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有哪些摄影流派
摄影流派有
1.绘画主义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是流行于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
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2.印象派摄影
1899年,英国举办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的首次展览。绘画主义派摄影家罗宾森在其影响下,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该流派是绘画印象派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3.写实摄影
写实摄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摄影流派,延绵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4.自然主义摄影
1899年,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于绘画主义创作的弱点,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主义的摄影》的论文,抨击绘画主义摄影是支离破碎的摄影,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开始和终结,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艺术,才是最高的艺术。他说,没有一种艺术比摄影更精确、细致、忠实地反映自然,“从感情上和心理上来说,摄影爱好的效果就在于感光材料所记录下来的,没有经过修饰的镜头景象。”该派另一位大师A·L·帕邱说得更明确:“美术应该交给美术家去做,就我们摄影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借重美术的,应该从事独立性的创作。”
由此可见,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这一流派的创作题材,大都是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
5.纯粹派摄影
纯粹派摄影是成熟于二十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其创导者为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兹(1864-1946)。他们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总之,该派摄影家刻意追求所谓的“摄影素质”: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
6.新即物主义摄影
新即物主义摄影又称“支配摄影”、“新现实主义摄影”。为20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
该流派的艺术特点是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用近摄、特写等手法,把被摄对象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突出地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如实地刻画它的表面结构,从而达到眩人耳目的视觉效果。它不考虑艺术的本质在于提示对象的本质,因而其美学思想是属于自然主义范畴的。例如,摄影家帕邱在一九二三年拍摄的火车头的回转轴就是用近摄手法,表现了火车头回转轴运转时的状态,由于画面摒弃了其他细部因而给予观众的视觉印象是强烈的。
7.超现实主义摄影
超现实主义摄影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摄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兴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这一流派有着较为严谨的艺术纲领和艺术理论。他们认为,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表现现实世界是古典艺术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务,而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人类的“心灵世界”。因而,人类的下意识活动,偶然的灵感、心理变态和梦幻便成了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家们刻意表现的对象。
摄影中的超现实主义者也象达达派摄影家一样,利用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诞而又神秘的。
8.抽象摄影
抽象摄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该流派的摄影家否定造型艺术是以可审视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艺术家审美感受的这一基本特性,宣称要把摄影"从摄影里解放出来"。
9.堪的派摄影
堪的派摄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反对绘画主义摄影的一大摄影流派。这一流派的摄影家主张尊重摄影自身特性,强调真实、自然,主张拍摄时不摆布、不干涉对象,提倡抓取自然状态下被摄对象的瞬间情态。法国著名的“堪的”派摄影家亨利·卡笛尔·布列松说过:“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地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地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的组织形式纪录下来。”因而这一流派的艺术特色是客观、真实、自然、亲切、随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堪的”派中的摄影家,就其美学思想和创作倾向而言,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虽然他们都崇尚人性世态的表现,且大部分都从事于新闻摄影工作,但有的为自然主义者,有的为写实主义者。
10.“达达派”摄影
“达达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想。“达达”,原为法国儿童语言中“小马”或“玩具马”的不连贯语汇。因为达达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中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宣称艺术和美学无缘,主张“弃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崇尚虚无,使创作近乎戏谑,因而人们把该艺术流派称之为“达达派”。
由于达达派摄影艺术作品不符合人们一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1924年以后就逐渐受到有较明确、完整的艺术豆腐和纲领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冲击。但其影响仍可在以后出现的现代派摄影艺术中窥见。
11.主观主义摄影
主观主义摄影是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比抽象派摄影更为“抽象”的摄影艺术流派,所以又称作“战后派”。
它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其创始人是德国摄影家奥特·斯坦内特。他认为,“摄影是本来具有发挥自己能力的宽阔领域,也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作用。但目前却成了一种机械的写实主义”。于是提出了“摄影艺术主观化的艺术主张。极力主张摄影艺术的终极应该是提示摄影家自身的某些朦胧意念和表现不可言传的内心状态和下意识活动。”主观摄影就是人格化、个性化的摄影。这便是该流派的艺术纲领。主观摄影的艺术家们极度强调自己的创造个性,蔑视一切已有艺术法则和审美标准。该派理论家公开表示,“主观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试验性的图像艺术,而是一种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创造性艺术。”“我们可以任意使用技术手段去创造照片。”
B. 在世界历史上离奇又费解的案例,分别有哪些呢
每次看科幻电影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拥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者,他们刀枪不入,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做贡献。当看到这个超能力者时,很多人的内心都感到格外渴望,想迫切的拥有这种超能力,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深知这种超能力不可能存在。
5
看到这几个案例,科学家也感到非常费解,如果说被雷击中真的存在超能力,这么神奇的话,岂不是很多人都要去尝试了。你们对于传说中的超能力,有怎样的见解呢?
