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每年中考题型的不断创新,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授课的拓展面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师们抛弃,大部分的教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新着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平时的教学探究,在不断的摸索和交流之中,大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理念,就是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不断地把信息技术融入进去,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能力,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一、让信息技术展现一个不同时代的历史,让历史画面走进我们的历史课堂
因为所任学科的特殊性,需要把学生带入不同历史时代去看历史现象,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就体现在这里,如果教师一味地去用语言介绍历史及其时代的特点,那样课堂就显得索然无味,平铺直叙,学生会觉得课堂缺乏一定的活力,进而产生厌倦的情绪,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这样课堂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但当我把信息技术引进了课堂,当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把历史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件通过多媒体的作用展示出来后,学生会主动地融入历史事件,他们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背景和那个时代给历史进程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不久前,我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时候,由于教材所展示的内容比较少,所以我就特意制作了一个本课的教学课件,把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段融入课件,当把影片打开后,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影片之中了,他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影片,当影片把历史重现的时候,把课本中简单的历史过程充实了,丰富了。当影片播放完后,我和学生一起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一起来学习本课,学生们比从前的课堂中活跃了很多,而且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积极地配合老师,并且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们也能分析得十分透彻,省去了教师费力的讲解。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历史教学课例,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当然,鲜活地教学模式,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的让教与学融为一体,而且,在不断的互助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地积累,他们的眼界不断拓宽,内心得到很好的充实,让历史课堂在一种和谐快乐中不断得到升华。
二、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技术,让优势充分涌流
网络新新技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它博大与精深,它把知识无限的拓展。但这样广阔的领域需要我们仔细去甄别,不是所有的网络资源都可以帮助我们,虽然网络资源在我们的教学中源源不断的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但作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来说,就应该懂得如何去识别它,多媒体教学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给了我们尽情发挥的舞台。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我们的课堂从头到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些东西是过犹不及的,如果一味使用多媒体教学,反而使我们变得十分懒散,而且造成许多知识不能传授给学生,造成课堂活跃了,知识少了,学到的东西变少了,所以,关于网络信息技术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我们应该利用它们的优势,把更多的东西展示出来,而不是只单纯地依赖它们,课堂效果反而会不好。
网络给我们带来五花八门的东西,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的教学需要丰富多彩,需要生动而吸引人,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东西,但更需要我们作为教师去帮助学生分清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有用的,学生的思想中充满了新鲜与奇特,清晰地认识网络信息技术的利大于弊,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去帮助他们从网络技术中融入更多新鲜的因素,让课堂变得多彩。
教育是成才之路,是我们祖国发展的未来,提高教育水平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21世纪作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在教育的创新,当然教育的创新有很多种方式,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把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的课堂,融入我们的教学,其实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吕晓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信息化,2004(08).
2.何成刚.历史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分析――历史课程改革解读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Z1).
B. 中国古代文学如何达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首先文学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而为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就是复古革新。
对于传统来说就是古,对于现代来说就是新。其实复古革新的工作前人已经做了。
其实中国的现代文学其本身就有传统文学的影子,文学演进的过程中,其必然发生融合。
从近代文学历程上看:
中国古代文学不断发展着,但却表现出异常稳定和凝固化的特点,与西方文学相比,统一性和单一性相当明显。这种特点是和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的。中国文学大部分在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土壤中产生,几乎一直在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中,在重视文化思想、并对之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发展。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说来较少,大部分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除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外,总的说来与宗教的关系相当疏淡。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凝重稳健的性格。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发生的重大变化,这种性格开始打破。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诗文,到清代中叶,大都由于因袭旧艺术形式、缺乏新思想内容而走向末路。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弱点,文学上出现了龚自珍、黄遵宪等为代表的开明派;戊戌变法运动前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人物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主张,要求“崇白话而废文言”,号召革命的政治小说也相继产生,例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 、曾朴的《孽海花》等,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 。与此同时,出现了以柳亚子、秋瑾为代表的一群爱国诗人 ,他们救国图存的作品,形成了近代文学中新的文学潮流。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 。这时期的文学,已成为自觉、独立而又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作家与读者有了更广泛而亲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学新潮的营养。