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看影响教师的好书有哪些
Top10书目信息
教学与行为干预
1.《教学与行为干预()》,[美]卡拉·肖尔等著,王小庆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美国畅销教师工具书,当中小学老师遇到“学不会的孩子”时,请试试这个科学方法。
目前,处于成型期的干预反应模式(RTI),已不再局限于最初对阅读障碍学生进行鉴别的功能,还被广泛用于为学生提供数学及行为方面的针对性干预。无论是用于学前儿童还是高中生,该方法在许多学校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全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RTI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包括RTI的发展历史,针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实施策略,教育部门领导者如何领导实施RTI 等。其目的在于指导教学实践者使用这一既有挑战性又极具价值的模式,并能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
2.《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安迪·哈格里夫斯、迈克·弗兰著,高振宁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分析了当前教育界对教师和教学所存在的许多错误观念,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学,有哪些途径可以促成并维持这种教学,这对中国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本书以专业资本理论为视角来探讨教育政策,认为过去的许多教育问题在根本上都是由于过度强调商业资本、忽略专业资本建设所造成的,指出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这对我国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
3.《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 [美] 沃尔特·米歇尔著, 任俊 闫欢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你是否:无法长时间专注地做一件事?喜欢的物品总是念念不忘,立马就要买到手?无法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绪,让珍视的伴侣濒临崩溃?减肥遥远无望,摆脱不了眼前一顿美食的诱惑?工作严重拖延,还在沉溺于社交网络和在线游戏?快买快卖导致投资频频失利?本书告诉你:自控不仅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选择。看到第二颗棉花糖,自控便无须努力。
自控力与意志力的热论都源于50年前开始的棉花糖实验,实验结论一经报道便获得广泛关注,然而这场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实验却遭到了极大的误读。《棉花糖实验》是实验设计者、自控力之父沃尔特·米歇尔对实验来龙去脉的溯本清源,在破除大众对棉花糖实验的普遍误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对从孩子的养育、雇佣新职员,到避免糟糕的交易和个人决定的最明智建议。
学习之道
4.《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著,教育无边界字幕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出发,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提供最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大脑如何处理图形、文字、数字等信息,不同类型的学习匹配哪种信息通路。学艺术、学语言、学音乐、学数理,各种事物的学习原理有何差异?对于你而言,为什么A方法比B方法效果更好。如果你翻开这本书,我相信你对学习是认真的。
记忆组块、提取练习、穿插学习法……数十项科学研究,绘制学习原理全景地图;最全面的学习法则,通往精进之路。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5.《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是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的随笔集。作者在书中真诚分享好课的秘密: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需要跨界,要设计好的问题。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要让学生满腹狐疑,要给学生惊喜!……这些心得源于作者独特的思考与实践。《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绝大多数文章是作者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后写成,读者从中亦能深刻体会十一学校的教育氛围与教师文化。
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
6.《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美]马里奥·希森(Marilou Hyson)著,霍力岩、房阳洋、孙蔷蔷译,教育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积极的学习品质是儿童学习的基础,是儿童良性发展循环的起点,是儿童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要重视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的问题,并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与健康、语言、社会性等内容并列,写在了联邦政府的相关文件中。该书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多年来关于学习品质问题研究的一个成果总结,在系统梳理学习品质的概念、结构要素、框架标准以及积极学习品质的重要作用之基础上,具体论述了该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积极学习品质,从课程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师、家庭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培养儿童积极学习品质的工具,将对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推进到了实践层面,对我国幼儿教育界认识、把握以及落实《指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是个哲学家
7.《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著,张晶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亲的书。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皮耶罗?费鲁奇对育儿生活焦头烂额的体验与我们普通的父母别无二致。然而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敏锐的双眼发现了繁琐育儿日常背后我们身为父母而发生的深刻心灵转变。
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这仅仅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物理事实。而在孩子与父母彼此交织的生命和生活中,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中。那么,身为父母,除了日复一日的操劳和一长串的账单,孩子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馈赠?
“孩子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人们常常如是感叹,然而像作者如此深刻的剖析和觉察却并不多见。《孩子是个哲学家》正是这一观念的绝佳阐释。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8.《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美]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Tsabary)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是美国著名正念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博士饱含勇气与智慧的崭新力作。从丰富的临床研究与青少年咨询经验出发,沙法丽博士发人深省地指出,亲子冲突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与管教——它们总会触发孩子的不满与反抗。如果父母能够放弃“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转而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尊重孩子的需求,就能够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从而引导孩子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这种充满觉醒、联结与爱的养育方式,最终会令育儿变为一场父母与孩子相互支持与陪伴的成长之旅。
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
9.《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王尚文、郭初阳、颜炼军著,东方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而混乱的时代。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弱水三千,如何独取一瓢作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源头活水?没有公认的好办法,因此茫然,甚至迷乱。有人主张回归《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蒙学读本,但它们的内容难免有时代的局限;也有不少人在摸索新的途径,但筚路蓝缕,开拓为难。
面对如此纠结的境地,需要真诚的行动和实验,本书的三位编者以瓶管之识,编辑此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选择。
为青少年读者提供基础人文选本,自应“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而全球化时代文明经典的采集,显然不应再受限于民族和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壁垒,应该面向“天下”的文明经典。老子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不拘泥于自身传统,才能再造现代文明。
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
10.《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肖亚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地处晋西黄土高原的山西石楼县,与《人生》《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的家乡——陕西省清涧县,中间仅隔一条黄河。以《人生》《平凡的世界》为起点,再回头审视这3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厚重的土地,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眼睛观察现实,用心灵感受农民。水土严重流失的沟壑,暖意犹在的窑洞,陷入困境的红枣产业,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逃婚的农村女青年……
尽管生存于那样一方闭塞的天地、那样一种恶劣的环境,黄土地上的人们从未丢弃坚强、执着、淳朴、宽厚和善良。黄土高原上的痛和悲,总是带着温暖与坚韧,沉重却不乏希望。本书共八章,作者以包容、客观的立场和眼光,发现和呈现一个“远未实现现代化却漫溢着现代性”的转型期乡村社会生态,解开被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的真实境况。
附:“影响教师的100本书”的书目
一、教育理论类