C. 摄影家曼瑞创作了几种摄影技法
在摄影史上,摄影家曼瑞(ManRan,1890~1976)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而著称。他认为,摄影过分写实,会形成一种束缚,从而限制摄影家个性的发展。
曼瑞首创了“实物直接曝光法”(瑞约光画)和“中途曝光法”。这两种摄影技法的出现,大大扩展了摄影艺术的领域。
“实物直接曝光法”,就是把某些透明、半透明的小件实物,直接放置在感光纸上,利用放大机或其他光源,对它进行曝光,再经过显影、定影获得照片。采用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底片,就能由具体实物得到具有抽象图形的照片。对此,曼瑞颇为得意,在给这种技法取名时,将自己的名字融入其中,称为“瑞约光画”。瑞约光画突破了客观的写实,给摄影创作开拓了一片抽象的、可供自由幻想的天地。
“实物直接曝光法”的发现,源于一次暗房中的失误。1922年的某一天,曼瑞不小心把一张没有曝光的放大纸掉进了显影盘中。他把放大纸捞出来,随手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接着他又在上面放了一些零碎物品。当打开白灯之后,曼瑞突然发现,这张放大纸上渐渐出现了一些图形,第一张瑞约光画就这样诞生了。
“中途曝光法”也是在一次失误中发现的。一天,曼瑞在暗房红灯下冲洗底片,他的女助手由于看见一只老鼠而惊叫,曼瑞连忙拉开白灯。在白光的照射下,刚泡进显影液不久的一张底片,由于局部反转,在厚薄交界处出现了一条透明的轮廓线。洗印成照片后,这条轮廓线变成了起伏的黑线条,具有类似于速写画的效果。于是,曼瑞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试验,终于把这个偶然的失误,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暗房技法。
D. 世界上最老的照相机出在哪里
出在法国
下面一条关于此相机的拍卖信息供参考:
造于1839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相机再获“殊荣”。在以近8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出售后,它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相机。据美国媒体报道,韦斯利斯特拍卖行宣布,这部由法国制造的照相机被一名匿名人士以79.2333万美元的价格从网上买走。拍卖行的彼得·克恩介绍说,这部相机由软木制成,重约5 -6公斤,是一名教授在德国的一座阁楼里发现的。
这架相机采用老式的盖尔银版照相法,即把影像照直接曝光在易感光的镀银金属板上,可能制造于1839年8月以前。正是在这一年,它的设计师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对外宣布他发明了银版照相技术。经过鉴定,这个相机保留着出产时的状态,没有被改装过。由于它极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相机,专家估计它的成交价有望超过136万美金。本次拍卖将于5月26号在维也纳进行。据报道,目前采用银版摄影法的相机全球仅有约10台,而且大部分都在博物馆里。
E. 关于摄影的历史
达盖尔照相法是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发明的。1838年,这位法国物理学家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体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时,仍不得要领。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有一个影像留在了物体上。他于是将附近的化学物品逐一挪开,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个现象,最后,他发现,大功臣原来是一支温度计打破后遗下的水银。摄影技术便从此诞生了,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公布了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法国政府放弃对这项发明的专利,并公之于众。人们通常以这一天作为摄影术的开端。
右边这是达盖尔的银版肖像。
1838年达盖尔就想发表并且出售他的摄影术,几经努力最后求助于法国科学院常任秘书、天文学家兼国会议员阿拉哥,并得到他的赞赏,他是第一个看出摄影术的发明对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将提供最大贡献的人,也是最早建议并促成法国政府收购摄影术发明权的人。
尼尔普斯也是达盖尔的合作者,比达盖尔年长四岁,早在达盖尔银版摄影术公布前六年就因病去世了。法国政府在授予达盖尔6000法郎年金的同时,授予尼尔普斯的继承人4000法郎年金以示奖励。
