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上的曹睿是变态吗
近些年,三国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大火,特别是前两年的军师联盟,主要刻画了三国中魏国的权力斗争,让看惯了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为中心的三国的小伙伴大呼过瘾。
而曹睿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魏明帝,在曹丕病死之后接过了魏国的大权,多次指挥司马懿等重臣打退以诸葛亮为首的蜀国的进攻,还平定了鲜卑,可以说是一个政绩不错的皇帝。而在很多三国题材的故事作品中,曹睿被描述成一个贪恋女色,不务政事,胆小怯懦的形象,其实是对曹睿的丑化。
根据正史记载,曹睿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并且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一定建树,这是不可否认的。曹睿刚当上皇帝,就在军事上对几个统兵的大臣分而治之,在国内发展经济,国力蒸蒸日上
『贰』 你认为正史上魏明帝曹叡厉害吗有多厉害
历史上三国魏明帝曹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朝代,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盖世豪杰。而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就是曹操所建立的魏国。魏国在魏蜀吴三国当中是最为强盛的。这都归功于身为天下雄主的曹操和他手下那些文臣武将们。可以说,曹操手下人才是最多的。
而且他手下的将领大多都能独当一面,极具风格。虽然现在蜀汉的五虎上将名声很大,仿佛是三国第一团队。但是事实上,五虎上将的整体功绩是比不过曹魏的五子良将的。只不过人们都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五虎上将是当世最强,实际上就军功而言,五虎当中只有关羽是独领一军而且创造了惊天伟业的。当时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实在是让人敬佩不已。
最早评价曹叡的人是曹操,这位枭雄当时看着自己这位英俊的孙子说,有了这个孩子我们曹家便能兴盛三代了。这在曹操的嘴里说出来可是很有说服力,因为曹操最喜欢评价人,而且通常评价的还很准确。而且曹叡还非常聪明,比起蜀汉后主刘禅简直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更甚的是,曹叡的军事能力也很强,虽然比不过爷爷曹操,但是比他的父亲曹丕强的太多了。对曹叡的军事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次战役中。第一是他预料诸葛亮出祁山必败,说他好好的坚守成都还好,如果坚持北伐的话肯定不会成功。
第二次是和孙权的合肥之战。当时孙权御驾亲征,大臣们请求撤退。可是曹叡却坚持不退,最终他也御驾亲征击退了孙权。第三,是司马懿攻打公孙渊,也就是著名的辽东战役。当时臣子们也建议曹操让司马懿撤退。但是曹叡再一次的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安慰大臣们说以司马懿的能力必定可以征服辽东。果不其然,司马懿最终凯旋归来。
可是曹叡还是有很多黑点,比如他十分好色,而且好大喜功,还逼死了自己的养母郭太后。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但从曹叡的执政能力来说,他是一个雄主。但是从道德人性来说,他又不是一个好人。可是无论如何,曹叡对魏国的贡献是不可能被否定的。
『叁』 如何评价曹睿
评价:曹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
简介:曹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因其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
『肆』 司马懿为什么害怕曹睿:历史上的曹叡什么样
曹叡是三国时期魏国第二位皇帝,是曹丕与甄氏之子,也是一个颇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但他奢侈荒淫是最大的缺点,后宫妃嫔众多,耽于享乐,最终英年早逝,让司马家夺了权。
司马懿为什么害怕曹睿
曹睿的才智不输给曹丕,而且曹氏宗族势力也很庞大,关键在于,司马懿打仗给他兵权,打完就收走。司马懿压根就没办法顽抗。
曹睿是很有能力的君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司马家未必能够篡位。
怎么评价曹叡
曹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
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因其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
历史上司马懿是忠臣吗?司马懿为什么那么害怕曹睿?
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让人颇为忌惮的人物,他是曹魏的大军师,他辅佐曹丕开创了大魏,他大权在握,他一生在活在权谋与算计当中,鹰视狼顾是世人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司马懿一生都没有对曹魏产生二心,没有因为势力的强大而篡位谋反,就连曹丕死后司马懿仍然尽心尽力的辅佐曹睿。有人说这是因为司马懿十分忌惮继位后的曹睿,司马懿为什么那么害怕曹睿呢?
司马懿为什么怕曹睿?