1. 《教学与行为干预(RTI)》,[美]卡拉·肖尔等著,王小庆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2. 《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安迪·哈格里夫斯、迈克·弗兰著,高振宁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3.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 [美] 沃尔特·米歇尔著, 任俊 闫欢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4. 《教育方法学》,[日]佐藤学著,于莉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 《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美]埃里克森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6. 《美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王定华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7. 《首要教学原理》,[美]M.戴维.梅里尔(M.David Merrill)著,盛群力、钟丽佳等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8. 《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第二版),[美]亨利·吉鲁(Henry A.Giroux)著,张斌、常吟、左继容、傅书红译,阎光才、张斌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9. 《学会教学》(第九版),[美]理查德·I·阿仑兹(Richard I. Arends)著,丛立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二、教育心理类
10.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英]斯科特·巴克勒、保罗·卡斯尔著,张浩、郝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11. 《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与方法》,[美]盖伊·温奇(Guy Winch)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12. 《青春期心理学: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原书第13版),[美]金·盖尔·多金(Kim Gale Dolgin)、菲利普·赖斯(F.Philip Rice)著,王晓丽、王俊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13. 《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金玉编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14. 《男孩的人生目标大不同》,[美]迈克尔·古里安(Michael Guria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15.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美]丹尼尔·西格尔、蒂娜·佩妮·布赖森著,吴蒙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16. 《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走进真实的美国中小学生活》,谢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17. 《对话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询与治疗》,黄蘅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18. 《读懂初中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咨询手记》,杨敏毅、黄莉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三、教师专业成长类
19.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0. 《有效教学设计: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美]凯·M·普莱斯(Kay M. Price)、[美]卡娜·L·纳尔逊(Karnal L. Nelson)著,李文岩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1. 《教师花传书》,[日]佐藤学著,陈静静译,钟启泉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22. 《课堂研究》,钟启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3. 《书语者——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美]唐娜琳·米勒著,关睿、石东译,阿甲审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24.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蒋军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25.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肖培东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26. 《我这样做老师》,魏书生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27. 《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英]格雷厄姆·布朗-马丁著,[伊朗]纽莎·塔瓦科利恩摄,徐晓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8.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金陵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29. 《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赵德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30. 《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促进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策略》,[美]埃伦·韦伯著,陶志琼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3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怎么看?怎么办?》,柳夕浪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出版
32. 《新高考来了,怎么看,怎么办》,顾明远、翟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33. 《给小学教师的100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创意》,[英]特雷西·安·阿斯顿著,韩小宁、刘白玉、顿小慧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34. 《像冠军一样教学: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62个教学诀窍》,[美]道格·莱莫夫著,丁浩、赵婕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35. 《教育的重建》,杨东平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36.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林格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37. 《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陈延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38. 《合作学习技能35课: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未来竞争力》,[美]哈维·斯莫基·丹尼尔斯、南希·斯坦尼克著,冯鲁华、杨婷婷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39.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常生龙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0. 《设计·制作·游戏:培养下一代STEM创新者》(中小学STEM教育丛书),[美]玛格丽特·赫尼、[美]大卫·E·坎特主编,赵中建、张悦颖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41. 《做最好的中学教师:高效课堂管理的十三堂课》,[美]卡萝尔·西蒙·温斯坦(Carol Simon Weinstein)、[美]英格丽德·诺沃德沃尔斯基(Ingrid Novodvorsky)著,田庆轩、顾翼梅、田墨浓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42. 《老师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美]南希·塞西尔、珍妮·法菲尔著,刘夏青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43. 《怎么想,就怎么教——从默会知识到思维教学》,丁际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4.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窦桂梅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45. 《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李海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46. 《教育为谁》,李镇西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47. 《倾听课堂:教师行动研究例析》,胡庆芳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48.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组编,王崧舟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9.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组编,华应龙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50. 《没有围墙的教室——美国女老师30年爱心课堂手记》,[美]弗朗西斯·H·卡库嘎瓦著,仲小燕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51. 《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与实施》,刘善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2. 《教师的互联网素养》,程慧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四、学前教育类
53. 《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美]马里奥·希森(Marilou Hyson)著,霍力岩、房阳洋、孙蔷蔷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54. 《学习的心智倾向与早期教育环境创设:形成中的学习》,[新西兰]玛格丽特·卡尔,温迪·李,卡罗林·琼斯,安·史密斯,凯特·马歇尔,朱迪思·邓肯著 周菁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5. 《儿童游戏通论》,刘焱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56.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董旭花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57. 《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法]夏洛特·普桑(Charlotte Poussin)著,尹亚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58. 《幼儿园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俞春晓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59. 《园长的札记》,游向红著,学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60. 《幼儿园:教什么?怎么教?——“耶鲁一期”美国研修手记》,刘华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61. 《破解家园沟通的44个难题》,胡剑红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五、综合类