正是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学,并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 。鲁迅创作的《 狂人日记 》 、《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文学一方面发扬了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传统,一方面又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更广泛更深刻的程度上与人民结合,积极表现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学停滞时期,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学又出现新的转机,大群新作家走上历史舞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获得多方面开拓,文学内容也获得很大程度的深化,中国文学呈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台湾省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也为丰富祖国的文学宝库作出了贡献。自本世纪初开始,又出现了中国自由作家与中国自由文学的概念,使中国文学真正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由上可以看出,现代文学是在传统文学革新而来的,其本身融入了传统,至于那些新兴的文学也必然将收到传统文学的洗礼融合。
至于个人如何利用传统与现代,就必须在传统中吸取经验,作为一个中国人,融入文化里面的东西是无法去除,也不能去除。现代文学应该在传统文学的积累之上开辟创新,去除二者之糟粕,取二者之精华。其次更应该的是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符合现代节奏又能够触摸到一个民族的潜意思。
结:其本身就在时代的冲洗中互相融合,对于个人如何在其发展,融入生活,你会发现传统与现代是如此有机的融合。(只有融入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现代鲜明的气息,以及在时间长河中长久不灭的传统。二者正是文学所需要的,也是你所需要的答案。)
C. 谈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 长、学生的重视。在一些学校,版课程安排中权所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平时一遇到主课课程紧张,历史课被随意地停课、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更让历史老师无 奈的是: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为使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应密切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并非死记硬背一 些无用的知识,而是通过历史更好地认知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D. 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一、结合时政,从现实角度审视历史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影子。结合时政,针对现实生活的热点,审视历史,由今溯古,以古鉴今,我们不难发现,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主流问题、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时代感。
1.洞悉古今,感悟古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主流之一,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仁”和“礼”的理念,就是要求人们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爱互助,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体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庄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进山伐树,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等观点,体现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而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毒品问题、艾滋病等一系列共同问题,需要全世界协调行动。所以,我们要继承古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努力建设和谐中国,和谐世界。
2.回溯历史,坚持“和平崛起”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西方某些国家抛出了“中国威胁论”。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理解: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大国崛起可能引发国际上的不安。大英帝国的建立和维护,是依靠其数百年殖民征战和掠夺,德国、日本的崛起曾引起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即便是自称推行“平等”的美国,也离不开“大棒”政策的使用,离不开“霸权主义”的外交作风,离不开在海外频繁采取政治和军事干涉。正是依据历史经验,国外一些人士担心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旨在告诉世人:中国崛起的本质之处,是在不挑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发展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在与其他国家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增长和发展。这是中国政府在深刻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来实现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和平崛起。其创新性在于:它旨在摒弃走对外扩张这条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老路,而是决心走一条全新的和平发展之路。这将证明人类能够以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大国崛起引发国际冲突这一千古难题。因此,引导学生从时政角度审视历史,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可以帮学生在感悟中增强对“和平崛起”的认识。
二、分析历史,获得感悟,学以致用,回馈现实
司马迁写《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旨在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所以,分析历史,获得感悟,可以学以致用,回馈现实。
1.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英国首先进行第一次科技革命,依靠廉价的棉纺织品横行天下,很快发展为当时头号工业强国;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德国率先使用新科技,成为世界头号、二号工业强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首先进入信息时代,成为经济巨无霸、世界警察。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显而易见,大国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重视发展科技。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2.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古代自汉朝到明朝,都积极对外开放,汉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唐代的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和周边国家友好交往,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多国的友谊。由于积极对外开放,中国古代自汉至明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到了清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使中国更加远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使近代中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不难发现: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三、把握历史,展望未来
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可以预见现实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发展趋势。如: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汉武帝实现大一统,隋唐完善加强中央集权。虽然也出现魏晋南北朝、宋金对峙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是主流;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中外历史的发展表明: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就是规律。可以预见:分裂是不可能得逞的,祖国必将统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领略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