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是由底片负片到正片的开创人。1835年开始试用涂有氯化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为卡罗摄影术。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术的消息发表后,他提出发明优先权的问题,但为时已晚。
达盖尔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然后以水银蒸汽进行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于曝光大约需要 20到 30分钟,因此,早期摄影多拍摄静物、风光、人像等等。
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被拍摄者需要坐在安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上。
虽然全世界都公认1839年8月19日是摄影术发明的纪念日,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实际上吸取了人们在这方面长期探索的成果。早在 13年以前法国的尼尔普斯拍出的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的照片《哥兹沃》,他把感光后能变硬的白沥青涂在锡铭合金板上,曝光长达八个小时,由于感光时间太长,且影像模糊,他的发明未能得以推广。
摄影术是由16世纪以来画家的写生使用的暗箱发展出来的,这是当年画家使用的桌形暗箱。所谓摄影术的发明实际上是寻找最理想的记录影像方法的过程。
F. 相机出现在哪个年代
1725年德国 感光材料的发现
1802年英国 投影到感光材料,摄影的雏形
世界摄影历史上,第一张可以摄影成像的图片,在公元1826年夏天,由法国摄影术和印刷制版发明者,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在实验室中制成。
世界摄影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日子是在公元1839年,法国人画家达盖尔(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发明「银版摄影技术」正式问世。他曾于1822年在法国巴黎开一个名叫「幻象画」绘画景色展览。他用各式各样的灯光变化照射在画面上,产生使人意料不到的美好奇妙效果,声誉卓著。在1829年,他向巴黎透镜商买透镜巧遇年长的尼埃普斯,因两人意识相同,结果合作共同研发摄影、感光相片技术。三年后尼埃普斯去世,他仍然继续进行实验不已。
终于在公元1839年1月9日于法国科学学会上宣布他的傲世大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发明摄影技术,并命名为「达盖尔照相术」。
他把一块涂有碘化银的铜版上曝光,然后用水银蒸气熏沐,生成碘化银薄膜而为感光面。在自制的照像机内将已发明可以感光的版,让它经由透镜投射光影,作曝光,再用设计的汞显影箱以汞(水银)蒸汽显现影像出来,又置在食盐水(后改作大苏打)中定影。竟就能形成永久性的影像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的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G. 世界新闻纪实家摄影如何进行研究
概论
新闻摄影是用新鲜、真实、生动、感人的图像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及时报道新闻时间,其主要特征是借助视觉图像及时生动的报道新闻。它是新闻学、摄影学与艺术学分支,是一门集社会、艺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其画面内容与形式完全决定于摄取形象这一环。照片形象又是在非常直接的空间、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形成的,故称瞬间形象。那么这个瞬间形象的获取方式与手法,也就直接地决定了新闻照片的内在数值与价值品味。
从一般意义上说,新闻摄影拍摄手法的研究,主要解决拍摄者与被摄事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似乎其理论价值及研究空间都较为有限,但纵览世界新闻摄影发展120年的历史,众多的优秀摄影记者和无数的影响了世界的新闻图片,都可以证明拍摄手法是其成功的一个无法逾越的环节,而拍摄手法差异的根本,最主要是取决于拍摄者的文化内涵及创作理念的差别。可以断言,出现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区域的违前规律的新闻摄影行为,都一定与对新闻摄影手法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拍摄手法一直是制约摄影记者个人和新闻媒体提高与发展的瓶颈,这种制约性因素将随着新闻传播活动对社会生活渗透性和影响力的不断增长,变得更加突出。①因此,对新闻摄影拍摄手法的演变及其本质规律的探析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命题。