62.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美]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Tsabary)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63. 《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著,张晶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64. 《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著,教育无边界字幕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5.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美]西莫斯·可汗著,蔡寒韫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66.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美]罗伯特·普尔著,王正林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7. 《妈妈教的数学》,孙路弘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8. 《地球通史》(墙书系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9. 《巨婴国》,武志红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70.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训练课》,[日]福原正大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71. 《发现你的天赋》,[英]肯·罗宾逊(Ken Robinson)、[美]卢·阿罗尼卡(Lou Aronica)著,路慧编,李慧中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72. 《乘数效应:发现学校里的天才》,[美]利兹·怀斯曼、洛伊斯·艾伦、伊利斯·福斯特著,韩雪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73.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马来西亚]林文采、伍娜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74.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美]罗娜·雷纳著,钟煜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75. 《平和式教养法》,[美]劳拉·马卡姆博士著,孙璐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76. 《加油向未来 科学一起嗨》,《加油 向未来》节目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09月出版
77. 《孩子:挑战》,[美]鲁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尔兹著,甄颖译,三联书店2015年1月出版
78.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美]欧文·L·贾尼斯著,张清敏、孙天旭、王姝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79.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0-6岁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晏红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80. 《学习的科学:如何学习得更好更快》,[美]爱德华·D·赫斯著,汪建军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81. 《母爱的羁绊》,[美]卡瑞尔·麦克布莱德(Karyl McBride)著,于玲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82. 《顽皮的孩子是天才》, [美]狄波拉·塔尔梅奇、杰米·塞勒著,张蔷蔷、林笠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83. 《优秀的绵羊》,[美]威廉·德雷谢维奇著,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84. 《读懂孩子的涂鸦世界》,潘镜兰著,译林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85. 《不和妈妈说再见》,赵锐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86.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刘称莲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第3版
『贰』 能百度到的不是“真学问”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历史
我高中读理科,大学读工科,很少看课外书。在历史课堂上,我从未听说过1942年河南大饥荒……死了几百万人,这么大的事,我竟然一无所知。……认识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我这个‘史盲’该多多补课了!” 由此似可管窥我们的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学理科历史教学的缺憾。本报特约请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撰文,探讨这一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有两个特点,大学被就业绑架,中学被应试绑架。要把中学生从“人质”状态中解救出来,需要全面的教育和社会改革,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智慧和决心,显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做的事情固然相当有限,却也不是无可作为——至少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自由起来。比如,让占全部学生人数70%左右的理科学生在学历史时得到解放。 一方面,因为他们不参加历史高考,而会考要求又比较简单,“解放”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看到一些理工科出身的官员、科技工作者甚至校长,在社会问题上的看法仍然停留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中学历史教育的水平上,其历史观基本局限在中学历史教科书范围内;由于专业所限,大部分理科学生很少有机会在课下主动学习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于是,他们在课堂上接触到的人文教育有可能决定其一生的精神底色。基于此,“解放”有必要性。 再者,教育的事情不能等到根本解决方案来临时才动手,那样的话,根本解决方案也许永远等不到。人类历史的经验证明,自上而下设计的完美方案通常不如自下而上形成的自发秩序来得合理,对社会而言,最佳的顶层设计是对自发秩序的认可和完善。所以,我愿意就中学理科历史教学这样一个小小的切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批判性思维才是历史学习应当追求的目标 我们为什么需要历史教育?这涉及历史学科的本质。 为什么学历史?过去有一个标准答案:以史为鉴,可明兴衰。但仔细琢磨,这个答案对大多数人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比如爱因斯坦,他不需要懂很多历史,照样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再说普通人,比如一个出租车司机,不懂历史就开不好车吗?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不懂历史就编不好程序吗?好像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以往的历史学科本质定义的一个挑战。究竟这个学科是干吗的?绝大多数人只想过一种幸福的、甚至是平淡的生活,天下兴衰,过去王朝的风云变幻,其实对我们个体的生活没什么影响,除非你想当统治者,才要去了解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 学历史有什么用呢?我发现,周围的很多人,亲人、朋友、同事之所以不喜欢看那些我认为很好的欧美经典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不懂。许多经典电影涉及历史背景和典故,如果缺少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就容易看不懂,看不懂就不喜欢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可以说失去了一大人生乐趣。当然,这仅仅是学历史的浅层作用之一。 事实上,历史学科的作用需要重新思考,既需要从族群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也需要从个体生活需要和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这样,我们在教历史的时候才会放下身段,才能避免以宏大叙事遮蔽个体诉求。没有对历史的了解和批判性思考,社会就不能分享如下共同记忆:我们曾经在哪儿,我们应有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历史上哪些决定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一旦缺乏这种集体记忆,人们就会陷入政治冷漠症,甚至不能理解报纸上发表的新闻和披露的问题,不能听懂一场演讲在说什么,不能和别人谈论有关的公共话题。 历史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通过这种学习,内化那些有助于形成公民社会的重要价值观。其中,贯穿于历史学习过程始终的批判性思维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 那么,究竟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过去的历史学习,常常是“贝多芬”式的——一背分数就多,不背就没分。这其实完全扭曲了历史学习的意义。历史的确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但了解这些事件本身不是目的。历史事件只是一个一个的案例,透过这些案例,我们要分析,要学会如何从案例中得到一个明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这个过程,以及最后形成的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才是历史学习应当追求的目标。若干年后学生即使忘掉了历史事件的细节,也不会忘掉分析案例的思维方式,这正是学习历史所要达到的目的。 凡是能网络到的,一定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绕开了历史的真正本质,在知识的皮毛上做文章。比如某些高考题,让你排列甲午战争、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这4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对了就给分,排列不对就不给分。或者,即使有少数考察历史学科能力的题目,也只是在规定的前提下假装自由思考。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大多是网络就可以解决的。 我的体会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是网络不能解决的;凡是能网络到的,一定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我们教师的用力方向应该是电脑没法代替的方向,而不是跟网络、谷歌、维基网络比赛信息量。 如果我们还把自己学生时代受教育的那种模式复制到现在的教学中,那就等于把历史教学贬低到了电脑硬盘的程度。那样的教学无非是把一个储存着很多信息的硬盘拷贝给学生。那很糟糕,老师根本就没有竞争力——你竞争不过硬盘嘛。现在主流电脑硬盘有500个G,我相信,人的大脑连5个G的信息都不能同时容纳。不过,电脑的CPU无法对自身储存的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创造新的认识和见解,而人脑可以,这就是人脑最可贵的地方。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做功的部分就是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用从过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深度智慧去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即将到来的各种事态做好准备。历史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人类的伟大经历,揭示了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各种情况所做的调整;展示了很多由于错误类推或忽视历史教训而导致的沉痛代价。学生从中知道忽视过去可能会使我们成为过去的囚徒。进而,学生将意识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需要对人类事务中的偶然性和不合逻辑性做好准备。最终,使他们在面临当今难题时,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选择的多样性及其可能的后果,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负责任的决策。