E.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
借古喻今,是现代社会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被直接引申到现实社会中,然后比附和发版挥,用不好会朝着不权好的方向发展。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以下三个问题必须重视。
1.不恰当的歪曲历史,把它勉强用到现实里,这个已经逾越了学术的底线。
2.抛开理想主义的情怀,以现实、谋利的动机。
3.在谈论与现实融合时,没有真正考虑改变让人不满的现实,而是想着获取利益。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运用,必须如诊断病源的医生一样,要抓住病源的根本,方能融会贯通,取得显著效果,否则就如江湖郎中一样,只能看到表象,无法做到以史为鉴。
F. 结合历史与现实如何改善民生
结合古代 老子 孔子 墨子的思想
现在要缩小 贫富差距 政府应想尽办法多提供就业岗位 减少失业率 大力发展轻工业 与 旅游业
城乡一体化等等
G. 如何让历史与现实结合成为历史教学的常态
试论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万州二中 郑林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实际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本文主要论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伴随着新课程、新标准、新课改、新理念的不断出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其学习技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需求与心理基础,倡导尊重学生。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有效教学,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才能真正地接近学生,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帮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 教育学生全面理解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当前在相当多的学生意识中都认为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况且在相当多的省市中考考试科目中历史都是开卷考试,并且分数也只有50分。这样造成了更多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更不感兴趣,从而降低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历史这门学科,了解其应用功能。历史学科是人文科学,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国的雷蒙-阿隆所言:“历史科学不再是曾今存过的东西的完全再现,就象物理学并不是自然的再现一样。历史的最后目标,是构建一种人们将绝不会第二次看到的时间的独特的序列——人类的多种社会和文化的变异。” 历史科学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综合及其联系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它既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也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的繁复的现象的复杂性。作为中学历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历史虽然不可再现,蛋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经验中得到教育,唤起他们对相似社会现象的感慨,能从历史人物中学习到善恶美丑,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 紧扣课标结合教材创新教学设计
1.以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
【案例】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目的教学:教师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后提出问题:“什么是民主?”“为什么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学生思考,教师作答。新文化运动的其余内容“提倡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教学流程同上。
分析 : 这一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没有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其明显的特征是从知识本位出发,由教师包办产生问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问答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只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实现教师对知识的分层分步传输,直接体现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独断专行,无视学生主动进行智力劳动的需求,课堂内没有形成立体、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多元性。
以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旋律,要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角色的恰当承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学习上,包括适当的思维引领、策划学习活动、提供相关学习途径、明确成果交流评价机制等。学生不是被动地听取知识训导,而是积极地思考、获取、交流、整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要将学生放在首位,首先考虑的是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因此如果将案例1进行重新设计可以将学生按照新文化运动四个内容分成四个小组,各自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共同参与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阅读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识与能力优势互补分析材料归纳基本内容,然后再讨论与交流合作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教师也可以在充当听众的时刻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习的理解认识从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与亮点,进而进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导加以补充与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2.围绕教学主题开展教学设计
在历史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无论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个单元就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专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而每一单元下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中心,而这每课的中心则是单元主题落实的基础,为单元主题服务。因此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把握和突出每节课的中心,围绕主题开展整个教学活动。要准确的把握单元主题,就要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只有明确了《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课程标准》的意图,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关键,把握教学本质,才能准确的把握单元主题和每一节课的中心,教学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轻重适当,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这课的中心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这就应该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为中心开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历史上的中国农民阶级有何种特点呢?(此问学生虽然不能准确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认识,并且具有趣味性)我们先分析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从自然经济出发来看中国农民阶级的特点......
