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百勇士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天4夜,大大的鼓舞了上海市民的抗战信心,中国军人也借此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决死卫国的无畏精神。不过无论是平时接触的史料,亦或是电影《八佰》中,都没有对“八百勇士”进入租界后的处境有过介绍,可能是因为这群英雄们死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谢晋元所率领的八百孤军,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于1937年10月31日晚,接到命令退出四行仓库,撤入位于西藏路东侧的公共租界。此时的八百孤军,由原来的420人减员至377人,在撤退过程中又有部分伤亡,并且允许受伤士兵就医治疗,撤入公共租界的英雄共355人。
进入公共租界之前,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进入租界后“由租界当局准备车辆,通过公共租界至沪西归队”。但进入租界后,英军便违背了承诺,将谢晋元等关至中国银行仓库地下室,并于11月1日凌晨要求收缴孤军枪械,刚刚从战场出来的勇士们群情激奋,言武器乃军人第二生命,宁可重返四行仓库战斗至死也绝不缴枪。
租界的工作人员便谎称只是代为保管,当面点明数量并开具收据,待车队驶出租界后,如数奉还,绝非缴械。加之此时的四行仓库已经被日军占领,如果真的强攻回去必定伤亡惨重,谢晋元权衡再三之后决定相信租界当局,命令士兵缴械登车。
然而等待英雄们的并不是按照约定被送出租界归队,而是被关入了租界的“孤军营”。开始的孤军营只是一片空地,连一幢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是被铁丝网和全副武装的士兵的圈了起来,直到一年后,租界才为他们修了四幢房子,作为他们的宿舍。在淞沪战场拼死浴血的勇士们,就在这里,度过了被囚禁的四年,直到四年后,手无寸铁的他们成为了日本的俘虏。
1940年3月,汪伪政府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便开始着手拉拢早已经被上海人民视为英雄的谢晋元和他手下的孤军勇士们。但谢晋元不为所动,屡次怒斥前来劝降的汪伪政府人员。汪伪政府见劝降谢晋元无望,便起了杀心。
1941年4月24日早,勇士们正在孤军营中进行早操,谢晋元也来到操场一同训练。这时被收买的叛徒郝精诚等四人向谢晋元跑来,不明情况的谢晋元以为他们有什么事情汇报,便走向他们。四人走到谢晋元近前,突然掏出准备好的匕首,猛击谢晋元头部,后虽被部下救出,但由于伤势过重,于当日下午六时去世。
民族英雄谢晋元,就这样死在了他深信不疑的部下手中,死在了汉奸走狗手中。4月25日,在孤军营大礼堂内,勇士们为谢晋元举行了哀悼仪式;5月8日,谢晋元被追赠为陆军步兵少将。
谢晋元遇刺不久后,日本便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进而占领上海租界,勇士们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日军俘虏。汪伪政府看到了机会,便以到南京拜祭中山陵为借口,将幸存的333名孤军勇士接往南京,威逼他们投降。孤军英雄们不为所动,使汪伪政府恼羞成怒,将孤军全部关入由日军看守的老虎桥集中营。
在老虎桥集中营,孤军勇士们受到了日军的非人虐待,大量孤军勇士被虐待致死。不过随着战事吃紧,日军人力不足,不得不将孤军勇士们分批押送到不同地点做苦力,这给了孤军勇士们逃出魔窟的机会。
1942年8月,在南京东郊孝陵卫做苦工的万连卿等8人成功逃出,在新四军的帮助下被送往安全区;1943年2月,同样是孝陵卫,又有28人逃出,其中一部分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
㈡ 八百壮士的历史事件
最近,管虎执导的国产战争大片《八佰》火了,这部电影是根据“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史实改编。这是一部军民团结,抵御外敌的抗日电影。相信许多人在看过这部电影后,都被“八百壮士”无畏生死的精神感动得涕泪横流。
谢晋元去世后,上海全城哀悼,国民政府为了顺应民心,追赠其为陆军步兵少将。但是,“八百壮士”的命运依然波折。就在谢晋元去世半年后,日本由于偷袭美国珍珠港,并向英美等中立国宣战,被英美等国驻守的公共租界也就成了他们的管辖范围,而一直被软禁的“八百壮士”也落到了他们手中。
由于日本人对“八百壮士”非常愤恨,所以在接管后,对他们百般折磨,并且还将他们分散看管。但是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八百壮士”依然团结一心,不忘操练,随时准备与日本人作殊死博斗。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日本人又恨又怕,最终卑劣的日本人将他们全部分散,输送到不同的地方做苦力。
日本战败后,“八百壮士”才得以恢复自由,他们回到了上海,并来到了谢晋元的墓前。只是此时他们只剩下100余人了。对于被国军当作炮灰,继而又被抛弃的“八百壮士”来说,国民政府促成了他们的悲剧,但是正因为有了“四行仓库保卫战”,才激起了国人的抗日精神,从而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㈢ 八百有人活下来吗
最近大热的电影《八佰》的原型就是当时抗击日寇的四行孤军。在淞沪会战的失败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这些人依然奋战到了最后一刻,用自己的生命阻挡日军的脚步,捍卫中国的尊严。