『叁』 如何设计有效的历史教学问题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逐渐深入课堂。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贴近升学率,也不断引起我们的注意、研究、探索。现实历史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都采用问题化教学模式,但效果不一,有的问题质量不高,过于简单,课堂表面活跃,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有的问题艰涩,学生只能“沉默” “被参与”,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但学生仍然“启而不发”,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时下像这样低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课堂教学预期目标并非都能达到。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就提高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近年来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都在尽力打破“满堂灌”,普遍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的观念存在着模糊、混乱的现象,课堂教学所设计的问题还存在以下现象:
1.设计的问题出现两个极端倾向。不是过于简单的选择式问法,或者是非常肤浅的填空式问法,就是宽泛且难度极大的问题。选择式问法如:是不是?等,填空式问法如: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等,这类问题思维含量低,不能起到训练学生学科能力的作用。而难度过大的问题问的范围过大或太宽泛,或者问得过深、过难,学生答题没有任何思路,不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恐怕都难以实现。
2.问题过于笼统,层次不清晰,指向性不明确。如: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这种大而全的问题抑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厌学。
3.问题不分主次轻重,过于繁琐。如:某个历史人物出生于哪一年?是什么地方人?有哪些事迹?如何评价他? “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嘻嘻笑笑,热热闹闹,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这种问题混淆了教学重点,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4.随意性提问。上课时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或者是讲到某个知识点时突然学习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分散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力。
二、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要遵循以下原则:
1.掌控难度。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都会失去意义。因此,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差异,要让每个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不同的“果子”。
2.掌握问题的梯度,也就是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所设计的问题里面要含有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由易到难,适合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问题。
3.注重效度。所设计的问题要对解决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帮助,才能叫有效。
4.注重联系。历史的发展是内在联系的,因此,问题设计要多注重时间(纵向)或空间(横向)的联系。学生对于所学或尚未学到的知识不能做到上引下联,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教学目标的深化和知识点的强化。
三、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思维含量高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1.整体构思,层层设问。课堂教学所设计的问题要从教学内容整体考虑,形成教学内容整体知识结构,在整体结构中依据重点和难点理清层次,按照层次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链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如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教学内容,整体上就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三个大问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管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和消极)。每个大问题再设计有层次的细致的小问题,如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一知识点,可以设计为:皇帝称号的由来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的?这一制度有何特点?这一制度有何影响?如何评价它?等问题。
2.扣住重点,抓住难点。重点难点是每节课课堂教学的核心,重点难点解决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就基本实现了。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聚焦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问题时,要注意突破“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一难点,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来讲是有些难度的,我们可以设计成系列性的问题来突破,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引起社会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这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已有一定的了解,再来理解“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很容易了。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有效的问题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要提供这样一把钥匙,就要以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不断优化问题设计,构筑有活力、有效力的历史课堂。
『肆』 初中历史导入新课的几点做法
我们根据历史学科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要做到导入新课时就用有趣的开头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不是件难事。以下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历史课导入的几点做法。
一、复习旧知导入法
复习旧知导入法是历史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指在每堂课开始之前,教师通常复习先前的内容,进而导入新课。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将旧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系统化。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进而“知新”。例如:我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设计的导入语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有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样的导入语既复习了上一节内容,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顺利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二、质疑设问激发兴趣导入法
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像一根魔术棒,吸引着学生,激发着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精神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达到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的目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巧妙的设计出让学生感到惊奇而疑惑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强烈好奇,从而制造悬念,以激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历史思维,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课堂情景中,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比如《宋代的城市生活》一课,还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来导入新课:宋代人很会生活,特别是娱乐方面的活动,很多一直保存到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请跟随老师一起学习,然后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发现。在引入宋代的历史时,我把之前在一本书上看见的一段话作为引入语,留给学生大大的悬念。“远远看去,宋代就像一团乱麻。乱到什么程度?我想用一句俏皮话来表述,乱到连最不怕乱的历史学家也越讲越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讲乱更不知道如何来摆脱乱。”为什么会这样呢?请随着老师学习宋代的历史,你就会有深刻的体会的。学生们先是一脸的微笑,接着是一脸的疑惑,从学的角度看,提问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淘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设问法