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得出结论:中国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农民阶级不断斗争,而落后性导致农民阶级在斗争的过程中无法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作为指导,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导致农民在受到残酷的压迫后奋起反抗,但在斗争中取得一点成绩和利益后便开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转而满足于眼前的利益,更加无法团结起来继续斗争分散性渐强。接着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与材料再次分析归纳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找出其失败的原因。
3.富于创新性的教学设计
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敢于创新,大胆设计。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对不同的课型进行设计,要勇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探索。首先,历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例如对新授课课型可采取导入新课、课文探究、自我测评、课文总结、课外活动等过程。对活动课则可在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与总结等几方面进行设计。其次,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在学科内要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即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后知识间广泛联系。例如:在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课时,在正确处理历史课与文化课的矛盾与交织;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交织;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的矛盾与交织这三方面的关系,就会使教学既有新授课的特点,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学共性特点。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如将历史和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综合。此外,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强历史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根据现有条件合理的设计。
4.与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设计
历史源于现实和生活,但高于现实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导功能。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历史,是历史的最初表现形式,而现实生活周围的历史遗迹或者是人文故事则是历史的典型表现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事件则可以用历史来解释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实,指导现实生活。与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将历史教学延伸到当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示历史,促进学生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形成。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充分的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内外事件与时政热点,纵横古今,贯通中外,思维时刻保持开放与活跃,从历史的理论世界中走到历史的现实状态中。二是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验的结合,从而增强历史的亲切感。当教学内容本身时代感、现实感很强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感到有迫切了解的愿望从而产生兴趣,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向社会。最终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案例】历史必修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一节教学时,某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并从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说明了其表现,之后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分析了WTO的推动作用。最后也提出了问题“中国加入WTO后,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让学生讨论。
分析:从课堂教学结构来看,这节课安排是合理的,教学也是围绕主题而开展的。但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时代感很强的话题,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感受和体验也比较多,教学时不应该就书本而论书本。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历史学生身边和学生本身具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来感受那些是属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并举出实例也可以深印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难为易从最基本的现象去体会全球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最后可以试着让学生从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带来的利弊从而引入到理解中国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样则既轻松又合理易于理解记忆。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最终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这就需教师考虑到各种情况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到:首先教学设计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行,不要定得过高过空。要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所学教材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次,教学设计也必须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避免不足,弥补不足,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初中生可多用讲解、谈话、探究、体验等方法,高中生则可多用讨论、研究发现法等,但也不能机械化,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最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需考虑到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是否符合实际。由于历史学看看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详略有当、统筹规划,真正将教学设计落到实处。
(三)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主权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3.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形成为核心,渗透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比寻设计和安排得当,使学生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疑、制造悬念导入法或直观导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导入、开门见山、直接破题等。
4. 创设活动让学生参与激发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在《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中涉及到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问题,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在就这个问题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大多积极参与但意见不一:有些同学侧重于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割据混战,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该给予肯定;也有些同学侧重于对秦始皇的批判,认为他残暴,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书坑儒又严重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因此应对他持否定态度。辩论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既增强了学生兴趣有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对历史上没有定论的人物,同学们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很好的途径。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据即可,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
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1.强化课程意识,深入挖掘历史教材
课程意识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堂教学设计的内驱力。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基础为先决条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强化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则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对教科书的开发和整合利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可以试教学效果大增。特别是本次课程改革实现了教材的多样化,按照相同的课程标准,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材版本,这就促使教师一定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强化教研和校本意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这是时代的新产物并很快发展成为历史课程的新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及一些历史音像图像资料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再现历史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拓宽课堂形式、启迪学生思考、强化重点、简化难点等。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图书馆等,充分利用有效历史资源级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使历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校,而是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当然这些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师地位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实际和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多媒体、网络手段等为教学锦上添花。
3.有效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了解身边的“历史”
要想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校外尤其是我们身边社区的历史资源不容忽视,这些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网络资源、社区历史遗迹、纪念馆、历史人物或故事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课程资源更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但长期以来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不愿主动开拓各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各种历史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其情操,还可以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了解身边的人或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体验人生的好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其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要有对历史学科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结合课程标准切实可行的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兴趣与积极性;还需要加强对课堂内外学校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H. 结合历史和现实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执政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基本治国方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和发展目标,依法治国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促使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在新的形势下对依法治国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依法治国不仅是治国的基本方略,而且是我们党的重要价值目标