然而,这些一片赤诚的的将士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结局。他们的领导者谢晋元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上,却死在了叛徒手下,而这支孤军的生活也算不上惬意。
1937年,8月,炎炎盛夏里,日本人密谋着令人胆寒的阴谋,要进军上海。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军阀们为了自己的地盘和利益彼此攻打;士兵手里的枪比烧火棍还少;黑社会横行于社会上甚至登堂入室;普通人认识的字比地上的星星还要稀少;工厂里生产的钢铁少到造一条铁路都难。
而看到这样的中国以后,日军狂妄了起来,扬言要三个月征服中国。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即便是这样的中国也没有臣服于他们的打算,那些看起来极不起眼的人也能为了这个国家拼命的。
于是,光是淞沪会战他们就打了整整三个月,而就在他们终于进入上海之后,迎接他们的不是一个温柔的城市,而是一支拼上了命的孤军:谢晋元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88师,524团,人数不多,四百余而已。
当时的上海已经守不住了,沦陷是必然的结局。但是中国的其他地方还要继续打下去,主力必须到其他地方继续打下去。于是这八百个人站了出来,守在四行仓库,要拖住日军拖出一条生路来。
谢晋元临危受命,面对这必死的任务,他没有退后,只是安顿好自己的父母妻儿,在家与国之间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在和妻子告别的时候,他说过“身为军人,为国效命就不能顾家”,无奈把家中的责任都交给了妻子。而这也是他与家人最后一次见面。
当时,租界的英军询问他们的人数,为了虚张声势,他回答了八百这个数字。实际上当时跟随他的,只有414人。此后,战斗中负伤被送出的伤兵也把这个说法延续了下去,而这就是后来“八百壮士”的由来。
而这四百人要面对的是日军王牌的第三使团。
他们的战斗除了给主力部队争取时间之外,还起到了鼓舞当地居民的作用。当时,很多居民隔着一条街为这支孤军加油助威,向他们报告日军的行踪。在日军切断仓库供水以后,居民们还自发给他们送来补给。一个十岁的女孩杨慧敏还爬过一段管道送来一面旗帜。
10月29日时,这场战斗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租界里的英、美等国害怕被战火波及,就联合起来向国民政府递交了一封希望“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战的请愿。至于蒋,他当时还抱持着国际调停的希望,再加之以当时的四行孤军已经完成了战略目的,便下命令让其撤军。
此时,日军也因为四行孤军作战之勇猛心生退意,认为对方可能有上千人,继续交战损失过大,就同意谢晋元撤军,并没有做出太多阻拦。
当时的谢晋元还想继续战斗下去,拿出自己临行前立下的军令状,说要抗战到死。但是,军人要服从命令。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撤退,经过垃圾桥进入了英国人的收容所。
英国人只是害怕被战火波及,对这支中国军队当然不会有多少好感,收容他们以后也几乎没有提供什么帮助,只是哄骗威胁他们卸下武器后提供了一个条件极差的生活场所。
在这样受尽欺辱的生活环境下,谢晋元等人并没有绝望。为了鼓舞当地的居民,他们还每天按照军中的方式生活,每天早起,操练、比赛、锻炼身体,而且还要给士兵上文化课。除此以外,他们还开垦了土地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㈣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最终活着多少人
四行复仓库的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制库与日军血战4昼夜后,顺利完成了任务,谢晋元接到了撤退命令,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装。
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率部早操时,遭被敌人收买的孤军内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袭击,不幸牺牲。其余官兵也全部落入敌手,进行了百般残害。大部分被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牺牲。
(4)八佰历史中活下来的人有哪些扩展阅读:
淞沪会战到1937年10月25日大场镇失守之后,就要全线退守苏州河以南,但又希望能够在撤退时安排一支部队留在闸北死守,掩护撤退,等到撤退完成之后,这个部队要分散游击。
本来这个任务是要交给孙元良的八十八师的,但在顾祝同打电话给孙元良布置任务的时候,孙元良认为留下来是白白牺牲,毫无意义。
而且上海地势平坦,没有地形可资利用,不适合打游击。而且,八十八师在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经过六次补充,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数量不足两成,所以也不适合留下来打游击。
㈤ 八佰是真实事件吗
