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历史上的中国少年有哪些

历史上的中国少年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3-04 18:07:38

㈠ 中国有哪些少年英雄

有霍去病、王二小、夏完淳、周银海、李爱民等。

1、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

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2、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本名阎富华,化名王朴,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3、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南明)诗人、抗清英雄。

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十七岁英勇就义。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和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4、周银海

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省靖江市侯河乡(今马桥镇)幸福村人。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

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

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

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

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第二天,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

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5、李爱民

李爱民是一个佃农家的孩子,1930年生于山西武乡县白家庄,抗日战争后任本村儿童团长,积极为抗战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据点附近抢收庄稼,返回路上,与日本鬼子的巡逻兵相遇。

为了掩护民兵和乡亲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在鬼子的威吓和毒打下,他坚贞不屈,被打得皮开肉绽、双脚骨折仍痛斥敌人,最后牺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仅13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完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爱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银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二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霍去病

㈡ 历史上有哪些天才少年

周不疑,周不疑生于三国时期,是荆州刘表的外亲。大概是英雄惜英内雄的缘故,周不疑去容许都考察期间结识了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这二位“神童”可谓一见如故,并且成为了好朋友。曹操很喜欢他们两个,后来曹冲早逝,曹操每每看到周不疑就想起了小儿子曹冲,于是命人把他杀了。

㈢ 除了梁启超还有哪些历史上曾经的中国少年

谭嗣同、孙中山、陈天华、徐锡麟、秋瑾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地少年将军,比如霍去病