法治是一种治国之道,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法治或人治的取舍实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依法治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被视为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我们党就治国方式作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选择。把法治设定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意味着法治不仅被当作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成为党和国家所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念。
二、依法治国在本质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和要求相一致
法治是被世界各国长期的历史实践所证明了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有效办法,是全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就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法治针对的是权力的滥用,它反对特权,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法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因此,依法治国本质上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法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也是衡量我国法治建设成败得失的标准。我们立法和执法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和服务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是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主要表现为“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掌管国家权力,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的基本职能是立法和监督法律的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通过人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党组织推荐的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须经人大认可。党领导、指导立法,但又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依法治国既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又要求党通过法治来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而避免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都必须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在当前的情况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键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其职能和作用得以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
四、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执政
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方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发展和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坚持依法执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并把依法执政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一起作为我党执政党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和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国家政权机关中的骨干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这就意味着,我国能否实行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及其广大党政干部能否做到依法执政。当前,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以德治国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中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律以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修养和思想觉悟。两者具有共同的社会目的,即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而言,法治与德治历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到德治和法治并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片面强调法治而忽视德治的思想是错误和有害的。法治以德治为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法治有效性的社会基础,只有法治和德治并举方可长治久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道德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紧密地结合两个发面,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I. 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
历史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 长、学生的重视。在一些学校,课专程安排中所属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平时一遇到主课课程紧张,历史课被随意地停课、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更让历史老师无 奈的是: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为使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应密切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并非死记硬背一 些无用的知识,而是通过历史更好地认知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J. 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实际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本文主要论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伴随着新课程、新标准、新课改、新理念的不断出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其学习技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需求与心理基础,倡导尊重学生。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有效教学,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才能真正地接近学生,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帮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 教育学生全面理解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当前在相当多的学生意识中都认为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况且在相当多的省市中考考试科目中历史都是开卷考试,并且分数也只有50分。这样造成了更多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更不感兴趣,从而降低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历史这门学科,了解其应用功能。历史学科是人文科学,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国的雷蒙-阿隆所言:“历史科学不再是曾今存过的东西的完全再现,就象物理学并不是自然的再现一样。历史的最后目标,是构建一种人们将绝不会第二次看到的时间的独特的序列——人类的多种社会和文化的变异。” 历史科学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综合及其联系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它既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也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的繁复的现象的复杂性。作为中学历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历史虽然不可再现,蛋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经验中得到教育,唤起他们对相似社会现象的感慨,能从历史人物中学习到善恶美丑,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 紧扣课标结合教材创新教学设计
1.以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
【案例】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目的教学:教师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后提出问题:“什么是民主?”“为什么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学生思考,教师作答。新文化运动的其余内容“提倡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教学流程同上。
分析 : 这一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没有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其明显的特征是从知识本位出发,由教师包办产生问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问答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只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实现教师对知识的分层分步传输,直接体现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独断专行,无视学生主动进行智力劳动的需求,课堂内没有形成立体、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多元性。
以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旋律,要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角色的恰当承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学习上,包括适当的思维引领、策划学习活动、提供相关学习途径、明确成果交流评价机制等。学生不是被动地听取知识训导,而是积极地思考、获取、交流、整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要将学生放在首位,首先考虑的是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因此如果将案例1进行重新设计可以将学生按照新文化运动四个内容分成四个小组,各自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共同参与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阅读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识与能力优势互补分析材料归纳基本内容,然后再讨论与交流合作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教师也可以在充当听众的时刻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习的理解认识从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与亮点,进而进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导加以补充与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2.围绕教学主题开展教学设计
在历史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无论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个单元就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专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而每一单元下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中心,而这每课的中心则是单元主题落实的基础,为单元主题服务。因此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把握和突出每节课的中心,围绕主题开展整个教学活动。要准确的把握单元主题,就要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只有明确了《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课程标准》的意图,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关键,把握教学本质,才能准确的把握单元主题和每一节课的中心,教学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轻重适当,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这课的中心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这就应该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为中心开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历史上的中国农民阶级有何种特点呢?(此问学生虽然不能准确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认识,并且具有趣味性)我们先分析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从自然经济出发来看中国农民阶级的特点......
