基础概念上多下功夫,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其中的含义,未来将会限制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解释。为此,面对历史概念繁杂的课程时,教师应加大教学力度,降低讲解难度,帮助学生做到真正的概念厘清,为日后的“历史解释”打下基础。
第三,作“历史背景下的理解”。我们以统编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中谭嗣同这一历史人物为例,剖析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从纯粹的知识角度讲解谭嗣同个人史事,可以简单概括为:拒绝逃亡、从容就义。但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思考,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知识以后,学生会自发形成怎样的历史认识?
多年来,每次讲到谭嗣同时,我们都会听到学生这样回答:“当时谭嗣同应该逃跑,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学生会有这样的结论,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生命诚可贵”,这是人性本能的反映。但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历史观看待人和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历史人物的人生阅历,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理解和评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言行分析,能给予我们什么启迪?以上种种思考融合在一起,即为“历史解释”。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知识本身上过度发力,常常纠结于历史知识的容量和难度,忽略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其实,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谭嗣同的身世角度来理解他当时的认知。谭嗣同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是湖北巡抚,所以他本人非常了解并痛恨官僚制度的腐败。他拒绝科考,拒绝走仕途,在潜心钻研学问的同时广交社会进步人士。在谭嗣同的理念中,中国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必须要变革。所以,谭嗣同是迎着死亡去警醒国人,去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他的选择叫作舍生取义,叫作大义凛然。当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之间需要抉择的时刻,他的这一选择是一种英雄的选择,是一种英雄的气概。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是英雄和人民共同谱写的。

⑸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内有历史学科特征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⑹ 如何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1、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总是显得众说纷纭,但其中有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古今贯通,进行独立和批判的思考,关注现实,以达到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老师的能力来自平时的积累,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传媒方式也拓展了我们的读书渠道,很多微信公众号都有很精彩的书籍介绍或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等文章,一些听书app、大学的公开课视频等都是我们扩展知识面的好途径。今后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上进行记录,不断学习。
2、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只是学习是不够的,课要上得好,要提出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同时把思考作为习惯,在这方面,北京四中的张汉林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他针对一件事情本身,提示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其过程和意义,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代入,把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会发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比如:想象一下你自己在那个人的位置,你如何回应当时的情况?在这次决定中,什么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思考,进一步追问:当我们试图解释或理解人们过去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可能和考试题不贴边,但是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进而加深对具体事件的认识。
我同时惊叹张老师能提那么多问题,本身也证明将实践与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
3、怀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升课堂人文性
第一位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长赵世超教授,他的主讲题目是《史学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由中国传统文化说起》,讲座立足先秦文化变迁,用一张纸的提纲,面对会场500多人侃侃而谈,内容深刻,时间精确,条理脉络清晰,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性,与时俱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赵教授的讲座很多内容我们在大学都接触过,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以这么流畅条理的线索深入浅出的讲出来,所以我认为,赵教授分析的历史教师的能力应该再加一条,那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熟练,一名教师停止了学习,或者没有主动把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只是沉迷于哗众取宠和稗官野史的讲述,表面上光彩照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历史本该有的人文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认识和态度。
4、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历史教师之间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凭借历史教学研究独树一帜,有的老师凭借对高考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老师学识丰富,有的老师妙趣横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要关注自己的特长,在新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研究。
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
二、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的落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
1、把握“五度”,提升课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教师钻研高考试题,结合高考命题的思路,试着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大胆纵贯古今中外的知识,李爱笃老师脱稿讲了历史教学的“七度”(跨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效度,尺度),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他的讲述,我认为,历史教学有大局,也有细节,如讲德国的统一的时候,必须联系容克贵族的知识,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明白德国统一的过程和缺点,同时,知识是联系的,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时间分期的意识,这里就可以通过一些高考题,过渡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同(如联系美国的独立战争,英国的改革和法国的革命),进而分析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教师可以顺带联系今天德国对历史教训的吸取,建立的议会制共和国,进而分析:制度的改革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同时,全民的政治参与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其中也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动荡。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联系的,长期这样对比联系,学生一定会形成习惯。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也可以借此彰显。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精细备课
如果这样做,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教师一定课前细致的备课,计划好时间,调动学生课前思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学生的课前学习和探究,又会反过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⑺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看这篇论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 1 世纪,随 着 信息 化、全 球 化时 代 的 到 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国际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相继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 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十多年,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使素质教育的期望与实际目标相互背离与矛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中学教学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评价机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离,有能无德,心理异化的残缺人,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素质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问。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全地成长、进步和发展。 2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与技能 本位的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 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
2. 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济 合 作 与 发展 组 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 题研究。 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2002 年 3 月,欧盟在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把“核心素养”界定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体,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素养。 ”
2006 年 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向各成员国推荐了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OECD 核心素养的框架。 尽管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 OECD 用胜任力,美国用 21 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参照国际组 织与其他各 国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 终 身发 展 和 社 会发 展 所 需 要的“必 备”品 格 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核心素养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也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素养。如果说,一般素养是为公民的基本生活
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公民优质生活之所需,因为它是一般素养的高度凝练和核心内核(精髓和灵魂)。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 的,因 此,它 是可 学 习、可 培 养、可塑 造、可 测评的。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