由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探究它的由来。设问一般有二种情况: 一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所提问的问题要注意寓有深意和新意,并且要和新课内容紧密相关。二是结合教材重点,把新课中最能引起同学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句形式,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讲“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时,可以这样设问:“你们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我国古代有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人认为是创造力之神哈奴姆用水和泥土造出来的,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人由猴子变成的,这些都是不科学的。那么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你们都知道奥运会,但是否知道它的发源地在哪里?我国亚运会开幕式的场馆可坐十万人,但你是否知道在1900多年前的古罗马剧场可以容纳多少观众呢?” 设问法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寥寥数语,就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要求。
四、引入图片、歌曲、影视资料等,直观导入
图片导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从图片的内容看,可以呈现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遗迹等等,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用在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前,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三大改造》一课时,我就改变了以往相对单调的复习导入,以历史人物荣毅仁导入本课,使得本课内容更具人情味。在新课开始时,我以幻灯片呈现了荣毅仁的图片,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位人物是谁吗?他就是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这样既将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使学生对三大改造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又使学生了解了荣毅仁这一历史人物,并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爱国情怀,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样一举多得,效果明显。
运用歌曲导入的方法也是司空见惯的,例如学习抗日战争时,可以用《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导入;学习抗美援朝战争时,可以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学习《民族团结》,可以用《爱我中华》导入;学习港澳回归时,可以用《七子之歌•澳门》导入;在学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时,通常会用《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导入。当然除了这些历史题材的歌曲外,当下的一些流行歌曲也可以巧妙运用,例如魏勇老师在教授《戊戌变法》时,就巧妙运用了迪克牛仔的歌,而且寓意深刻。他是这样导入的:“迪克牛仔曾唱到‘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那些往事已成沧海,可不可以重头再来?’这首歌唱出了世事的变幻,人间的沧桑,如果一个民族可以重来,我想我们也许会选择1898年作为重来的起点,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次机遇,然而我们没有好好把握,最终让强国之梦与我们擦肩而过,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长久的反思。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咀嚼这一段历史。”,这样的导入,在新课开始时,就使得学生对戊戌变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激发了他们对这段历史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影视资料导入,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导入方式大多形象直观,而且学生能够获取一些课外知识,提高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自我理解和历史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
总之,各种精彩有趣的新课导入,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们不但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互动。因此,设计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伍』 杭州胡斌飙车案的结果是什么
谭卓死的真挺冤。。。胡斌女友还说胡斌善良,恶心啊!!!就那种撞人了嘻内嘻哈哈笑笑女友肩膀容耷耷,看着地上一个奄奄一息的被他害死的人在做最后的挣扎不顾,一手拿着冰冷的手机叫人处理。嚣张!富人了不起啊,怎么不和比尔盖茨比比,看看谁富谁善良。唉,可最终判了一星期去体验监狱生活去了,113万?对于他父母来说相当于我们掉了一元零钞吧。最近晚上醒来还是经常听到很响的马达声,吓得我都睡不着。没开空调都觉得冷飕飕的。。。。
『陆』 魏勇的历史课怎样贯彻了教育的个性原则在线等
一、因材施教
——个性化课后辅导需要真正体现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理念
“因材施教”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势相形”,培养“各具情态”的人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教育实践中按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根据学生的资质,发挥其各自的特长,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纵观孔子的诸位弟子,如文才出众的颜回、武艺高强的子路、御马术超群的冉有等,之所以他们各有所长,正是孔子尊重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特长等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结果。
以推崇孔子“因材施教”理念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个性化课后辅导行业,同行们在探索个性化教育方面作出了一些的尝试,但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理念的精髓仍有相当的差距。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往往由课后辅导机构来实现,然而这些课后辅导机构却是围绕考试试卷,针对应试而进行的个别化的课后辅导。
个性化教育,即便是个性化的课后辅导也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让学生去吃“自助餐”,既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让中等生“吃得饱”,还让学困生“吃得了”。对于优等生来说,辅导的重点在于强化兴趣,拓宽知识面,发展其特长;对于中等生来说,重点在于补差补缺,防止知识负积累,促进转化。对于学困生,其重点是增强自信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方法上的提升。
鉴于此,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就是根据每个学生差异化的个性特征,为学生制订出适合其个性特征的发展规划,实施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方法来进行个性化教育,因此说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修己育人
——育人教书先正己,必须遵循敬业乐业、为人师表的为师之道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修为做好了,才有资格去教育别人或者领导别人。卓有成效的教育,必须靠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和驾驭被教育者。只有具备了让大家都称道的人格,成了众人的榜样,才能赢得尊敬,让人信服,从而感化他人。
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不仅自己首先要品行端正,情操高尚,学识渊博,敬业乐业,还要拥有教育与教学的高超艺术和技能。因此,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真正升华其师德与师技。
作为个性化教育教学工作的践行者,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和促进者,又是育人艺术的探索者和设计者。应该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宗旨,而不只是把这种职业仅仅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应该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在育人教书中真正体现自我价值;应该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恪尽职守,潜心专研业务,把育人放在首位,精心施教,做到师表在人间,风范皆楷模。
三、传道解惑
——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好学、善学、乐学;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与学习方法
在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好学、善学、乐学”,这就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思维,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学生“好学、善学、乐学”的内驱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思维与学习方法。
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学会思维呢?个性化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让学生学会质疑开始,往往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在互动与交流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提高学习成绩的过程就是发现、提出和解答疑问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会巧妙地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产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效果。
学会思维,关键是方法得当。在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中让学生掌握诸如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体验等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一些分析和判断的策略和技巧,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引导——自学——提问——讨论——解惑”教与学的新模式,努力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锤炼,于是,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形成“好学、善学、乐学”良好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和不适合的学习方法。
四、以人为本
——关注、尊重,平等、互爱,宽容、包容,怒而不弃;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准则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时代发展的结晶,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在个性化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怀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去关注每个孩子,树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意识,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接受知识到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
