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历史上夏商周存在的证据是什么有说服力的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
文化
、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夏朝只是中国传说中的朝代,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历史上夏朝的存在,因此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应该是商朝。并且按照他们所定的文明标准,中国的文明史最多只能从商朝的盘庚迁殷算起,也就是说,中国的文明史其实只有3000年,而不是中国学者所说的5000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之前,这些学者同样认为商朝只是一个传说中的王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表,使得商朝的存在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现在已经没有学者再对此持怀疑的态度了。
而对于周朝的存在,是从来是没有过任何争议的。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② 夏商周历史问题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故事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大禹.由于他的德高望重,根据传统的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大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时的大禹还会是以前的那个大禹吗请同学们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插图,这是已经做了夏国王的大禹.观察一下他的装束,神态,你觉得这时的夏禹,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这时的大禹因为自己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他死了以后,并没有根据原始社会传统的禅让制传位给伯益,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就这样,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卿"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等),武官(师)和史官(如卜,册,史等)三类.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如周方国的首领文王就曾被商纣王册封为"西伯",并赐弓矢斧钺,赐予其征伐的权力.
二,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
周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商周时期统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也就是所谓的"国"其实很小,因此对于"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周王则因循前代,用分封诸侯的办法来加强对它们的统治.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3,分封制的结束
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周王分封命令诸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过去,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西周的宗法制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 怎样记清楚历史朝代,夏商西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中国朝代的顺序:
朝代顺序为:
奴隶社会:
炎黄、尧唐、舜虞、夏朝、有穷、寒朝、商(殷)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封建社会:
秦朝、西楚、汉朝、西汉、新朝、玄汉、东汉、曹魏、蜀汉、孙吴、晋朝、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朝、北魏中后期;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辽朝(契丹)、宋朝、北宋、南宋、西夏、金朝、大蒙古国、元朝、明朝、后金、大顺、清朝、中华帝国、伪满洲。
朝代是界定某一个政权时期的名词,“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3)如何知晓夏商周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历史朝代的划分: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区分某政权的执政时间,所以往往会有“朝代”存续时间与“王朝”的国祚重迭的情形。 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 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迭, 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王朝的国祚相重迭,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 “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政府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与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不同。
在家天下的观念下,中国的君王家族通过轮替成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换代”就是更换王朝统治政权的过程。
④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主要通过神话传说、古代典籍、考古发掘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等进行综合辨析来了解
⑤ 现在历史书上夏商确切年代怎么来的
夏商确切年代是根据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科研攻关得来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内“九五”容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条件。
⑥ 夏商周的历史
夏朝,公元前20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周朝,公元前1046。我是说起的时间,周朝末的时间已经是以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为准吧。
⑦ 三字经是怎样记述夏商周的历史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专之奥。我周公,作周礼,属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⑧ 想了解夏商周历史看什么书
看《国语》。
《国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回、吴国、越国等诸答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⑨ 夏商周历史
⑴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专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属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⑵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⑶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⑷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⑩ 夏商周的历史特征有哪些快
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使用青铜器的器具及武器,又叫青铜器时代。
战争中追求战车(就是马车,车上三人)的数目,有奴隶军。
生产力普遍低下,效率不高,文字为甲骨文及金文,祭祀活动频繁。
大王称呼,没有皇帝称谓,地方领主则是-侯-侯,每年纳贡,奉王征召,遵循宗主大王的号令。
生产上是井田制,奴隶劳作。
疆域上多分布在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