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处理常常流于形式,尤其对难点的处理,往往不尽人意,在教学设计时有难点,在课堂上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学生更无从下手,只好冷眼相看了。如何解决?笔者认为,针对难点我们应该搜集相关资料,细致地挖掘,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制定行之有效的突破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力争难点当堂突破。
一、材料分析法。这是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通过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体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破解难点,顺利过关。例如《上古亚非文明》一课,如何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对于刚接触世界历史的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指导学生查阅该法典的相关内容: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奴隶主头上的奴隶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在阅读、感悟材料中,就不难理解“它是一部奴隶主性质的法律文献”,其实质是保护奴隶制度的。用材料分析法破解难点,不仅给人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二、表格比较法。比较法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如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例如,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将两次战争的领导阶级、民众动员、战略战术、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不同结局的出现也就很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分层设问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妨把问题按难易程度分解成若干个与之相关的小问题,小坡度式地层层递进,划难为易,由易到难。例如,如何帮助学生认识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以下几个台阶:(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学生沿着这些台阶步步深入,最后水到渠成。
四、结构重组法。无论学生使用的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由于各个地方的学生智力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对教材某些章节或某一子目的编排,有时感到费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安排,要勇于打破教材的结构,大胆地引入新的信息和自己经过思索后的想法,重组教材上的知识结构。例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教材是按“北宋、辽、西夏的建立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南宋与金对峙”两大条目安排的,把各民族政权和民族关系混杂在一起,学生感到繁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本人则按“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两大板块设计,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课堂效果非常理想。
❷ 历史课堂教学应该着手于哪些方面的改进呢
一、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新课程挑战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对教师的一项挑战。新课程在目标、功能、内容、评价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都需要教师在理解与接纳前提下,将其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因此,它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前提下,自己要拥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因为固定的一桶水"有点陈旧、保守,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它要求老师不断更新理念,提高水平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教学知识的形成。例如在讲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问题时,原来的教法只需列举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而现在的学生会问:台湾的选举进程及结果?民进党与国民党哪一党执政,更有利于促进与大陆的关系?台湾的再次回归有没有希望?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去老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付、处理,而这些知识远远不是课本及教参所具备的,它需要老师打破固有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从网络等有关资料,多渠道收集有关信息。由此而言,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的互融,评价改革的适度超前,就是促进历史教学改革驶入快车道的重要保障。 二、激发潜在思维潜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活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明示和暗示。明示就是直截了当的指示、命令、给人以毫无疑义的确定信息;暗示是通过心理因素进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在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为灵感、直觉、想象等。因此积极的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问题意识。 21世纪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和创造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重点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和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借喻的方式表述了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即第一是设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中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然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为问题产生于质疑与好奇。牛顿不会是第一个发现苹果从树上往下落而不是向上去。但他却是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人,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学习历史不得法,盲目死记硬背,而不会开阔思维去发现内在联系。不善于做拓展性试题,如何提高学生做题能力,是历史教学中有关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一环。如在讲到世界史有关美国的西进运动中有一道题:美国的西进运动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有什么不同?先不忙于提供答案,而是从现实入手分析党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及西部大开发中所牵涉到的居民的安置问题,再联系到美国的西进运动又被称为印第安人血泪史,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拓展,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古老的命题,贯穿个性的使然,启发式的提问,广泛联系到教学中去,既发展了智力、增强了能力,也使学生感觉到知识间的互通性。所以激发潜在思维潜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也是新课程目标下新的教学艺术。 三、改变执教方法,重塑教学新理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方法,历经岁月的沉淀,有其不可抹杀的优点,但相对于历史教学而言,由于它过度强化了学科结构化、体系化的历史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而忽视了包括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目标培养。单纯的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读、学生背;老师问、学生答的固定模式。其实,恰到好处的历史课教学,既要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加强理解记忆,又不能脱离主题,逐本取末;及要收到思想上、政治上的教育效果,又不能单调、古板、枯燥无味。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本人认为在结合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执教方法,重塑教学理念要做到一下三点: 首先,以时事作导语,引入课堂主题。 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借助网络的帮助,多方面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跨越时空的隧道,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如在讲元朝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管理时,我会介绍有关时事:发生在西藏的3.14打砸抢烧事件的有关报道,然后引入主题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少数藏独分子所掩盖不住的事实,从而引起学生对西藏现状的关注和对本课主题的极大兴趣。 其次,变学生为主题,贯穿教学全过程。 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也是载体,从而注定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体构建性学习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教材、媒体一起构成一整体,为学生这一学习主题服务。他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要多渠道收集与课堂主题相关的信息。