传统手法的确立
从已知的最早的新闻图片——《汉堡大火遗迹》(1842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欧洲、美国出现的社会纪实摄影,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是相对静止的被摄画面,很少具有动态和瞬间意义的新闻事实能够成为照片,英国人J•汤姆森于1877年出版的《伦敦街头生活》,以30多幅图片向世人展示了伦敦街头下层民众生活情景,这些新闻图片实际上“都是经过适当摆布的,因为当时‘火棉胶’、‘湿板’的感光度低,曝光时间长,无法把人物的动作拍摄下来”。②美国最早的新闻摄影家J•里斯为了证明自己文字报道的真实性,拿起了照相机拍摄了纽约东区贫民窟的生活状况,从他的著名作品《拾破烂人家》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摆布的视觉印象。尽管如此,这些图片在当时通过展览和书籍发布后,给读者带来的真实可信度远远超过了文字或其它传播方式。十九世纪的摄影技术,如感光材料感光度低,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慢又直接催生了摆拍摄影法,即便看似自然的街头纪实作品其实也都是摆拍的产物,可以说,在特定时段,技术条件的限制对拍摄手法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摄影作为新闻手段的地位初步得以确立,同时它又反过来刺激摄影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莱卡”为代表的一批小型照相机问世,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在拍摄手法上与前人大相径庭的风格,这就是德国人E•萨洛蒙所创立的“堪的派”摄影,萨洛蒙使用强光透镜镜头,照相机快门速度达到一千分之一秒,他倡导拍摄“不摆布的,没有防备,不装腔作势的政客和显达贵人”,③从1928年起,萨洛蒙的拍摄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十多年的短暂摄影生涯,使他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纪的最重要“记录者”和“见证人”,萨洛蒙所开创的现场快拍风格是新闻摄影手法的全新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摄影技术手段有条件成为当时记录世界的最有效工具,同时这也使得摄影的纪实本质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我们可以这样认为,E•萨洛蒙是新闻纪实拍摄手法的奠基者,他所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在新闻摄影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新闻摄影手法的真正确立者是法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摄影史上影响最大的摄影家,有人认为“布列松几乎是摄影的代号,就像毕加索等于艺术一样”。④在他为时四十年的拍摄生涯中,出版过二十一本摄影集,举办了近二十个重要的展览,他曾经拍摄过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还以旅行拍摄的方式对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进行了拍摄报道。他对人类摄影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提出,他认为“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有时候,这种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这段论述概括了摄影表现的本质特征,如果说美国摄影家阿尔弗莱德•施蒂格利茨在二十世纪初的“摄影分离派”理论,使摄影真正开始摆脱绘画艺术的牵制,那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则是点出了摄影的精魂和本质。布列松的另一杰出贡献则是他在实践理论的过程中,为全世界摄影记者所做出的示范,他创造了在被摄对象无所觉察的情况下,无声地、悄悄地接近主体进行拍摄的抓拍手法,采用这种抓拍手法拍摄的照片,保留了社会生活事实的本来面貌,平实、亲切、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读者的欢迎,也备受报刊媒体的青睐。他在阐释他的新闻拍摄手法时,强调“看”,所以后人誉之为有“鹰一般的眼睛”,强调要用“心”去感受事实,要能够“等”,在最重要的时刻能果断出击。有同行摄影师曾这样写他,“他的那一台相机仿佛有着严重的神经痛楚,时而以惊恐的速度跳上他的眼睛,用他那迅速的上下动作当人的面拍照,然后闪向一旁匆忙离开,所有的‘牺牲者’都看不出有知觉或受侵扰的表示”。⑤布列松认为“所有的思想,只能在拍摄前或拍摄后,按快门的那一瞬间,只有凭直觉,要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⑥