1.汉骠骑将军霍去病
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2.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配偶:大乔.
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事毕,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孙策(175-200年)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他父亲战死的那一年,他才不到17岁,虎父无犬子人称小霸王,颇有当年楚王项羽的风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依仗着从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马,横扫江东,势如破竹。军阀袁术就经常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奸雄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也曾经说过“狮儿难与争锋”的丧胆之语。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僵持不下的时候,孙策很有远见的点选精锐兵马准备渡江北上攻取许都,包抄曹操的后方,可惜渡江前遇刺身亡,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啊。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历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写。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镇江东的“小霸王”不是沙场染血、马革裹尸,却是死在几个匹夫刺客的手里,实在是身为一个武将的悲哀。他在临死之前为了江东的基业,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尚年幼的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也为江东能够延续80多年的基业打下了基础。
关于孙策之死,说法纷纭。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当夜死去。《搜神记》则说孙策死于于吉为祟:孙策杀死于吉,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吴历》所记,可备一说;《搜神记》则纯是小说家造作虚幻之言。孙权称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他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开拓出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根基。确实是难得的人物。但他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让人叹惋。
3.周瑜
周瑜(175-211年)他和孙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挚友,20岁不到就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半壁江山,可谓是少年俊才,英姿勃发。公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战,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更加确立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地位。他和孙策一起都是东吴最具有进取心的将领,并且赤壁之战后乘胜又打下了荆州,还准备再进攻益州,可惜是英年早逝。此后的鲁肃、吕蒙、陆逊等先后担当主帅,虽然这些将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但东吴方面就再也没有进取中原之心了。刘备曾经不怀好意的向孙权进言要提防周瑜独大的局面,但孙权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予了周瑜极大的信任。
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讨江夏太守黄祖的战斗中,周瑜屡立战功,灭了这支队伍,成为东吴最有威望的人。曹操攻取荆州后,实力大大强于东吴,东吴有些人就主张归顺投降,但周瑜极力主战,并指出曹军外强中干,有四个致命弱点。并和刘备联合最终在赤壁打败曹军,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瑜将随这一著名战役名垂千古。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时年36岁。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换上丧服,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悲痛万分。大家纷纷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战功以及他开朗的性情,宽宏的气度,待人的和气和谦虚,不禁激起对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怀念之情。《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历史依据的。
5.一、历史上的李元霸:
本名李玄霸, 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载: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也就是说,历史上记载不多,十六岁就死了。
二、传说中的李元霸:
由上述历史人物演义而来,但完全背离史实(一说是由历史人物李元吉-李渊的另一个儿子演义的)。他是隋唐第一条好汉,“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李元霸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赵王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四明山李元霸击败反王二十三万大军;先后杀死名将伍天锡、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对一百多万军队,一对金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爷”干掉了——“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雳雳交加。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落落落地响,犹如打下来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罢!’把锤往空中一撩。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地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 这么一位无敌凶神后被雷劈死了。
6.罗士信(595~622)
《隋唐英雄传》中罗成的原型。唐初齐州历城人(济南)。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业年间,罗士信为齐郡(即齐州)通守张须陀属下一员战将,勇武过人,因一举击溃齐郡长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让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而成名,颇受张须陀器重。后随张须陀镇压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兵败,张须陀被杀,罗士信随同裴仁基等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率部征讨王世充时,重伤被俘。王世充爱惜其才,以礼待之。士信耻与王世充为伍,不久,率所部千余人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他作战勇猛,带兵有方,治军严格,赏罚分明,行军作战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拥戴,部下作战时均能尽力用命。随秦王攻伐王世充,屡战屡胜,名震一时。因功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
平定王世充之后,罗士信再从秦王镇压刘黑闼义军。武德五年(622年)在氵名水城(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的防御战中,罗士信一军陷于义军重围,城破被俘拒降,为刘黑闼义军所杀。谥号“勇”。葬于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
7.岳家军中的勇少年岳云
岳云(1119年7月14日—1142年1月27日),字应祥,号会卿,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民族英雄岳飞长子(亦说养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
绍兴十一年(1142年)除夕,和父亲岳飞及张宪一起惨遭宋高宗赵构及奸臣秦桧陷害而死,此时岳云年仅23岁,死后葬于杭州栖霞岭。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后,岳云附葬在杭州栖霞岭下。
南宋时期因为金军侵略烧杀,岳云从小与父母分离,颠沛流离中目睹了金兵的恶行和宋人的困苦,在祖母教育下,立下保家卫国的大志,岳云自幼习武,12岁时岳云从军,被父亲岳飞编入其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了一名小卒。他旦夕勤学苦练,可谓文武双全,大有乃父之风。
绍兴四年(1134年),16岁的岳云随父出征,去收复被金国占领的随州、邓州等地。在这次战斗中,岳云手持铁锥枪,冲锋在前,勇不可挡,第一个登上久攻不克的随州城。后又随军北征,收复邓州。从此军中皆称他为“赢官人”(官人为宋代对男子的尊称,“赢”此指常胜不败的意思)。
此后岳云成为背嵬军最重要将领之一(背嵬军:岳飞亲兵,岳家军精锐,以8000余名骑兵为主,战斗力极其强悍)并任机宜文字(主要负责机密文字记录,是一支军队的重要文职),并在历次对金对伪齐作战,以及剿灭杨幺安定后方等战斗中屡立大功,却多被父亲隐瞒不报,岳云毫无怨言。(后来同为朝廷命官的张俊知道岳云的功绩,坚持给岳云报功)朝廷也多次欲赐岳云官位,但岳飞上书曰其子尚存乳臭,恐不得军功,十分坚决地推辞朝廷给岳云的封赏。
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率军南侵,以金国精锐在郾城与岳家军大战。岳云身先士卒,率背嵬军骑兵冲撞敌阵,挫敌锐气,又反复冲杀,为这场重要的主力决战获胜立下大功(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骑兵“遭遇”战,更是少有的平原野战中,农耕民族步骑混同击败数量优势的游牧民族骑兵精锐
8.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夏完淳的父亲叫夏允彝,他的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陈子龙。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后,夏允彝和陈子龙一道联合起兵抗清。
十四岁的夏完淳,就追随父亲和老师走上了抗清的战场。但终以无力回天,兵败后其父夏允彝自杀。夏完淳又随老师陈子龙加入吴易军,吴易军也兵败后,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发而被捕。解送到南京后,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最后一次庭审,主审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畴。
洪承畴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为爱其才华,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让夏完淳能悔过自新,为清庭出力。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洪承畴厉声说道:“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这番话不但让洪承畴啼笑皆非,更让他如坐针毡,一头的冷汗直往外冒。堂上的衙役们,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就告诉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条,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掉。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如死灰。
1647年九月,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斩首。
9.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
陈玉成(1836-1862年),太平天国将领。初名丕成,天王洪秀全嘉其忠勇,改名玉成。他是广西藤县大黎里西岸村人。1859年夏,二十三岁的陈玉成被封为英王。1860年,太平军发动了围歼江南大营的战役。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李秀成从芜湖发年兵,昼夜急驰,突然攻占敌人粮饷基地杭州,以引诱江南大营分兵来救。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中计。李秀成当即回师与从上游赶来的陈玉成部猛烈合击江南大营,连破清军营垒五十余座,数万清兵溃散,和春狼狈逃窜。“营内存银十余万,军火局内所有枪炮、火药、铅子等项不计其数”,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粉碎江南大营的胜利,再次解除了天京之围。 1860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洪秀全批准了洪仁玕提出的战略计划。为了执行先东进、后西上的方针,陈玉成、李秀成在人民支持下以破竹之势,迅速占领了江浙大部分地区,江南清军几乎全部瓦解,清将和春等在绝望中自杀。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就义于河南延津,时年二十六岁。