如在讲宋代的社会生活时,指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观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搜集两宋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资料,既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留悬念做结尾,余味无穷。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要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就要创设出适合学生去寻知的意境。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认知训练为主转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在一节新课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课堂小结,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不能能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主体性的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概括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再适时的进行延伸,提出问题,给学生留有悬念,自己去寻找答案,再次达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其个性完全得到释放。 总之,教无定法,我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把握好时代的命脉,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
❸ 浅谈新时期教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基本功
首先,加强历史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教材的处理技能、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历史绘图能力、多媒体使用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内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贯通古今中外的知识结构和地理政治等其他学科知识,这是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教材的处理能力需要在大纲和考纲的指导下,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生动、具体、准确、无误,又要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和富有时代性,这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要条件;历史教师的板书要突出重点,体现知识结构,既要实用,又要工整美观,使学生一目了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倾向;历史绘图和多媒体技术所独有的动态效果能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这些教学基本功既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又是青年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需要青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锻炼,在学习中积累,在总结中提高。
其次,运用好高考题、统练题,提高教学能力的策略。从目前情况看,学校和社会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是会考合格率和高考成绩,如果历史教师不能在两率上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是很难在高中历史教学舞台上立足的。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会考高考成绩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以教材为材、以大纲为纲、以高考题和统练题为课堂教学延伸的标尺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教材和大纲是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教学的主要依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基本的教学方法都有明确的表述,青年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熟悉,其重要意义不必多谈。高考题是国家高等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试题的深度和广度是国家对学生能力进行考察的限度,是教学延展的标尺,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统练题是各地教研专家对高考趋向和能力考查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任何一个高中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作为青年教师单纯讲课本的内容,不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和挖掘,是不能适应高考和大纲对学生能力要求的。那么,对教材内容延展和迁移到什么程度,我认为就必须以高考题和统练题为尺度。青年教师只有将教材内容与精选的考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抓住当前历史教学的重点和前沿,也才能知道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到底应该怎样讲。
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时,可以将近几年来(最好是十年以内)的高考试卷和统练题找到手,从中查找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问题,无论是选择题、材料体、还是问答题,都系统地做一遍。要对比教材与试卷的内容,分析哪些试题是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哪些内容是教材知识点的延伸,哪些试题与教材密切相关,哪些知识点在考题中多次出现,出现的频率如何等等。通过对试卷和教材重点难点的对比分析,就能解决“教材内容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如“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谈谈农民战争为什么不能赢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太平天国运动”是教材的重要内容,教材也谈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但要回答“农民战争为什么不能赢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教材的内容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不能避开这一问题,否则就没有办法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肩上”的科学论断,所以,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讲清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就是教材要延伸的内容。通过分析高考题和统练题,我们就会认识到《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教学中必须把这些问题讲透彻。同时,通过对高考题和统练题及答案的分析、研究,查找自己在知识、理论和答题的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不会答高考题的问题。与此同时,将搜集的资料和价值较高的问题设计记录在教材的空白处,备课时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会写出高质量的教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教学目标问题化策略。学生的学习必须有一个平台或载体,通过这个平台或载体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达成,方法很多,但比较直接、容易操作、效果好的方法就是问题教学法,它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理念。在我看来,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学“内容目标化、目标要点化、要点问题化、问题训练化”,用问题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合作学习的方式,牵动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如“洋务运动”一课。“洋务运动”是课堂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或评价)是要点,针对这些要点,我们可以设计许多小问题,如“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异同?洋务运动兴起有哪些有利条件?”、“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我们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落实在具体问题上,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读书、讨论和交流,学习有了抓手,思维有了具体目标,学习也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内容就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当然,历史问题要精心设计,应遵循启发性、趣味性、创新性、量力性、梯度性等原则。讲“西安事变”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西安事变是怎样发生的?你认为该如何处置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一二·九”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西安事变前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能深刻理解随着矛盾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灵活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的方针策略,就会收到激发兴趣、化解难度的效果。