布列松摄影的辉煌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时期也是世纪摄影,尤其是新闻与报道摄影的黄金年代,其间对新闻摄影拍摄手法做出贡献的还有很多,如著名战争摄影家罗伯特•卡帕,以人道主义摄影见长的尤金•史密斯,他们都用自己的理论,特别是用自己的摄影实践,为全世纪新闻摄影媒体和报道摄影的从业者确立了规范。摄影记者应当努力到达一个个新闻事实的现场,充分关注正在发生和演变的事件与场面,接近主体,而不干涉和影响被摄内容,用瞬间来记录和表达最具有本质意义的生活事实。这种规范与萨洛蒙的新闻快拍手法一脉相承,经过不断发展与补充,成为二十世纪新闻摄影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传统。
抓拍
作为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手段,新闻摄影规律的内核是新闻,而新闻摄影的拍摄手法则是图片手段能否真实、准确报道新闻的形式因素,当然也是关键因素。
新闻摄影拍摄的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是真实性,这就为摄影记者的拍摄出发点和拍摄内容选择上作了质的规定。摄影记者必须到达现场,在新闻现场的特定时间和空间完成新闻摄影的拍摄工作,这种现场规定性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挑战。在紧迫的时间条件下,到达现场,接近被拍摄主体,并把握住最有价值的瞬间,对摄影记者来说确实是严峻考验,因此有人把奔赴新闻现场比作士兵冲向战场,把按下快门捕捉瞬间比作是“影像射击”,罗伯特•卡帕的著名论述:“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充分地证明了这种现场规定性的意义。摄影记者拍摄的还应当是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由于摄影器材的技术特性限制,新闻摄影不可能象文字手段那样,通过特定的手法追述过去或者叙写未来,它只能记录、表达在镜头前现实存在的被拍内容,摄影记者和被拍对象之间被特定的时空关系锁定,已经发生并消失的事实,无法也不应重拍、补拍,还没有发生,即便是可能发生的事实,也不应当出现在新闻摄影的镜头之中。布列松对此也曾有论述“生命是随时在变动,有时景象一消失,你就无能为力了”。
从历史上看,二十世纪产生的新闻摄影家往往被人们称为“抓拍大师”,他们用自己的实践演绎了抓拍在新闻摄影中的重要意义。布弄松所使用的相机,通常是只带50毫米标准镜头的135小型相机,通常只带50毫米标准镜头的135小小型相机,机身上发光的部分黑胶布贴上,相机往往还被隐藏在不扣钮扣的黑色外套里。平时人们是不会注意到作为新闻摄影家的布列松的存在的,拍摄时,布列松迅捷地掏出相机,瞬间锁定形象,被拍对象甚至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整个拍摄的《共和军士兵之死》,影像并非清晰优质,视觉的直观感受是粗陋的,但从画面的实际内容看,卡帕在特定现场的拍摄做法本身给这张新闻图片增添了极大的价值。依据当时的器材条件,卡帕只有在极近的距离实施抓拍,才能够以瞬间的方法将死亡刹那间的共和军士兵定格在画面之中。击中士兵的子弹同样有击中卡帕的可能,枪林弹雨中,拍摄者与被拍者所处的特定现场时空关系,突显了抓拍在特殊新闻题材表达中的魅力。这张图片之所以被奉为世界战争摄影经典作品,其原因交不仅仅在于画面形象本身,围绕图片成果的拍摄环境、拍摄难度、拍摄手法也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对拍摄手法的充分重视和严格把握,是新闻摄影在拍摄表达和传播过程中与其它种类拍摄有所区别的地方。
摆拍
从世界摄影史上看,较早时期的摄影作品大多是摆拍的结果,不管是静物、人像,抑或是带有纪实意义的社会生活场景。其主要器材条件的限制,这使得摄影者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处理,要让被拍摄对象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否则将无法获得清晰的影像。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摄影诞生之初的几十年里,包括人类早期的新闻摄影出现摆拍的情况并不为怪,拍者与被拍者之间的关系不得不服从于技术条件的决定性制约。