电影最让人难过的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八佰》的真实历史有多悲壮?各位,这个话题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历史类的话题,属于社会热点话题,比较接地气,也比较能引起大伙儿的共鸣。其次,这个问题具有科普的性质。我们知道,作为文字工作者,其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阐述事实,澄清谬误,引领社会舆论,起到为大众发声,为正义呐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字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具有传道、解惑的职责,为百姓做好科普工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今天的话题,正是具有科普价值的,所以是个好问题。小编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最后的冲桥战是不存在的,真实的历史是在午夜,趁日军防备松懈之时,用三挺机枪作掩护,打灭了敌军的探照灯,全营400余人有秩序地通过新垃圾桥撤入了租界,几乎无伤亡。只看电影的话,会觉得异常惨烈,中国军人最终活着过桥的应该没几个了。最让人无语的是,电影中中国军队冲桥时,租界的英国士兵不知是何原因开枪射击日军的情节。导演和编剧想要表达什么?是出于对中国军人的尊敬,还是同情或者只是单纯地渲染气氛?真实的历史是,谢晋元部进入租界后,立即被英军收缴武器,送胶州路关押。综上所述,《八佰》的真实历史的确很悲壮,但与电视剧演的不一样。
㈥ 八百壮士还有活着的吗
有,刘怀斌老人眉毛黑白参半,长而浓密,有着长寿的标志。右眼被日本的毒气弹伤害,左眼也因为眼底黄斑血管出血,而只能模糊看到一部分,耳朵已经完全听不见了。
说起如何和家人沟通,儿子感慨到:“多亏了解放后的扫盲班,我爸从一个文盲,因脱盲而识了不少字,我们现在至少可以通过写字和他沟通。”刘怀斌看完字后,就会和人交流,但他含糊的言辞只有家里人才能听懂。
(6)八佰历史中活下来的人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同被征参战的28人战后只活着两个
刘怀斌,曾用名刘振英,1937年也就是他17岁的时候,被抓丁当兵,曾在山西、河南一带抗击日寇七年多,从军编制在赵寿山部队三十八军,七三九团直属炮兵连,作战中右眼受伤失明。
刘老曾对小儿子回忆说:“一九三九年四月(阴历)在平陆县被日军包围,部队被完全打乱,跳黄河、跳山崖,死伤战士不计其数,一个新兵营,枪还没拿到手,全被日军用刺刀挑死,战斗异常血腥。”刘怀斌老人1945年春因伤残而回老家务农,同村被征参战的28人,只回来了两个人。
刘怀斌跳山崖造成右肩骨折,但保全了性命,不会游泳的他在六六战役中和众战友一起跳入黄河,刺骨的黄河水将这个楞头青年逼到了岸边,在夜幕时分日军的扫射中,他掩藏在黄河岸边的草丛里躲过了一劫。
㈦ 关于历史上八百壮士的简介
最近电影《八佰》上映取得了相当大的反响,影片中的国军将士们展现出了相当悲壮的军人精神,而人们也都会为影片中坚守不屈的国军将士而感动落泪。不过,你知道在四行仓库保卫战胜利以后,团长谢晋元和幸存的将士们的结果如何吗?
在一次例行早操中,谢晋元没有半点防范,而被收买的四名士兵便趁机将匕首插入了他的身体。当天下午,身中数刀的谢晋元就因失血过多,不幸逝世,享年36岁。在之后他的葬礼中,上海市民共有25万人自发为他送行,以表达对这位英雄的崇敬。而后谢晋元的部下也四处分散,由于对老团长的愧疚和怀念,他们也永远不愿再当兵。
㈧ 八百壮士真实历史结局
八百壮士真实历史结局是:
八百壮士进入收容所后,部队被英军卸下武器,生活在极差的环境中,开始了四年集中营一般的孤军生活。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打败,却也就此远离了抗日的正面战场。1941年4月,汪伪政权想要诱降谢晋元,并许诺其陆军总司令的头衔,被谢晋元严厉拒绝。
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和以往一样,率领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诚等四人迟到,谢晋元异常愤怒,进行斥责。有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铁镐等凶器,蜂拥而上,猛刺谢晋元胸部及头部。
谢多处受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悲壮长逝,时年三十七岁。四个凶手当场被擒。25日,谢晋元追悼仪式在上海举行,有30万人前往吊唁。国民政府追授谢晋元为陆军少将。
(8)八佰历史中活下来的人有哪些扩展阅读:
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们本已下定了必死的决心,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是他们个人的意志能够决定的。193710月30日,四行仓库战斗已是第四天。
日方高官接二连三地发表露骨谈话,威胁和恫吓租界当局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的抵抗行动,否则,日军“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考虑到坚守四行的部分目的已经达到,遂下令四行守军撤入租界。坚守四行仓库的勇士们在这里整整奋战了四天四夜。
打死了二百多进攻的日本鬼子,伤敌无数。更重要的是,他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抵抗侵略、牺牲到底的精神。
㈨ 八佰原型活下来多少人
电影《抄八佰》的结局停留在“八佰”壮士安全撤如英租界。历史上进入了英租界,撤到英租界后的结局更为惨烈,全部牺牲了。
故事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参加这场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在4天内抵御了日军的进攻,顺利撤回了上海租界,此战振奋了因前不久淞沪会战失利而下降到极点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该片拓宽了认识英雄的维度,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