曹睿是不信任司马懿的,无论是家族个性的遗传,祖父曹操的教诲,仍是关于当时权力构架的组织,终究托孤时为司马懿组织了曹爽这个死对头,都表现出曹睿关于司马懿的不放心,但是曹睿想降服司马懿的心,让他为曹魏统一天下耗尽最后一滴汗水。司马懿既要体现出自个的价值,又不能让曹睿这个大老板心生猜疑,上天给他组织了两个贵人:诸葛亮、陆逊。
在我看来,三国前期的均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司马懿、诸葛亮、陆逊三巨子的存在,司马懿尽管善晓兵机可是一直被店主防范,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被重用;诸葛亮即便有神鬼莫测之才,究竟西蜀这家小公司只能牵强支持,无法完成他的雄图伟业。
东吴的兵将已经在中原失败太多,陆逊也只好安心固守江南一隅。毕竟他们的才能在各自的国家是无出其右,所以曹睿并不是不想杀司马懿,而是不能杀,否则魏国没了这件核武器,拿什么去抵挡诸葛亮和陆逊这两个家伙。所以司马懿能够安安稳稳地在曹睿朝,应当好好谢谢这两个对手。我们有没有发现诸葛亮身后,司马懿逐渐被削去兵权,紧接着即是陆逊被孙权清理出权力中心,可见其时的统治者是多么的实际、严酷。
为了能持续生计下去,司马懿还活跃投合曹睿的喜好,当诸葛亮身后,曹睿认为最大的威胁现已不见,便大举吃苦,大修宫室,魏国大都大臣劝阻曹睿要勤政爱民,这儿却没有司马懿的声响,他采纳缄默沉静支撑的态度,曹睿关于他放下点了戒心。
就这样司马懿度过了这一关,曹睿却自以为得计,埋下了祸患。
『伍』 历史上的魏明帝曹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魏明帝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深谙制衡之道,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藉由战事多次将曹休、曹真与司马懿调往边境,令其停留都城的时间十分有限,有效降低了三人对中央朝政的影响力。
魏明帝注重法理。他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又下令删简死刑条款,减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财赎罪;减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魏明帝处理政事旷达严谨,善于纳谏,地方官吏和普通百姓的上书他皆一一过目,毫无倦意。
明则基本继承了文帝延续下的宗室政策,较为严苛,削弱宗室加强中央集权。
(5)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曹叡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
1、渭阳思母
魏明帝在甄家给外祖母修建了一所华丽的住宅。建成以后,亲自前去察看,并且问随从的人:“这所住宅应该起什么名字呢?”侍中缪袭说:“陛下的思虑和贤明的君主一样周到,报恩的孝心超过了曾参、闵子骞。这处府第的兴建,感情专注于舅家,应该用渭阳来做它的名字。”渭阳,是《诗经》中秦康公送别舅舅所做。
2、傅粉何郎
何晏相貌很美,脸非常白。魏明帝曹叡怀疑他搽了粉,想查看一下,当时正好是夏天,就请他来吃热汤面。没想到何晏吃完后,大汗淋漓,自己撩起红衣擦脸,脸色反而更加光洁。
3、凌云之台
凌云台修建的非常精巧,虽然高耸险峻, 随着风摇动,但是从来不会倒塌。魏明帝登上凌云台,摇摇晃晃的很害怕它垮掉,就命人用木材从四周支撑,没想到凌云台居然倒塌了,大家都说是因为轻重力作用使其偏倒了。
『陆』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继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郭沫若评:曹丕在政治见解上也比乃弟高明得多,而在政治家的风度上有时还可以说是胜过他的父亲。如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禁母后预政,取士不限年资但纠其实,轻刑罚,薄赋税,禁复仇,禁淫祀,罢墓祭,诏营寿陵力求俭朴等等,处处都表示着他是一位旧式的明君典型。
『柒』 曹睿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人又如何评价他
一般认为他有点类似唐明皇,“半明半昏”(范文澜就这么说过)。当然,他的明,和他的昏,影响都不及唐明皇。
『捌』 如何评价曹睿的历史地位
魏明帝(205年出生,239年正月丁亥逝世于洛阳嘉福殿),名曹叡,字元仲,文帝长子,文帝死后继位,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是从226年五月丁巳到239年他逝世,在位13年,享年35岁, 葬于高平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大石山)。
曹叡的母亲是甄夫人,他从小获得曹操的喜爱,220年他被封为武德侯,次年齐公,再次年平原王。由于甄夫人得罪了曹丕被杀,因此曹丕很久没有被立为太子,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打算立他的另一个儿子作为太子。一直到曹丕病重将死,曹叡才被立为太子。 公元226年5月丁巳日文帝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太和”。
曹叡刚刚继位,蜀汉丞相诸葛亮便率军北伐曹魏,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天水(今甘肃甘谷东南)、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三郡都叛魏投蜀,一时震动关中,使曹魏政权十分惊恐,曹叡急忙亲自率军西镇长安,派大将张郃率军阻止诸葛亮。张郃在街亭击败蜀将马谡,诸葛亮被迫退兵。