但是到十九世界后期,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后,照相机技术因素的极大改善,为新闻摄影的实际拍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因而二十世纪上半叶,新闻摄影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新闻摄影大师,为人类生活留正职无数永恒的精彩瞬间,纪实抓拍的传统得到确立,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但是技术条件是新闻摄影拍摄手法形成与改变的影响因素之一,有利的技术条件并不能在新闻拍摄领域自然地带走摆拍的做法。恰恰相反,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摆拍作为新闻摄影的拍摄手法,一度也非常盛行,尤其在特定时期的中国新闻摄影活动中,其影响而之大和渗透力之强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导致中国新闻摄影活动中摆拍做法盛行的原因在深层次上,是对摄影艺术价值认识的偏差。摄影诞生后,不太长的时间就走出了纪实和艺术两条道路,虽然两种风格并非截然分开,但在摄影表现思维出发点上的差异是明显的。艺术摄影能够创造出类似于绘画、雕塑等等其它艺术样式一样的视觉精品,以优美的形象造型传达出美的信息与美的情感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而纪实性摄影以表达真实的社会生活为出发点,他让读者获得相关社会信息、新闻信息。把艺术化的做法搬到新闻与纪实摄影中,以及用新闻和纪实的手段完成摄影形象美化和艺术化,都同样导致表面效果的偏差,甚至根本无法达到表达目标。作为东方文化古国,中国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在绘画领域的东方写意传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但是这种传统的影响在摄影,尤其是新闻摄影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追求 美化、意会、神似的美学风格,与追求真实、再现的新闻摄影方式的确是无法直接相融的。因此有人认为欧美新闻摄影事业高水平的基础是西方艺术中求真风格的作用,而亚洲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和艺术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与纪实摄影发展,这种观点虽然不太全面,但应当承认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意义上都有必要做出这样的界定,摆拍将极大地伤害到新闻摄影对于新闻事实真实性意义的追求,而无节制的摆拍带给新闻摄影将是致使危害。
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新闻摄影必须面对的现实生存状态,主观化特征是新闻摄影应对现实的策略之一,也是新闻摄影自身发展在特定历史时段的必然结果,主观影响力的恰当发挥,可以使得新闻摄影带给人们更多视角丰富,方法独特,富有个性化效果的优秀图片,正确处理好摄者与被摄对象关系,使主观影响力发挥与控制处于有序计划之中,这对于当代新闻摄影来说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结语
新闻摄影走过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历程,迎来了人类信息传播大发展的年代,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手段为人类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创造了全新的天地和全新的方式,日本社会学家康佐指出:“当我们听到新闻记者这个词时,我们通常会想象出某个特殊的职业,但是在因特网时代,没有信息传送者和接收者之分,每个人都能参与新闻工作,每个人都有向他人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潜在能力。”(16)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技术、环境、读者、媒介方式、效果、作用力等的变化是巨大的,以视觉吸引和图像解读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阅读和认知的重要形式,我们常常以“读图时代”、“速览时代”、“眼球文化”之类的概念来表达,这对新闻摄影来说是发展与挑战并存的生存环境,书籍、报纸、刊物,尤其是网络都给图片手段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读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基于前述对新闻摄影的手法探析,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论判断,抓拍是新闻摄影的精髓必将延续下去,这是新闻本质规律在摄影方式上最核心意义的体现,经过洛蒙、布列松、卡帕等一代宗师的实践和总结,它已经成为新闻摄影赖以生存和赢得读者的决定性条件,在全新的时代环境里,抓拍将继续延展新闻图片真实与瞬间的魅力,这种传统仍将是读者从图片中实现由感知到永恒的必要保障。