加强课堂教学反馈,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考虑不够,只顾自己讲,有的甚至认为教学内容讲完了,会不会是学生的问题,这种思想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益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没有学出效果,就是教师的教学没有效果,就很难成为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师。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反馈这一环节,以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目标的检测方法很多,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等,训练要成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学生及时反馈回来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加强学习指导,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主线”的教学原则,讲求教学效率,避免课后或高三恶补。
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是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我认为历史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求能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就行了,也就是达到会考程度;而对于一般学生要比会考的要求略高,比高考难度低;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日常教学要接近高考的难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对同一问题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梯度,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冷战”政策能够实行的原因是什么?“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冷战”结束后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谈谈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通过这一组问题,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学习内容,不但抓住了基础知识,同时对问题又有了较为深入地挖掘,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
第四,调整教学反馈的策略。加强课堂教学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课堂教学检测和信息反馈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每节课的课堂检测、单元检测等,也可以是调查问卷。
教师要“善问”,给学生明确的思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要“善问”、“巧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讲“辛亥革命爆发”时,如果单纯地提问“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就会使部分学生思路不清,不知道从哪下手,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变一种问法可能就会更好,“辛亥革命产生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各是什么?”学生马上就会联系两节课的内容去考虑问题,条理也就清楚了,最后还要告诉学生,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调整作业的内容和留作业的方式。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每天都写作业,一听“作业”就头痛,要教育学生作业是检查自己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让学生明白通过作业可以检查老师教得怎么样,从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的角度谈作业的意义,作业就不再是学生单方面的事了,而变成了学生对老师“帮助”,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逆反心理。同时要调整作业的内容和留作业的方式,作业不要节节课都留,更不要留抄书的作业。应该留一些能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开放性问题,如“有史学家说杨贵妃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怎样评价‘中体西用’这种观点”,学生对这些问题是很感兴趣的,学生要想答好这样的问题,既要复习课本的基础知识,又要查找资料,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主动学习比被动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多了吗?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就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与学生进行“笔谈”,交流思想感情和学习体会,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学生也会有亲切感,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这种情感和智慧“投资” ,能达到其他方式达不到的教育效果,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怎么能不愿意学历史课呢?讲完一个单元或一章之后,可以让学生做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可以让学生出一套展出和评比的试卷,让学生站在教师或出题者的角度审视所学知识,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扩展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疏通师生信息反馈渠道,学情及时上达。教学中学生的学是主体,没有学的信息反馈,教师的教也是盲目的。试卷检测只能检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却了解不到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什么要求、希望老师怎么讲以及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便于师生的思想沟通和信息反馈。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更多情况和要求,要加大学生学的信息反馈力度。每学期可以进行2—3次调查问卷、个别谈话或集体座谈,诚恳地征求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要求,如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讲还是不讲、怎么讲法、对各种题型怎么讲,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调查结束后,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能做到的要及时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不能做到的要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学生体谅和理解老师,进而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增进情感和相互理解,使学生感到老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这种心理上的沟通会使历史课学习变得更愉快。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需要青年教师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工作看成是最好的培训,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积极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❹ 历史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课程结构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对老教材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新课程体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一个教案用了好几年,同一个历史知识去年这样教,今年还是这样教,教学能力停滞不前,这种缺乏反思的、静态的历史教学,是不利于历史教师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因为过去的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正在受到新课程的挑战。
明确历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然而在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新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深过繁,教材内容过多,在教学实际中任务往往难以完成。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采用中外合编的体例本意是通过对比、联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的历史结构是以中外通史的形式出现的。而初中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没有记历史基础知识的习惯,由于没有初中的基础作铺垫,又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而,初中的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实在很难衔接。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理解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地位,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指导教学,全面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新课程分为三个必修部分和六个选修部分模块。新课程教材的几个模块涉及领域广,知识深邃,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应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把握新课标,优化教材结构。我们以往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新课标的方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结构及在本专题中甚至在本书中的地位,然后再选择如何处理教材,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作一下适当的调整以优化教材结构。