后来诸葛亮又数次率军北伐曹魏,曹叡任用司马懿、郝昭、郭淮等人,与蜀军对抗。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坚守不出,以逸待劳。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衣饰,意在羞辱司马懿。魏军将士得知主帅受辱,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上书曹叡,假意要求与蜀军决战。曹叡看完司马懿的奏章,心领神会,断然拒绝出战,并派大臣辛毗为军师,手持符节,前往魏营加以压制。
这年五月,孙权应蜀国之约,发兵分三路攻魏,曹叡果断派军,在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击败吴军主力,导致吴军全线撤退。使得蜀、吴夹击的计划落空。同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蜀国退兵。
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曹叡命司马懿率军平定的辽东叛乱。
但曹叡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留意玩饰,不过他也重视文士,征召来了安置在崇文馆,鼓励他们从事学术研究,这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他能赋诗作文,擅长于作乐府诗,与曹操、曹丕并称为曹魏“三祖”。清朝人曾将他的散文两卷,乐府诗10余首编辑成册。
魏明帝有感于汉代律令繁杂,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称为<<魏律>>或<<曹魏律>>.对秦汉旧律进行较大改革,首次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进一步调整了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进了一大步。
公元239年正月,曹叡病重,匆忙布置后事,立爱妃郭夫人为皇后;召回司马懿托孤(即托付大臣扶立、辅佐嗣君)。丁亥日,司马懿赶入内宫,曹叡握着他的手说:“我不行了,后事托付你了。”指着站立在一旁的八岁的儿子曹芳说:“这就是嗣君,你要看清了,切勿误事!”又命令曹芳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表示了忠诚后,曹叡宽慰地说:“这就好了,愿你和曹爽一起辅佐他。临终前能当面托付你这件事,我死也瞑目了。”又召皇族(曹操侄孙)曹爽入卧室,拜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军事,与司马懿一起辅助嗣君。交代完毕,当下就册立曹芳为太子。同一天,曹叡病死于洛阳宫内嘉福殿。
曹叡死后谥号为明帝、庙号烈宗。
『玖』 你认为正史上魏明帝曹叡厉害吗
当然厉害了,如果他不死,司马懿也不敢造反!
如果只是未出阁的女子也就算了,可是这些女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了家室的。这种强拆别人家室来满足自己的做法,一时间让很多人对他不满。
但是曹叡为了掩盖自己的目的,他提出如果对方想赎回妻子,只需要拿相等的价钱来换即可。对于一些大户来说,为了赎回自己的妻子花点钱也就算了,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是根本没有能力用钱赎回妻子的,所以曹叡的这个做法让很多人有了怨言。
另外就是他逼死郭太后的事情。当年曹丕逼杀自己的母亲,曹叡虽然平时表现的没有什么异常,但是在心里却早就想报仇。等到后来取得太子的位置以后,手握大权的他开始逼问太后为何杀其生母,老太后因为无依无靠,面对这样的凌辱也没法再活下去。
最后还有曹叡过于重视个人享受,把自己的宫殿修建的格外奢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消耗,民众也相应的承受了很大压力。所以他的这些缺点都是比较丑恶的。
『拾』 曹叡的历史评价
刘晔:“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陆逊:“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时。”
钟会:“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
阎缵:“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为置家臣庶子,师友文学,皆取正人,共相匡矫。兢兢慎罚,事父以孝,父没,事母以谨,闻于天下,于今称之。”
王沈:“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
陈寿:“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孙盛:“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然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悲夫!”
裴松之:“魏明帝一时明主。”
司马光《资治通鉴》:①“汉主寿常慕汉武,魏明之为人。” ②“帝沈毅明敏,任心而行,料简功能,屏绝浮伪。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郭威:“汉高祖为义帝发丧,魏明帝正禅陵尊号,一时达礼,千古所称。”
胡应麟:“诗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煊赫,仅曹氏操、丕、睿耳。 ”
马植杰:“综观曹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