⑻ 如何把历史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1、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总是显得众说纷纭,但其中有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古今贯通,进行独立和批判的思考,关注现实,以达到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老师的能力来自平时的积累,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传媒方式也拓展了我们的读书渠道,很多微信公众号都有很精彩的书籍介绍或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等文章,一些听书app、大学的公开课视频等都是我们扩展知识面的好途径。今后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上进行记录,不断学习。
2、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只是学习是不够的,课要上得好,要提出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同时把思考作为习惯,在这方面,北京四中的张汉林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他针对一件事情本身,提示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其过程和意义,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代入,把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会发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比如:想象一下你自己在那个人的位置,你如何回应当时的情况?在这次决定中,什么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思考,进一步追问:当我们试图解释或理解人们过去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可能和考试题不贴边,但是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进而加深对具体事件的认识。
我同时惊叹张老师能提那么多问题,本身也证明将实践与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
3、怀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升课堂人文性
第一位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长赵世超教授,他的主讲题目是《史学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由中国传统文化说起》,讲座立足先秦文化变迁,用一张纸的提纲,面对会场500多人侃侃而谈,内容深刻,时间精确,条理脉络清晰,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性,与时俱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赵教授的讲座很多内容我们在大学都接触过,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以这么流畅条理的线索深入浅出的讲出来,所以我认为,赵教授分析的历史教师的能力应该再加一条,那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熟练,一名教师停止了学习,或者没有主动把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只是沉迷于哗众取宠和稗官野史的讲述,表面上光彩照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历史本该有的人文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认识和态度。
4、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历史教师之间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凭借历史教学研究独树一帜,有的老师凭借对高考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老师学识丰富,有的老师妙趣横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要关注自己的特长,在新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研究。
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
二、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的落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
1、把握“五度”,提升课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教师钻研高考试题,结合高考命题的思路,试着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大胆纵贯古今中外的知识,李爱笃老师脱稿讲了历史教学的“七度”(跨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效度,尺度),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他的讲述,我认为,历史教学有大局,也有细节,如讲德国的统一的时候,必须联系容克贵族的知识,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明白德国统一的过程和缺点,同时,知识是联系的,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时间分期的意识,这里就可以通过一些高考题,过渡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同(如联系美国的独立战争,英国的改革和法国的革命),进而分析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教师可以顺带联系今天德国对历史教训的吸取,建立的议会制共和国,进而分析:制度的改革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同时,全民的政治参与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其中也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动荡。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联系的,长期这样对比联系,学生一定会形成习惯。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也可以借此彰显。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精细备课
如果这样做,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教师一定课前细致的备课,计划好时间,调动学生课前思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学生的课前学习和探究,又会反过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的问题设计还有问题,围绕重难点,但问题过于直白,难度过高,比如“结合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你眼中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学生思考起来要么有难度,要么索然无味,和李老师交流后,我认为可以改为“赫鲁晓夫的墓碑为什么是黑白两色”“为什么苏联经过十年就完成了英国一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化的任务”,这种问题本身有情境,有趣味,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应该可以解决,加上刻上的引导,希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的内容广博,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备好每一节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备课,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他们终生发展。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一定意义上,高考不是历史学习的结束,我们要在教学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尊重历史的长久的积极性,课上老师讲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遗忘,但是老师的积极的态度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可以一生受用的,在这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学科素养与高考备考:
如果老师自己进行教学研究,而不站在教学效果测评的角度考察自己的话,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行为,时下又将迎来新的历史高考改革,郝瑞庭教授是高考命题人之一,他的讲座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性。
1、站在高考的岸上体察学科素养的培养
如果说学习是贯穿一个人的人生长河,那么高考就是一个巨大的堤岸,引导这条河流在初具规模的时候的方向。所以,高考的备考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考验教师眼光的时候。郝教授的讲座题目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转化与测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他针对新一轮改革弃“三维目标”的表述而使用对“核心素养”的追问,解释了核心素养的定义,特点和与三维目标的异同,并具体分析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容和测评。
核心素养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推动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全面发展,落实在具体的历史学科,我们的核心素养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今后的高考也会围绕着这些核心素养进行命题。郝教授特别提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考查标准,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了解释。听了郝教授的讲座,我认为现在的高考对学生的历史专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有的答案连出题人都要组织很长时间,所以,面临高考备考,我很担心,学生的素养该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考如何引导学生的终生发展?
2、具体的想法和疑惑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通过qq群和微信公众号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时政热点,也通过组内的《轩华》杂志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进行文章的发表,这些都是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抄袭网上内容形成个人文章吗?还是“历史是高深莫测的东西”的观念?所以,在课堂之外,在这些手段的使用上,要注意其效果,深入浅出,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思考身边的事情,进而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拓展视野,树立良好价值观的目的。
同时,要牢牢把握课堂,没有课堂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上立足学生学情,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教师掌握丰富并贴合的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探究,形成结论,主动巩固。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是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上,我们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神入”历史进行思考,所以,在平时的讲课中,要注意强调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没有记忆,谈什么历史?在记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审题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阐释和描述事物的表述能力。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疑惑,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我从刚入职就在思考,但是由于自己缺乏课堂表现力,课余时间总是难以利用,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经验太少,所以总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今后继续实践,有所收获。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需要不断的实践,提升个人的课堂表现力和趣味性,这也要求教师做到亲和力和人文性的统一。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阅读全文

与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