㈤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少年英雄(多多益善)

戚继光
邱少云
董存瑞
夏明翰
李大钊
郑成功
黄帝——人文始祖
大禹—回—治水英雄
孙武—答—当之无愧的兵家之祖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
秦始皇——千古一帝
陈胜——农民起义第一人
项羽——穷途末路的西楚霸王
韩信——忍胯下之辱的名将
李广——龙城飞将
司马迁——直言不讳的史学家
苏武——气节高尚的使者
霍去病——无人能及的骠骑大将军
恺撒——罗马大帝
班超——出色的西域都护
曹操——三国英豪
关羽——义薄云天的英雄
祖逖——闻鸡起舞的爱国将领
宗悫——乘风破浪的英雄
拓跋宏——勇于改革的鲜卑英雄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女英雄
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开明圣君
郭子仪——身经百战的大将军
黄巢——冲天大将军
狄青——善于为人处世的北宋名将
宗泽——壮志未酬的英魂
岳飞——精忠报国的常胜将军
成吉思汗——一代天骄
文天祥——丹心一片的爱国诗人
朱元璋——廉俭的好皇帝
贞德——巾帼圣女
夏完淳——少年爱国诗人
康熙——开创盛世的皇帝

㈥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少年英雄

碧血黄花——林觉明今世孟贲——罗士信赢官人——岳云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缟素酬内家国——夏完淳容战国之策士——甘罗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江东小霸王——孙策大汉冠军侯——霍去病汉孝昭帝——刘弗陵
这些基本上二十来岁就去世了
望采纳

㈦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可以被称为“少年英雄”的人物

岳飞少年时期抄,为人沉厚寡言,袭常负气节。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收复襄阳六郡。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

㈧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少年小皇帝

中国历史上即位的小皇帝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约有余帝。其中,十岁以下登上皇帝宝座的就有30位:
最小的当属东汉的殇帝刘隆,刚过百天就当了皇帝。而他寿命最短,死时不足1周岁,在位仅有8个月。
二岁的有:东汉的冲帝刘炳,在位5个月;东晋的穆帝司马聃,在位17年。
三岁的有:北魏的孝文帝元宏,在位29年;清朝的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位3年。
四岁的有:清朝的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在位34年。
五岁的有:东晋的成帝司马衍,在位16年;北魏的孝明帝元诩,在位13年;南宋的恭帝赵显,在位1年半。
六岁的有:清朝的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在位18年;清朝的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在位13年。
七岁的有:后周的恭帝柴宗训,在位1年;元朝的宁宗帝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在位9个月。
八岁的有:西汉的昭帝刘弗陵,在位13年;东汉的质帝刘缵,在位6个月;三国的吴废帝(会稽王)孙亮,在位17年;北齐的幼主高恒帝,在位不足1年;北周的静帝宇文阐,在位3年;南宋的端宗帝赵昺,在位2年;清朝的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
九岁的有:西汉的平帝刘衎,在位5年;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在位17年;南宋的端宗帝赵罡,在位2年;明朝的正统帝朱祁镇,在位14年。
十岁的有:东汉的和帝刘肇,在位17年;三国的魏废帝(齐王)曹芳,在位15年;南朝的宋后废帝刘昱,在位4年;南朝的宋顺帝刘凖,在位3年;北宋的哲宗帝赵煦,在位15年;明朝的万历帝朱翊钧,在位48年。

㈨ 中国古代有哪些天才少年

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他的诗风格清新,他的赋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与卢照邻等人都试图改变当时“争构纤维,竟为雕刻”的诗风。他在27岁时所写的《滕王阁诗序》是词赋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阁诗》则是唐诗中的精品,且诗中手法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至于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更是公认的唐诗极品,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唐诗中最能渗透古今、撼动人心的千古名句。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
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初唐四杰 年少而才高

㈩ 历史上有哪些杰出少年的名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的中国少年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