个性化教育必须全程贯彻“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准则,把教与学变成是师生平等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这就要求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讲授知识时,不是自己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而是在课前就安排学生预习即将讲授的知识,收集相关资料,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先说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这样一来,将抽象而晦涩的知识就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变得简单易懂了,同时,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快乐指数。
怒而不弃就是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有宽容与包容之心。一些天赋稍差而又不思进取的学生,常常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刺激,有时甚至会忍无可忍,这种情况下老师也难免会动怒。但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他们怒而不弃,该批评时就批评,该关心时要关心,绝不会因生气就对其放任不管。因此,“以学生为主导”还体现在对问题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每位个性化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起码的职业道德。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
五、以德树人
——德育为先,心育为重;确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终极目标
孔子把人的道德素养看做是第一位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仅有知识而缺乏道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学文而无行者不少。所以,孔子强调做人与读书之间,做人是第一位的。育人之道,德字为先。在社会变革转型的现实情境下,“以德树人”显得格外迫切。
个性化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一种理念,一种足以支撑学生走好以后人生之路的精神动力。因此,在个性化教育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育工作者必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德育教育的重点,个性化教育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开心灵困惑。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学生的学习以及品行档案资料,对暴露问题出来的学生做好心理动态监测和科研工作,指导学生自助,对特殊学生要进行追踪辅导。
同时,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掌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本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问题孩子的问题根源往往就产生于家长身上,所以,正确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和配合教育工作者做好德育教育,也是个性化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以诚立教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个性化教育机构要把“诚信办学”、“精品教育”作为一种责任
个性化教育机构目前一般都是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的投资人大多是自然人或是私营企业等,这就带来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公益性质办学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是长期存在的社会公益事业与教育产业化之间的困惑。一些民办的教学机构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往往故意夸大宣传,把个性化教育说成是无所不能;还有的为了体现其教育效果,一味地追求应试技巧,把分数视为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更有甚者以什么“名师团队”、“包上名校”等噱头来招揽生源敛财;一些没有办学或教育培训资质的公司也看好这块市场,纷纷进入个性化教育行列,甚至盲目扩张教学点以试图分得一块更大蛋糕。于是,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使得原本尚处在探索阶段的个性化教育平添了许多乱象。
笔者以为,推行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尽管我国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与生俱来的不能公平共享等因素,然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率先介入必将会加快个性化教育制度的推行,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曾有学者大声疾呼,个性化教育时代已经来临了。
面对个性化教育时代的来临,个性化教育机构应首先确立“以诚立教”的办学方针,建议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个性化教育作为一项社会责任工程来做,坚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诚信办学”的服务理念,坚持教育家做教育、企业家做市场的逐利模式,摒弃粗放式地发展个性化教育的诸多弊端,强调并尽快实施行业自律,扬长避短,不断地进行行业自我完善,推行个性化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把个性化教育打造成真正的“精品教育”,努力达到个性化教育细致、精致、极致教育的目的。只有这样,个性化教育才能够真正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柒』 工业4.0时代,怎样为孩子筹备未来的教育
“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 一、工业4.0时代:世界不再是你过去所知道的那样 什么是工业4.0时代? “工业4.0”概念最初由德国率先提出,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此前的工业革命分别为:工业 1.0的蒸汽机时代、工业 2.0的电气化时代、工业 3.0的自动化时代。 工业 4.0时代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网络化” 什么都是“互联网+”,互联网加上传统经济,就是未来的新常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没有网”说出了人们生活在4.0时代的心声,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智能化 所有的东西都在走向智能化。比如说煮饭,现在只要在手机上一按几点几分启动,远程控制,家里的电饭煲就开始自动煮饭了;手机一按,家里的洗衣机就开始洗衣服了。据说现在正在研发智能机器人,家里搬回一个,所有的家务活都给你包了……这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变得特别简单、便利。机器会代替你做得更多,而你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时间,那么这么多时间用来干什么呢? “去中心化” 以前人们竞相离开农村奔向城市,居住在一个核心地带,争夺城市的优越资源和机会,因此出现了像武汉、北京、上海这样几百万、上千万的大城市。但是现在,开始物极必反了,未来你可能会发现大城市的解体。未来乡村极有可能成为“奢侈品”和新的人类家园。 “去组织化、去管理化、去中间化”的极简网络原则,随着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普及。厂家去掉代理商的中间环节,而与顾客直接联系。同样地,在工作上,组织机构也成为非必要因素,供方和需方可直接联系,这使很多人摆脱组织走上了自由职业者道路。在生活上,人们越来越注重直接、快捷的联系。因此,一切组织都将成为不太必要而走向松散、溃败,同时,就只有依赖互联网新型“控制力”的增强。是什么?请诸君自己斟酌思量。 “个性化” 这是一个个性大解放的时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赋予个体自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更高度的个体、更高度自我掌控的人。个人从此摆脱了土地和机器的束缚,告别了贫穷而追求自由,个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工业生产也从大规模标准化走向了私人定制化。在未来的时代,发扬个性的人会越来越多。 …… 所有这些巨变,将彻底重构我们的生活,彻底重构我们社会的运行模式。 二、详细解析工业4.0时代对教育的巨大冲击 1、传统教育行业被颠覆,传统学校的职能不复存在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大数据、云课堂、云教育、云技术、翻转课堂、STEAM课程、MOOC、微课……”种种新名词分分钟扑面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有了WiFi,有了App,学生已经不再依赖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习可以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在教室、在45分钟课堂;而是随机的、各种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找到最好的老师,获取最宝贵的资源。 所以,这一切都让传统学校作为“知识文化中心”的功能已不复存在,传统学校的围墙已经坍塌了。现代大学的存在意义和存在逻辑,也已被颠覆。 美国的一位网络专家说:“地点已死,空间长大。”教育界,必然掀起真正的革命! “可汗学院”的异军突起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一个优秀的老师,把他的课程放到网上,千万人都来采用。 这意味着:“传授知识的好教师”第一次变得不再稀缺。 你无法通过把这部分好老师“专属化”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因此,这个时代,“知识”已经无法垄断;“个体”也不见得会输给“集体”,甚至很可能优秀的个体,比某些人数多多的“集体”更强大。 如果某个教师的个体很卓越,他一个人就可以超过很多的学校,实现很多教师加起来都无法达到的教育成果。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事情的出现,就必然让“传统学校”失去存在的意义,也让“教育资源”变得不再集中,“去中心化”完全成了现实。 同时,“互联网+教育”也让传统学校“同质化”,让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不再是“天壤之别”。 北京上海的学校,不见得就比山沟里的精英学校更“接近文化教育中心”。山沟里的精英学校,不仅可以同步知道北京上海的课程和教育,也可以使用美国欧洲的教材,甚至哈佛大学的课件和教程来教学,还可以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课件,来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未来假如你想对乡村教育作点贡献,不一定要亲自前往乡村,你可以足不出户地赠送一个优质师资的“云端课堂”给乡村孩子带去新知,“互联网+教育”是真正化解人们心头大痛的城市农村“教育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捷径。 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魏勇就说:凡能网络到的,一定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李希贵先生也说,互联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很轻松地找到一位“随叫随到、无所不知”的全科教师,那么传统老师和学校的价值和意义将失去了最大依托。 