三.高中历史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要正确处理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尽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
❺ 如何改进历史课堂教学
1、塑来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源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老师要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老师在课堂上不应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无定法,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是一门艺术,认真研究了教材,研究了学生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法。
3、创设民主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在教师能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始终拥有自由、开放的心境,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参与度,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想、有所问、有所学、有所获。
总之,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❻ 历史课堂教学应该着手于哪些方面的改进
一、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新课程挑战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对教师的一项挑战。新课程在目标、功能、内容、评价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都需要教师在理解与接纳前提下,将其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因此,它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前提下,自己要拥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因为固定的一桶水"有点陈旧、保守,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它要求老师不断更新理念,提高水平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教学知识的形成。例如在讲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问题时,原来的教法只需列举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而现在的学生会问:台湾的选举进程及结果?民进党与国民党哪一党执政,更有利于促进与大陆的关系?台湾的再次回归有没有希望?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去老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付、处理,而这些知识远远不是课本及教参所具备的,它需要老师打破固有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从网络等有关资料,多渠道收集有关信息。由此而言,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的互融,评价改革的适度超前,就是促进历史教学改革驶入快车道的重要保障。
二、激发潜在思维潜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活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明示和暗示。明示就是直截了当的指示、命令、给人以毫无疑义的确定信息;暗示是通过心理因素进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在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为灵感、直觉、想象等。因此积极的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问题意识。
21世纪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和创造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重点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和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借喻的方式表述了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即第一是设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中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然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为问题产生于质疑与好奇。牛顿不会是第一个发现苹果从树上往下落而不是向上去。但他却是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人,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学习历史不得法,盲目死记硬背,而不会开阔思维去发现内在联系。不善于做拓展性试题,如何提高学生做题能力,是历史教学中有关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一环。如在讲到世界史有关美国的西进运动中有一道题:美国的西进运动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有什么不同?先不忙于提供答案,而是从现实入手分析党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及西部大开发中所牵涉到的居民的安置问题,再联系到美国的西进运动又被称为印第安人血泪史,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拓展,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古老的命题,贯穿个性的使然,启发式的提问,广泛联系到教学中去,既发展了智力、增强了能力,也使学生感觉到知识间的互通性。所以激发潜在思维潜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也是新课程目标下新的教学艺术。
三、改变执教方法,重塑教学新理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方法,历经岁月的沉淀,有其不可抹杀的优点,但相对于历史教学而言,由于它过度强化了学科结构化、体系化的历史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而忽视了包括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目标培养。单纯的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读、学生背;老师问、学生答的固定模式。其实,恰到好处的历史课教学,既要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加强理解记忆,又不能脱离主题,逐本取末;及要收到思想上、政治上的教育效果,又不能单调、古板、枯燥无味。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本人认为在结合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执教方法,重塑教学理念要做到一下三点:
首先,以时事作导语,引入课堂主题。
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借助网络的帮助,多方面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跨越时空的隧道,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如在讲元朝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管理时,我会介绍有关时事:发生在西藏的3.14打砸抢烧事件的有关报道,然后引入主题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少数藏独分子所掩盖不住的事实,从而引起学生对西藏现状的关注和对本课主题的极大兴趣。
其次,变学生为主题,贯穿教学全过程。
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也是载体,从而注定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体构建性学习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教材、媒体一起构成一整体,为学生这一学习主题服务。他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要多渠道收集与课堂主题相关的信息。如在讲宋代的社会生活时,指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观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搜集两宋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资料,既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留悬念做结尾,余味无穷。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要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就要创设出适合学生去寻知的意境。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认知训练为主转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在一节新课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课堂小结,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不能能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主体性的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概括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再适时的进行延伸,提出问题,给学生留有悬念,自己去寻找答案,再次达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其个性完全得到释放。
总之,教无定法,我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把握好时代的命脉,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
❼ 漫谈如何适时改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体制和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