与之相反,在任何条件下,偏离新闻信息传播基本规律的摆拍终究不被认可,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无法彻底根绝摆拍,但可以预见,随着摄影从业者素质与认识的良性变化,摆拍手法将进一步得到遏制。第三个判断则是,时代与技术条件的变化,将更加剧烈地影响到新闻摄影及其拍摄手法,数字技术的巨大优势,传输与修改的便捷为新闻摄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同样强大的正负面条件,在拍摄手法、表达方式上,未来的新闻摄影将呈现出从未有过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我们既不能以过于传统的眼光去框限带有时代特征的新变化,又不应对涉及新闻摄影本质规律的做法熟视无睹,任其自流。新闻摄影必须既把握传统,又注重在现实条件下实现新闻摄影手法的转变,从而使新闻摄影的表达与传播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并最终真正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统手段。
H. 摄影的起源
建议您到网络的摄影里面看看很多相关资料肯定能对您写论坛有帮助的
http://ke..com/view/7378.htm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φως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ς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一般简称的摄影,即是用照相机,映像在底片,冲印底片成为单一相片,一张张作永久保存。但相片的影像是不动、无声,仅供人观赏其人物、意境,进而体会其涵义。
今天世界上仍存留最早的一张照片可以追溯至1827年,出自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之手。
I. 欧美恐怖片的发展历史和各个时段比较突出的拍摄手法和题材
恐怖电影的历史与电影本身的历史一样古老。历史上的第一部恐怖电影是由乔治·梅里耶于1890年代晚期所拍摄的怪物默片,他所拍摄的恐怖电影,是一个充满恶魔,巫术,女巫,捣蛋鬼,疯狂博士的世界。 在1900年代初期,德国拍摄出大量表现主义的恐怖电影。由斯特拉·瑞耶导演的《布拉格的大学生》(1913),该片被视为精神分裂症恐怖电影的典范。斯特拉·瑞耶参与了最早的重要恐怖影片《泥人》(1914)及《泥人出世记》(1917)的导演工作,并在其中扮演一个由魔法赋予其生命力的雕像的角色。
德国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来自于罗伯特·威恩导演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描述一个邪恶的催眠师的故事。在德国表现主义的电影中,最为知名与不朽的杰作,是由弗雷德里希·威廉·茂瑙所拍摄的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吸血鬼》(1922),该作改编自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后来所有的吸血鬼形象,都以它为原型。
德国导演保罗·莱尼拍摄的《蜡像馆》(1924),描述一个蜡像具有生命,并且成为杀人凶手的故事。保罗·莱尼拍摄完这部电影后,远赴好莱坞发展,并推出了两部电影《录像带谋杀案》(1927)及《嘻笑的人》(1928)。这时好莱坞正开始其恐怖电影热潮。
1930及1940年代
好莱坞在1920年代初期就已经出产过恐怖电影,但是从1930年代开始,特别是由环球影业所出品的恐怖电影,才真正开启了好莱坞的恐怖电影时代。在相当程度上,这些恐怖电影都受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它们涉及了德古拉,科学怪人,以及木乃伊等等主题。至1940年代,好莱坞恐怖电影已发展至一个成熟阶段,各类型题材泰半涉足。
1950年代
受到核武竞争的影响,恐怖电影脱离了以前的哥特式风格,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恐怖电影时期。这个时期的恐怖电影,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遭受到非人世界的威胁,例如外星人,死尸,植物,昆虫等等。像是霍华德·霍克斯的《魔星下凡》(1951),唐·席格的《天外魔花》。将恐怖与科幻掺杂在一起,是这个时期开始的特色,这类型新近较为知名的电影是雷利·史考特的《异形》(1979)。
在1950年代晚期及1960年代早期,一些电影公司特别集中在恐怖电影的制作上。例如英国的锒头影业,以及美国的美利坚国际影业。后者制作了一系列爱伦·坡小说改编的电影。