因此,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重新定义教育、重新定义学校的时代了。 但是如果你懂得善用这个新时代的信息网络资源,你就会发现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你不懂,那么你将可能错失很多良机而被时代所淘汰。 2、这是一个个体强大、个体超过组织、个性化教育到来的时代 试想,如果在十几二十年前,传统的没有互联网的工业化时代,上述变化能发生吗?我们能不能找到可汗?可汗能不能找到我们?不行!那是个个体无力的时代。个体渺小无力地不能伸展于天下,而客户也无力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个人都不能受到良好的尊重,即使是可汗再大的本事,也可能被组织机构埋没。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很奇妙地,都同等赋予了每个个体绝佳的机会和超级影响力。只要你善于运用,你一个人就可以办一所学校,一个人就可以开一家医院,一个人就可以做一个自媒体。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个体强大、个体超过组织、个性化教育到来的时代。 这个时代赋予每个个体表达自己的自由,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自媒体。你可以烧个菜、卖个萌、爆个料,都发到自己的微信微博和QQ,与网友互动分享交流。你就是“CCTV”,你就可以打造你自己的网络名片和网络品牌。 今天,假定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微积分教师,我们干嘛不把他的讲课过程全部录下来提供给全世界的学生,而让其它几百万个讲这门课又讲不好的老师去干别的活呢?这个时代实现了!那么这个教授就算给他再高的工资也都是廉价的,因为他对全世界讲课,这就是今天在线教育、明星教师、独立教师来袭的重大意义! 今天,个体的实力格外突显重要,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个性化教育趋势已然到来,“因材施教”已真正成为可能。 因此未来我们必将告别传统教育的单一化、工具化、标准化,而响应多样性、体验性、深度探究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未来无业可就,教育目标正从就业目标转型为创业导向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行业界限已经在消失。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很多家长都很关心孩子上大学要读什么专业好?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已经没有专业这回事了,你如果再继续将眼光局限在专业上,你就太out了。 一个科学家的判断:“你的孩子将要从事的工作有65%是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也就是说:未来是未知的。 那么,既然我们的孩子将来要从事在今天还未出现、还不存在的工作,那么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还有效吗?我们还为工厂、生产线或者某个职位身份量身定向培养一个孩子,会有用吗?肯定没用,因为你这个“定向培养”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崩溃了。 看懂了你就知道,这事情一旦成真,改变将不可想象!那么家长该如何来帮助孩子规划?只有一个途径——认清本质,看
『捌』 范跑跑是个怎样的人
范美忠,四川隆昌人,1992年毕业于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为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第一线教育论坛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现任职于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
在外媒的报道中将其称为Running Fan。
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时,四川光亚学校的范美忠老师不顾学生,本能地猛冲下楼,第一个到达操场。事后,范美忠发表帖文《那一刻地动山摇》,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忠的逃跑行为和贴文中的言论,引发网民热议,并送其绰号“范跑跑”。
附 《那一刻地动山摇》:
我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因为我大学毕业十几年的痛苦与此有关,我所受的十七年糟糕教育与此有关。我无数次质问上帝:你为什么给我一颗热爱自由和真理的灵魂却让我出生在如此专制黑暗的中国?让我遭受如许的折磨!但我也曾为自己感到庆幸:我没有出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那样我将可能经历战争的恐怖和非正常丧失亲人的哀痛;我没有出生在共和国的前三十年,因为以我这种宁折不弯,心口如一的性格,多半会被枪毙了家人还要忍着伤痛上交子弹费;或者誓死捍卫毛主席和红色中国而其实死得一钱不值;或者经历热烈的青春之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当然,十六岁读初三的时候,我通过电视报纸隐隐约约地旁观了那场那一代人不堪回首的运动,但懵懂无知的我并没有感到痛苦,因为当时我还是一个傻瓜,虽然这场运动对我人生轨迹的影响是三年后我经历了噩梦般的一年军训。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首先就是大学以后面对商业社会和极权社会的精神分裂的痛苦和欲求自由公正而不得的焦灼与孤独,还有失去家园的生命虚无!但这是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是虚无缥缈的近乎神经质的痛苦,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我没有遭遇战争,没有遭遇特大洪灾!我怀疑自我与他人的可靠性生命的可靠性但没有怀疑过大地的可靠性,虽然我早就否定了大地作为生命家园的可能。唐山大地震成了遥远的灾难记忆和抽象的死亡数字。但该来的终究要来!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我在离震中映秀最近的都江堰经历了一生中最恐怖的一次经历: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
这一天下午照例是我的IB一年级SL语文课,课前学生和我都感到天气极度闷热,我围着教室转了一圈,把所有的窗户都开得最大。这节课上的内容是《红楼梦》第十三回,照例由学生先讲一遍,但学生不到十分钟就讲完了,我觉得很多地方学生都忽略过去了,又叫学生提问,学生也没什么问题,我只好亲自上阵,在讲到秦可卿给凤姐托梦的时候我问学生:“这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吗?”学生说:“这是迷信!”我又问学生:“曹雪芹会认为它是迷信吗?凤姐会这么认为吗?”学生说:“不会!因为他们信这个!”我由此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我们今天认为包括托梦、算命和风水等是迷信,是因为我们用了现代科学实证主义和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科学和理性有很了不起的地方,但它有它的局限,比如我生命的意义虚无科学理性能解决吗?亲人朋友丧失之痛科学和理性能安慰吗?科学和理性能保证我们幸福吗?因此,很多问题和领域是科学和理性所无法认识或无法解决的,因此不能太过因科学和理性而自负,对宇宙间的神秘力量要保持敬畏……”刚讲到这里,课桌晃动了一下,学生一楞,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此前经历过几次桌子和床晃动的轻微地震,所以我对地震有一些经验,因此我镇定自若地安抚学生道:“不要慌!地震,没事!……”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甚至发出哗哗的响声(因为教室是在平房的基础上用木头来加盖的一间大自习室),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以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在下楼的时候甚至摔了一跤,这个时候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中国遭到了核袭击?”然后连滚带爬地以最快速度冲到了教学楼旁边的足球场中央!我发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接着是从旁边的教师楼出来的抱着一个两岁小孩的老外,还有就是从男生宿舍楼下来的一个学生。这时大地又是一阵剧烈的水平晃动,也许有一米的幅度!这时我只觉世界末日来临,人们常说脚踏实地,但当实地都不稳固的时候,就觉得没有什么是可靠的了!随着这一波地震,足球场东侧的50公分厚的足球墙在几秒钟之内全部彤塌!逐渐地,学生老师都集中到足球场上来了,因为是IB二年级毕业考试期间,有些学生没有上课,有的学生正在寝室里睡觉或者打游戏,因此一些学生穿着拖鞋短裤,光着上身就跑出来了!这时我注意看,上我课的学生还没有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才见他们陆续来到操场里,我奇怪地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出来?”学生回答说:“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话虽如此说,之后我却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组织学生撤离就跑了?”其实,那一瞬间屋子晃动得如此厉害,我知道自己只是本能反应而已,危机意识很强的我,每次有危险我的反应都比较快,也逃得比较快!不过,瞬间的本能抉择却可能反映了内在的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衡,后来我告诉对我感到一定失望的学生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话虽这么说,下次危险来临的时候,我现在也无法估计自己会怎么做。我只知道自己在面对极权的时候也不是冲在最前面并因而进监狱的人。
这时我开始关心起成都的家人以及小狐和李玉龙的安危,但一开始手机没有信号,显然因为停电,机站也无法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手机有了信号,也许机站启动了备用发电设备。但这时打电话的人太多了,我的电话根本打不出去,别人的电话也是同样。水、电、通讯和交通中断,我们只好静静地呆在操场里等待,一些学生甚至在如此紧张的时候踢起了足球,我也穿着登山鞋加入了进去,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以这样的从容态度来缓解内心的紧张慌乱!就这样一直等到下午五点,才有老师用微型收音机收听到德阳广播电台的广播:7•8级地震,震中在汶川!跟唐山大地震震级一样!大家目瞪口呆!而震中距离都江堰又如此之近!大家猜测道:“汶川肯定被洗白了!”这时我的一个学生面色沉重,因为他的父母兄弟等亲人都在汶川县城,这时我们还不知道震中是在汶川境内的映秀而不是汶川县城脚下!不知道都江堰其实比汶川县城距震中还近!而汶川跟外面完全失去了通讯联络,交通也完全中断!这个学生告诉我:“汶川经常地震,前年还发生过6•5级地震,但除了一些老房子汶川的房屋都是按照七级防震修的,因此没有事。但这次都江堰就比前年的汶川地震厉害……”说到这里,这个学生几近哽咽无语!这时我才想起寝室办公室都肯定不能睡了,晚上难道住操场?那也得棉被和衣服啊!如果我回成都,那也需要钱啊!我饶开楼房心惊胆战地回到我的寝室,发现水桶已经从饮水机上被震下来了,放在凳子上的衣服也被震了几件下来,手忙脚乱之中我只拿了钱却忘了拿衣服被子,因为我住的宿舍是修了十六年的房子,洗漱间的墙体和房间的墙体之间早就裂开了一条大缝!所以出来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回寝室了!
之后我又到前操场闲逛,发现小学部和幼儿园的学生全在那里。卿校长也正在那里,于是我过去跟他聊天。我说:“在我印象中,光亚学校的房子不怎么结实啊!怎么一间都没有倒?”卿校长多少有一些得意地回答:“我们学校的房子修得像碉堡,怎么会倒?我是包工不包料!那些包工头都跟我争,要包工包料,但我坚决不干,我把材料买好!工钱我可以给多点,房子是现浇铸的!地面和墙壁都连在一起!修好我们用仪器检查过钢筋水泥的含量!”原来他也并不是有先见之明,只不过是没有偷工减料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质量保证和防震设计!这样我放心了,连光亚学校的看起来不见得很好的房子都没有倒,那其他地方也不见得有多大问题。这时我陆续收到了郭初阳、吕栋和萝卜坑的询问安危的短信,并且都回复成功,另外给李玉龙的短信也发送成功了并收到了回复,知道他和小狐都没事。这时我才想起,我老家的母亲和兄长姐姐也可能看到都江堰发生地震的新闻而担心,应该给家里一个电话,这时只有座机还可以通,但打的人太多,我等了好久也没等到机会,只好放弃!这时一个步行到市内观察了情况回来的学生说:“都江堰市内挨得惨,百分之二十的房子塌了!光亚学校的房子这次真是经受住了考验!”学校的老师学生一直对光亚学校的房子建筑质量有微词,经过这次地震之后,却不禁对卿校长和他的光亚学校的房子刮目相看!
这时在成都的校长夫人也回来了,她说:“成都没事,但都江堰聚源中学教学楼塌了,十八个班的学生埋在下面,死了几百人,教育局长跪在那里哭!”又有从聚源镇回来的光亚学校附近居民说:“当时我正在逛商店,跑得快,街道两边的房子瞬间全部倒塌了,我从死尸上跑过,太可怕了!”又有光亚学校学生家长说:“看来多交一点钱质量就好一点,我的孩子在光亚就没事!”