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得出结论:中国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农民阶级不断斗争,而落后性导致农民阶级在斗争的过程中无法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作为指导,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导致农民在受到残酷的压迫后奋起反抗,但在斗争中取得一点成绩和利益后便开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转而满足于眼前的利益,更加无法团结起来继续斗争分散性渐强。接着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与材料再次分析归纳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找出其失败的原因。
3.富于创新性的教学设计
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敢于创新,大胆设计。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对不同的课型进行设计,要勇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探索。首先,历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例如对新授课课型可采取导入新课、课文探究、自我测评、课文总结、课外活动等过程。对活动课则可在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与总结等几方面进行设计。其次,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在学科内要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即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后知识间广泛联系。例如:在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课时,在正确处理历史课与文化课的矛盾与交织;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交织;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的矛盾与交织这三方面的关系,就会使教学既有新授课的特点,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学共性特点。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如将历史和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综合。此外,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强历史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根据现有条件合理的设计。
4.与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设计
历史源于现实和生活,但高于现实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导功能。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历史,是历史的最初表现形式,而现实生活周围的历史遗迹或者是人文故事则是历史的典型表现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事件则可以用历史来解释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实,指导现实生活。与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将历史教学延伸到当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示历史,促进学生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形成。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充分的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内外事件与时政热点,纵横古今,贯通中外,思维时刻保持开放与活跃,从历史的理论世界中走到历史的现实状态中。二是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验的结合,从而增强历史的亲切感。当教学内容本身时代感、现实感很强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感到有迫切了解的愿望从而产生兴趣,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向社会。最终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案例】历史必修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一节教学时,某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并从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说明了其表现,之后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分析了WTO的推动作用。最后也提出了问题“中国加入WTO后,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让学生讨论。
分析:从课堂教学结构来看,这节课安排是合理的,教学也是围绕主题而开展的。但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时代感很强的话题,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感受和体验也比较多,教学时不应该就书本而论书本。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历史学生身边和学生本身具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来感受那些是属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并举出实例也可以深印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难为易从最基本的现象去体会全球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最后可以试着让学生从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带来的利弊从而引入到理解中国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样则既轻松又合理易于理解记忆。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最终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这就需教师考虑到各种情况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到:首先教学设计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行,不要定得过高过空。要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所学教材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次,教学设计也必须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避免不足,弥补不足,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初中生可多用讲解、谈话、探究、体验等方法,高中生则可多用讨论、研究发现法等,但也不能机械化,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最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需考虑到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是否符合实际。由于历史学看看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详略有当、统筹规划,真正将教学设计落到实处。
(三)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主权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3.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形成为核心,渗透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比寻设计和安排得当,使学生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疑、制造悬念导入法或直观导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导入、开门见山、直接破题等。
4. 创设活动让学生参与激发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在《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中涉及到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问题,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在就这个问题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大多积极参与但意见不一:有些同学侧重于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割据混战,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该给予肯定;也有些同学侧重于对秦始皇的批判,认为他残暴,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书坑儒又严重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因此应对他持否定态度。辩论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既增强了学生兴趣有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对历史上没有定论的人物,同学们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很好的途径。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据即可,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
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1.强化课程意识,深入挖掘历史教材
课程意识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堂教学设计的内驱力。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基础为先决条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强化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则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对教科书的开发和整合利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可以试教学效果大增。特别是本次课程改革实现了教材的多样化,按照相同的课程标准,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材版本,这就促使教师一定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强化教研和校本意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这是时代的新产物并很快发展成为历史课程的新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及一些历史音像图像资料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再现历史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拓宽课堂形式、启迪学生思考、强化重点、简化难点等。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图书馆等,充分利用有效历史资源级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使历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校,而是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当然这些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师地位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实际和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多媒体、网络手段等为教学锦上添花。
3.有效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了解身边的“历史”
要想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校外尤其是我们身边社区的历史资源不容忽视,这些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网络资源、社区历史遗迹、纪念馆、历史人物或故事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课程资源更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但长期以来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不愿主动开拓各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各种历史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其情操,还可以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了解身边的人或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体验人生的好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其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要有对历史学科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结合课程标准切实可行的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兴趣与积极性;还需要加强对课堂内外学校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