1960年代
希区考克《惊魂记》剧照1960年代的恐怖电影,逐渐脱离对超自然的兴趣,转向非超自然的恐惧。比如希区考克的《惊魂记》(Psycho,1960)就以人的精神变态来惊吓观众。米切尔·鲍威尔的《偷窥狂》也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新近的例子则有《沉默的羔羊》(1991)。
保罗·威尔士以1960年代为当代恐怖电影的分界点,在这之前的是共识与制约,在这之后的则是混乱与瓦解。伊萨贝尔·彼耐多以1968年为分界点,区分出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电影,以及后现代意义上的恐怖电影。 这一分界点,一般公认以乔治·罗梅罗《活死人之夜》(1968)的诞生为标记。
1970年代
在1960年代晚期,有一些严肃的、以超自然为主题的恐怖电影,获得了观众的注意力。例如罗曼·波兰斯基的《失婴记》(1968)。该片的成就,实际上是威廉·佛瑞金的《大法师》(1973)成功的基础。在《大法师》后,引起了大量的跟风之作,其中显著的例子是《天魔》(1976)。
许多原创性的电影都来自于这个时期的独立制片,低成本与富原创性的特点,一直持续至最晚1990年代晚期。这些独立制片的澎湃发展与家用录像带市场的兴起是紧密关连的,也促使恐怖电影找到了它的新市场;另方面,延续恐怖电影传统的恐怖影片,则继续在大银幕市场中发展。
197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以理论探讨恐怖电影的存在意义。
1980年代
1970年代晚期,恐怖电影的主流转向骇俗的题材,诸如陶比·胡波的《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约翰·卡本特的《月光光心慌慌》(1978)。还有诸如《十三号星期五》系列及《半夜鬼上床》系列。这类青少年与邪恶刽子手的恐怖电影,漫延整个1980年代。
1990年代
《鬼玩人》电影海报1990年代的恐怖电影脱离了以往外在的暴力形式,转向自我嘲讽的方式。韦斯·克莱文将别的恐怖电影的内容放置到《惊声尖叫》中,并在惊吓中掺杂着反讽的幽默,把陈腔滥调的肢体语言转化成新一代年青人的词汇。山姆·雷米的《鬼玩人》(1981)融合了旧与新的僵尸类型。《厄夜丛林》以恐怖电影的内容呈现,却参照到纪录片的形式。《厄夜丛林》不止使电影成为一种跨媒体,且使得恐怖电影能够成为通俗的享乐品。
2000年以后
2000年早期的恐怖电影承续了以往的杂揉性质,并持续聚焦于年青人的世界,例如《绝命终结站》系列,并且有向主流电影市场迈进的企图,例如《水中的女人》和《七夜怪谈西洋篇》。
J. 摄影起源于哪里
摄影术的产生
摄影术产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据资料记载,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是法国人约瑟夫.尼塞弗尔.尼埃普斯在经过13年的反复实验后,于1826年拍摄的他住房窗口外的景况。他把一块涂有能感光的沥青层的白蜡板放置在暗箱里,把暗箱固定在他的工作室的窗口,曝光了8个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后来,他同画家路易.科克.曼得.达盖尔合作,继续进行摄影术的研究。在尼埃普斯于1833年去世后,达盖尔又作了5年的实验与研究补充,先后发明了银版法和定影法。于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和美术院举行的联席会议上公布于世,称为“达盖尔摄影术”,又叫银版法摄影术。它是将镀银的铜板用碘蒸气制成碘化银,使镀银版具有感光性,然后用F11口径的镜头拍摄,阳光下曝光5—12分钟,曝光后用水银蒸气使潜像出现,然后用大苏打液定影,再用蒸馏水洗净,就得到一幅照片。
摄影术的发明,实现了人们向往已久的愿望,不经过画家之手,把自己的影像姿态完全照原样固定在镜子里,显得逼真而亲切。摄影术还使人们了解到以前无法了解的远方异国的风貌,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它还把一种全新的欣赏对象带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扩大了艺术欣赏范围。所以摄影术很快在世界上风行起来。达盖尔的摄影教科书,四个月里销售了29版,译成了6国文字。1840年在纽约,1841年在伦敦,就出现了专照人像的照相馆。
与达盖尔摄影术颁布差不多同一时期,英国一位科学家福克斯..塔尔伯特也发明了一种摄影法,称之为卡罗式摄影法。他所用的底版是白纸,发明了负正成像过程,用涂有碘化银的纸作感光版,拍出负像,然后用负像印出正像,曝光时间约需8分钟。达盖尔摄影法需用镀银铜板,其成本高,又不能复制;卡罗式摄影法能复制,但由于纸基纤维粗糙,复印出来的影像质量不佳。同时,两种摄影法的感光度都很低,曝光需要较长时间,所用照相机也极为笨重,为摄影的应用带来较大的困难。于是人们继续对摄影器材加以改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