从下午五六点钟开始,都江堰和成都的一部分学生家长就陆陆续续来到了学校把孩子接回去。我也于九点多搭乘学生家长的车回成都,都江堰的交通堵得一塌糊涂,挖掘机,救护车都没法顺利前进,因为乱窜车道的车太多了!光二环路就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十点多车终于开上了成灌高速,车跑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收到魏勇的短消息:“你还活着就回消息!”我赶紧回复:“我没事我校没事,但都江堰情况严重!”车开出收费站之后我们发现西沿线已经被用作救灾专用通道,车辆从绕城高速绕进城内,然后我打的直接回到家里,家里空无一人,之前我已经收到老婆发来的短消息,知道他们已经避到了附近的华德福学校的空地上,于是我拿了银行卡之后又迅速赶到了华德福学校,发现学校已经搭起两顶大帐篷和十几顶小帐篷,而我的女儿也已经在她的小车上入睡!老婆则正和一些华德福老师和学生家长围坐着聊天,我的突然出现让老婆感到惊喜,因为地震之后我的电话一直打不通,她一直很为我担心!当晚我睡在华德福学校的校车上,身体不得舒展,关着车门感到闷,开着车门又有蚊子,总之是睡得不舒服。半梦半醒之间,又有两次感觉到车在明显地摇晃,因为是在室外,没有心理负担,我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等到六点多,小姨来叫我,说她姐一夜没睡,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因为蚊虫不断地叮咬,小家伙不断地醒来,不断地哭。我们只好赶紧回家。但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对地震的反应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我随时盯着饮用水桶和茶杯,看水是否晃动,坐在沙发上感觉到沙发动了一下,我就会神色郑重地说:“刚才好象又动了!”并准备起身要叫大家跑!实际上杯中水晃动的余震一天之内就有好多次,吊灯晃动的较大余震就有两次!我们已经收拾好衣服,买好干粮,拿着雨伞,站在了门口,随时准备冲下去,但终于没有冲出去,而很多人已经冲出去!因为在外面睡觉太不舒服了,所以13日晚上我们就干脆睡在家里,但由于担忧小家伙,我一直非常警醒,根本就没睡好。我自己跑起来很快,但如果抱着小家伙呢,那就未必!而且慌乱中很可能摔跟头,所以必须反应快才能争取时间,大意不得!实际上我推断,余震不可能超过5•12的震级,既然5•12成都都没危险,那么之后的余震成都就肯定没危险。但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猛烈地震的成都市民显然都吓坏了,他们制造出来的紧张气氛也感染了我!我也跟着紧张不已!这一天中午又接到李勇的短消息,通知说赶紧储水,因为都江堰化工厂泄露,成都的水源已经被污染!于是大家又手忙脚乱地找出坛坛罐罐来储水!我想水不能用怎么得了?于是赶紧叫送水公司送五桶水,结果他们那里已经只剩两桶水了!而商场里人们也正在抢购矿泉水!这时我已经考虑是否撤回老家隆昌或者干脆撤离到老婆兄弟所在的昆明!打开电视,电视台正反复辟谣,说没有华工厂泄露这回事,成都的用水没有问题!照理说我该放心了,但由于我党说谎成性,就算它这次说的是真话我也不敢相信,于是一个电话直接打到正在都江堰的卿光亚校长那里,他说:“没有化工厂泄露,是煤气爆炸引发火灾!”我这才放心了!
一连两天没有吃到舒服的饭菜,十四日上午我终于用心做了一顿三菜一汤,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菜已经做好摆在桌上,而番茄蛋花汤也快烧好了,这时却突然接到小狐的电话,说一到两点之间有大的地震,通知我赶紧撤出,我一看时间已是一点十六分,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我马上把火关了就就叫大家赶紧走!老婆却还对美味恋恋不舍!而小姨的五岁小儿子则舍不得刚煮好才吃了一两个的汤圆!我哭笑不得,与生命相比,一顿美餐一碗汤圆算什么?真要是突然发生破坏性地震,这样婆婆妈妈还来得及啊?女人和小孩一样非理性和缺乏决断!匆匆赶到华德福,那里又已经汇集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天空下着小雨,我们就一直坐在大帐篷下面,因为很多小孩在那里吵闹,小家伙一直睡不好,好象心情很郁闷!过了一会儿,我们感觉到了两次较为明显的晃动。我估计震中震级是五六级左右,对震中地区的人来说依然需要担心,但震级从震中到成都一般要衰减两级,也就三四级吧,有什么问题呢?大家实在是太恐慌了。由于晃动过于轻微,我们甚至判断大的地震还没到来,一直等到下午五点多,我和老婆终于决定回家了。因为就算我们可以忍受这样的环境,小家伙已经无法忍受了。十四日晚上仍然鼓起勇气睡在家里,顾虑到家里人尤其小家伙,我依然随时保持警惕,依然在半梦半醒之间,这时我才感觉到,我关心家人尤其关心自己的女儿远胜过我的学生!当晚十一点钟左右,又发生了一次较强震,住在我家里的三个不到一岁小孩的母亲反应神速,都抱着小孩冲出了房间,而同一个小区的其他人已经基本都下楼了。我一看震动已经逐渐平息,就叫大家别出去,但我不放心,就叫他们放心睡,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守夜,就这样熬了一个通宵。以后几天就在这样的惊惶中度过,连日来的紧张担忧,彻夜不眠,我感到疲惫不堪。我感觉,恐怕大地震还没有来,而我们自己已经崩溃了!真是对即将到来但却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恐惧的恐惧才是最恐怖的!十七日晚上我开始放心睡觉,十八日那天我甚至已经很放心了,不再因自己的凳子动了一下就疑神疑鬼,眼睛随时盯着水杯!当天晚上我已经睡得非常舒服,感觉到精力已经恢复大半了。那知晚上十来点钟,又看到小区里的人纷纷往外逃窜,并说:“电视里通知,今明两天有六到七级余震!”我赶紧打开电视一看,果然电视里正反复播放紧急通知!好多朋友也打来电话通知,气氛一下子显得非常紧张!我又冷静地进行分析,我说“顾名思义,余震区是指发生余震的地区,而成都显然不在余震区,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担忧!”老婆则坚持要出去,她说:“电视里又没说成都除外!你又不是地震专家!”考虑到家里住着三个小孩子,为了他们的安全,我终于还是决定大家一起出去,这时大街上已是一片混乱!这天晚上又是在华德福校园里过夜!而小家伙则显得很兴奋,几乎一夜没睡,并哇拉蛙拉地不知发表些什么感想!睡在旁边的华德福外籍教师提醒小声一点,没想到这小家伙却更加大声地“哇啦哇啦哇啦哇……”大家都笑了起来!小孩子是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的,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这天晚上又是在车上睡了三四个小时,将近十天的紧张疲惫,我的身体终于拖垮了,鼻塞头疼,显然是得了重感冒!幸运的是,地震似乎终于过去了!接下来的时间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下降,也许可以逐渐安心了吧?
范美忠再次发文 称自己失去工作 是社会与文明的倒退
我是范美忠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也感谢大家对我的抨击
我从没想过自己的言论会掀起如此轩然大波,但此时媒体已将我推向舆论的风头浪尖,现在我只希望此事能够尽快平息。
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只有法西斯才会以一个人的言论来对他定罪,并以此作为他的罪状,我失去了工作,也看到了社会与文明的倒退。
是谁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的? 是你们这群伪善者!
又是谁一边说着这句话,另一边却说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用三寸长舌来抽打自己的嘴巴? 仍是你们这群伪善者!
教师不是灵魂的塑造者,断言教师是灵魂工程师,就是典型的话语霸权。
一个孩子的灵魂的塑造,关键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教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我们习惯于伪善的面具的时候,突然看到真实而丑陋的真相时,总会难以接受,所以抨击我的人,我并不怀恨在心,只是对你们充满了无限的怜悯。
尼采曾经说过,当一个人与怪兽搏斗时,要当心自己变成怪兽,我希望支持我的朋友,以此为戒,不要陷入与伪善者的纠缠与谩骂中,而应该保持我们智商上的优越感。